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傳統,女性朋友在結婚後,都會回歸到生活,成為一個相夫教子,打理家務的全職太太。關於這點,俗妹覺得人人都了解,畢竟在婚姻裡,從古到今都是男主外,女主內。然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追求和注重事業,她們都想成為別人口中的女強人。
其實女人都明白,如果她能憑著自己努力打拼出了一份事業,那她絕對是一位值得尊重的女強人。
自古以來,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都不如男性,原因很明顯,男人在外賺錢養家,而女人則只是待在家裡做些家務,雖然女人在家庭中同樣付出了很多,但人們卻只看到了男人在外奔波的辛苦,而看不到女人在家裡辛勤的付出。正是因為這種不平等,所以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追求事業,努力工作,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俗妹身邊就有這樣一位朋友小雅,她只有高中文憑,家裡也沒啥關係,所以只能在餐廳打零工。和其他人比起來,她總感覺自己差人一等,所以她經常妄自菲薄,說一些很自卑的話。結果不言而喻,她和一個所謂門當戶對的男人結婚了,婚後她負責家裡的事務,而她的丈夫則外出賺錢。
按照小雅的想法,丈夫和她各方面都相當,以後在生活中自然就能融洽和諧。然而事實卻不是那樣,由於小雅的丈夫賺錢不多,所以他經常會嫌小雅花錢大手大腳。
一開始,小雅每月都能收到丈夫給的幾百元生活費,後來沒幾個月,小雅就再也拿不到錢了。另外,只要小雅一向丈夫提出要錢的請求,丈夫就會對她冷言冷語,甚至拳腳相加。之後小雅向婆婆求助,結果婆婆並沒有給她幫助,反而幫著小雅的丈夫奚落小雅。然而,即便小雅的生活沒有一點幸福,可她還是咬牙堅持著,因為她沒膽量離婚,她始終對自己沒有自信。
通過小雅的事例,俗妹相信很多人都能明白一些道理。其實在婚姻中,男女平等,沒有人規定女人不能出去賺錢,同樣也沒有人規定男人不能在家料理家務。
不久前俗妹遇到了一位求助者琳琳,她現在很糾結,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未來的生活。琳琳算得是一位女強人,雖然她沒有自己的公司,但她卻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她在一家商場裡做店長,每月的收入上萬,比她的丈夫還要多四五千。
由於琳琳工資高,所以結婚後她也捨不得放棄自己的工作。而且她的婆家人也都把她當成家裡的搖錢樹,對她特別恭敬。
本來琳琳在婆家的生活非常不錯,她負責賺錢,婆婆則包攬了家裡的全部家務活。就算平時休息在家,琳琳也不需要做任何家務,丈夫和婆婆會把她伺候的服服帖帖。當然,她作為回報,會把自己賺的錢花到婆家人身上。
轉眼三年過去了,琳琳感覺到累了,她突然想到趁著身體好早點生個孩子,然後過一段相夫教子的生活。說真的,她也特別渴望自己能做個完美女人,可她除了賺錢外,連米飯都做不好。
然而,當琳琳把自己的想法和婆家人坦白後,卻得到了他們全家人的反對,因為婆家人早已習慣了讓琳琳養家。琳琳希望丈夫挑起大梁去多賺錢養家,而她則回歸家庭,做一個賢惠的妻子。可婆婆卻直接對她說道:「琳琳,我家不缺賢惠的女人,我做家務一把手,你小姑幹活也很利索,所以你還是出去賺錢吧。」
婆婆的這番話直接點燃了琳琳內心的怒火,她挨個看了看婆家人,然後盯著婆婆說道:「婆婆,可我不想再養你家了,我只是一個女人,承擔不起養家餬口的重任,我現在只想做個小女人,不想當女強人。」
聽完琳琳的講述後,俗妹當場就對她給予了支持,支持她做一個相夫教子的小女人。其實作為女人,她有權選擇自己是要成為一個小女人,還是女強人。不管是哪種人,只要能為家庭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那她就是成功的。
俗妹寄語:關於女性是否該自己出去賺錢這個問題,俗妹個人認為應該因人而異。如果一個女人嫁到了一個經濟條件不錯的婆家,而且婆家人和她也相處融洽,那她自然就沒必要堅持自己的事業。說白了,打拼事業就是為了賺錢,如果已經不缺錢了,那你作為女人,自然就不需要那麼拼了。
最後,俗妹不得不給廣大的女性朋友提個醒,雖說女人沒必要非的打拼自己的事業,但有自己的事業絕對會讓你在婚姻中立於不敗之地。
(圖源網絡,圖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