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位於伊寧縣境內的伊寧縣天鵝泉溼地公園陸續有疣鼻天鵝、大天鵝等候鳥陸續遷徙駐足,與往年相比,今年遷徙來的時間姍姍來遲。
11月5日傍晚,夕陽映照下的伊寧縣天鵝溼地公園是一片寧靜,潔白的疣鼻天鵝在清澈的水面低掠捕食,有的伸著長長的脖頸交頭接耳,像是在喃喃細語;有的在淺水裡遊來遊去,互相嬉戲打鬧;還有的臥於水面上,像是在靜靜地欣賞周圍的景色,同湖水、遠山交相輝映,構成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引來遊客紛紛拍照留影。
由於今年溫泉底部的水草較少,第一批疣鼻天鵝遷徙來的時間和往年一樣,都是八月底,但只是短暫盤旋後又離去。這次大批量來的疣鼻天鵝已經安穩定居,讓管理員卡力克·那斯爾丁很是高興,他給疣鼻天鵝撒餵玉米,確保它們能安心棲息。
「今天來了19個,目前一共來了43個,全部是一家子一起過來的。」 伊寧縣天鵝泉溼地公園管理員卡力克·那斯爾丁說。
水鳥是監測溼地生態環境的重要指標性生物。在溼地公園裡,還能看到一些天鵝脖頸佩戴了綠色環志和背部有一隻黑色方形衛星追蹤器的儀器。從2007年冬季起,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科開始對這片溼地越冬的疣鼻天鵝進行了科學考察。分別於2014年12月和2017年2月共為14隻疣鼻天鵝安裝衛星追蹤器,便於科研人員及時掌握其遷徙路線和生活規律和種群數量變化等。
疣鼻天鵝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名錄。近年來,伊寧縣出臺多項措施,保護天鵝溼地公園附近水面,當地漁民從疣鼻天鵝1997年首次出現就自發組成看護隊,為天鵝等溼 地水禽的棲息繁殖提供了生存條件,來栖息的候鳥數量年年遞增。
卡力克·那斯爾丁告訴我們,現在這座池塘裡除了疣鼻天鵝,還有大天鵝、雪雞、白喉林鶯、野鴨子,進入12月份以後,野鴨能超過一萬多隻。
伊寧縣天鵝溼地公園的的水下有許多溫泉口,冬季水面不結冰,為疣鼻天鵝棲息越冬提供了良好條件,每到冬季,這裡隨時都能看到疣鼻天鵝與各類水鳥齊飛並進的場景。(陳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