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養殖的行業算是徹底火了,養豬的行情在不斷的變好,一頭豬的利潤多達3000元左右,這讓不少農民為此心動不已,儘管有非瘟疫情的到來,大家還是會冒險擴大養殖的規模,畢竟風險越大收益越高。以往一頭豬的利潤也不過500元,這就是農民為啥堅持餵養的原因。
不少農民唱衰養豬行業,認為只要養了就虧本,疫情沒排除,疫苗沒生產,那就有反覆發作的時候,實際上2019年養豬的人都大賺一筆。小編的二叔家裡就養殖了一批豬,他表示這些豬讓他一年賺了一輩子都沒賺來的錢,原本還發愁怎麼去縣城買房,養了一年豬直接全款購買。
只不過並非所有的養殖行情都這麼好,近期養殖戶們可是虧慘了。因受到疫情的影響,不少地方的活禽市場已經被關閉,餵養雞鴨鵝等的農戶,他們的損失很大。其實早在春節前1個月,養雞的行情就不是太好,白羽肉雞的行情跌到了3元一斤,賣出去一隻雞要虧損3-5元,一萬隻雞可就是5萬元左右。
本以為到了春節後,養雞的行情能夠持續的變好,畢竟年關毛雞的價格下跌受到多個因素的影響,首先就是儲備豬肉、進口豬肉的量增加,其次就是養雞的規模增加,其三就是屠宰企業的大幅壓價。
不過因疫情的到來,如今的紅白喜事也被迫延遲或者不設聚餐點,這讓雞的消耗量再次降低,其消費難度也不斷的增加。那些即將出欄的家禽,賣價非常低,客商們也刻意的壓價收購,很多農民嫌棄太低,並不願意賣掉,但每天的飼料成本也讓人犯愁。
小北是安徽淮北的一家養雞戶,他家裡餵養的是麻雞,按照他的說法,在2個月前麻雞一斤可賣出7-8元,那時候是真賺到了一些大錢,一萬隻雞能賺5萬元左右。不過這幾天他家的麻雞已經到了出欄的時候,聯繫客商前來購買,結果對方給出了1.2元一斤的賣價,以這個價格賣出去,那就要血虧,一萬隻能虧到7-8萬元左右。
小北表示,他家的麻雞苗當時是6.5元買來的,再算上飼料成本,這1.2元一斤,欺負誰的?他決定再繼續餵養,看看接下來的行情是否有變化。現在的麻雞苗已經跌到了5毛一隻,他也在想著要不要繼續的購買餵養,趁著雞苗便宜的時候養上一批,如果在元宵節到來後疫情有新拐點,那或許還能賺上一筆。
只是小北也犯難,現在的交通管制,飼料已經買不到了,他家是臨時用糧食加工的飼料,購買的玉米價格都跟著上漲,飼料的成本也在提升,如果行情不能好轉,那到時候虧得更多。
其實和小北一樣的養殖戶有很多,他們很難購買飼料,客商的收購積極性低,沒有專門的冷庫,不能進行宰殺存放,還有人直接挖了大坑,將雞埋在其中。
現在的情況,養殖行業受到的影響是巨大的,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