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炎炎夏日到來之前:實測機箱立體風道對整體散熱的影響

2021-01-19 太平洋電腦網DIY硬體頻道

 現在已經4月了,離酷熱的夏季也越來越近了,也到了考驗整機散熱的時候,有些玩家用水冷給電腦降溫。

  但是大多數朋友的主機還是採用風冷散熱器為整機提供主要散熱。很多人對於機箱的風道毫不在意,認為沒有多大用,所謂的機箱風道也就是空氣在電腦機箱內流動的通道,冷風從哪裡進,熱風從哪裡出,從而形成一個風的流向軌跡。機箱風道不合理導致最大的後果就是機箱內部硬體的散熱問題,從而導致機箱各個硬體發熱問題嚴重,繼而導致電腦經常死機,藍屏,重啟,甚至影響硬體壽命。

  立體散熱風道是當今最為主流的散熱風道。而下圖這種風道設計更是最被廣泛推崇的。這樣的風道就一定好嗎?今天我就實驗一下,分為4個場景,分別為沒有機箱風扇---加裝一個背部風扇---再加裝頂部兩個風扇---最後加裝前端兩個風扇。根據不同的風道看看對機箱內部有何溫度影響。

  測試平臺為:G3260+華碩B85M+8G DDR3 1600+公版RX480。CPU散熱器採用超頻三東海X5,這款散熱器採用的是塔式設計,同時自帶炫酷藍光散熱風扇,並且其採用的是5熱管設計,同時全鋁鰭片的設計也數主流,能夠有效的保證散熱器的性能。機箱內單風扇的狀態。測試項目分別為:待機,AIDA64 FPU壓力測試,FURMARK顯卡滿載壓力測試,魯大師溫度壓力測試和LINX CPU滿載測試。主要是測試各種測試項目下CPU和顯卡的溫度對比,以電腦截圖後收集數據繪製成條形圖。

  這是第一個場景,即除了CPU散熱器外沒有任何機箱輔助散熱。

圖中的背部機箱風扇沒有接電源線

這時候機箱風道是這樣的

  加了背部風扇後機箱熱量全部從機箱背部排出。

  加了背部風扇後CPU的溫度有所降低,但是顯卡溫度幾乎沒有變化。

  然後又加了頂部2個風扇,增加了機箱的散熱效率。機箱的熱量也可以從頂部排出。

  在溫度方面相比前兩個場景CPU的溫度相比上一個場景幾乎沒有什麼變化,但是顯卡滿載的溫度降低了不少,其中AIDA64 FPU下顯卡溫度下降了5度,說明堆積在顯卡上方的熱量直接從機箱頂部排出。

  最後就是開啟機箱前端的2個散熱風扇,這樣機箱組成了最終的立體風道,堆積在顯卡CPU周圍的熱量可以更有效地排出機箱外。

  而溫度方面也是幾個場景裡面最好的,其中FURMARK顯卡降低了一度,這一度降的非常不容易,前面三個場景在FURMARK下一直保持在86度。相比最初待機情況下無論CPU還是顯卡溫度都有明顯的下降,其中在AIDA64 FPU下顯卡降低了9度。

  經過實測發現還是最終立體風道的機箱內所有硬體溫度最低,無論是CPU還是顯卡溫度差距還是很明顯的。尤其是顯卡滿載溫度差距,最大可達9℃,CPU也有最高5℃的差距。這裡因為筆者窮,手上的CPU比較低端,如果是高端CPU,相信CPU部分的差距也會不小。由此可見散熱風扇是多麼的重要。機箱在全封閉情況下能夠保證不進灰塵,但是不能保證散熱效率,而在機箱內裝散熱風扇可以保證機箱全封閉的情況下散熱效率達到最大化,如果你的機箱還沒裝風扇,買幾個帶燈的風扇,搭建合理風道,提升散熱效率,還能不浪費你的側透面板,打造光汙染,一舉兩得。

相關焦點

  • 不容忽視的機箱散熱風道
    機箱對於絕大部分消費者來說就是一個裝電腦硬體的大鐵皮箱子,一般只考慮機箱的外觀是否美觀和內部空間是否夠大,關於機箱散熱的問題基本上不考慮,對於內部硬體的散熱基本上就是使用原裝自帶,或者索性就選擇多熱管或者高轉速風扇的散熱器增加散熱效率。
  • 讓機箱散熱更完美 探析三大類型風道
    很多機箱廠商也開始了對機箱風道設計的探索,這也導致了後來的水平風道、垂直風道及立體風道設計的出現。    接下來我們要說的就是水平風道的設計了,其實,水平風道的發展時間,要比垂直風道,立體風道早很多。也可以說,從CAG 1.0規範開始,水平風道就已經存在了不過那時候,垂直風道,立體風道還沒有出現。所以說,水平風道算是機箱風道設計中的元老了。
  • 機箱風扇實用安裝教程
    一、機箱風扇如何安裝才能加強散熱?報上還提到了什麼對流的問題,想請教各位:夏天不遠了,想安裝機箱風扇但不知有什麼竅門或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啊?機箱風扇如何安裝或安裝在什麼位置才能起到加強散熱的效果?謝啦。。。」二、安裝機箱風扇需看氣流
  • 酷炫狂拽,散熱優質:酷冷至尊MB320L機箱測評
    先看看酷冷至尊MB320L(旋風320)中塔機箱的整體設計,它採用的是MATX主板+4MM鋼化玻璃側板,亞力克材質前面板,堅固透光性強,再加上黑色的側透,給人黑科技滿滿的感覺,並且能看得出它配備獨立電源倉。酷冷至尊MB320L的前面板部門包含兩個USB3.0接口、電源鍵、3.5mm音頻輸出口、音頻輸入口和一個重啟鍵。
  • 進風or出風 一枚風扇如何滿足機箱散熱
    3ATX架構機箱實測表現    首先我們測試ATX架構的機箱,中塔機箱的風扇位設計還是比較充足的。可以實際測試風扇在機箱的前面板、頂部以及背部不同位置的散熱效果。接下來,我們就看看實際的測試結果吧。在前面板安裝進風風扇,提升了冷空氣的進風量,對於機箱內部溫度的變化也是大有裨益的。但是風扇直吹硬碟,硬碟的降溫應該比較明顯。    在記錄出風口溫度的同時,筆者還記錄了其他硬體的溫度,這些數據將會在文章最後以匯總形式體現。4RTX架構機箱實測表現    其次我們對於RTX機箱進行測試。
  • 機箱散熱秘籍大揭秘
    1機箱風扇散熱秘籍大揭秘     炎炎夏日你機箱是否被酷熱所折磨?談到機箱散熱我們往往說最多的就是風道,風道可以幫助機箱內硬體更好的散熱,那麼支持風道的就是風扇。風扇是機箱散熱的核心,用戶在購買風扇時最關心的兩點簡單的來說就是噪音大小和風量大小。
  • 讓愛機蝸居不再 Tt Level 10機箱安裝實測
    讓愛機蝸居不再 Tt Level 10機箱安裝實測 出處:快科技 2009-12-29 12:26:58     作者:無憂 編輯:無憂[爆料][重達20KG的龐然大物]在拿到這款機箱之前,關於Tt Level 10機箱的信息都來自於網絡,但是當這款機箱擺放在面前的時候,絕對和在網上瀏覽的感覺不一樣,厚重的外包裝高達1米,重量也不是隨便一個人就可以搬動的。
  • 隨結構設計而改變 機箱風道類型簡析
    除了為內部各種硬體提供安裝支持以及保護外,機箱的另一個基本功能應該說就是散熱了,這一點也是消費者裝機時十分注重的,尤其對於那些追求性能的遊戲玩家、DIY發燒友來說,由於電腦運行時會有很高的發熱量,一旦機箱的散熱能力不佳,就會造成熱量迅速聚集,影響系統穩定運行,甚至對硬體造成傷害,所以機箱散熱一定要有保障。
  • 機箱、散熱和SSD配什麼實惠?看完這篇你就知道了
    同時,機箱頂部設計了67mm的充裕儲線槽,可以安裝無線網卡,而且防塵網採用了ABS材質,支持正反任裝,不會對我們的信號接收造成任何影響。 整體內部架構方面,鑫谷開元T1採用的是ATX 3.0超大杯主板設計,機箱內部採取上下全封閉式設計,只保留前進後出水平風道。
  • 一款散熱非常出色的高顏值小機箱、酷冷至尊旋風MB311L機箱 評測
    一、前言對於小機箱來說,散熱是其必然會面對的問題。因為機箱內部空間有限,在硬體安裝完畢之後,機箱內部的空間會進一步減小,每個硬體所佔有的空間也會減少,然後空氣流動的空間也會減少。因此很多小機箱都會面臨機箱風道紊亂,散熱差的問題面對這樣的問題,酷冷至尊所做的就是加強機箱的進氣,在機箱的前部設計大面積的衝網孔,從而影響機箱內部的整體機箱風道,繼而提升機箱的整體散熱能力,在體積不大的情況下,依然保持出色的散熱水平你以為只有大機箱才能擁有優秀的散熱能力?其實小機箱一樣可以。
  • 科普一分鐘|機箱風扇不是數量多,散熱效率就高
    [PConline 科普一分鐘]很多電腦用戶都會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給機箱所有位置裝上風扇。從表面上看越多機箱風扇能提供越好的散熱效果,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我們用一把風扇裝在機箱的不同部位,在同樣的烤機環境下記錄不同風扇位置對CPU和顯卡的溫度影響。
  • 這是技術活 夏天機箱正確安裝風扇教程
    「夏天到了,我的CPU溫度一直保持在60度左右,感覺有點高,硬碟也比較燙,我想給機箱加裝一個風扇!電腦報上說機箱風扇如果安裝不恰當反而會讓裡面的熱量散不出去,弄巧成拙。報上還提到了什麼對流的問題,想請教各位:夏天不遠了,想安裝機箱風扇但不知有什麼竅門或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啊?機箱風扇如何安裝或安裝在什麼位置才能起到加強散熱的效果?謝啦。。。」
  • 航嘉GX680H時光機箱評測 散熱設計才是重點
    機箱的整體通透性非常好,前面板搭載了通透鐵網,既美觀又驅熱。這是一款時尚的個性化機箱,讓我們來看看這款機箱有哪些特點。航嘉GX680H時光機箱航嘉GX680H時光機箱整體設計簡潔大方,其採用210mm寬體五金設計,組裝方便快捷。
  • 把顯卡掛起來,讓散熱更通暢,鑫谷ATX3.0架構機箱對比實戰
    ATX 3.0標準,最主要特點就是水平風道, 顯卡垂直安裝,消除重力影響 ,這樣風道橫向同時解決CPU和顯卡的散熱問題,一舉兩得,風道統一簡單有效。ATX 3.0架構的機箱為數不多,有幸入手了一款,就是鑫谷的開元T1全塔ATX 3.0機箱。全塔機箱,個頭挺大的,看起來很爽。有軟泡沫塑料包裹,黑色的袋子包裝。右側的顯示器是21.5英寸的,可以對比感受下大小。
  • 機箱頂部風扇數性能實測
    相比傳統那些設計封閉的鐵盒子來說,在散熱能力上有著更加明顯的優勢。不過在我們挑選那些造型獨特,開孔眾多機箱的同時,難免會產生這樣的疑問:機箱到底需不需要這麼多開孔呢?我們都知道,過多的開孔雖然能夠加強一定的散熱能力,但是同樣也會帶來更多的灰塵。就拿頂部風扇位來說,多數主流中端機箱產品都會在頂部提供一至兩個散熱風扇位。對於我們玩家來說,是否真的需要在機箱頂部增加風扇呢?
  • 散熱出色兼容強,輕鬆裝進行李箱!酷冷至尊 NR200機箱體驗
    說在前面:  看厭了ATX主機,就一直夢想著組裝一臺ITX小主機,但是ITX硬體都比較貴,特別是主板,機箱和電源,主要原因是小眾。ITX主機好處不少,佔用空間少,攜帶方便,唯獨不好的一點就是散熱,不過現在很多ITX機箱是支持水冷的,跟ATX機箱差距並不是很大。
  • 渦輪散熱和風扇散熱適合什麼機箱?
    對於顯卡散熱,除了常見的風扇散熱顯卡之外,公版顯卡採用則是渦輪散熱的方式,但因為公版顯卡在某些機箱裡面散熱效果不佳,所以公版顯卡又或者渦輪散熱器就成了散熱不好的代名詞。那麼渦輪散熱是不是真的不行呢?渦輪散熱器和風扇散熱器適合什麼機箱?渦輪散熱器的原理是什麼?
  • PC機箱風道這樣搭建才合理
    水冷離大眾有些遠,SSD散熱又太細枝末節了一些,在這個炎炎夏日,小夥伴們有關注過自己的機箱散熱風道的搭建沒呢?昨天看到鈦師父有小夥伴提出了這個問題,今天,小獅子就整理了一篇關於機箱散熱風道設計的,有用的話一定要轉發哦!
  • 高手在民間 狂拽炫酷的主機散熱大盤點(全文)_散熱器_散熱器評測...
    1進階版水冷:遊泳池加水泵  炎熱的夏季到來,也到了考驗整機散熱的時候,多數朋友的主機採用風冷散熱器為整機提供主要散熱,遊戲發燒友則會為主機搭載水冷進行散熱。對於要求更高的玩家來說,傳統的散熱器已經不能滿足高效的散熱需求了,也就出現了不少新穎的散熱方式。
  • 完美風道散熱強勁 金河田裂變3機箱299元
    近日,機電領域老牌實力派廠商金河田上市了一款名為「裂變3」的新品機箱,這是繼金河田進化大黃蜂、土豪版後又一款遊戲機箱,這款機箱有著中塔的架構並且外觀極為酷炫,現在商家報價299元,有喜歡的朋友不妨多關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