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客對香港及美國暴力事件口徑不一,香港立法會議員諷刺:雙重標準

2021-01-16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美國首都華盛頓當地時間1月6日發生暴力示威,部分示威者衝進國會大廈。據香港「東網」1月7日報導,多名香港立法會議員把昔日美國政要撐香港「反修例」示威的言論,與如今譴責美國國會暴力衝突作對比,稱要跟這些回應「學英文」,揶揄美方持雙重標準。

報導稱,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立法會議員張國鈞今日(7日)在網上發文,批評美國政府持雙重標準。

張國鈞引述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去年曾公開稱,美國會支持在香港發生的「修例風波」,更形容暴徒的行為建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而美國現時也出現「搞暴力抗爭」,同樣形容衝入議會是為了「表達訴求」,美方卻轉口風,佩洛西形容美國的衝擊事件對於「民主」而言,是一種可恥的侮辱。

川普則呼籲在國會大樓的人保持和平,不要使用暴力,張國鈞稱,原來美國同樣懂得呼籲國民守法,事實證明,止暴制亂才是「國際標準」,所有人均應旗幟鮮明與暴力割席。

此外,有美國媒體一直形容闖入香港立法會的人是「示威者」,但形容衝入美國國會的人是「暴徒」,張國鈞形容這是「美式雙重標準」。

另一議員陳恆鑌在社交網站發圖,標題是「跟西方國家回應暴動學英文」,指西方國家回應暴動事件時持雙重標準,此行為才是可恥。

香港立法會議員鄭泳舜同樣分享同一圖片,指西方國家一邊形容破壞香港立法會的行為是「美麗的風景線」,另一邊則譴責國民闖入美國國會的行為,批評是持雙重標準。

當地時間 6日下午,數百名川普支持者衝破障礙進入美國國會大廈,向正在進行大選投票結果認證的國會聯席會議施壓。示威者和警方發生衝突,議員們被緊急疏散,選舉人票認證程序一度被迫中止。據美國華盛頓特區警察局長稱,截至目前已經有4人在暴力示威活動中死亡。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7日表示,「很多人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似曾相識的情景,但美方一些人士和媒體做出的反應為何是截然不同的?」她在回應有媒體有關美國國會騷亂和2019年香港動蕩的對比的問題時稱,2019年7月,香港激進示威者曾暴力衝擊香港立法會大樓,暴力破壞並襲擊警察,但香港警方保持高度克制和專業,沒有一個示威者死亡。而今天在美國國會發生的事情沒有在香港發生的事件暴力程度高,但卻有4人死亡。

「當年他們對香港用的什麼詞?現在他們又用的是什麼詞?」這名中國外交官反問道,現在美國的主流媒體眾口一詞譴責,稱之為「暴力事件」「暴徒」「極端分子」「恥辱」,當年他們形容香港又用的是什麼詞語?「靚麗的風景線」,把他們美化成「民主鬥士」。「這種用詞的截然不同和背後的原因是令人深思的,值得進行嚴肅和深刻反思。我們相信美國人也希望安全和安寧,尤其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我們也希望美國人能儘快享有和平、穩定和安全。」

相關焦點

  • 香港輿論怒批:國會山騷亂讓人看清美政客兩副面孔
    ,讓人看清楚美政客兩副面孔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若】被稱為「推特治國」的美國總統川普被推特永久中止其個人帳戶,理由是擔心他有煽動暴力的風險,同時臉書也封鎖其帳戶。然而香港之前被「黑暴」籠罩時,包括推特、臉書在內的一眾美國社交平臺及網站,對充斥其中的大量煽暴、仇警、謠言不但沒有中止,反而肆無忌憚公然縱容,充分暴露「美式雙標」,即對不利美國的情況就無情打壓,對國外的動亂便煽風點火。  有港媒10日回顧稱,2019年香港「修例風波」期間黑暴肆虐香港,衝擊立法會、包圍警察總部、飛磚擊殺無辜市民……種種暴力行為令人髮指。
  • 致外國政客:香港人不配享有國家安全嗎?丨香港一日
    例如香港基本法第67條,「非中國籍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和在外國有居留權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也可以當選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其所佔比例不得超過立法會全體議員的百分之二十」。因應當前疫情,香港特別行政區此前將立法會換屆選舉推遲至2021年9月5日。周二,港府特首辦公室發言人就路透社的報導回應指,「國安法令香港回復穩定,減少街頭暴力,香港人的權利和自由亦獲得保障,會確保立法會選舉開放、公平和誠實進行」。此外,港府表示,正研究電子投票以及在中國內地建立投票和點票站。林鄭月娥:香港人的安全是否不比美國人重要?
  • 撇關係、相互謾罵……看到似曾相識的「美式民主」演砸,香港「黃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覺珵 陳青青】儘管時隔1年、相距萬裡,但香港市民在看到美國示威者衝進國會大廈的一幕時,總會產生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2019年7月1日,一群暴徒也曾闖入過香港立法會大樓肆意破壞。那時,這些蒙面黑衣人被西方政客和媒體稱讚為「民主英雄」。
  • 美國政客何以面對:「美麗風景線」演成美式暴力大片
    示威者手持棍棒、砸碎玻璃爬進國會大廈;議員們驚慌地緊急撤離;警衛們忙著用槍抵住大門……這不是好萊塢電影裡的場景,而是6日發生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真實事件。有人形象地給這部現實版美式暴力大片取了個名字,叫做「國會陷落」。
  • 國際銳評丨美國政客何以面對:「美麗風景線」演成美式暴力大片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示威者手持棍棒、砸碎玻璃爬進國會大廈;議員們驚慌地緊急撤離;警衛們忙著用槍抵住大門……這不是好萊塢電影裡的場景,而是6日發生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真實事件。有人形象地給這部現實版美式暴力大片取了個名字,叫做「國會陷落」。
  • 闖美國會示威者被射殺 梁振英對香港「泛民」發出靈魂質問
    梁振英7日在社交平臺提到,有闖入美國國會的示威者中槍不治。他發文質問,香港「泛民」人士不斷追求美國的制度,說什麼美國政權「順利移交、自我糾正」,他敦促「泛民」人士「再想一遍」。梁振英還表示,「梁繼平肯定不會衝入美國國會。」據港媒此前報導,亂港分子梁繼平2019年7月1日因暴力衝擊香港立法會而被控暴動及進入或逗留在會議廳範圍,事後一直缺席聆訊,後被揭發棄保潛逃。
  • 當「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出現在美國……
    港媒報導截圖美國首都華盛頓當地時間1月6日發生暴力示威,部分示威者衝進國會大廈。據香港「東網」1月7日報導,多名香港立法會議員把昔日美國政要撐香港「反修例」示威的言論,與如今譴責美國國會暴力衝突作對比,稱要跟這些回應「學英文」,揶揄美方持雙重標準。
  • 美國的雙重標準可以休矣
    5月25日,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市黑人男子喬治·弗羅伊德被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至死,在美國幾十個城市引發了大規模的抗議示威,多地發生騷亂和暴力衝突。這一事件揭示了美國社會的痼疾,點燃了美國民眾中壓抑已久的不滿和憤怒。種族歧視是美國社會的痼疾,非洲裔美國人在教育程度、醫療服務、從事的工作、生活水平等等方面都與白人有著明顯的差距。
  • 香港團體到美駐港總領事館外呼籲美警克制,學習港警
    據港媒8日報導,美國抗議者衝擊國會事件目前已經造成至少4人死亡,超過90人被捕。8日,有香港團體前往美國駐港總領事館外,呼籲美國警方停止使用過度武力射殺暴徒,應參照香港警方的處理手法,在不造成暴徒死傷的情況下,緝捕違法者。
  • 評論:暴亂不是風景線——美國政客應摒棄虛偽和「雙標」
    新華社北京1月8日電題:暴亂不是風景線——美國政客應摒棄虛偽和「雙標」新華社記者 秦華江、李雲路對於近日發生的衝擊美國會暴力示威活動和2019年香港「修例風波」暴力違法活動,美方一些政客和媒體給予了完全兩極的評價。
  • 為防反對派再扔「臭彈」「臭蟲」,香港立法會明起禁止議員鎖儲物櫃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 趙友平】為防止反對派再在開會過程中扔「臭彈」和「臭蟲」,香港立法會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席梁君彥今日(8日)決定,自明日(9日)起議員的儲物櫃將不可以上鎖。據香港「東網」報導,香港立法會在前兩次大會審議《國歌條例草案》過程中,相繼有反對派議員許智峰及陳志全在會議廳內扔「臭彈」和「臭蟲」,使會議暫停數小時。梁君彥8日決定,自9日起會議廳內議員座位的儲物櫃將不可以上鎖,以便日後秘書處不時進行清潔和安全檢查。
  • 香港市民發起聯署聲明,知名藝人也表態譴責暴力
    香港藝人聯署聲明譴責暴力香港團體「文化共融」今日(15日)發表聲明,指近期香港社會發生了一連串暴力行為,特別是13日機場發生的針對內地遊客和記者的暴力行為,突破了文明社會的底線,對此予以強烈譴責。汪明荃等16人聯署聲明 譴責暴力呼籲理性對話汪明荃等人聯署,呼籲社會堅守香港核心價值(文匯報資料圖)香港團體「文化共融」今日(15日)發表聲明,指近期香港社會發生了一連串暴力行為,特別是13日機場發生的針對內地遊客和記者的暴力行為,突破了文明社會的底線,對此予以強烈譴責。聲明指出,暴力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只會導致更嚴重的暴力和社會的失序。
  • 香港警員協會:對比美國會騷亂處置 香港警隊克制專業
    來源:海外網圖為灣仔香港警察總部(大公網)海外網1月10日電美國國會日前發生騷亂已致5人死亡,香港警察隊員佐級協會主席林志偉9日就此表示,美國政客將事件定性為暴動,與2019年香港發生的事情反應和用詞截然不同,這恰恰印證了美國的雙重標準。
  • 立法會「拉布」拖延施政蠶食香港優勢
    在香港立法會,愈演愈烈的「拉布」,影響了政府的正常運作和民生項目的開展。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上周在題為《努力興建》的網誌中說,某反對派議員聲稱議員的責任就是「破壞」,令他想起歌詞「努力興建,盡情破壞,彼此也在捱」。他看到很多政府同事每天都在崗位上「努力興建」,但有些議員卻一再「拉布」拖延施政。
  • 港媒揭「攬炒派」議員惡行:辱罵鬥毆潑臭蛋 抹黑國家毀香港
    來源:海外網圖源:港媒海外網7月17日電香港立法會17日迎來本屆任期內最後一次會議。可即使前兩日的最後幾次會議,仍不能善終,在「攬炒派」瘋狂拉布、不停點算法定人數下連續兩日流會,似乎呼應了本屆立法會屢禁不止的亂象。為此,港媒17日專門梳理了本屆立法會的關鍵事件,並分析造成這些亂象的罪魁禍首。
  • 王若愚:香港立法會,反對派的「拉布」大招能否被終結?
    這一場議事規則攻防仗的進展,必然對香港立法會的運作機制、行政立法關係,以及香港社會的發展進步帶來深遠影響,值得我們高度關注。 第六屆香港立法會議員與行政長官合照(圖/香港立法會官網)這一點,在香港立法會尤為明顯。近些年來,香港立法會中「拉布」現象愈演愈烈,議員們除不間斷髮表意見外,還把「拉布」的手段予以「發揚光大」,包括: 一是動議數量驚人的修訂案。最典型的案例是2012年5月,立法會審議《2012年立法會(修訂)條例草案》時,政府的提案僅有1條,但黃毓民、陳偉業議員一共提出了1306條議員修訂案,創造了一個驚人的歷史記錄。
  • 外交部:美方對香港與美國暴亂的態度截然不同 值得深思
    華春瑩指出,美方的一些人對2019年香港發生的暴亂和今天在美國正在發生的暴亂,反應和用詞截然不同。(資料圖片)美國國會當地時間6日下午舉行特別聯席會議,認證選舉人團投票結果,總統川普的支持者突破警方防線、闖入國會大樓,並爆發激烈衝突,事件已造成4人死亡,52人被捕,另有14名警員受傷。
  • 西方政客和臺當局顛倒黑白指手畫腳 妄圖插手香港亂局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新聞發言人楊光(張馨 攝)  8月6日,國新辦舉行介紹對香港當前局勢的看法吹風會。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新聞發言人楊光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從2月份《逃犯條例》修訂工作啟動以來,一些西方政客和臺灣當局就公然站在前臺指手畫腳,發表了很多顛倒黑白、不負責任的言論。  3月21日,美國國務院發表《2019美國-香港政策法報告》,比往年大大提前,以「倒退」這兩個字來形容香港的高度自治,並多次發表聲明,妄言修例威脅了香港的法治,侵蝕了「一國兩制」。
  • 華春瑩:一些美國人和媒體形容香港暴亂是「靚麗風景線」,為什麼...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白雲怡】當地時間 6日下午,數百名川普支持者衝破障礙進入美國國會大廈,向正在進行大選投票結果認證的國會聯席會議施壓。示威者和警方發生衝突,議員們被緊急疏散,選舉人票認證程序一度被迫中止。據美國華盛頓特區警察局長稱,截至目前已經有4人在暴力示威活動中死亡。
  • 香港反對派議員「長毛」梁國雄再因攜違法物件被拒入境
    據中評網22日報導,香港立法會議員、社民連主席「長毛」梁國雄21日赴深圳途中,因衣著問題和攜帶了不符合內地法律規定物件,繼今年4月上海之行後,再次被內地海關禁止入境,還導致下午與中央官員的座談會延遲了約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