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月湖西區保護規划具體到166棵大樹 教授受威脅

2021-01-08 浙江在線

邵甬說,之所以提出「復興」,是因為月湖西區房子已經破壞,原住民已經離開。

  寧波的月湖自唐代開始成為老城核心,後歷經世代經營,留下豐富的文化遺產,天一閣也在其列。

  月湖東區現已改建為城市綠地,西區在幾年前也開始商業開發,之後因做規劃的波士頓公司被媒體曝光涉嫌山寨而叫停。

  今年9月23日,寧波市規劃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重新劃定的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改變了原來以單個文物保護為主的理念,將整個歷史環境納入保護範疇,保留歷史文化街區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次日,《寧波市月湖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公示,為期一個月。

  這是為了月湖歷史文化街區的搶救性保護和街區復興,寧波市規劃局會同市文廣新局委託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的。

  再過幾天,公示就要截止了。快報記者到上海國康路一幢11層的辦公樓,採訪了這份規劃的設計者——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邵甬教授。以她名字命名,在此有一間幾百平米的城鄉遺產保護工作室,她的窗外是整片同濟大學校區,再遠處是高樓林立的陸家嘴。

  規劃師的月湖情結

  月湖西區停工後,交由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規劃,而接手難題的同濟大學邵甬教授與寧波有著深厚的淵源。

  她的整個童年都在月湖邊度過,她的家就在青石街的聞宅,這是她父親單位分配到的公房,兩層樓的院落裡住了十幾戶人家,「雖然房子不大,廚房還是公用的,但寧波的老房子很宜居。鄰居間相互照應,我和小夥伴們在院子裡跳橡皮筋,在弄堂裡乘風涼,在月湖邊玩。天一閣還不用買門票,隨意跑進跑出。」

  從偃月街小學畢業後,邵甬在效實中學讀書,她至今仍記得效實的兩株大銀杏,「聽說已經死了一棵。」(效實舊址現為銀杏四季小區,其中一棵銀杏樹的死曾讓許多效實畢業生傷心)

  離開寧波到上海,邵甬在同濟大學讀本科、碩士和博士,跟的都是在國內享有「古城衛士」之稱的阮儀三教授。那是1992年,「城市開發」是非常熱門的讀研方向,而全班只有她選擇了當時冷門的「遺產保護」。她的成績很出色,同學不解,她解釋這跟她從小生活在寧波月湖邊不無關係。

  童年回憶遭到毀滅性破壞

  邵甬每年都會回寧波幾次,每回都要到月湖逛一逛。看到月湖東區開始拆的時候,她很震驚,跟阮儀三教授提議,一定要到寧波看一看。

  「我帶阮老師到月湖邊兜了一圈,他回來後給寧波市裡寫了一封信表示不同意見,他手寫,我打好寄出。」邵甬說。

  幾年後,月湖西區的改造也提上日程,出於對故鄉的感情,邵甬曾提出,哪怕收費低一點,自己也願意做這個項目,但未能如願。

  「後來交給了跟我理念相近的專家,我也很放心。」邵甬說,意想不到的是後來的實施方案完全背離了初衷,採用了大規模拆遷、商業開發的模式。

  在現今網絡中還能找到一段波士頓公司老總朱儁夫的講座視頻,其中他舉例寧波的某個項目時說,文保單位堅決不允許他動地下,到了施工的時候,還在爭論,有專家憤怒表態,地下要是真做了,就把自己埋在裡頭。朱儁夫說,跟對方「前後戰鬥了一年時間。」

  「這是一件讓我很傷心很傷心的事,家鄉和童年的回憶幾乎遭到毀滅性的破壞。」邵甬這樣說。

  接手重新做規劃

  雖然有著麗江、平遙、周莊這樣的成功經驗,但要接手一張已經被人亂塗亂畫之後的圖紙,擦掉重來困難重重。

  發出邀請的是寧波市規劃局總規劃師袁朝暉,從效實中學到同濟大學,袁朝暉一直是比邵甬高三屆的師姐,同是寧波人,又同一專業,在大學裡就認識。

  2012年春節前,袁朝暉給邵甬打了一個很長很長的電話。她說,這次電話中,師姐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勸她不要有顧慮,這麼有感情的地方,你難道就看著它這樣下去嗎?

  接這樣一個項目,勢必入不敷出,邵甬的助理胡力駿對記者說,因為總有人會不滿意,弄不好就把自己的名聲給做臭了。

  最終答應接手,邵甬很感謝建設部專家和寧波有關部門的支持。

  能保的全部保下

  實際上,接下來的工作量是驚人的,僅是摸底調查就花費了半年時間,同濟的團隊住在月湖邊的賓館長達三個月時間,爬進一棟棟老宅測繪,因為無人居住荒草叢生,有幾個女生被不知名的蟲子咬得進了醫院。

  邵甬說,他們做其他規劃,一般匯報不會超過四次,而月湖西區他們向各個單位加起來做的匯報不下二十次,每次都有人提出不同意見。

  矛盾的焦點是開發利益。保護那麼多,眼前來看肯定不利於商業開發,而月湖一期是一塊已經出讓的土地。

  現在我們在公示中所見的114處歷史建築名單,就匯聚了這個團隊無數的心血,邵甬說,爭議很大,劍拔弩張。有人想把月湖西區做成豪宅區,出售院落,利於資金回籠,理由是歷史上月湖就是達官貴人所居住的地方。

  而邵甬覺得,如此一來,湖西將變成封閉的區域,成為少數人的私人領地,它也將失去活力。

  因為自己的堅持,她還接到帶有威脅口氣的電話,叫她不要再做月湖西區的事。她回應說:自己的堅持是出於專業判斷。歷史文化街區應該有血肉、有皮毛、有故事,而非只盯著馬上賺錢的部分。

  最後規劃團隊仍舊堅持偃月街不拓寬,長春路不拓寬,極盡所能保下此前並不在保護範圍的114處歷史建築,甚至具體到166棵大樹。不能仿造,不能拆舊造舊,要原模原樣保護。

  而對於寧波的思考,她也不單單停留在月湖。

  為了給今後寧波其他地方的歷史文化街區提供參照,她的團隊正在協助寧波有關部門起草《寧波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暫名)。

  邵甬說,這將是法律性的條例,讓月湖西區的悲劇不再重演。(都市快報)

相關焦點

  • 寧波叫停月湖西區改造方案 35處歷史建築19處被拆
    以著名藏書樓天一閣為核心,經歷代精心營造,形成洲嶼相間、居湖合一的人文景觀,是寧波獨具特色、不可替代的傳統街巷居住區域,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科學和藝術價值。  然而,用老人的話說,過去的兩年,月湖正經受著一場劫難——到處在破拆,工地無處不在。大範圍的月湖西區改造進行得如火如荼。  自下而上對歷史街區破拆的反對之聲,也引起了相關部門的注意。
  • 寧波月湖西區出土漢代古董 1800年前就有人居住
    你有沒有想過,最早哪些人在寧波月湖邊居住呢?這個問題,曾經難倒不少史學家和考古專家。不過,伴隨著月湖西區的考古進展,這個答案初現端倪:至少在1800年前,月湖邊就有人住。這個發現很不一般,四明山是寧波境內的主要山脈,因此寧波文化也稱四明文化。當唐代決定在寧波設立州治時,便取了四明山中的「明」字,稱這裡為明州。在建明州城之前,寧波一直被認為是塊「不毛之地」。從隨葬品和墓葬結構來看,墓主人很可能是「平民」。但「他」傳遞出的信息是:我是東漢人,住在月湖邊上。
  • 月湖:玲瓏寧波「心」
    俯瞰月湖月湖柳汀泛舟月湖月湖秋色漢服遊園會天一閣藏書樓【聚焦城市治理·在水一方·寧波】 似一枚心瓣,月湖靜靜地臥在寧波的中心。探尋月湖的起點,要沿著時光回溯1400年。從大唐貞觀十年鄮縣令王君照下修湖令,到太和七年縣令王元暐築它山堰將鄞江水引流城內積為日、月二湖,他們會想到留下的不僅是一個蓄雨分流、供給生活、淨化平衡的水利工程,更是一座城市風骨之所存、一池江南詩意之所在嗎?湖面圓處似滿月、曲處似眉月,從唐朝那個狹長的「月亮」開始,歷朝歷代的風流人物豐盈了月湖的意境,讓它從城市的地理中心升華為浙東學術文化中心。
  • 寧波月湖公園銀杏美景醉人
    11月28日,寧波遇上冬日難得的好天氣,藍天白雲陽光燦爛。在海曙區月湖公園的銀杏林,抬頭滿樹燦爛,低頭一地金黃,欣賞秋日美景正當時,遊人絡繹不絕,在銀杏林間拍照玩耍。1999年,當時市委、市政府領導,專門邀請寧波籍院士到寧波開會,會後到月湖公園,每人種了一棵銀杏樹。因此,這裡的每一株銀杏樹都對應著一個讓人敬仰的名字。
  • 了解寧波的文化底蘊:走進月湖公園湖畔的天一閣
    天一閣位於寧波市中心月湖西岸,建於1561年至1566年,佔地2.6萬平方米,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私人藏書樓同時也是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藏書館之一,與馬拉特斯塔圖書館、美第奇洛倫佐圖書館齊名。天一閣所屬寧波海曙區,是寧波著名的4A級景點也是全國重點古籍保護單位。
  • 寧波月湖公園,喧囂城市中的一抹淨土
    我不是個善於做長遠打算的人,每一次的旅行,都沒有特別的規劃。提前兩天決定行程,定一個目的地,到了之後再看評分找住處,接著在酒店附近找第二天要去遊玩的景點。佛系出行,說走就走,一切隨緣……在沒有到寧波之前,一直以為寧波是個濱海城市,應該找個高點的樓就能看無敵全海景。
  • 一城名勝半歸湖-寧波月湖公園
    月湖,又名西湖,位於寧波市城區的西南,開鑿於唐太宗貞觀年間,是寧波市區著名的旅遊景點。宋元佑年間建成月湖十州,是宋明時期文人坐而論道的城中山水,如今是寧波最重要的綠肺。月湖中分布著芳草洲,柳汀,松島,菊花洲等島嶼。有的以橋相連,有的與陸地相連。
  • 寧波月湖公園銀杏上線,真的美翻了
    在月湖公園裡的銀杏一片金黃,銀杏樹葉隨風飄落,灑落成毯,帶來了滿城盡帶黃金甲的浪漫。月湖公園分南北園,南園偏向現代化公園,北園以園林自然風光為主。月湖公園是寧波的旅遊地標之一,一年四季都景色怡人,秋季最吸引人。大概全國的公園都在秋天最出彩,月湖也是如此。月湖的秋天,被銀杏林包圍,一片黃燦燦的銀杏黃得發金,十分耀眼。每年都吸引著無數市民及遊客前往觀賞。
  • 寧波月湖公園,半城名勝半城湖
    浙江寧波市內有一對日月湖,日湖位於江北,月湖位於舊城區,相比之下月湖的名氣大了不少。月湖是一處古人開挖的湖,寬處像滿月,狹處如眉月,這便是月湖的來歷,它始鑿於唐貞觀年間,到了宋元代建成了月湖十洲,自古是文人坐而論道之佳地,王安石、史浩、楊簡、萬斯同等大咖都曾在此處或居住,或授學,或「搬磚」,留下了不少文化遺蹟。
  • 寧波鬧市區的「天一閣·月湖」憑啥成為5A級景區
    月湖是寧波的母親湖,始鑿於唐,於北宋年間形成「十洲」勝景,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針對熱點問題,海曙區多次組織專家、規劃設計單位、景評諮詢公司現場辦公,最終梳理出8大類102項問題,並逐一出具整改報告和整改意見書,確保所有發現的問題能夠「月月清」。  值得一提的是,創建工作令月湖這面寧波市的「鏡子」更加明亮。
  • 寧波人的記憶裡的公園,寧波月湖公園歷史悠久
    沒錯今天推薦給你的旅遊景點就是一代人的童年記憶,寧波月湖公園。寧波月湖公園從北到南不是一個整體,北園的特色更像蘇州園林,淡泊典雅。建築既有悠久的古代魅力,又有水鄉獨特的優雅,北園的植物注重空間美感,與建築相得益彰。南園的風格很現代,樹凳排列整齊,有一種從容舒適的味道。在這個公園裡,有許多被歷史逐漸丟失的老房子,其中大部分現在已經變成了辦公樓。
  • 北海銀灘西區海岸線——區域優勢及規劃詳情
    銀灘西區,區域優勢在哪裡呢,規劃詳情又是怎樣的呢?接下來小編給你分享一下,讓你一目了燃。《北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3-2030年)》,將鐵路城南片區功能布局定義是城市綜合功能新區。不過,大家更喜歡把銀灘這條漫長的海岸線,分為銀灘東區、銀灘中區和銀灘西區。過了僑港鎮一直往西到冠頭嶺,為銀灘西區。從馮家江入海口到銀灘公園,為銀灘東區。從銀灘公園、海灘公園、國際客運港一直往西到僑港鎮,為銀灘中區。過了僑港鎮一直往西到冠頭嶺,為銀灘西區。
  • 寧波月湖公園不僅擁有眾多古蹟 還是開放式免費遊覽 遊客都有福了
    實拍 千姿百態的寧波月湖公園、風景秀麗、空氣新鮮、景色優美、寧波月湖公園 擁有諸多景點。佛教居士林、關帝廟商場和超然閣等,使這些古蹟展現出新貌,受到遊客的普遍青睞哦,平常的遊客也是特別多。原創 褲 網雄佛教居士林、位於月湖文化景區的柳汀洲上,右毗賀秘監祠,後臨月湖。
  • 浙江「最冷門」園林,位於免費的寧波月湖公園內,美得像瀛洲仙境
    到浙江旅遊的時候,專程前往寧波,因為十年前參觀天一閣拍攝的照片全部不見了,剛好補拍一次。從天一閣出來,一路散步來到天一閣·月湖公園。這是一座免費開放的城市湖泊公園,湖中分布著很多小島,最北端的芳草洲驚豔了我,但見島上草木成蔭,建築典雅,仿佛就是神話傳說中的瀛洲仙境,讓人忍不住想進去探個究竟。
  • 寧波月湖公園有一所蔣宅,原為蔣中正兄弟之家,現仍保存完好
    這個民國宅院叫「蔣宅」,具體位置在月湖公園東岸浙江寧波市海曙區,離湖邊很近!這座上個世紀的宅院是封閉的三合院,為西式磚砌的掛麵,上面有玫瑰山花,卷著的磚砌短柱,還有梅雨石門框!整座宅院中軸線上依次分布著大門、前廳、正房等主要建築,幾乎完全保持民國時期的建築風貌,極具觀賞價值!據有關專家考證,寧波月湖公園內的這座蔣宅,其實就是蔣中正弟弟蔣介卿的宅邸!
  • 12月寧波哪裡的房子有潛力?看海曙月湖公園房價走勢
    寧波12月的房價也已經新鮮出爐。據房天下研究院發布,寧波12月二手房參考均價27399元/平,環比11月上漲0.88%,同比去年同期上漲17.29%。其中海曙月湖公園12月二手房參考均價30577元/平,環比11月上漲2.02%,同比去年同期上漲17.81%。
  • 545棵大樹告訴你
    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和華大基因研究院的科學家通過5年的通力合作,為在完成銀杏首個基因組草圖後,對全球545棵銀杏大樹進行基因組重測序,構建起迄今最大的銀杏遺傳資料庫,人類認識銀杏的進化歷史與進化潛力提供了重要信息。 銀杏的基因組測序堪稱一項「超級工程」。
  • 寧波海曙月湖公園邁入「2萬+」,最貴的小區均價超過5萬/平
    寧波11月的房價也已經新鮮出爐。據房天下研究院發布,寧波11月二手房參考均價27159元/平,環比10月上漲1.37%,同比去年同期上漲17.38%。其中海曙月湖公園11月二手房參考均價29973元/平,環比10月上漲1.48%,同比去年同期上漲14.83%。
  • 梧葉隨風落,寧波月湖美得像秋天的童話
    哪怕是吟不出美麗的詩句,這樣的景色,也會讓你由衷地讚嘆一句:月湖的秋天,真美……快趁天氣晴好,去月湖走走吧!記者 劉波【來源:寧波晚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在詩詞中感受月湖風光,《天一閣·月湖歷代詩詞彙編》出版
    發布會上,他對對創造文化、流傳文化、保存文化的先賢古人表示感謝,認為詩詞是月湖文化中的重要內容,對其進行採集整理具有極大的意義。寧波大學教授、寧波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如安對本書進行進一步補充核校。張如安表示:「這本書是天一閣·月湖景區詩詞的第一次大彙纂,足以傳之後世,其意義亦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