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還睡在冰山,醒來像是在坐船!」
前幾天一條局部地區的氣象消息,
卻讓全世界的人都「上火」了:
NASA數據顯示:過去40年裡,北極夏季海冰面積減少了近一半。只剩下約350萬平方公裡。
7月初,加拿大的魁北克省持續高溫,造成至少70人死亡
韓國某地7月最高溫達到了40.3攝氏度,
打破了111年來最高紀錄,導致近30餘人喪生
巴基斯坦遭遇50.2攝氏度的極端天氣,
創全球史上四月最高溫,造成60餘人死亡
北非的阿爾及利亞今夏氣溫達到了51.3℃,
打破了1961年的紀錄
全球平均地表溫度上升1 ~ 3攝氏度時,夏季北極海冰將消失,格陵蘭島厚度上千米的冰蓋發生不可逆的融化。隨著氣候變暖,北極浮冰消融,依靠在冰面上捕食的北極熊,獵食環境越來越差,獵物越來越少,於是忍飢挨餓的北極熊不得不選擇一些極端辦法來維持自己的生命。
一位攝影師在位於北極圈內的加拿大巴芬島拍到過這樣令人悲痛的一個視頻…
瘦骨嶙峋的北極熊拖著緩慢的腳步,尋找著食物…但是卻一無所獲…最後,只能從一個汽油桶中扒出來一點點殘渣剩飯用於果腹…
還有更令人觸目驚心的…2016年國家地理探險隊在北極考察期間目睹了這一心碎的畫面…
一隻雄性成年北極熊,不顧母熊的阻攔,追逐獵殺小北極熊並吃掉…
全球氣候變暖,人類將面臨什麼?
另外,科學家們還擔憂,假如南極的永久凍土層也開始解凍,那二氧化碳、甲烷這樣過去被凍在土裡的溫室效應氣體,就將被釋放出來,屆時全球變暖將更剎不住車……
據《國家地理》報導,假如覆蓋南極、格陵蘭島、冰川等地的冰層全部融化,海平面會上升近70米(216 feet),淹沒絕大部分的沿海城市(即人口最集中、最繁榮、最發達的區域)。
根據Quartz的報導,冰融化可能會引發世界範圍更頻繁的特大地震,以及火山噴發;
生物學家們還指出,南極洲的冰層裡可能還儲藏了一些可怕的史前病毒,假如這些冰化掉,後果不堪設想……
科學家還稱,假如凍土被解凍,將會對人類的一些基建設施造成影響:以及由專家指出阿拉斯加的凍土出現的「不穩動向」,已經對當地的高速路、管道、軌道等等基建造成傷害……
我們該怎麼做?拯救 or 自救?!
做好Reduce,Reuse,Recycle: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堅持廢物利用,做好垃圾分類
儘量減少自己的碳足跡,比如能走路的距離,就不要再開車了
將家裡的白熾燈泡,換成節能燈泡
有能力的同學可以更多考慮使用新能源產品
減少熱水使用,可以極大減少能耗
減少一次性塑料消費,如塑膠袋,塑料吸管,塑料餐具等
改變觀念,將對環境負擔的考慮納入生活的每一個環節,不要購買過度包裝的產品
將食物垃圾單獨處理,使用廚餘垃圾處理系統,如堆肥桶
加入環保組織,參與義務植樹活動
如果家裡有空調,記住給空調換乾淨的過濾網
老生常談的節約用水,但這的確是節約能源很關鍵的一步
我們能做的很多,或者你選擇什麼也不做?
-end-
點擊閱讀原文
你走過的路,都應該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