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蹤報導:魚兒大量死亡 可能缺氧所致
本網訊 (記者 戚帥華 實習生 劉高陽) 28日,《洛陽晚報》刊發《水草密布 死魚無數》一文,報導了河科大開元校區內的景觀水系出現魚兒大量死亡的情況。28日,記者了解到,新區其他景觀水系也有部分出現不同程度的類似情況。 為查清原因,記者聯繫到了新區景觀水系的管理單位——市水利局河渠管理處洛南管理所。
-
魚缸裡的濾筒開著,為什麼鸚鵡魚還會缺氧死亡?
其實這不是一個個別現象,這是很多魚友在飼養觀賞魚過程中很容易碰到的問題,包括這位魚友,其實他的過濾器壞掉了,濾筒還是開著的,那為什麼鸚鵡魚還是會缺氧而死呢?三、高溫飼養也是容易導致缺氧的主要原因你像金魚、錦鯉等冷水魚,它們雖然是高氧魚,但是在低溫飼養下,它們也不會缺氧,但是高溫魚就不是這麼回事了,因為溫度越高水中的溶氧量本身就越低,因此高溫髙氧魚更難飼養。
-
天氣悶熱魚兒缺氧「浮頭」 遭數百名市民捕撈
「早上河面上的魚兒更多,現在人太多魚都被嚇跑了。」市民楊先生說,早晨6時許,他發現有人在這兒捕魚,後來人越來越多。據說,魚兒因水中缺氧浮出水面。一個小時後,一男子收起漁網,帶著一兜魚上了岸。記者看到,有捕魚者使用的漁網叫「絕戶網」,這是一種網眼極小的漁網,會將大魚小魚一網打盡。還有的人穿著捕魚褲,用電網捕魚。直到上午10時許,捕魚者才逐漸散去。
-
魚兒缺氧該怎麼辦
氧氣過少會導致觀賞魚缺氧,輕則抬頭呼吸,精神不振,重則缺氧致死。以原生魚麥穗為例,老人們常說麥穗魚出水即死,就算放到水瓶裡也很難生存。其死亡原因不是缺水而是缺氧。對於其他觀賞魚也是如此。因此,要想保證觀賞魚的健康生長必須要保證氧氣充足。
-
養殖魚類最容易缺氧的幾個時間段,如何處理
魚類等水生養殖動物和其它家畜家禽一樣,在正常生長繁殖過程中,需要氧氣,如果水中含氧量低,魚類就會靠浮頭來吸收氧氣,當嚴重缺氧時,就會發生浮頭死亡現象。因此,水產養殖日常管理過程中,預防魚類浮頭很重要,本文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魚類什麼時候容易缺氧,如何去預測和處理。
-
湖中魚兒大批「翻肚」死亡 只因晝夜遭遇「異常」溫差
假期內,為了躲避高溫天氣,許多人們也減少了外出。當日下午4時許,位於鄭州西四環馬寨農民公園湖面,一名管理員正操作著一隻小船在湖面四周忙碌打撈著大量漂浮在水面的死魚,不一會時間,船艙中已經撈上了百餘斤死魚,這些突然死亡的魚,小的半斤,大的三四斤左右。
-
海口軍曹魚大量死亡原因公布:嚴重缺氧含鹽量低是禍首
海口軍曹魚大量死亡原因公布:嚴重缺氧含鹽量低是禍首2015-10-12 10:5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人民網 瀏覽量: 2326 次 我要評論 但在今年10月3日,為了躲避強颱風「彩虹」,他把這數萬條軍曹魚拖進南港的防洪堤內避風,但颱風過後,他卻發現軍曹魚開始大量死亡。據他稱,造成的損失至少在500萬以上。 和王學林有著同樣遭遇的還有20多名養殖戶,初步統計的損失達到3000萬元。(詳見人民網海南視窗10月5日報導《"彩虹"致海口軍曹魚大量死亡 漁民損失慘重》)。
-
誰說不怕缺氧的觀賞魚就一定不會缺氧,它們也會缺氧甚至死亡
它們也一定會有缺氧的諸多反應,就怕我們看不到。所以說很多魚友一直在問觀賞魚的飼養密度到底是多少,一個魚缸飼養多少魚才不會缺氧,大家看呢?這會與很多的因素都有關係。為什麼我們飼養的鬥魚經常會莫名其妙的爛鰭或者死亡?
-
暴雨也能致魚類死亡?科學家:缺氧是主要原因
眾所周知,在缺氧的湖泊之中,魚類死亡是一種常見現象。通常,造成這種情況的罪魁禍首是由於藻類的大量繁殖,水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導致了魚類的死亡。但是現在一項新的研究報告指出,氣候變化或成為了新的殺死魚類的誘因。
-
雲南百噸魚死亡 缺氧還是汙染原因待解【圖】
雲南百噸魚死亡 缺氧還是汙染原因待解【圖】 字號:小大 2013-06-25 16:39在庫區邊生活了7年的白美祥神情沮喪,原本指望賣掉這批魚準備結婚的他,因為魚都死了,結婚的事也因此擱淺。2007年雷打灘水庫剛蓄水時,白美祥和李德偉、普開龍、趙品紅等人就在庫區搞起了網箱養殖。歷經三年,網箱中魚兒正肥可上市銷售時,突如其來的災難降臨,網箱內數百噸魚相繼死亡。白美祥說,彌勒水產站和環保部門每年都給他們下達禁養通知,不準再在庫區養魚。
-
為何魚兒在氧氣充足情況下死亡?氧氣泵的使用方法很關鍵
在我們觀賞魚的飼養過程中,想要魚兒養的好,魚缸內的各種設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有些設備對於觀賞魚來說都有一定的優缺點,很多問題我們要從多個角度去看去考慮,就比如今天我們要講的氧氣泵。在魚缸中適當的增氧,可以加大魚兒的活力,消除新魚入缸所帶來的緊迫感,同時能夠促進水體溫度的平衡以及為硝化細菌提供足夠的氧氣,氧氣泵還可以配合水妖精、反氣舉使用,過濾和培菌的效果會更好。氧氣泵的優點是可以快速地溢出自來水中的氯氣和其它有害成分。特別是在新水中使用,效果更佳。
-
夏季高溫謹防觀賞魚缺氧,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應對
最近我們這裡的氣溫持續偏高,幾乎都在32度以上,看天氣預報,後天會達到35度的高溫,對於我們沿海城市來說,這已經算是高溫天氣了,並且在這種高溫天氣下,還是以多雲居多,整天也不見太陽,氣壓也不是很高,極度得悶熱難耐。在這種氣候下,觀賞魚極易發生缺氧或者悶缸的現象,我們一定要小心。
-
春季垂釣的最大難題:選對天氣和水域,巧避魚缺氧
判斷含氧量降低的方法水中的含氧量降低首先可以根據天氣情況來進行判斷,如果是持續低溫之後突然轉晴的天氣,水中含氧量就必然降低。另外,釣魚人還可以準備一個氣壓計,當氣壓低於1000hpa時就應該警惕有可能出現魚缺氧的現象。
-
[視頻]武漢:藍藻肆虐 魚兒死亡
[視頻]武漢:藍藻肆虐 魚兒死亡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05日 19:15 來源:CCTV.com 不過現在,太湖藍藻大爆發還是沒有平息,在武漢市的蔡甸區,最近也出現了一起藍藻爆發,造成大約20萬斤魚死亡,原因同樣是因為排汙導致。 「這裡是武漢市蔡甸區南湖的一個大型人工漁場,我們看到在這片面積超過1400畝的水面上漂浮著成片成片的死魚。現在整個水面形成了一個嚴重的汙染帶,湖面散發出刺鼻的惡臭。」 村民 夏小方:「死魚最大的有40多斤,小的只有一點點。」
-
金魚缺氧浮頭原因以及解決方法
如果稍微不注意,沒有及時換水,或者是沒有及時餵食又或者是為食過多,都可能造成金魚的死亡。而且缺氧也是造成金魚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那麼今天來跟著小編看一下,當今與魚缺氧浮頭時應該怎麼辦呢?我們看一下怎麼來預防金魚缺氧浮頭呢?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浮頭,這是指水中的溶解氧,降至魚類和水產動物不能正常呼吸時,魚類等動物頭部浮出水面的現象。
-
水溫的驟然突變,也會出現,鸚鵡魚頭朝下的現象
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魚兒的健康。有些剛接觸養魚的魚友並不注重這些以至於造成魚兒生病,頭朝下就是生病的一種表現形式。這就要求我們在養魚的時候一定要對水質嚴格把關,裝備強大的過濾的同時,還要有規律的進行換水。鸚鵡魚繁殖。這也是引起鸚鵡魚頭朝下的原因之一。處於繁殖期的鸚鵡魚由於腹部鼓大,同時兼備產卵的職責,會精心護卵。缺氧也會發生鸚鵡魚頭朝下的現象。
-
下雪天小龍蝦大多數時候都是缺氧引起死亡的?不是低溫凍死
大多數時候,小龍蝦在寒冷的冬天死亡,要麼是水溫溫差過大,短時間之內應激反應引起的死亡。還有冬季蝦苗蛻殼中毒引起的死亡,冬季水體缺氧引起的死亡。唯獨很少有因為低溫直接凍死的。昨天白天上午沒有下雪之前,我還去野溝裡面起籠子了,5個籠子起了10斤小龍蝦,後來我都投放到稻蝦田裡面去了,大部分都是1錢以上的,還有少量的米粒大小的小龍蝦。雖然溫度低,活力明顯可以看見沒有以前大了,但是依然會夾人。
-
悶熱缺氧 安溪龍門村內水庫20萬斤魚一夜間死亡
湖面霧氣瀰漫,天氣陰沉,養殖戶忙於打撈死魚。而現在7萬多尾魚一夜間死亡,光成本損失就上百萬元。專家稱,這些魚在短時間內大面積死亡為缺氧所致,多日的雷雨天氣為誘因,最主要還是養殖密度過高,水質富氧化,導致水庫含氧量過低。
-
埃及醫院ICU混亂一幕:新冠患者因缺氧集體死亡,護士呆住不動
然而,埃及衛生部長哈拉-扎耶德稱,那些患者並非死於缺氧,並指責是穆斯林兄弟會在散布謠言。他還保證,全國所有收治新冠患者的醫院都有充足的醫用氧氣儲備。但有死者家屬卻不這麼認為。一名男子的44歲父親上周六在醫院去世,他表示父親此前沒有任何疾病,健康狀況良好。
-
氣壓低魚缺氧不開口怎麼辦?你可以試試這樣改變
進入夏季之後,我們出去釣魚前應該多看看天氣預報,主要關注2方面,一是雷雨二是氣壓,前者關係到人身安全,後者關係魚獲雷雨天不釣魚是常識,無需多言,來說說氣壓氣壓會影響水中溶氧量,氣壓越低溶氧量就越低,而溶氧量又是魚生存的重要條件之一,因此釣魚前關注氣壓十分有必要我看見網上有許多文章建議大家在魚兒缺氧的時候由釣底改為釣浮,乍一看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