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造林:每百畝設一處動物食源和築巢場所 從綠起來美起來到活起來

2021-01-08 北晚新視覺網

2018年6月13日訊,一片林子,如果沒有鳥兒的啁啾,沒有松鼠的嬉戲,沒有蜜蜂、蝴蝶的翩躚飛舞,是否還可以稱得上生機勃勃?在全市森林覆蓋率已超四成的今天,這樣的追問,不管是專司造林的園林部門,還是熱心生態改善的專家學者、普通市民,都越來越多。

日前,菜市口地鐵站附近的廣陽穀城市森林中,市民正愉快散步。 本報記者 武亦彬攝

北京市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正在進行。這次工程一個標誌性變化,是首次在造林技術導則中濃墨重彩地提出了「豐富生物多樣性」「完善生態廊道」「構建生命共同體」等綠化造林理念,並且在操作細則中細緻到如何為蝴蝶、蜜蜂、刺蝟、松鼠等小動物配置相宜的花草灌木,預留充沛的水源地以及適宜棲息、築巢、繁育的林間場所,都有具體的技術規定。

「這是北京市綠化造林理念的一次變革。」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70年來,北京的綠化從初期的「綠起來」,到中期的「美起來」,現在已往「活起來」轉變。也就是說,在實現「綠和美」的基礎上,要讓林子變得更有生氣。

之所以稱之為標誌性變化,是因為過去不管是追求快速變綠,還是追求景觀靚麗,很大程度上還是立足於人的視角,為的是人的舒適和便利;把小動物的生存需要納入造林的技術考量,背後是人與自然和諧共榮的理念突破。

這樣的轉變不是突如其來。早在10年前,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營建中,就有堪稱「先鋒」的嘗試。奧森裡有一座橫跨北五環的廊橋,是連接公園南園和北園的唯一通道。和常見的鋼筋水泥橋面不同,這座橋上遍植樹木花草,和公園林地無異。按照設計師的理念,這座廊橋不僅僅是為了方便遊人通行,還是小動物們的遷徙通道。

生態廊橋的效果怎麼樣?「我在橋上見過野雞,其它像昆蟲類的、爬行類的小動物,經常能看到。」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園林工程部主任王軍說。另外讓她驚喜的是,本來在橋這頭栽植的地被植物高山紫菀,其籽種經過風力傳播,漸漸地在橋那頭也長出了綠油油的一片。經年累月之下,生物廊道的作用漸漸顯現。

10年前的先鋒理念,現在已經化作首都園林綠化的廣泛實踐。從去年開始,以「近自然」為理念的城市森林首次在北京核心區露面。在車水馬龍的菜市口、新街口等地,樹種繁多、高矮參差的「野意」植物群落,引來了貓頭鷹、斑鳩、蜂鳥蛾等動物盤桓棲居。

隨著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啟動,師法自然、力求生物多樣性的綠化造林理念在更大範圍推廣。今年,市園林綠化局出臺的《北京市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建設技術導則》提出,造林地塊或與原有林地連接後面積超過300畝以上的區域,每100畝應設置1處鳥類等動物的食源、築巢場所,每處面積不少於4畝。具體什麼樣的植物配置,可以吸引什麼類型的動物,技術導則中還附有推薦列表,涉及的動物有大山雀、花松鼠、池鷺、蝙蝠、刺蝟、翠鳥、碧鳳蝶、中國林蛙等上百種。甚至如何為刺蝟、蜥蜴等小動物提供便利的築巢條件,都有詳細說明,如「利用整地揀出來的石塊來堆置石堆,要求石塊大小不一,自然堆放,可以夾雜草團、土塊。當地石塊不夠時可以不堆成土堆。石堆或土堆每個場所不少於10個,每個面積不低於4平方米,高度不低於0.5米。」

按照計劃,今年本市將完成綠化造林面積23萬畝。上述綠化造林新理念將在延慶康莊等重點造林地塊中體現。

(原標題:每百畝設置一處動物食源和築巢場所,北京造林——

從綠起來美起來到「活」起來)

來源:北京日報

編輯:TF003

相關焦點

  • 北京綠化造林理念的一次變革:每百畝設置一處動物食源和築巢場所
    北京日報記者 武亦彬攝一片林子,如果沒有鳥兒的啁啾,沒有松鼠的嬉戲,沒有蜜蜂、蝴蝶的翩躚飛舞,是否還可以稱得上生機勃勃?在全市森林覆蓋率已超四成的今天,這樣的追問,不管是專司造林的園林部門,還是熱心生態改善的專家學者、普通市民,都越來越多。北京市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正在進行。
  • 北京每個城市公園將至少建一處「動物之家」
    本傑士堆。北京市園林綠化局 何建勇 攝新京報訊 (記者周依)記者日前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了解到,全市將於年底前完成6處涵蓋城市綠地、平原森林、山區森林和溼地的生物多樣性恢復示範區建設。今後,北京每個城市公園將至少建設一處「動物之家」——本傑士堆,而在面積更大的森林、郊野公園等地區,每1000畝也將建設一處。
  • 北京究竟適合種什麼樹?這個「十字口訣」擇樹新標準大有內涵
    也正是這兩項特質,讓綠心的8000畝景觀綠化具備了成活率高、成景效率好的特點。給小動物配栽「口糧樹」「十字口訣」裡最新鮮,也最耐人尋味的是「食源」二字。所謂「食源」,就是能給小動物提供花蜜、果實、種子等「口糧」的植物。綠心裡栽種的油松、側柏、銀杏、刺槐、香椿、國槐、杜梨、柿樹、板慄樹、紫葉李、棗樹、桑樹、絲棉木、蒙椴都屬於此類。
  • 「動物之家」入駐公園,北京開建生物多樣性恢復示範區
    記者今天(3月22日)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了解到,全市將於年底前完成6處涵蓋城市綠地、平原森林、山區森林和溼地的生物多樣性恢復示範區建設。今後北京每個城市公園將至少建設一處本傑士堆,以提升生物多樣性。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生物多樣性恢復示範建設區,用以吸引小動物的本傑士堆。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供圖,何建勇攝「未來的首都園林綠化,將經歷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轉變。」
  • 「本傑士堆」「昆蟲旅館」……京郊建成367處「動物樂園」
    林間有果樹、有水塘,還有可越冬藏身的小窩,野生動物們可在此玩耍棲息。這樣的「動物樂園」被稱作生物多樣性保育小區,目前京郊已建成367處。今天上午,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來到海澱區蘇家坨平原生態林養護經營示範區。
  • 一產活起來 二產興起來 三產旺起來—綜合要聞—信陽日報數字報刊
    本報訊(韓文定 張能創 劉思德) 近年來,新縣泗店鄉緊扣脫貧攻堅目標不變、力度不減的實際,大力發展特色產業,讓一產活起來、二產興起來、三產旺起來,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鄉村振興,以鄉村振興提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 北京公園將建「灌叢驛站」「本傑士堆」讓小動物有地兒吃有家回
    在一個楊柳掩映、靠近池塘的小土坡上,就有一處,佔地約七八平方米。初見「本傑士堆」,一般人都會大失所望:叫得這麼洋氣,其實不就是一堆爛木頭嘛!的確是其貌不揚。史洋介紹,「本傑士堆」是國外從事動物園園林管理的赫爾曼·本傑士和海因裡希·本傑士兄弟,基於野地生存觀念和自然演替規律研究出的一項發明。
  • 安忠:兩年為沽源馬鬃山植綠萬餘畝 實現多重收益
    原標題:安忠:兩年為沽源馬鬃山植綠萬餘畝 實現多重收益  長城網張家口8月13日訊(記者 鄭世繁 通訊員 梁志剛 閆利霞)8月12日,沽源九連城鎮馬鬃山村村民像過年一樣,歡快地跳起了秧歌,放起了鞭炮,個個喜笑顏開,歡慶由沽源察北中蘭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安忠投資建設的桃園山莊生態園開業,該生態旅遊項目佔地6萬畝,可解決村民就業500餘人。
  • 【擔使命 聚同心 促巨變】五營鎮龍頭山:生態綠起來 產業富起來
    荒山綠化是一項公益性事業,更兼具著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近年來,五營鎮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大力推進荒山荒坡綠化美化工作,積極做好增綠、管綠、護綠工作。針對這種現狀,五營鎮在交通相對便利的龍頭山流域近5000畝的區域,建設了高標準花椒產業生態示範區,栽植優質大紅袍花椒,以點帶面,輻射帶動全鎮果椒產業整體發展。       自龍頭山綠化項目工作實施以來,五營鎮蔡仁村村民陳雙宗和其他護林員每天天亮出門,天黑回家。他親手栽種樹木,又親眼看著荒山披綠,他感慨萬千。
  • 我住長江尾③ | 讓「生態活起來」:守得一片綠,換得金山來
    「從2010年左右,我們就開始對錄安洲進行復綠,近十年的時間,我們在島上種植了1300多畝的植被,逐步修復島上的生態缺陷。」常州濱江經濟開發區(春江鎮)農村工作局副局長查小剛這樣告訴記者。如今的錄安洲,綠樹成蔭,江河匯秀。在錄安洲水域中,還出現過「水中大熊貓」長江江豚的身影。
  • 一路層林盡染色彩繽紛 冬奧賽區沿途增綠1.8萬畝
    一路層林盡染色彩繽紛 冬奧賽區沿途增綠1.8萬畝 2019-11-06 14:31:32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姜貞宇 責任編輯:姜貞宇
  • 什麼熊在樹上築巢 一起來看看吧
    什麼熊在樹上築巢 一起來看看吧時間:2020-09-17 06:17   來源:格雷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什麼熊在樹上築巢 一起來看看吧 什麼熊在樹上築巢?這是森林驛站2020年9月17日森林小課堂的問題,該問題給了北極熊、棕熊、馬來熊三個選項,大家知道哪一個是正確答案嗎?
  • 從「安家」到「安居」大興區依託《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打造...
    《條例》第13條,還從制定並實施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制度、設置野生動物保護標識牌、採取種植食源植物、建立生態島或者保育區、禁止幹擾野生動物生息繁衍的行為等多個方面對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進行了明確規定。《條例》中每一個「亮點」,都成為了野生動物在北京安家的底牌,為野生動物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保駕護航。
  • 從「安家」到「安居」 大興區依託《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打造...
    同時,《條例》對禁食範圍進行拓展,把禁食範圍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拓展到了北京市重點保護和其他陸生野生動物,並從出售、購買、運輸、寄遞、生產經營、消費等多環節,建立了較為完備的禁食制度體系,從源頭防範。一經發現違法行為,從重處罰。
  • 名導帶您遊河北|這裡從「千裡黃沙蔽日」到「百萬畝林海湧綠」
    △塞罕壩荒漠此刻,塞罕壩荒漠化的問題亟待解決。△塞罕壩老照片三百多名青年的住宿和飲食也成了大問題,住在地窨子裡,以木板蒿草做頂,身下鋪著氈子,頭上帶著皮帽子,把自己裹成粽子。就算這樣,早上起來,眉眼上、被子上也要結一層冰霜。
  • 永定河畔將增8處濱水森林公園 北京南城有三處
    南城君解讀:永定河是北京地區最大河流,海河五大支流之一。永定河位於北京的西部,發源於山西省寧武縣管涔山,全河流經山西、內蒙古、河北、北京、天津五省市,在天津匯於海河,至塘沽注入渤海。是海河水系北系的最大河流,流域面積為 47016 平方公裡。上遊源於山西省寧武縣的桑乾河,在河北省懷來縣納源自內蒙古高原的洋河,流至官廳始名永定河,流域面積5.08萬平方公裡。
  • 讓18萬年前的萬壽巖遺址「活」起來
    20多年過去,如今,餘生富最關心的是,如何讓古遺址「活」起來,讓老百姓特別是青少年享受古遺址保護成果。幾天前他參加的那場體驗研學活動,設計了一系列適合青少年的活動:包括穿「野人衫」、再現萬壽巖石鋪地面「施工」現場、比賽化石歸類、修復文物等。「萬壽巖是史前遺址,我們主要通過研學活動,增強互動體驗。」
  • 北京野生動物已達500餘種
    北京青年報訊(記者 王斌)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園林綠化局獲悉,近年來隨著首都自然生態環境的持續向好,野生動物的種類和數量也隨之持續增加。目前,棲息北京的陸生脊椎野生動物已增加至500餘種,包括褐馬雞、黑鸛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以及斑羚、大天鵝、灰鶴、鴛鴦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野生動物棲息地每5年普查一次 京版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開始實施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野生動植物和溼地保護處處長張志明告訴記者,以野豬為例,野生動物的營養價值和家畜差別不大,而且受生長環境影響,還可能帶有致病的寄生蟲、細菌和病毒,隨意食用會極大地危害人類的健康,「可以說,《條例》的實施,將從源頭上防範和控制因濫食野生動物帶來的重大公共衛生安全風險。」今年全國兩會,首次將「嚴懲非法捕殺和交易野生動物行為」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凸顯了野生動物保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