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東方華康總院長李愛川:康復行業照護人才短缺,非公立醫院服務...

2021-01-10 瀟湘名醫

每經記者 張瀟尹 每經編輯 魏官紅

新冠疫情之下,社會公眾對社會辦醫、分級診療的呼聲越來越大。如何讓醫療資源下沉,如何滿足多層次的醫療需求,成了醫療行業內共同思考的問題。同時,非公立醫療機構面臨著不少難點,比如醫保覆蓋範圍有待進一步擴大,非公立醫療機構人才依舊短缺等。

日前,在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康復醫學專業委員會2020年學術年會期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了中國非公醫療康復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東方華康醫療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院長李愛川,其以康復護理領域為例,分析了當前社會辦醫及康復行業的現狀。

東方華康醫療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院長李愛川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國內康復醫學尚無標準模式NBD:東方華康作為非公立醫療機構,提倡醫養結合,您認為當前「醫養結合」這種模式在落地時有何難點?需要如何改進?

李愛川:在醫養結合這個模式下,我們主要遇到了三個問題:一是醫療服務的層次有待提高,二是社會辦醫的誠信不足。我從2001年開始進入非公立醫療機構,一路走過來,發現行業有不少亂象,我們必須堅持誠信辦醫。此外,目前國內康復醫學尚無標準模式。

我認為未來康復醫學行業需要做到五點,一是促進臨床與康復的融合,讓每一個醫生都能得到康復醫學方面的培訓,具備康復醫學資質,此外,要讓康復治療師具備臨床基礎;二是促進護理與康復的融合,加強對康復護士的培訓,護士日常訓練患者進行自我護理、主動參與;三是雙向轉診,首先,康復機構與公立醫療機構間加強轉診,其次,康復機構和康復院校之間加強交流與合作;四是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發揮醫養機構自身的優勢;五是加強醫養結合服務體系智能化建設。

NBD:您在醫療服務行業有多年經驗,能否談談中國醫療服務行業在近年發生的變化?

李愛川:我認為可以分為三個階段。2010年以前,國家關於社會辦醫的相關政策很少,社會辦醫的前景到底怎麼樣?對行業來說,非常不明朗;2010年,國務院同意《關於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意見的通知》,這個文件明確提及鼓勵和發展社會辦醫,但是此後好幾年,社會辦醫仍存在「批得多管得少」的狀態,導致民營醫院的質量參差不齊;第三個階段是從2016年開始,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召開,人口老齡化被反覆提及,投資人和公眾更多地關注到醫療衛生這個領域,尤其是今年應對新冠疫情,對公眾的健康意識以及行業發展,一定會起到助推作用。

NBD:今年5月,上市公司大湖股份收購東方華康,此次收購會給東方華康帶來哪些變化?東方華康將如何與上市公司的戰略相匹配?

李愛川:其實我們一開始就有和上市公司合作的想法,我覺得和上市公司合作給我們帶來了三點實在的好處:一是人員穩定,從招聘人才的角度考慮,我們的員工更有歸屬感;二是有助於誠信辦院,我們知道中國民營醫院的發展史上,出現過一些不太規範的現象,而背靠上市公司,有利於我們更好地遵守相關法律和財務要求;三是利於我們進一步擴充新建醫院,因為大湖股份對我們的併購採用增資擴股的形式,有利於我們不斷擴充,去新建更多的醫院。

此外,東方華康對上市公司也是一種有益補充,目前大湖股份(600257,SH)持有東方華康60%股權,或許得益於市場對於康復醫療領域的普遍看好,大湖股份近期走勢也不錯。

人口老齡化趨勢下照護人才短缺NBD:目前來看,牙科、美容、體檢等也是非公立醫療看重的領域,東方華康為什麼選擇康復醫學這個賽道?

李愛川:相關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中國非公立醫院的數量佔全國醫院數量的65.78%,但是床位數隻佔了12%,這說明中國的非公立醫院數量很多,但是服務量有待提高,所以非公立醫療的市場還很大。

而康復和護理對任何一個患者來說都是一種剛需,尤其是老年人口。2019年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約2.54億人,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1.76億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不只是對社會機構、經濟水平的影響,還有老年人的健康問題。我國超過1.8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種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達75%。

在人口老齡化的進程中,我們發現的一大問題是照護人才短缺。老年人患病率高,大醫院床位負擔越來越重,三甲醫院資源越來越緊張。那麼多需要護理的老年人到底去哪裡?所以,《「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指出,建立完善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強康復老年病長期護理、慢性病管理,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希望能創新醫療衛生服務供給的模式,健全治療、康復、長期護理服務鏈。此外,從技術層面上看,康復和護理患者前期大多在三級醫院做過治療,康復醫院相當於後ICU,我們在診斷明確治療之後,對患者進行康復治療和護理,對技術的要求相對較低。

NBD:非公立醫院進醫保依舊是行業內關注的話題,對於康復醫院來說,目前醫保準入的情況如何?

李愛川:醫保的情況目前是這樣的,醫保局設立了全國診療目錄庫,每個地方填充價格之後,醫保局進行審核,所以各個地方的醫保報銷情況不一樣。像康復護理專科醫院這一塊,只要符合相關條件,無論是公立還是非公立,都可以被納入醫保,相關醫保協議是一年一籤,所以對於非公立的專科醫院來說,醫院的運營管理至關重要,絕對不能去踩醫保紅線,我們醫院採取的是院長責任制,每家醫院的院長承擔醫保管理的責任。

NBD:今年新冠疫情蔓延全球,您認為康復醫學行業受到了多大程度的影響?

李愛川:今年國內疫情暴發初期,按照相關部門規定,江蘇的醫院67天內不能收治,上海的醫院是一個月內不能收治,門診要全部停掉。其實對康復醫院來說,相較直接關停的門診,疫情帶來的影響要小得多。因為康復醫院不以門診產生主要收入,患者的住院周期長,我們需要做的是進行封閉式管理,所以疫情給我們帶來的影響尚在可控範圍內。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康復醫學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在無錫召開
    11月20日至22日,以「康復服務於民,醫療質量先行」為主題的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康復醫學專業委員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無錫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以下簡稱「中國非公醫協」)及中國非公醫協康復醫學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主辦、無錫國濟康復醫院承辦,澳洋康復·張家港港城康復醫院協辦
  •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來饒考察調研
    本報訊  潘建紅 記者蔣學華報導:12月25日,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等一行蒞臨上饒市第五人民醫院考察調研。  座談會上,第五人民醫院主要負責人從醫院概況、運營、專家、設備和技術5個方面作了匯報。郝德明一行對五院在設備引進、人才儲備、環境改造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表示讚賞。
  • 武漢4家非公立醫院入圍全國百強 亞心醫院位居前十
    長江日報融媒體6月28日訊(記者劉睿徹 通訊員王婷婷)武漢4家非公立醫院入圍非公立醫院全國百強。長江日報記者28日從全市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理事會上獲悉,下一步,全市還將對二級以上非公立醫院進行信用評價。
  • 中國超4000萬失能老年人面臨照護難 護理人才缺口大
    專業老年醫療護理人才缺口大 6部委發文首建「國標」  上海是我國最早進入人口老齡化的城市之一,在上海市楊浦區滬東老年護理院,七成以上是失能失智老人。滬東老年護理院黨支部書記李曉琳說,醫院現有護士27人,一半以上是90後,她們長期承擔著護理病區200位高齡患者的重任。
  • 常平一家非公立醫院獲評全國「AAA信用醫院」
    東莞陽光網訊 6月28日上午,常安醫院舉行「AAA信用醫院」和「能力評價四星級」揭牌儀式,標誌著該醫院信用和能力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 非公立醫院競爭力榜單發布
    【深圳商報訊】(記者 趙鴻飛 通訊員 謝紅)3月25日,由香港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社科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醫院藍皮書》中國醫院競爭力報告(2017)發布會,公布了由香港艾力彼發布的「2016中國醫院競爭力·非公立醫院100強」排行榜,暨南大學附屬深圳華僑醫院居於第40位,深圳恒生醫院居於第63位,深圳龍城醫院居於第94位。
  • 2015中國醫院競爭力·非公立醫院100強
    2016年3月26日由香港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社科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醫院藍皮書》中國醫院競爭力報告(2016)發布會在廣州舉行。當天在中國大酒店舉行的「2016中國醫院競爭力論壇」上,香港艾力彼隆重發布了「2015中國醫院競爭力•非公立醫院100強」排行榜。公立醫療資源最好的北京、上海,非公立醫院的發展相對滯後。
  • 健康服務業高峰論壇暨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廣東代表處掛牌儀式...
    2020年12月19日,「健康中國·廣東在行動」健康服務業高峰論壇暨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廣東代表處掛牌儀式在廣州龍城國際康復醫院舉辦。本次活動由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主辦,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康復醫學專業委員會、慢性病管理分會、廣東省醫院協會協辦,廣州龍城國際康復醫院承辦。
  • 深圳恒生醫院:打造深圳西部最具人文特色的非公立三甲綜合醫院
    從1997年做的第一例試管嬰兒算起,生殖醫學科主任鄧偉芬已經在這個行業做了23年了。她也是中國最早做試管嬰兒生殖輔助手術的一批專家。作為2020年3月才加入恒生的「新人」,鄧偉芬表示,在恒生,各學科之間高度協作配合,「恒生是三級綜合醫院,其他科的基礎力量比較強,患者的問題基本都能通過多學科合作解決,不需要再去其他醫院。這是很多生殖專科醫院不具備的條件。」
  • 「一患一陪護」催生護工剛需 人才短缺愈發凸顯
    新華社長春11月30日電 題:「一患一陪護」催生護工剛需 人才短缺愈發凸顯新華社記者趙丹丹、徐弘毅、藺娟、董小紅在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的背景下,全國各地醫院嚴格執行標準化防護,「一患一陪護」已成為常態。一些患者家屬「倒班式看護」無法繼續,急需全天候護工「補位」。
  • 2018非公立醫院100強排行榜:你家鄉哪些民營醫院上榜?
    會上發布了中國醫院競爭力排行榜系列榜單。以下為《2017非公立醫院100強榜單》。參與主體是:政府持股小於50%的股份制醫院,即社會資本(含國有商業資本)控股及改制後醫院,包括原創型和改制後非公立醫院。
  • 四人服務百萬人 我國康復治療供需矛盾極其突出
    鄧景元表示,慢性病患病率隨著年齡的上升而增高,老年人高發率病種本身的康復需求加上慢性病致殘帶來的需求,將持續擴容康復醫療行業需求空間。然而我國康復治療的供給遠遠低於需求。缺人才、輕教育康復治療師隊伍亟待建立目前我國康復醫師佔基本人群的比例約0.4∶10萬,而發達國家該數據則達到5∶10萬,兩者相差12.5倍。如果按照衛生部要求,我國二三級醫院共需要康復醫師5.8萬人,治療師11.6萬人,社區綜合康復人員需要90.2萬人,是現有康復人才的10倍以上,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
  •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說……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說…… 時間: 2020-12-14 15:28  來源: 新浪健康   編輯: 蔡欣妍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說,全國民營醫院總數已達到公立醫院總數的
  • 石嘴山市青鳥頤居養老服務公司獲批失智老年人照護1+X證書考評站
    2020年,經教育部失智老年人照護1+X證書培訓評價組織---北京中民福祉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審核和公示,石嘴山市青鳥頤居養老服務有限公司獲批為第二批失智老年人照護 1+X 證書職業技能省級考評站,主要負責寧夏地區失智老年人照護1+X證書試點工作。
  • 九如大學「1+X」失智老年人照護培訓7月班順利完成!
    若想了解相關情況,可評論留言哈~本次考試成績可以在國家教育部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信息管理服務平臺查詢,見下圖:一直以來,失能失智長者的照護是「難中之難」,佔老年人總人口3%左右的完全失能長者尤其需要養老機構的專業照護。據相關數據顯示,中國到2020年預計將有1410萬失智症患者,而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增加到2330萬,約佔全世界失智症患者總數的3成。
  • 中國言語康復產業梳理:一二線市場逐漸成熟,頭部企業營收超2億...
    2017年12月,東方啟音獲2500萬美金B輪融資,當時在全國有20多家直營中心。東方啟音創始人崔廣利告訴動脈網記者,目前東方啟音已經擁有33家直營言語康復中心。  近幾年,受「莆田系」醫院的影響,民營康復醫院的聲譽雖受到了影響,但是在言語康復領域,民營醫療機構依舊是核心力量,他們在人才培訓、引進海外優秀課程並本土化、推進言語康復的普及等方面都有重要貢獻。
  • 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廣東代表處掛牌
    原標題: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廣東代表處掛牌(記者張磊)近日,「健康中國·廣東在行動」健康服務業高峰論壇暨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廣東代表處掛牌儀式在廣州市舉辦。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該協會組織動員了5000餘名非公立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趕赴武漢和湖北其他地方抗擊疫情,希望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廣東代表處充分利用廣東的政策優勢、區位優勢、人才優勢,發揮行業組織橋梁紐帶作用,為廣東社會辦醫事業加油助力。此次活動由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主辦。
  • 宿遷這5所醫院太牛!晉級全國非公立醫院百強
    由香港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與社會科學院社科文獻出版社共同主辦的《醫院藍皮書》中國醫院競爭力報告(2017)發布會,公布了由香港艾力彼發布的2016中國醫院競爭力的多個分類榜單,宿遷有多所醫院榜上有名。
  • 2020年康復醫療市場需求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 - 2020年版中國康復...
    三、康復輔助器具需求潛力c  第三節 康復訓練器材市場需求分析n    一、康復訓練器材種類中    二、訓練健身器材行業發展現狀調研智第六章 中國康復醫療行業人才需求分析林  第一節 康復醫療人才培養分析4    一、國內外康復醫療人才培養模式比較0      (一)人才培養理念比較0      (二)相關專業設置比較6      (三)學制與資格認證比較1      (四)課程和教學比較2
  • 照顧寶寶,要先學一學 樂清成立嬰幼兒照護服務指導中心
    該指導中心旨在加快推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建設,健全樂清市嬰幼兒照護服務專業隊伍立體培養體系,規範管理各類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據悉,該中心將圍繞「健康、營養、安全、回應性照護、早期學習機會」嬰幼兒養育照護核心內容,推動樂清市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加強對家庭、社區和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的技術支持和專業指導,提升家庭養育照護能力,促進嬰幼兒照護機構規範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