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疾病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死率、高醫療費用、低知曉率的特點,已經成為繼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之後快速增長、影響全球公共健康的第六大疾病。
「十四五」期間,全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老年人、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已經成為慢性腎臟疾病的高發人群,並且極易進展為尿毒症。「老、高、糖」人群慢性腎臟疾病防控已經不容忽視。如何管理好慢性病腎臟疾病的高發人群?為此,羅湖醫院集團羅湖中醫院腎病科團隊與蓮塘、翠嶺、大望、鵬興、水貝五大社區的家庭醫生聯手,共同進行慢性腎臟疾病的篩查及病人管理。
慢性腎臟疾病病人管理重在社區
老年人是社區家庭醫生服務的重點人群,糖尿病、高血壓也成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以及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的重要內容。社區醫療機構已經成為「老、高、糖」人群聚集的前沿陣地。當前社區居民對慢性腎病的認知程度較低,對「老、高、糖」人群的慢性腎臟疾病狀況疏於評價、管理,這些現象在隨訪中較為普遍。
今年起,羅湖醫院集團羅湖中醫院腎病科團隊與蓮塘、翠嶺、大望、鵬興、水貝五大社區的家庭醫生聯手,共同進行慢性腎臟疾病的篩查及病人管理。在目前已經進行的慢性腎臟疾病管理的五家社康中心中,4782例參加社區65歲以上老人體檢的人群慢性腎臟疾病患者平均佔比為11.63%,餅狀圖數據顯示,社區1、2、3、4、5的慢性腎臟疾病患者佔比分別為8.69%、17.64%、12.75%、5.84%、20.99%。
羅湖中醫院腎病科相關負責人介紹,由於「老、高、糖」人群對慢性腎臟疾病的認知程度偏低,自我管理能力較為欠缺,腎病科聯合社康家庭醫生組建中西醫結合護腎小組,通過一對一解讀體檢報告、小範圍講座、義診、出診等多種形式,清晰地向患者講解其腎功能狀況、護腎錦囊、隨訪要點、居家鍛鍊注意事項、隨身居家艾灸等護腎操作方法等,讓「老、高、糖」慢性腎臟疾病患者在家門口就能學習到專業的腎病預防、管理知識以及技能,從以往沉迷於「用藥治病」,轉向在專業的團隊引導下,掌握如何改變生活方式,怎樣擁有健康的飲食及運動習慣,如何情志暢達,怎樣合理安全用藥、居家艾灸等慢病管理手段,從而減輕併發症,延緩腎功能衰退的速度。
腎病是「沉默的殺手」,小心併發症
腎病是一個「沉默的殺手」。專家介紹,中國腎病患病率是10.8%,腎病的一大特點,就是它是非常「沉默」的。很多人以為自己能吃、能喝、能跑就是沒問題,那是因為腎臟具有強大的儲備功能。腎具有強大的儲備功能,這既是壞事,也是好事。當腎壞了70%-80%,可能病人都不知道,從這個角度來說,儲備能力強是壞事。但如果已經知道自己得了腎病,當然希望儲備能力越強越好,因為腎功能只要有30%在工作,那麼就不會得尿毒症。所以這就是許多人得了腎病卻渾然不知的原因。
中國腎臟病人80%合併有高血壓,腎病病人心血管事件明顯增加。中國腎病病人大多數不是死於尿毒症,有2/3的腎病患者死於中風、心梗。一個老年人得了腎病,他的死亡風險是同齡人的7倍;但一個年輕人得了腎病,他因中風或心梗導致的死亡風險是同齡人的100-150倍。
所以,管理腎病患者非常重要。隨著羅湖中醫院腎病科團隊與社康全科醫療團隊聯手的一系列幹預,轄區居民的慢病管理意識不斷提升,在促使慢病患者學會自我管理的同時,與社康、居民共同築起慢性腎臟疾病管理陣地。
採寫:南都記者 李榕
【來源:南方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