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我家不缺賢惠女人,你還是去賺錢吧」「我不想養你家了」

2020-12-05 俗妹談情感

按照傳統,女性朋友在結婚後,都會回歸到生活,成為一個相夫教子,打理家務的全職太太。關於這點,俗妹覺得人人都了解,畢竟在婚姻裡,從古到今都是男主外,女主內。然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追求和注重事業,她們都想成為別人口中的女強人。

其實女人都明白,如果她能憑著自己努力打拼出了一份事業,那她絕對是一位值得尊重的女強人。

自古以來,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都不如男性,原因很明顯,男人在外賺錢養家,而女人則只是待在家裡做些家務,雖然女人在家庭中同樣付出了很多,但人們卻只看到了男人在外奔波的辛苦,而看不到女人在家裡辛勤的付出。正是因為這種不平等,所以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追求事業,努力工作,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俗妹身邊就有這樣一位朋友小雅,她只有高中文憑,家裡也沒啥關係,所以只能在餐廳打零工。和其他人比起來,她總感覺自己差人一等,所以她經常妄自菲薄,說一些很自卑的話。結果不言而喻,她和一個所謂門當戶對的男人結婚了,婚後她負責家裡的事務,而她的丈夫則外出賺錢。

按照小雅的想法,丈夫和她各方面都相當,以後在生活中自然就能融洽和諧。然而事實卻不是那樣,由於小雅的丈夫賺錢不多,所以他經常會嫌小雅花錢大手大腳。

一開始,小雅每月都能收到丈夫給的幾百元生活費,後來沒幾個月,小雅就再也拿不到錢了。另外,只要小雅一向丈夫提出要錢的請求,丈夫就會對她冷言冷語,甚至拳腳相加。之後小雅向婆婆求助,結果婆婆並沒有給她幫助,反而幫著小雅的丈夫奚落小雅。然而,即便小雅的生活沒有一點幸福,可她還是咬牙堅持著,因為她沒膽量離婚,她始終對自己沒有自信。

通過小雅的事例,俗妹相信很多人都能明白一些道理。其實在婚姻中,男女平等,沒有人規定女人不能出去賺錢,同樣也沒有人規定男人不能在家料理家務。

不久前俗妹遇到了一位求助者琳琳,她現在很糾結,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未來的生活。琳琳算得是一位女強人,雖然她沒有自己的公司,但她卻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她在一家商場裡做店長,每月的收入上萬,比她的丈夫還要多四五千。

由於琳琳工資高,所以結婚後她也捨不得放棄自己的工作。而且她的婆家人也都把她當成家裡的搖錢樹,對她特別恭敬。

本來琳琳在婆家的生活非常不錯,她負責賺錢,婆婆則包攬了家裡的全部家務活。就算平時休息在家,琳琳也不需要做任何家務,丈夫和婆婆會把她伺候的服服帖帖。當然,她作為回報,會把自己賺的錢花到婆家人身上。

轉眼三年過去了,琳琳感覺到累了,她突然想到趁著身體好早點生個孩子,然後過一段相夫教子的生活。說真的,她也特別渴望自己能做個完美女人,可她除了賺錢外,連米飯都做不好。

然而,當琳琳把自己的想法和婆家人坦白後,卻得到了他們全家人的反對,因為婆家人早已習慣了讓琳琳養家。琳琳希望丈夫挑起大梁去多賺錢養家,而她則回歸家庭,做一個賢惠的妻子。可婆婆卻直接對她說道:「琳琳,我家不缺賢惠的女人,我做家務一把手,你小姑幹活也很利索,所以你還是出去賺錢吧。」

婆婆的這番話直接點燃了琳琳內心的怒火,她挨個看了看婆家人,然後盯著婆婆說道:「婆婆,可我不想再養你家了,我只是一個女人,承擔不起養家餬口的重任,我現在只想做個小女人,不想當女強人。」

聽完琳琳的講述後,俗妹當場就對她給予了支持,支持她做一個相夫教子的小女人。其實作為女人,她有權選擇自己是要成為一個小女人,還是女強人。不管是哪種人,只要能為家庭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那她就是成功的。

俗妹寄語:關於女性是否該自己出去賺錢這個問題,俗妹個人認為應該因人而異。如果一個女人嫁到了一個經濟條件不錯的婆家,而且婆家人和她也相處融洽,那她自然就沒必要堅持自己的事業。說白了,打拼事業就是為了賺錢,如果已經不缺錢了,那你作為女人,自然就不需要那麼拼了。

最後,俗妹不得不給廣大的女性朋友提個醒,雖說女人沒必要非的打拼自己的事業,但有自己的事業絕對會讓你在婚姻中立於不敗之地。

(圖源網絡,圖文無關)

相關焦點

  • 「你又不賺錢,還敢和我頂嘴?」她的回答,讓老人不好意思
    想要家庭和睦,最常見的做法就是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包容對方,只為家庭幸福生活能夠維持下去。但是有些人面對他們的忍讓,卻一而再再而三的故意無理取鬧,倚老賣老的欺壓對方,這樣的做法除了增加家庭矛盾外並無它益。男人和女人商量能不能辭職在家一段時間,照顧老人,老人在遛彎的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需要人照料。
  • 「媽,你太過分了,這個家可以沒你,不能沒我老婆」他霸氣護妻
    幸福的家庭都是和睦的快樂的,而不幸的家庭卻因為各種各樣不同的矛盾而不幸福,因為不同的原因而不幸福,因為不同的矛盾而不快樂不和諧…1「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經營一個家庭就像烹小鮮,需要下很大的功夫,這不是一個人可以做好的,需要一家人都要去努力,而且朝著同一個方向使勁才能把家庭變成幸福的港灣而不是苦難的深淵。
  • 「女兒,你婆婆得癌,你不去照顧,跑回娘家幹什麼?」「伺候你」
    想來想去還是和丈夫坦白。  丈夫一點都不介意,他說:「我知道你家不容易,你很獨立,也很堅強,還很孝順。老婆,這筆錢,就留著給你媽養老。我們夫妻倆加油賺錢,讓日子越過越好!」  結婚不到兩年,婆婆查出得了癌症,還好發現的早,做了手術就可以完全康復,前後住院需要一個月時間。
  • 「兒媳,後悔了吧,道個歉你就能回來」「不好意思,我要嫁人了」
    連著試了好幾套,未婚夫都說好看,弄得小貝很不好意思,只得嬌羞的說了句,「我還是選個便宜點的吧!」這時候,未婚夫一把拉住她的手,「別啊,我說好看,就是好看。那些便宜的咱不要,我去跟店員說說,讓她把最貴的拿來試試。」聽到這話,小貝心裡不由得一甜,想起自己的上一段婚姻,她感嘆,「男怕娶錯妻,女怕嫁錯郎,這話真不假。」
  • 「大嫂,你為何不給咱媽養老?」大嫂:你媽你自己養,我沒義務
    我確實搞不懂我前任老公究竟如何想的,我已經嫁給他了,已經算是一家人,我父母對他視如己出,可他還是不知道滿足,貪得無厭,還跟我繼續耍心眼,野心賊大,非得把我和娘家人的錢財據為己有才肯罷手。耍心眼從我這裡騙錢也就算了,他竟然瞞著我悄悄跑去找我父母要錢,簡直是個無恥之徒,父母告訴我以後,我直接不給他好臉色看,直接就撕破臉皮跟他大吵了一駕。
  • 「兒媳,特地為你養了二十隻雞」「給老大家2萬,給我20隻雞?」
    有戲言說:不生孩子,你不知道自己嫁的是人是狗。同樣,不到那個時候,你也不知道婆婆平常的狀態,是裝出來的,還是真心的。其實女人的要求不是很多,她想要的只是得到關心,而不是偏心。但是對於婆婆,兩個兒媳婦都生孩子,狀況不同,自己所做的自然也會不一樣,下面就是迪迪在生產完以後,面對婆婆對自己和大嫂的不同,所應對的態度。
  • 為了不帶孫女婆婆故意給兒媳找麻煩,兒媳怒言:別怪我不給你養老
    之後像這樣的戲碼也還是會出現,一次還是在婆婆為了陪女兒兩口子帶孩子看病住到小麗家,又把小麗折騰一番。用小麗的話說,簡直是胡攪蠻纏,蠻不講理。後來一次意外小麗老家親戚聊天,才知道原來這都是「演戲」,只為不讓小麗開口請她來帶孫女。聽老家親戚說:「只有讓我主動放棄請她來帶孫女的想法,才能讓她過上自己想要的老年生活。」
  • 「兒媳,你只要給我磕頭認錯,就讓你回家」「請你滾,我再婚了」
    #情感#婆婆與兒媳間的是非對錯本就是一筆糊塗帳,沒人能夠算得清楚。夾在中間的男人若是不夠強硬,又不曾擁有足夠的智慧,婆媳關係的緊張與僵持是必然的。女人不怕嫁一個窮男人,怕的是嫁一個沒有主見的男人。遇到婆媳矛盾時一味偏向母親,絲毫不會顧忌妻子的想法,這種男人就是女人最痛恨的。
  • 婆婆大鬧產房,兒媳:我把你當媽,你卻沒把我當女兒!
    你是不是抱錯了?我兒媳婦怎麼可能生的是女娃,你不知道,大師都跟我說了,這胎肯定是個兒子,文曲星官下凡啊!不行,我得進去看看!」話還沒說完,神神叨叨的林梓媽媽開門就想闖進產房。護士趕忙一把攔住,「老太太,我不管您能不能接受,但您兒媳生的的確是女孩。現在裡面還有好幾個產婦,您這咋咋呼呼一進去影響到別人就不好了,您兒媳在裡面觀察半小時就能出來了,到時候您再好好問問。行嗎?」
  • 婆婆,你咋趁我睡覺的時候把我頭髮給剪了?太過分了!
    婆婆,你咋趁我睡覺的時候把我頭髮給剪了?太過分了!你開心就好,可能你遇到的是這樣的老公和婆婆,所以你覺得出了問題,被孤立的是你也無所謂,即使錯不在你,典型的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就說吧,這事擱你身上你怎麼做吧,就這麼原諒了?裝什麼賢惠啊!
  • 「兒媳,你就原諒我,和我兒子復婚,好好過吧」「抱歉」
    一起來聽聽故事的主人公劉非然的感情自訴吧!我和老公結婚六年,住在一起三年,分開三年,後來又重逢了,重逢之後我們終於有機會去離婚了。離婚之後,我們誰都沒有說,大家都以為我們依舊是夫妻。所以,當有人說她看見我和另外一個男人出雙入對的時候,婆婆生氣了。其實那個人只是我的表哥而已,從小我們關係就很好,只不過最近他才回國而已。
  • 「我養你啊」「不稀罕,我那麼貴,誰也養不起」
    01每每看到《喜劇之王》,都會被星爺的「我養你吧」所感動,女人一生所只求的也不顧如此了吧。我養你真的是一句特別動聽的情話,也許從那個時候起,男生都會把「我養你」放在嘴邊,當做耍酷的手段。「老公,我生病了好難受不想上班了」「那就別上了,我養你」「老公如果我懷孕了不能工作怎麼辦」「我養你啊」但是冷靜下來想想,出來自己的父親能夠沒有任何條件的說出這句話,而且不會有任何的不滿,別的男人說的我養你
  • 「老婆,我媽病了,你去照顧她幾天」「我不去,月子仇不共戴天」
    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點擊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婚姻中的任何事都不該「上綱上線」去對待,不能為了鬧矛盾而鬧矛盾,不能為了報復而報復,不然一個問題可能會引發一系列新的問題,甚至有可能導致離婚。就拿婆媳矛盾來說,矛盾歸矛盾,但是彼此的身份本身承擔著義務。比如兒媳這種身份,客觀來講,你就有跟老公一起贍養公婆的義務。
  • 「我家六口等你做生日宴,你卻遲到」準兒媳笑答:今晚喝西北風吧
    小帆對孔浩以及他的家人,小帆完全不了解。 後來,小帆去男方家吃了幾次家常飯,她才知道,孔浩家開飯是有講究的,必須等家裡的男人回來才可以吃飯。 準公公下班再晚,準婆婆都要等他回來,一家人整齊的吃飯,還要等男人先上桌開動了,女人才可以動筷子夾菜。
  • 第一次去男朋友家吃飯是什麼感受?網友:不想再回頭,不想再進門
    我真是不想再回頭,不想再進門了,現在才知道,他媽媽根本不會做飯,那天我看到的是他爸爸做飯他們吃剩下的,他媽媽不會熱就變成黑呼呼的,他家裡窮,條件不好,但是父母心好,善良,老公和他們一樣,吃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跟什麼人吃第一次去男朋友家吃飯是什麼感受?
  • 「我月薪過萬,憑啥伺候你爸媽」「你是兒媳,掙多少都得伺候」
    結婚之後,兩個人的生活還是比較幸福和諧的,兩口子一起賺錢養家餬口,教育孩子。但是,再幸福的生活也會有一些矛盾,小娟和老公之間的矛盾,大多圍繞著小娟應該做一個怎樣的女人展開。老公希望小娟能夠多照顧一下家裡,自己每次回家的時候都有熱乎飯吃。但是小娟覺得,自己還有工作要做。兩個人都上班賺錢養家,憑什麼自己就得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家裡。而且自己的工資明明比老公還高出一大截。
  • 寫給所有女人的婚戀忠告:你不吃賺錢的苦,就要吃婚姻的苦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說:「為什么女人也要賺錢?」有一個回答我非常喜歡:「因為你不吃賺錢的苦,就會吃婚姻的苦」。好的婚姻不一定全靠錢,但一定離不開錢。錢是女人的鎧甲和底氣,也是婚姻的必備條件,一個願意自己賺錢的人,從來不會因為錢跟誰在一起,也不會因為錢離開誰。賺錢很苦,但不賺錢會更苦。
  • 「她憑啥不伺候我?這樣的兒媳真給臉啦」「媽,趕緊滾回你家」
    不出意料寶寶就被吵醒了,於是月嫂就去哄著寶寶,婆婆瞥見一眼月嫂,然後陰陽怪氣的問梓敏:「兒媳,這個月嫂一個月服務要多少錢?」梓敏出於禮貌,還是很客氣地寒暄了過去,事後梓敏才知道婆婆特點跑去前臺問價錢,回去就找到程維在那邊煽風。
  • 「我去照顧外孫,兒媳就不給養老,我每月白給她2000塊錢」
    最近,我小姨就遇到這種情況。當初表姐家孩子沒人帶,我小姨去幫她帶孩子了。外孫不滿1歲的時候,表弟家孩子也出生了。我小姨脫不開身,就跟兒子兒媳說先帶外孫,然後她每月出2000塊錢給孫子請保姆或讓姥姥來帶。當時,她兒媳很不高興,但也沒說什麼。如今,外孫帶大了,孫子也不用她帶,我小姨就想回兒子家養老。可是,她兒媳竟然說:「我不歡迎你來養老,你給誰家帶娃讓誰養你。」
  • 「嫂子,我來你家住,怎麼能讓我打地鋪」「你搞清楚,這是我家」
    小夏從趙斌的話裡聽出了無奈,知道他也是沒辦法,她也不想讓趙斌為難,所以每次和小姑子接觸,她都壓著自己的脾氣,儘量讓著她,減少和她接觸的機會。後來結婚了,小夏和趙斌單獨住在一起,趙雯不知道為什麼,老喜歡往他們這裡跑,一住就是好大半個月,使喚起哥哥和嫂子來毫不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