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一些活動中,比如步行、跑步,有時會意外發生腳扭傷。腳扭傷雖然在多數人看來不算嚴重外傷,但對生活多少會有影響,且如果處理不及時或處理不當的話,很可能會形成習慣性崴腳。因此,對於腳扭傷的處理治療,是需要予以足夠的重視的。那麼,一般腳扭傷後該如何處理?多久能好?
腳扭傷,腫了幾天能好?
腳扭傷一般只損傷局部軟組織,韌帶、肌腱損傷也比較小,一般一兩周的時間即可恢復。但如果軟組織損傷程度較重,伴隨韌帶撕裂的情況下,恢復時間會相應增長,一般需要三四周。如果腳扭傷引發骨質損傷,比如裂紋性骨折,損傷程度大大增加,恢復時間需要六周左右。如果骨折有明顯的移位,行復位或者手術治療以後恢復的時間需要兩個月到三個月的時間。
腳扭傷要怎麼處理才好?
一、休息
腳扭傷後需緊急制動,以減少患處活動,避免軟組織進一步損傷出血。同時,制動也是為了進行傷勢的檢查,以判斷患處有無出現骨折或其他嚴重損傷,以便進行下一步的處理。
二、冰敷
如果判定為單純的腳扭傷,應首先進行冰敷處理。冰敷能收縮血管,減少局部軟組織的出血,從而起到消腫止血的作用。但冰敷一般只用於損傷後前48小時內,因為此時是出血高峰期,冰敷效果最佳。
三、加壓包紮
加壓包紮主要起到固定的作用,可以有效減少局部出血,緩解水腫。加壓包紮可通過彈力繃帶、石膏等進行,包紮時應注意保持患處鬆緊有度,不可過松也不可過緊。
四、抬高患肢
在平常休息或睡覺時,可用枕頭將腳墊高至超過心臟水平面,有利於促進患肢的血液循環,從而達到消腫目的。
腳扭傷屬於常見的外傷,程度有輕有重,雖然多數腳扭傷在一兩周時間內即可恢復。但如果期間治療不當或者護理不佳,很容易延長病程,甚至造成踝關節不穩,形成習慣性崴腳。因此,突髮腳扭傷時,及時的處理治療十分重要,不可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