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5日晚,中國嘉德第24期網絡拍賣「青年匯——GUARDIAN ART × 紫砂新青年」專場結拍,15件作品總成交額超39萬元,楊濤《無極壺》成交價92000元,再創新高。
「紫砂新青年」高開高走
2018年,中國嘉德面向市場推出全新的拍賣形式——網拍,由中國嘉德專家團隊把關,秉持中國嘉德一貫的高品質、高標準,搭建與傳統拍賣形式平行的有機網絡生態平臺。因其打破了空間限制,在疫情後運行時代顯示出了獨特的優勢,迅速聚集了海量關注。
「紫砂新青年」專注於青年紫砂藝術家,提倡銳意創新,備受中國嘉德青睞。2019年起,「紫砂新青年」作為獨立版塊正式登陸中國嘉德網拍。除疫情期間參與「至誠——中國嘉德網絡公益拍賣」外,業已推出三期 「紫砂新青年」專場,一路高開高走,受到業內外的高度關注與一致認可。
中國嘉德創新事業部業務經理傅豫先生說:「此次網拍是創新高的,總成交價高,而且平均單價也創新高,超過了2.6萬元,這是一個特別可喜的現象。『紫砂新青年』僅僅推出了三期,就處於一個比較穩定的價格區間,可見,有越來越多的紫砂藝術愛好者關注到『紫砂新青年』,並認可他們的價值。」「嘉德網拍的紫砂新青年專場,全部採用無底價起拍的形式,為的是擺脫他們自己固有的銷售價格,從零開始,交給市場去檢驗他們的作品,這其實是有風險的,現在看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其中一些紫砂新青年在嘉德網拍平臺已經有了比較穩定的市場價格,有相當多的人次參與他們作品的競價,說明已經獲得了比較廣泛的認可。」
此外,拍品成交價從近萬元至數萬元不等,傅豫先生也表示:「呈現這種不同的價格區間,也是一件好事,並非所有作品在嘉德的平臺都能拍出高價,這對作者本身就是一種督促,通過市場的反饋能給予他們更多的啟示。」
「紫砂新青年」是一個年輕的品牌,未來我們希望有更廣泛的人群認知並接受他們的作品。
師承與創新成為加分項
紫砂藝術的傳承,依靠一代代紫砂藝人的薪火相傳,作為新時代的紫砂藝人,「紫砂新青年」們不僅接受過院校的系統教育,同時也拜師學藝,紮根於紫砂藝術心口相傳的民間土壤,注重技藝與理念的共同提升。
在此次網拍中,楊濤作品《無極壺》、馬品一作品《融》、蔣程思作品《容天》、黃茜作品《碩果》都創造了新的拍賣成交紀錄。傅豫先生分析,良好的師承關係、個人銳意創新的精神,都成為他們作品的加分項。
馬品一師承王小龍、高麗君夫婦(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王小龍的父親正是「紫砂七老」之一王寅春;蔣程思啟蒙於外公程輝(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師承呂俊傑(中國陶瓷藝術大師),作品得到呂堯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親自指導;楊濤更是與王亞平(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合作,作品參加第十屆「中陶獎"中國陶瓷產品設計大賽榮獲潮州杯金獎,成為青年與大師合作的典範。
王小龍為馬品一演示自製的制壺工具呂堯臣、呂俊傑為蔣程思講解創新
傅豫先生補充道:「師承是一項重要的背書,是傳統理念中的判斷依據,但『紫砂新青年』們並不完全依賴於此,而是更看重紫砂作品的創新意識,『紫砂新青年』一定要落到『新『上,比如新的創意、新的工藝、新的展現形式。嘉德網拍面對的是更廣泛的人群,這時具有強烈視覺刺激的作品、市場上不多見的具有創新意識的作品,往往就更能引起關注。」
談及創新,他舉例說,「馬品一是『紫砂新青年』中極具代表性的一位青年藝人,他的思路很活躍,擅於從網絡上收集創作靈感,很短時間內能吸收大量的信息。從學藝期間開始,他就不斷在臨摹經典,以此作為提升技藝的途徑,同時又不滿足於僅僅製作好傳統器型,一直在不斷創新不斷摸索,使得他呈現給我們的作品總是讓人眼前一亮,《七賢-向秀》《執》《融》都有他自己的創新理念。另一位擅於創新的青年藝人——何流,師承中國陶瓷藝術大師何道洪,在前幾期拍賣中,他的作品《從容》《靠山》《無憂》,也帶給我們全新的體驗。接受信息途徑廣、速度快,並及時的將其轉變成素材融入到作品中,是『紫砂新青年』的特質,具有不同於上一輩紫砂藝人的極大優勢,如果他們堅持創新,腳踏實地,肯定會有更好的發展。」
從紫砂藝人成為未來的紫砂藝術家,是每一位「紫砂新青年」的目標,也是擺在每一位「紫砂新青年」面前的課題。傅豫先生對「紫砂新青年」寄予厚望,他說:「希望他們能跳出圈,放眼更廣闊的空間,與更多元化的文化相互碰撞,敢於冒險,不斷嘗試才有更多機會。」
作為2021年新年首拍,「紫砂新青年」以一份漂亮的答卷揭開了新年的序幕。據悉,在新的一年裡,「紫砂新青年」將繼續組織遊學活動,多場年度展、主題展也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紫砂新青年」將以更新、更好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迎接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