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可以提供給人們人們多姿多彩的視覺和聽覺感受。倫敦有許多世界著名的建築,有世界上最好的博物館和美術館,有聞名於世的古老教堂、有世界上最繁華的購物大街及豪華酒店,也有散布在城市各個角落美麗的公園。當然還有格林尼治的莊嚴,諾丁山的熱鬧,一成不變的午後茶,熱鬧的夜生活,構成了一個活色生香的倫敦。對於我來說,在倫敦眾多的名勝古蹟中,一個地方是必須要去的,那就是威斯敏斯特教堂。那裡不但是英國哥德式建築的典範,而且也被人們譽為是英國的石頭史書。在那裡安息著眾多的偉大靈魂,在童年時代曾經啟迪我的思想,滋養我的心靈.
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 Abbey)也叫西敏寺,是英格蘭最神聖,最具象徵性的景點,在英國的歷史上曾經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它忠實地記載了英國歷史上的每一頁興衰起伏和滄桑巨變,簡直就是英國歷史的一個縮影。因此被人們稱作是英國的石頭史書。
自從1066年徵服者威廉在此加冕後,英國的歷代君王均在此加冕。這裡也是英國國家墓地,埋葬著英國歷史上眾多的帝王將相和社會名流,威斯敏斯特教堂大約埋葬了三千名各個時代的各界名人。據說在教堂內幾乎每一塊石頭地板下都埋葬著英國歷史上的一位顯赫的人物。
牛頓的墓就在教堂的北廊裡一個很顯著的位置上,上面有一個地球的模型。象徵著牛頓發現的萬有引力定律給人類認識宇宙、空間和時間帶來的不朽貢獻。在牛頓墓附近的一塊地磚上,刻著另外一個閃光的名字:達爾文。原來進化論的發現者達爾文的墓就在這裡,並且每天被成千上萬的遊人踏過。也許這樣的觀念不會被東方人所接受。但在西方卻是一種古來就有的習慣。威斯敏斯特教堂另外還安葬著蒸汽機的發明者瓦特,天王星的發現者赫謝爾等眾多科學家。
英國人把威斯敏斯特教堂稱作「榮譽的寶塔」 ,認為如果死後能在這裡佔有一席之地會是個人至高無上的榮譽。在教堂中有一個著名的「詩人角」,這裡埋葬著英國歷史上眾多的詩人和文學家。我找到了英國的「詩聖」喬叟的墓碑,還有愛情十四行詩詩人白朗寧和名噪一時的詩人丁尼生的墓碑。在他們旁邊的是小說家哈代和狄更斯的陵墓。還有一些歷史上偉大的詩人和文學家雖然根據自己的意願被安葬在別處,但他們的影響力卻過於巨大,所以威斯敏斯特教堂仍然在詩人角為他們建造了紀念碑和紀念像。偉大的文學家莎士比亞、蘇格蘭詩人彭斯和《失樂園》的作者彌爾頓就在這裡被人們永久地緬懷。
我走出了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西門。看到教堂的外牆上雕有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像,便拿出不能在內部使用的相機拍照。兩位牧師見我看的仔細,拍的認識,便走過來對我說:「這上面還有中國人」,看到我驚訝的表情,牧師便拿出了教堂內的名冊,指給我看:WANG ZHIMING. 並告訴我wang和其他九位被緬懷者是二十世紀的十位殉教者。
基督教殉教者:從左至右
St. Maximilian Kolbe; 1894~1941:波蘭天主教方濟會神父,1941年囚禁於奧斯維辛集中營,代一名父親受死而殉道。Manche Masemola;1913~1928:南非原住民少女,1928年因為信教而被母親殺死。Janani Luwum;1922~1977:烏幹達聖公會教省大主教,1977年遭獨裁者伊迪·阿敏殺害。
St. Elizabeth of Russia;1864~1918:俄國皇族成員,經常從事慈善事業,1918年被蘇聯共產黨處決。Martin Luther King, Jr.(馬丁路德。金);1929~1968:著名的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和牧師,1964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1968年4月4日遇刺身亡。scar Romero;1917~1980:天主教聖薩爾瓦多總主教,支持國內革命,1980年在主持彌撒時遇刺身亡。
Dietrich Bonhoeffer;1906~1945:反對納粹德國的神學家和牧師,被納粹處以叛國罪,於1945年4月9日在福洛森堡集中營被絞死。Esther John;1929~1960:巴基斯坦人,女信徒,反對父母包辦的婚姻,跟著一個白人傳教士,1960年在房間內被人謀害。Lucian Tapiede;1921~1942:巴布亞紐幾內亞原住民,二戰日軍佔領時,幫助白人傳教士躲避日軍,1942年被另一名原住民所害。
王志明(Wang Zhiming;1907~1973):雲南省苗族牧師,文革期間因為反對信徒參加向毛主席表紅心的"三忠於"表演而在萬人大會上被批鬥後處決,文革後被國家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