和自己的真名相比,李文健有一個更為人所知的藝名叫韓跑跑。韓跑跑是一名遊戲主播,以王者榮耀「國服第一韓信」聞名,我們通過數據看看這位「國服第一韓信」究竟有多火?
企鵝電競擁有700萬粉絲,微博粉絲達到210萬,全網粉絲超過千萬,今日頭條視頻播放量在4700萬,騰訊視頻播放量更是高達3.5億。
直播王者榮耀前,韓跑跑過著四處打工孤獨漂泊的日子,被大鵝文化發現後,韓跑跑一舉成名,
躍身為企鵝電競最大的主播,並在今年入選2019年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單。熟悉韓跑跑的觀眾應該會知道,韓跑跑的視頻和直播ID前都會有一個Dae標誌,Dae就是大鵝文化的遊戲公會,
大鵝文化為韓跑跑提供一系列支持,包括內容製作,形象塑造,商業活動接入,宣傳推廣等,是韓跑跑出名的「幕後推動者」。這個「幕後推動者」是怎樣一家公司?推動力來源於什麼?帶著這樣的疑問南極圈採訪了大鵝文化CEO王宇陽。
近日,大鵝文化宣布完成A+輪融資,投資方為騰訊興趣內容基金(TOPIC基金)。
「在騰訊工作的兩年是我創業之前成長最快的階段,在行業的理解,方法論,包括價值觀的形成等方面對我都非常有幫助,我非常感謝公司給予的機會和團隊領導們的幫助。」王宇陽告訴南極圈。在成立大鵝文化前, 三位創始人王宇陽,王智開、何惠惠(xaioy)曾在YY直播一起工作過,而且在同一個小組。「14年在YY直播工作的時候,發現主播和直播平臺都需要有團隊去服務,但市場上缺少優質的服務團隊,那時候就萌生創業的想法了。」王宇陽說。由於創業時機不夠成熟,15年王宇陽離開YY來到了騰訊。在騰訊SNG事業部任職產品經理期間,王宇陽先後負責過手機qq的賽事產品策劃和運營,並擔任QGC賽事總策劃,是最早接觸移動電競的一批人。
2017年,移動電競市場開始真正爆發,王者榮耀成為國民第一手遊。憑藉多年的電競行業經驗,三位創始人敏銳的嗅到了這一市場的變化,瞄準
「直播經紀+MCN機構」模式切入手遊市場。
創業之初,大鵝文化就拿到了天使輪融資,而後又拿到了電魂科技的千萬投資和盛大的1億人民幣。
目前,成立不到3年的大鵝文化已經是遊戲領域頭部經紀公司和MCN機構。
旗下KOL數量超過6000名,100萬粉絲以上達人超過100名,1000萬粉絲以上達人超過20名,知名主播包括韓跑跑、耀神、浣熊君、小潮等。擁有千餘名籤約短視頻達人,視頻日產量500-1000條,月視頻播放量超過50億次,總粉絲超過4億,涉及虎牙直播、企鵝電競、B站、抖音、快手、西瓜視頻等多平臺。
「鵝是家禽裡比較有戰鬥力的動物,也寓意著我們對自己的期望,希望我們能在一個相對垂直的領域努力奮鬥」。在被問到為什麼取名大鵝文化後,王宇陽表示。從最初的3個人,到如今的300多人團隊,大鵝文化為什麼能在短時間內發展的如此迅速?
「我覺得我們能發展的比較順利,是天時地利人和吧,天時是確實抓住了移動電競和短視頻的機會;地利是公司發展的幾個階段都獲得了資本的支持;人和是團隊的合作,我們核心團隊創業前在電競行業已經積累了多年的經驗,對經紀業務和內容業務都很熟悉,在自媒體領域也有比較深入的理解。」王宇陽說道。在核心團隊方面,王宇陽和王智開分別在18年和19年入選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單。另一位成員何惠惠在大學期間即已是電競領域頗具人氣的網絡解說與視頻創作者,僅在優酷平臺就積累了超過4億的視頻播放量,許多魔獸玩家都是「xiaoy」的粉絲。談到公司最開始的業務發展,王宇陽表示:「由於我們創業前已經有一些比較成功的案例,儘管創業起步階段商業模式還沒有得到驗證,還是有很多潛力主播願意與我們並肩作戰,後面做出更多成功案例後,吸引了更多主播,商業模式也就越跑越順了。」除了主播經紀外,大鵝文化成立之初就開始布局短視頻內容,籤約達人,打造視頻團隊,建立起一定的規模和流量。2018年,以各大短視頻平臺為代表,短視頻行業迎來大爆發,大鵝文化快速在遊戲短視頻賽道取得領先。目前,在王者榮耀TOP10主播中,大鵝文化佔據了四席;和平精英TOP10主播中,大鵝文化有六位主播上榜。
王者榮耀和和平精英作為移動電競最大的兩個流量來源,大鵝文化佔據了半壁江山。提到主播的挖掘與包裝培養,王宇陽說:「挖掘主播就像挖掘明星,靠的是感覺和能力模型。主播的包裝培養考驗的是公司運營能力,我們不依靠個別遊戲個別主播,我們最開始製作王者榮耀,捧紅了很多王者榮耀主播,後來和平精英火了,又捧紅了很多和平精英的主播,即便王者榮耀或和平精英有一天不火了,我們也能接受新的競爭,接受新的品味。」
韓跑跑出身在廣東省英德市一個貧困小村莊,十五歲半開始出來工作,做過廚房學徒,幹過物流,打過零工,送過外賣。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韓跑跑說:「家裡供不起兩個孩子讀書,我只好不念了,我記得當時我和妹妹一天的夥食費只有1塊錢,我們只能買點最便宜的豆芽燒著吃。
在一則紀錄片中,韓跑跑說自己小時候的願望就是結個婚,生個娃。2015年,韓跑跑在餐館從幫工晉升為廚子,他給自己定了個目標,好好攢錢,以後在老家開個飯館。不幸的是,餐館倒閉了,韓跑跑混跡網吧成了無業游民,後來實在沒錢去網吧,玩起了王者榮耀。
韓跑跑從未想過直播賺錢,和許多玩家一樣,在看直播時也會發彈幕噴主播的操作,「那時候就覺得既然他們行,我也可以試試呀。」
「有一天我收到了一毛錢的打賞,我當時很激動,原來這樣也可以賺錢呀。還有就是,覺得自己也長大了,選擇做一件事就要踏踏實實去做好。」韓跑跑的踏踏實實是每天趕在頭部主播直播前就開始播,他們播完完後韓跑跑繼續播,甚至有過連續30個小時直播的經歷。後來大鵝文化在企鵝電競發現了韓跑跑,聊過之後,韓跑跑才知道原來直播也需要方法,主播也需要包裝,需要炒作,需要有人幫刷禮物,爭取平臺的推廣資源。誰都沒有想到,
籤約大鵝文化不到半年,韓跑跑的粉絲數量超過500萬。不得不承認,韓跑跑的成功具有偶然性。在直播行業,能成為頂級主播的少之又少。
據了解,主播籤約一般有3-6個月試用期,如果試用期漲粉不好,只好離開公司。能夠長期籤約的主播基本都是行業站得住腳的。
「大鵝文化旗下的6000名主播中,知名度高的只有幾十人,當然這也符合行業金字塔邏輯。」王宇陽說。頭部主播的商業價值和粉絲價值顯然不是底層主播能夠比擬的,像韓跑跑這樣的頭部主播,大鵝文化會設立十人左右的團隊,給予定向支持,攜手挖掘每年數千萬的網紅經濟。
在大鵝文化,想從新興主播躍升到頭部主播,需要從一套培養體系中脫穎而出。對於新興主播,要和其他同級主播面對同一個經紀團隊,學習直播業務技巧,努力融入直播行業,爭取資源包裝自己,最關鍵的是增粉增粉再增粉,爭取向中層主播晉升。成為中層主播後,會得到經紀團隊更多的支持,一定的粉絲基礎也意味著合格的收入,此時大部分主播要面臨瓶頸問題,如何繼續增粉提高直播產值。想突破瓶頸成為頭部主播,平臺的支持,公司的推動,個人的天賦、努力、溝通能力,一個不能少。除此之外,運氣也很關鍵,「在主播成名路上運氣要佔兩三成的比例」。王宇陽告訴我們。
如果只選一個,什麼是主播成名的最關鍵因素?我們問大鵝文化。韓跑跑擁有千萬粉絲後,依然每天直播10幾個小時,除了直播,就是吃飯睡覺。沒有娛樂、沒有社交的韓跑跑自言在現實生活中沒有什麼朋友,「讓我出去找個人吃飯都找不出來。」
一部手機、一臺電腦、一個麥克風、一個音效卡,一坐就是一天。幹主播,要有被消費的覺悟,一個主播的成名周期就那麼長,沒人消費了,也就隕落了。即便是頭部主播,想維持自己的地位,也得保證直播時間足夠長,開播頻率足夠高,開播時間足夠固定才行。
大鵝文化榮獲企鵝電競年度盛典年度最佳主播 去年,網絡主播新增200多萬。其中,
大鵝文化籤約的企鵝電競主播——「耀神」吸金能力最強,人稱國服第一李白,籤約大鵝文化後粉絲增長600萬。和韓跑跑一樣,耀神在進入直播行業前,工作並不如意。從電話銷售、工廠流水線工人,到理髮店學徒、批發市場裝卸工,耀神全都做過,甚至還因為找工作,而多次被騙交納押金和體檢費。
假如沒有王者榮耀,沒有直播和短視頻,沒有平臺和公司的推動,也許今天韓跑跑和耀神仍在為生計而奔波。韓跑跑很感謝這個時代,直播之餘經常會做一些公益,今年兒童節自費給山區兒童送去了禮物、書籍。他跟孩子說:「你們還不賺錢,不要打賞我,應該多讀書,少看直播。」
2018年中國電競代表團在亞運會斬獲兩金一銀,IG俱樂部獲得英雄聯盟S8世界冠軍。 2019年FPX俱樂部獲得英雄聯盟S9世界冠軍,為中國隊實現兩連冠。這些國際榮譽大大助力了電競產業的發展,電競在體育產業格局中正逐步走向主流化,LPL和KPL等電競職業賽事運營走向成熟,電競職業俱樂部管理愈發規範。 據了解,大鵝文化旗下的DAE電競職業俱樂部擁有多支職業隊伍,涉及包括QQ飛車手遊、和平精英、絕地求生等熱門遊戲,絕地求生戰隊更是打進了2019中國聯賽S1正賽。談到電競職業俱樂部對大鵝文化意味著什麼,王宇陽說
:「我們希望通過俱樂部,培養更多的優秀電競選手,讓主播獲得更高舞臺的上升通道,在成就他們電競夢想的同時,也利於品牌的塑造。」據艾瑞2018中國電競行業研究報告,2016年中國電競用戶規模為1.3億,2018年增長到3.2億,電競市場規模隨之倍增。雖然大部分人已經認同電競不等於遊戲,但絕大多數電競用戶就是遊戲玩家,打電競的目的是娛樂放鬆。電競和其他體育領域一樣,職業選手需要經過大量的訓練和殘酷的淘汰,職業電競選手的巔峰期在20歲左右,25歲以後很難再具有競爭力,從這個角度講,電競的更迭周期更短,對職業選手更殘酷。許多孩子把「電競夢想」當作藉口沉迷遊戲,也有許多想從事電競行業的孩子無法去追求自己的電競夢想,這樣的問題是市場迅速增長下必經的一環,無論是家長還是社會都需要一定時間將二者做出區分,搞清楚什麼是什麼是電競職業,什麼是電競用戶。
田野是18年亞運會代表中國奪得英雄聯盟冠軍的一員,從雅加達回國後,此前一直對田野從事電競運動不太支持的父母專門給他打了一個電話,告訴他要繼續加油。
寶藍負責IG戰隊輔助位置,IG奪冠後,這位曾經的「網癮少年」被樹立為小城孩子們的榜樣,小城裡的不少家長開始反思自己固有的教育理念以及對遊戲的看法。 FPX奪冠後,電子競技更加深入人心,人們愈發認可年輕人電競的夢想,電競也能為國爭光。 採訪的最後,我們問王宇陽想對未來的自己說些什麼,王宇陽說
:「踏實走好每一步吧,我最開始就是因為喜歡電競才走進了這個行業,希望能和有電競夢想的年輕人共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