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因為本人知識有限,所以看到片名的時候我先入為主地以為是特斯拉和愛迪生的一場科技大戰。
我腦海中甚至腦補出許多奇幻,戲說和野史。
但影片裡特斯拉是個醬油而已……
既然不是交流電線圈之父特斯拉和直流電系統之父愛迪生的「電力之戰」
那到底是誰的電力之戰呢?
西屋電氣和愛迪生電力(通用電氣前身)的大戰。
渣手繪海報絕不缺席
這部片子是一盤基於歷史加工出來的標準主菜,比較慶幸的是,佐餐的蘸料還算有滋有味。
故事講述的是,在大概1880-1893年間西屋電氣創始人喬治·威斯汀豪斯和愛迪生之間,圍繞電力推廣的爭鬥。
期間特斯拉,摩根打了些醬油。
故事的簡單版本就是,愛迪生發明了直流電力系統,(請注意,現在比較讓人接受的說法是,愛迪生是白織燈的改良者,並非發明者,但承認他是直流電力系統的發明者)他拉到了摩根的投資,於是開始地推直流電力系統。
處於今天的我們都知道,直流電如今最容易見到的就是電池。因為它的電壓太低,無法遠距離傳輸(手動@高中物理)所以要想實現全市覆蓋,就不得不每隔一段就有一個配電站。
電線也像蜘蛛網一樣
水漲船高,電是只有富人才能享受得起。
而威斯汀豪斯支持的交流電卻不同,(就是我們今天用的電)它有足夠的電壓,適合遠距離傳輸。但當時的交流電系統也有弊端,那就是無法給機器供電,只能用於照明。(這裡也要手動@高中物理,詳見用電器的額定電壓)
紛爭的結果我們都很清楚了,交流電戰勝了直流電。
這場「大戰」不屬於星球大戰那種虛構的,而是真實存在過的。
對於歷史,當局者辨不清雲霧遮眼的未來,從一個現今的角度去評判歷史總會多多少少帶著主觀色彩。
《電力之戰》呈現出四個人的四個立場。
喬治·威斯汀豪斯被塑造成達濟天下的胸懷,他的出發點是降低成本,普及到普通人都能用得起的程度。
據說這是西屋電氣的企業理念,至今都是。
西屋電氣,在我天朝知名度沒那麼高,但它的確很了不起。1969年,人類登月的照片就是西屋電氣製造的相機拍攝的。
導演對他的表達沒有什麼劍走偏鋒的驚喜,正面形象表達得還算有感染力,隱忍,不屈,禮節,自信,一樣不少。
去了解對手之後他找到了答案
第二位發明家愛迪生的立場,與賺錢與否完全無關,他為了讓別人牢記他而不斷前進。成了不願被遺忘的發明家。
甚至在這件事情上,變得偏執。
傾斜的構圖
在我的學生時代,愛迪生經常出現在課本,試卷和參考書之中,那時他的人設是偉大的天才發明家。
其中有一段描述出現在語文試卷的作文裡,我至今都印象深刻。題目描述大概是這樣。
「愛迪生發明了電燈泡之後,被記者追問,請問你為了找到能用的燈絲材料,聽說做了上百次的實驗都失敗了,你不會覺得很愚蠢或者挫敗嗎?愛迪生回答說,我沒覺得上百次的實驗是失敗的,我是發現了上百種不適合做燈絲材料的成功試驗。」
從此,這位愛迪生的高大形象在我幼小的心靈裡佔了一席之地。
但……
隨著讀書閱歷越來越多,我發現愛迪生這人設都是被包裝出來的啊。
一句別人對他的評價
但本片比較讓我驚喜的是,愛迪生並沒有被單薄地被描述成一個下作小人。
他也體諒家人
我相信他對妻子的愛是真誠的,但可惜他更愛發明。
會思念
會痛心
卷福是表演的天才級別的,他的表演很容易讓觀者進入情緒
在時代的轟轟車輪之下,每個人的選擇可能都沒有對錯之分。
他也會詆毀對手
即便這樣,導演似乎對愛迪生也是帶著些鄙視的。
在第一位死刑犯背後籤字,影片中多次出現索要籤名的鏡頭,強化了這個行為的諷刺意味
愛迪生說他不會發明害人的東西,但為了擊敗對手,他選擇為電刑提供技術支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電椅就是他發明的。
全片此段算是對愛迪生最大的鄙視。
在萬人矚目的芝加哥哥倫布世博會上,萬人仰望特斯拉的交流電系統製造的光明,而死刑犯也被電擊仰頭,似乎也在仰望,這電椅就是愛迪生提供的技術支持。
他說的最多的臺詞就是別人剽竊他,但最後他的助手扯掉了他虛偽的遮羞布。
其實電燈並非愛迪生發明,電燈的專利是他花錢買來了,然後做了燈絲的改良。
即便是這樣,也有個人比他更快,那個人就是威爾森,但是這條線似乎被捨棄掉了。
還有一個諷刺的地方是,愛迪生發明的攝影機,一個這麼怕被世人遺忘的人,卻覺得攝影機沒啥用?賣給了盧米埃爾?然後這哥倆也覺得沒啥大用,又轉手賣給了喬治梅裡愛?太諷刺了。
最初的留聲機載體是圓筒狀的
還有攝影機
沒被愛迪生瞧上的發明反倒成全了這個世界
我們依然要感謝愛迪生,可以說,沒有愛迪生就沒有電影這門藝術。
真誠感謝
第三位摩根,目標就是賺錢的代表,這也就是為什麼摩根家族很牛X。這個完全可以單獨成篇。
第四位,我無比期待和喜愛的特斯拉不僅出場極晚,而且還戲份少得可憐。要說特斯拉的立場,影片表現得並不明確,這可能也跟特斯拉本人的性格怪異有關係。他總是衣著考究,靦腆,窮困潦倒,沒啥經濟頭腦。
我最初了解的特斯拉是從被一個稱作特斯拉線圈的東西開始的。
沒錯!就是《紅色警戒》裡面的攻擊力超強的磁暴線圈。
少年時我們管這東西被叫「電針」
再次強化個人崇拜是在電影《怪人二十四面相》裡的人造閃電
再有就是《致命魔術》裡面的無線輸電。
對於特斯拉總是圍繞著很多「神化」了坊間傳言。
連我最愛的荒木飛呂彥大師都有關於他的一部短篇漫畫,叫做《怪異奇人列傳》
還有一部遊戲也採用了特斯拉作為原型,那就是《教團1886》
影片中也借他人之口評價了特斯拉
現在看來這位光頭大哥可真是沒眼光了,但最後幾句倒是有些贊同(狗頭)
光頭大哥,你知道你手扶著的是多牛逼的東西嗎?
我承認我喜歡特斯拉的一大部分原因是因為通俗文化的虛構。
就在這虛虛實實之間,電力之戰的歷史也呈現出一些魔幻的色彩。
在一片篇幅不多的出場時間裡,對特斯拉描寫十分微妙曖昧且克制,顯得他極其神秘。
影片中細碎的隻言片語都有隱含了哪些坊間傳言呢?
相傳特斯拉的多電相線圈是受到夢境的啟發。
導演!請問你不到10秒鐘的鏡頭就表達夢的啟示了?沒點基礎知識根本看不懂的……
還有沃登克裡弗塔(也叫特斯拉塔)的雛形
沒錯!就是剛才那光頭大哥手裡扶著的那個
無線輸電使用,有陰謀論者稱通古斯大爆炸就是特斯拉做實驗引發的,之後有研究人員澄清說,時間對不上,算是闢謠了吧。
對話中透露出無線輸電的瘋狂構想
放棄交流電系統版權的暗示
晚年進入神秘學領域的暗示
特斯拉到底有多牛逼?這還遠遠不夠,他發明了遙控裝置,發明了無線電,製造了球狀閃電,研究領域涉及彈道學,雷達,渦輪。甚至還有傳言說,他發明了振蕩器能引發定點地震。他的故事說一天都說不完,總之他就是這樣一個神秘又牛批哄哄的人物。
就連晚年研究的神秘學也是超有意思。
他研究一種叫做「幽浮理論」的反重力科學。之後聲稱因手稿丟失而無法實驗。
我不知道幽浮理論是真是假,但我對所有未知的東西都充滿敬意。
因為畢竟19世紀的時候所有人都覺得特斯拉說的是滿嘴胡話。
還有一個研究更扯,叫做「新世紀神秘學理論」。
該理論稱,世界被分為七個不同的空間,算上我們生活的空間,還有物質層、星體層、精神層、布迪克層、阿特密層(一定有人會去數這個個數,沒錯,你沒數錯,是6個,因為第7個似乎買了個關子,只是說去到那裡你能了解到生命的終極答案)人死後的能量會從七個脈輪溢出,就會遊蕩到其他的空間之中。通過學習星體投射(類似靈魂出竅)可以自由穿梭七個不同的空間。
逼格高到爆炸的美劇《大群》也提到了星體投射。
這就是特斯拉晚年研究的東西。
怎麼樣,這個偉大的人是不是不僅在科學上給了我們福祉,在文化上也留給我了我們豐富的遺產!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深入了解一下這位尼古拉·特斯拉。
加個「星標」
點個「在看」
莫大鼓勵 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