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十大卡通形象大部分看起來都有些眼生。
近日,第三屆中國十大卡通形象揭曉,榮獲十大卡通形象的分別是圖圖、熊大和熊二、包達達、阿狸、炮炮兵、狐狐、小哈家族、咪咪鼠和豆豆鼠、呆頭、小胖妞。
據了解,「中國十大卡通形象評選」是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宣傳管理司、中國動畫學會和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共同主辦、深圳市文化產業(國際)會展有限公司承辦的立足動漫產業、促進中國原創動漫發展的國家級卡通形象年度大獎。包括原創動力、中南卡通等248個中國動畫學會會員單位以及動畫公司、行業媒體、地方協會、藝術院校等都積極參與、報送作品。
據主辦方介紹,與上屆相比,本屆參賽作品質量大幅提高,數量較去年增加了14%,超過1000件。經過初評,最終60個優秀形象入圍終評,其中20個卡通形象獲得年度十大卡通形象大獎和年度十大卡通形象提名獎。
最終,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大耳朵圖圖》主角「圖圖」、深圳華強數字動漫有限公司出品的《熊出沒》的「熊大」和「熊二」,央視動畫有限公司《貓眼小子包達達》的主角「包達達」,常州卡米公司的「炮炮兵」形象,以及漫友文化公司出品的漫畫作品《爆笑校園》主角「呆頭」等10個動漫形象入選。
然而,在這新一番中國十大卡通形象中,您認得幾個呢?
這十大卡通形象中,除卻阿狸有一定的知名度,其他幾個卡通形象若不是平素守候著動畫頻道的小朋友、或是動漫產業的業內人士,便少有人知了。而這一現象並非僅局限於最新一屆,回顧過去兩屆「中國十大卡通形象」,不難發現中國卡通形象過於「小眾」、過於「臉生」。
反觀國際上的卡通形象,米奇與米妮、唐老鴨、加菲貓、哆啦A夢等等在各個年齡層上都有相當的知名度。當然,這些經典卡通形象少不了歲月累積,而要說年紀較輕的卡通形象,八零後、九零後的動漫迷幾乎每周都要在各大視頻網站上等著《火影》、《海賊》,單集點播率輕鬆過百萬……無論是作品本身還是周邊產物,中國動漫形象整體上在現階段還是缺乏深入人心,走進大眾的能力和態勢。 記者 李倩倩 吳雙
相關連結
三屆「十大」默默無聞的多
首屆「中國十大卡通形象」有:豬豬俠、喜羊羊、憨八龜、藍貓、美猴王、福星八戒、大角牛、雪娃、嘟嚕嘟比、小破孩。其中,美猴王、喜羊羊倒是頗具轟烈烈的知名度,小破孩因為有一些通訊工具的衍生品而有一定知名度,但其他幾個卡通形象便默默無聞了。再看第二屆的「十大卡通形象」,就更缺少明星氣質:《秦時明月》的天明、《開心寶貝》的開心超人、《月亮大馬戲團》的猴子非非、《兵馬俑-額叫秦比昂比昂》的秦比昂比昂、《小雞不好惹》的雞小龍、《兔子幫》的白枝、《恐龍寶貝之龍神勇士2》的暴寶、《樂比悠悠》的悠悠、《秦漢英雄傳》的虞姬、《快樂豬寶貝》的草莓姐。對於一個不甚關注國產動漫的普通人來說,第二屆幾乎都是「生臉」。
延伸閱讀
中國「美猴王」何時鬥得過「米老鼠」?
看過第三屆「中國十大卡通形象評選」的結果,不僅很多形象不為大眾所知,就連記者採訪的幾名業內人士,也沒人能認識這十大形象中的一半。
中國文化傳媒集團國家動漫產業網執行主編陳常青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之所以大家對這些卡通形象不了解,一方面可能因為評選時間限制,近兩年的卡通作品,形象都比較「新」;另一方面,因為是學會組織的評選,還有更多從專業角度的進行考量。
Hello Kitty可以很流行,小熊維尼可以很流行。為啥中國的卡通形象,流行起來的卻很少?對此,陳常青認為,仍然與本土動漫產業的品牌意識有關。
陳常青說,事實上,目前國內已經有比較成功的卡通形象,比如喜洋洋與灰太狼系列、張小盒、阿狸等等。而從他們的成功之路來看,無一例外都是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來經營品牌。「『張小盒』的成功理念,就是所有的工作都是圍繞『張小盒』這個品牌來運行,不論做系列劇還做大電影,目的就是宣傳他的品牌,圍繞品牌進行整體開發。 」
喜羊羊為什麼能夠形成自己的品牌?陳常青說,喜羊羊的成功靠的就是這種對受眾「不停地轟炸」效應。「上千集的動畫片不停地播,還有動畫電影以及其他大量衍生品。同樣,他們所有的事情也都是圍繞著這個形象進行,所有的事情都在給這個形象做廣告。 」
陳常青認為,從國家政策支持來看,對動漫產業的支持已經越來越關注形象和品牌的培育,國家政策支持已經從量的支持轉為對質的支持。然而,在培育中國的卡通形象的過程當中,還有一個問題值得關注,就是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比如,上海的泡泡美人魚,他們在前期對這個形象進行了全方位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包括版權,商標註冊等等,因此,後來雖然有個公司做了個泡泡美人魚的手機遊戲,但他們仍然可以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
有業內人士曾說,未來中國本土的動畫圖騰「孫悟空」與歐美卡通經典「米老鼠」之間將有一爭,而面對強大的國際對手,本土的卡通形象「美猴王」或者是「喜羊羊」到底什麼才能鬥得過「米老鼠」或者「Hello Kitty」呢?有業內人士提出,中國的卡通形象應該設計的更有中國味,因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對此,陳常青認為,「功夫熊貓」的成功,中國動漫人士倒是可以借鑑。「功夫熊貓的外在形象是中國的,但是功夫熊貓所代表的內在精神卻是美國的,那種流行的美國個人英雄主義。」因此,陳常青建議,在中國卡通形象走向國際市場的過程中,不妨嘗試外在形象的國際化路線,但是其內在精神內涵一定是中國的,要體現中國的文化,中國的思想。「包括喜羊羊和兔斯基的海外版權都已經被國外收購,這就說明,中國卡通形象已經受到國外重視。在政府的扶持下,中國的卡通形象也一定會經歷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我倒是樂觀的預計,十二五末,中國就會出現能夠走向國際市場的卡通形象。 」
記者 吳雙 李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