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5歲小朋友發現恐龍足跡 專家:系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
10月10日,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等古生物專家,在四川通江縣毛浴鎮境內發現恐龍足跡,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在一塊面積約20平米的石頭表面,共發現五個足跡,專家判斷為白堊紀早期恐龍,距今約1.3億年。
-
5歲男孩發現恐龍足跡,專家:系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
10月10日,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等古生物專家,在四川通江縣毛浴鎮境內發現恐龍足跡,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在一塊面積約20平米的石頭表面,共發現五個足跡,專家判斷為白堊紀早期恐龍,距今約1.3億年。
-
5歲恐龍小迷弟四川通江發現恐龍足跡 專家:系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
10月10日,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等古生物專家,在四川通江縣毛浴鎮境內發現恐龍足跡,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在一塊面積約20平米的石頭表面,共發現五個足跡,專家判斷為白堊紀早期恐龍,距今約1.3億年。
-
5歲男孩發現恐龍足跡,「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
10月10日,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等古生物專家,在四川通江縣毛浴鎮境內發現恐龍足跡,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在一塊面積約20平米的石頭表面,共發現五個足跡,專家判斷為白堊紀早期恐龍,距今約1.3億年。
-
四川盆地泥盆系天然氣首次躍入眼帘
人民網成都1月23日電(記者 陳曦) 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召開的2017年度工作會議透露,雙探3井首次在四川盆地發現新的工業油氣層系——泥盆系,顯示良好的資源發現潛力,具備整體部署勘探的條件。 四川盆地大規模有組織的開發天然氣資源,已近60年,泥盆系地層是發現的第27套油氣儲層。
-
四川5歲小男孩發現恐龍足跡,網友卻吵起來了
10月10日,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等古生物專家,在四川通江縣毛浴鎮境內發現恐龍足跡,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自貢恐龍博物館原館長彭光照看了現場後認為,本次發現,為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增添了新的亮點,此前在巴中市南江縣發現過恐龍化石,但發現恐龍足跡在巴中甚至四川北部尚屬首次。
-
江油山區懸崖的最新發現 證實四川盆地曾是大海
10月6日,來自成都的地質專家梁金龍一行人,在江油市北部山區的六合鄉吉安村4組魏溝裡的山谷口考察時,意外在一處懸崖峭壁發現遠古水紋痕跡,證明億萬年前,這裡曾是一片汪洋大海。成都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地質系教授梁金龍在魏溝裡的山谷口,發現一處高20多米的懸崖峭壁上有明顯的水紋痕跡,經勘測,這是遠古海洋留下來的,水紋處即是海平面。此處海拔為1960米,附近不少山頭都比水紋懸崖高,可以猜想,億萬年前,這裡是一片「海上桂林」。作為佐證,在六合鄉吉安村不少地方都發現了珊瑚、弓石燕、梟頭燕等距今四五億年前的海洋動物化石。
-
一串「雞腳印」竟是恐龍足跡 四川盆地內首次發現侏羅紀晚期大型...
據悉,這些「大腳印」最終被確認為晚侏羅世晚期的肉食恐龍足跡化石,這也是在四川盆地內,首次發現侏羅紀晚期的大型食肉恐龍足跡。調查小組建議,對腳印採取標本採集、異地保護的方法,經科學研究和保護處理後再對外展出,在有效保護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其科普教育價值。
-
四川5歲男孩發現恐龍足跡,刷新紀錄
圖片來源:秒拍視頻截圖近日,四川一位5歲小男孩發現恐龍足跡成國內最小年紀恐龍發現者讓網友直呼「了不起」5歲小男孩發現恐龍足跡當場斷定並說出類別國慶期間,四川小朋友睿睿和父母回通江老家度假無意中聽外公說起老家背後的山石上有不少「雞腳印」從小喜歡恐龍的睿睿一下很有興趣
-
四川5歲小男孩發現恐龍足跡,創造一個紀錄
近日四川一位5歲小男孩發現恐龍足跡成國內最小年紀恐龍發現者讓網友直呼「了不起」5歲小男孩發現恐龍足跡國內首次發現恐龍的年齡最小者據了解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專家認為相較於恐龍足跡的發現更令人驚喜的是
-
四川5歲男孩發現恐龍足跡
封面導讀10月10日,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等古生物專家,在四川通江縣毛浴鎮境內發現恐龍足跡,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在一塊面積約20平米的石頭表面,共發現五個足跡,專家判斷為白堊紀早期恐龍,距今約1.3億年。
-
四川5歲小男孩發現恐龍足跡
四川5歲小男孩發現恐龍足跡昨天(10月10日),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等古生物專家,在四川通江縣毛浴鎮境內發現恐龍足跡,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四川通江縣發現恐龍足跡 專家本次通江之行,源於10月1日一位5歲小朋友的發現。小朋友楊哲睿今年國慶期間,和父母回通江老家度假,聽外公說老家背後的山石上有不少「雞腳印」。
-
5歲孩子發現恐龍足跡,專家不遠萬裡現場確認,是白堊紀早期恐龍
據新華網客戶端報導,10月10號,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等古生物專家,在四川通江縣毛浴鎮境內發現恐龍足跡,說起來,專家的這次通江之行,跟一名5歲的小朋友有關。 據專家介紹,這是首次在四川盆地北部邊緣發現恐龍足跡
-
5歲小男孩發現恐龍足跡,網友直呼「了不起」
近日,四川一位5歲小男孩發現恐龍足跡成國內最小年紀恐龍發現者讓網友直呼「了不起」10月10日,邢立達等古生物專家來到四川國內首次發現恐龍的年齡最小者據了解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專家認為,相較於恐龍足跡的發現更令人驚喜的是最先發現者為一個5歲小孩
-
四川5歲娃發現的這個「雞腳腳」不一般
10月10日,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等古生物專家,在四川通江縣毛浴鎮境內發現恐龍足跡,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為光霧山-諾水河世界地質公園增添了新的亮點,此前在巴中市南江縣發現過恐龍化石,但發現恐龍足跡在巴中甚至四川北部尚屬首次。
-
北方和四川盆地新一輪強降雨上線 氣象專家解讀特點與風險 提醒...
根據中央氣象臺預報,北方及四川盆地新一輪較強降雨過程今日開啟,而第8號颱風「巴威」已在臺灣島以東洋面生成。此次降雨如何發展,哪些地區需格外警惕?颱風對我國有何影響?記者邀請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進行解讀。嘉賓: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 方翀記者:中國氣象報記者 賈靜淅 新華網記者 郝多記者:請介紹一下此次北方新一輪強降雨整體情況如何?
-
【玩轉地理】帶你認識盆地的成因、特點、分類及其著名盆地!
四川盆地 人們用「巴山蜀水」、「天府之國」、「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來描述四川。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四川盆地。可見,四川盆地四周被山地和高原環繞,而內部則是平原和低山丘陵。正因為四川盆地被山地和高原環繞,所以古代進出四川盆地都很困難, 才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之稱呼。北緯30度和東經105度從四川盆地穿過,四川盆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暖,降水豐富。盆地北面山脈阻擋了冬季風南下,受冬季風或寒潮影響很小,使得盆地內部冬季氣溫較緯度相當的長江中下遊地區高。
-
四川盆地不是一個碗 形狀接近長方形更像是盒子
我們生活在一個「方盒子」裡形似信封從天空俯瞰,盆地的四川人就像裝在一個「信封」裡古湖演變 2億多年前四川盆地更像一個水盆,稱為「巴蜀湖」 模仿一句有名的廣告詞:快到我碗裡來!一個四川人可以向外省朋友發這個俏皮的邀請,因為四川是盆地,來到了四川,就像跳進了一個碗裡。從小教科書就告訴大家,四川盆地是中國的四大盆地之一,四周儘是莽莽高山,近億人口都在盆子裡。
-
「別人家的孩子」發現恐龍足跡,才5歲……
近日,四川一位5歲小男孩發現恐龍足跡成為國內最小年紀恐龍發現者讓網友直呼「了不起」↓↓↓5歲小男孩發現恐龍足跡對於研究者們了解四川盆地北緣的古氣候、古環境、古生態等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睿睿為國內發現恐龍年紀最小者據了解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專家認為,相較於恐龍足跡的發現更令人驚喜的是最先發現者為一個5歲小孩這也是目前國內
-
四川5歲男孩發現恐龍足跡:初步估計為中小型肉食性恐龍所留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10月10日,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等古生物專家,在四川通江縣毛浴鎮境內發現恐龍足跡,這是四川盆地北部邊緣首次發現恐龍足跡。據現場初步估計,足跡為一隻中小型肉食性恐龍所留。專家本次通江之行,源於一位5歲小朋友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