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字旁是一個很常見的偏旁,涉及到了很多的字。這個字旁一般用於形旁,大致有五個義項:
1、表示和身體相關。
和身體有關的字是肉字的訛變而來,因而這個義項下的月子旁又叫做「肉月旁」,其它義項的月字旁不能這麼叫,這類字很多,比如「胳膊、腿、肘」等字。
2、表示和天象有關。
比如「陰、朦、明、朔、朗」等字。
3、表示和舟船相關。
比如「前、服」等字。
4、表示和時間有關。
比如「期」字。
5、訛變。
和第一類字相類似,只是這類訛變字只有一個,就是「朋」字。這個字的本義是有爭議的,爭議的源頭,我看也不外乎「望文生義」,也就是根據字形進行解釋。一種認為是一剖為二的兩爿貝殼,所以叫做「朋」,「朋比」嘛!放在一塊進行對比,不就是朋嗎?也有人認為是古代的貨幣單位,兩貝為一「朋」(一說五貝為一系,兩係為一朋),朋字就是兩串貝殼!也有人認為「月」字表示肉,借代身體,肉挨著肉,就是朋。也有人認為小篆的寫法就是三串柳樹枝,風舞柳條,表示依依不捨,象徵朋友間的情誼,後來訛變成了「朋」字。
總之,「月」字旁是一個「大」字旁,學習書法,不可以不知道月字的含義,因為以後寫篆書,要理解這個字旁的含義,才能正確回復到它的篆書本義,否則,「依楷造篆」是要鬧笑話的。
在楷書中,這也是一個難寫的部件,專門練習,沒有幾個月的功夫,是寫不好這個字的,它是一個很難的字旁,難度僅次於「女」字,「女」字的難度是小於「之」字的,這裡不講解為什麼,知道這個字「月」字是個難寫而又常用的字旁就可以了,難寫和常用,就決定了這個部件是一個很重要的部件,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
下面就以中性筆為例,介紹一下如何寫好這個「月」字部件。
這個字作為偏旁來使用的時候,第一筆是撇,但如果這個字做字底,則第一筆變撇為豎,這是規範的寫法,而在書法中,它作為字底使用的時候,也有寫作撇的現象,這就是在「瘦金體」中的寫法,規範楷書中不採用,其他書家也鮮見寫作撇的。
我認為,任何否認藝術具有技術性的觀點都是在騙人,但藝術有不等同於技術。具體到書法,沒有技術含量的寫字,根本和書法不沾邊,而只有技術的寫字,上升到書法層面,還是要加入個人因素的,需要很多的努力!也就是說,沒有技術的寫字,必定不是書法,有了技術的寫字,也未必是書法!
寫好這個部件,我默認的狀況是,九個基本筆畫的基本功夫是到位的。關於這九個基本筆畫的書寫,可以回看本百家號以前的發文。
有了基本筆畫的基本功,剩下的就是機構問題了,而這個,相對基本筆畫的基本功來說,在描述上和實踐上,是相對容易一點的。
楷書,有一個基本的規則,就是等分規則,具體到這個字,就是幾條橫的均勻分布問題。這個字的整體字形,有兩種審美觀點,一種就是三等分觀點,即中間的兩條橫三等分整個字如下圖所示,1,2,3三個間距是大致相等的。
還有一個觀點,就是四等分的觀點,如下圖所示。楷書,有一個「潛規則」,就是讓下的原則,下部舒朗,可以讓字形顯得瘦高。下面的字形,1,2的間距是相等的,3,4的間距是相等的。同樣的高度,上面的字形顯得就矮胖一點。當然,審美不同,兩種寫法,不同的書法老師都有採用。
這個子是一個不可以寫胖的字,單寫這個字,一般「框」內的兩橫,左邊實接,即:「挨著」撇,右邊不接。如果作左右偏旁使用,由於對字形進行了縱向的壓縮,字形進一步的收窄,左右可以實接,也有的書法家做左右旁也不習慣實接,所以就把本來略微扛肩的短橫寫作了垂肩的小點,不過規範楷書一般不採用這種寫法。下面把單寫這個字,初學者常見的問題列舉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