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泛黃的黑白照片可以當作歷史的載體,讓後人一窺百年前的社會場景。遴選十二張清末時候的照片,看看清朝人的日常瑣碎。飯茶之餘,感受世事滄桑。
清末時候的鄉下,裹著小腳的女子正在忙碌著,涼蓆上曬著自己一年的收成,孩子在石頭上一個人玩得不亦樂乎。石磨,茅草屋,古樹,瓦罐,這鄉下市井圖總會給人一種荒涼破敗感。在苛捐雜稅的重壓下,百姓的生活艱微,日子過得緊緊巴巴,為一頓吃穿都發愁。
在街頭討飯的孩子,光著腳丫,衣不蔽體。姐姐的背上,弟弟已經餓得兩眼昏花。天災人禍,早已經家破人亡。隔著屏幕都能感到生活的不易,讓人揪心。
留著辮子的傳教士,已經入鄉隨俗。明清以來,很多西方傳教士跟著商隊進入中國。尤其是鴉片戰爭後,來到中國的更多。而且目的紛雜,有的傳教遊醫,有的欺壓鄉民。因為他們有一個護身符,治外法權,不受清廷約束,以致於清末教案衝突四處湧現。
手拿三角旗的拳民,旗子上還有「欽命義和團糧臺」,威風凜凜。更為可笑的是他還戴著虎頭帽,握著一把青龍偃月刀。在1900年,義和團是慈禧手中的王牌,神功護體,刀槍不入。教案的愈加嚴重,義和團扶清滅洋,慈禧驚天一戰 上演,向洋人開戰。可幾個月後,就被打得灰頭土臉,顏面盡失。領了幾天軍餉的義和團被中外勢力反殺。
正在用土方子治病的男子,雖然疼痛難忍,可一直堅持著。那時候百姓治療條件差,無錢可醫,無藥可醫。可以說是大病等死,小病硬扛。生死由命,富貴在天,在當時頗受信奉,卻也透著無奈。
三位喝茶聊天的清朝男子,看模樣應該是旗人,一群不用幹活就可以領口糧和薪水的八旗後裔。常常住著大宅院,憑藉祖上的軍功肆意揮霍。清朝滅亡時,他們又最受人唾棄。
跪在鎖鏈上的犯人,手還捆到一根木棍上。這奇葩的造型卻又讓人頭皮發麻,犯人往往曬幾個鐘頭就氣力全無,任人宰割。
一位華衣女子在展示她的三寸金蓮,那徹骨的疼痛猶在昨日,小腳已經定型。走路都是用腳拇指,所遭的罪可想而知。當時纏足就是為了男人的病態心理,不纏足就不能談婚論嫁。可一旦裹成小腳,也就失去了勞動能力,成為男人們的花瓶。
清朝男子和他剛從外地領回的小妾,看男子打扮也是大戶人家。那時男子娶妻納妾,正妻門當戶對,小妾都是家境貧寒或者青樓女子。大都嬌小可人,深得老爺寵愛。
八國聯軍侵華時的日軍,正裝備出發。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尤其是甲午海戰後,成為東亞強國。「庚子事變」時,日本出兵最多,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其狼子野心從那時就昭然若揭。
清末皇帝出大清門的場景,可以說是難得一見。大清門是清朝的國門,平日裡不開。只有皇帝大婚或者祭天的時候才打開。普通百姓沒有資格走,就連皇后才走過一次。
清末一位太監的真實容貌,乍一看令人瞠目結舌。他已經被準許離宮,顯得很開心。他站在宮牆外讓洋人拍了一張,這可能是他一生唯一露臉的一次。鼠目賊眉的,如同一位外星人來到地球。在影視劇裡太監都是面如冠玉,可真實的太監顏值並不高,都是為了生計才出此下策,淨身入宮的。人若是長得帥,在宮裡就是一個隱患,就別讓電視劇裡那些太監小鮮肉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