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拉有多厲害?首先大概簡述一下他的人生經歷:他於1707年出生,13歲遵從父親的意願考入巴塞爾大學學習神學,但因為數學上的才能受到伯努利家族的約翰·伯努利的讚賞以及小灶教學;16歲大學畢業,並且來到俄國擔任彼得堡科學院的數學教授;18歲開始發表論文,19歲完成博士論文,並且獲得了巴黎科學院獎金;由於工作過於勤奮,在1735年右眼患病失明;6年後,參與創建柏林科學院並擔任物理數學所所長;1759年,歐拉成為柏林科學院的老大;59歲的時候回到了彼得堡,但是不久之後左眼也失明了,更是在64歲的時候,彼得堡一把大火燒掉了他大量研究成果。儘管如此,他仍舊堅持工作,口述讓兒子代筆寫作,一直堅持了17年,直到他去世。和牛頓等人不同,他的職業就是數學家,生活費用來源基本來自各類獎金。

他的著作涵蓋數學領域的各個方面,並且將數學應用於力學,開創了許多力學的新理論。歐拉最重要的成就是對微積分理論的發展,讓微積分理論真正成為一門科學,開拓了分析學的道路。數獨遊戲也來自於歐拉的拉丁方陣。
數學史上公認的4名最偉大的數學家分別是:阿基米德、牛頓、歐拉和高斯。你知道阿基米德,可能是因為他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起地球」;你認識牛頓,可能是因為他被蘋果砸腦袋而想出萬有引力的故事;你知道高斯,可能是因為他傳奇的童年故事;但你知道歐拉,可能是由於數學各個領域當中的歐拉公式、定理、函數。
歐拉是天才,更是勤奮的天才。有句話叫天才不可怕,可怕的是天才比你還努力。從18歲開始發表論文,到76歲時去世,這五十多年間,歐拉誕生了巨量的研究成果。歐拉的成果到底有多多?彼得堡科學院為了整理他的著作整整花了47年;歐拉認為自己的研究足夠彼得堡科學院用20年,結果他去世80年後還在發表他的研究;1909年瑞士自然科學聯合會在來自全世界的研究者資助下整理歐拉的文獻。有趣的是在進行這項工作的時候,又意外發現了歐拉的大量研究文獻。

在1911年出版了《歐拉全集》,包含的文獻按照a4紙來算,歐拉大約要從18歲開始每天寫1.5頁不間斷地寫道去世為止。但是別忘了,在1771年,彼得堡的大火還燒掉了許多。因為研究強度太高,以至於雙目失明,即使如此也依舊堅持研究,直到去世。高斯說,如果他要幹歐拉那樣的工作,他也得瞎。歐拉的著作包含範圍大,內容全,因此有種說法——學習歐拉的著作,乃是認識數學最好的工具。

歐拉不僅學術上卓越,為人也是令人敬佩,大數學家拉格朗日和拉普拉斯是歐拉的後輩,都和歐拉有交集。年輕的拉格朗日和歐拉通信,交流問題。其中關於等周問題歐拉已經有了相關研究,但是他再讚揚了拉格朗日的解法後,卻暫時決定不發表自己的解法,於是拉格朗日一時間名聲大噪。拉普拉斯也說「歐拉是我們所有人的老師」。歐拉還是是一位熱心的教育家和教學名師,他不僅親自為青少年編纂數學課本,撰寫通俗科普讀物,還經常抽空到大學和中學去講課。
在天王星剛被發現的時候,歐拉就計算了天王星的運行軌道。他一邊和朋友談論這件事,一邊和孫女玩耍。突然他倒在了地上,起不來了,說「我死了」。然後,他就停止了計算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