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尾酒起源於1776年紐約州埃爾姆斯福一家用雞尾羽毛作裝飾的酒館。一天當這家酒館各種酒都快賣完的時候,一些軍官走進來要買酒喝。一位叫貝特西·弗拉納根的女侍者,便把所有剩酒統統倒在一個大容器裡,並隨手從一隻大公雞身上撥了一根毛把酒攪勻端出來奉客。軍官們看看這酒的成色,品不出是什麼酒的味道,就問貝特西,貝特西隨口就答:「 這是雞尾酒哇!」一位軍官聽了這個 詞,高興地舉杯祝酒,還喊了一聲:「 雞尾酒萬歲!」從此便有了「雞尾酒」之名,這是在美洲被認可的起源。觀復導向帶你揭秘這些古老雞尾酒的配方!
01 殭屍(Zombie)
故事的主角是一名成功的美國商人,名叫Donn Beach,在好萊塢擁有一家名為「Don the Beachcomber」的餐廳。通過將相同成分的多種類型或樣式分層來創建更細微的風味(例如三種不同的香料混合物或兩種不同的熱帶果汁)來增加口感。他發明了70多種雞尾酒,其中之一就是「殭屍」。「殭屍」是非常精細的一款酒:按 Donn 本人說過的,他為「殭屍」試配方時,光是朗姆酒就用了兩箱半,這才得到想要的味道。
1934年某一天的下午,Donn Beach的一位好友要從洛杉磯飛往舊金山,臨行前Donn Beach邀請他在餐廳吃飯,並特意新調了一款雞尾酒給他品嘗。那位好友連喝三杯之後幾乎酩酊大醉,最後被抬著送上了飛機。幾天後朋友回訪,告知Donn Beach說「我在飛機上感覺自己已經變成了殭屍,「Zombie」雞尾酒由此得名。
配方:
3/4盎司鮮青檸汁
1/2 盎司 Don's Mix(2:1 西柚汁:肉桂浸泡的糖漿)
1/2 盎司 法勒姆糖漿(Falernum)
1 1/2 盎司 金色波多黎各朗姆酒
1 1/2 盎司 金色或深色牙買加朗姆酒
1 盎司 151紅糖朗姆酒(75.5度的蓋亞那朗姆酒)
1滴 苦酊 (Dash Angostura)
6滴 茴香酒(Herbsaint)
1茶匙 紅石榴糖漿
所有材料放進攪拌機,攪不超過5秒。加碎冰,加入薄荷苗做裝飾
02 漫步月球(Moonwalk)
這是一款為紀念尼爾·阿姆斯特朗於1969年7月21日成功登月而創作的雞尾酒。喬·吉爾摩(Joe Gilmore)是1955年至1976年在倫敦薩沃伊飯店(Savoy Hotel)的美國酒吧(American Bar)擔任首席調酒師的,他對製作雞尾酒很感興趣,以表彰他認為很重要的場合。因此,當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在1969年7月20日登上月球的第一步時,吉爾莫(Gilmore)調製了這款酒來紀念成功登月。
配方:
3滴 葡萄柚汁
2滴 玫瑰水
5/6盎司 柳橙柑香酒
加冰過篩,劇烈搖晃並加入香檳杯
03 桃子雞尾酒(Bellini)
1948年,威尼斯舉辦了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喬瓦尼·貝利尼(Giovanni Bellini)的藝術品展覽。這位威尼斯畫家,大約居住於1435年至1516年之間,以其對自然光的描繪而著稱。當時,朱塞佩·奇普裡亞尼(Giuseppe Cipriani)擁有威尼斯支柱哈裡酒吧(Harry’s Bar)。從作家和畫家到當地的精英和皇室成員,這裡都是社會人士。
根據酒吧老闆的兒子Arrigo的說法,Guiseppe使用桃汁和顏色是貝裡尼在作品中偏愛柔和色彩的首選靈感。朱塞佩索性將這款同樣色調與氣質的雞尾酒就命名為Bellini。果然,Bellini很快就風靡了整個威尼斯,乃至全世界,後來也成了IBA(International Bartenders Association 國際調酒師協會)的官方雞尾酒之一。
配方:在杯子中倒入三分之一的白桃汁,用義大利起泡酒裝滿玻璃杯的其餘部分。
04 尼格羅尼(Negroni)
內格羅尼(Negroni)是在佛羅倫斯發明的,這種雞尾酒本身也具有美國特色。它是一款產自義大利的苦酒,它的苦味一般人是難以下咽的,即使被用作於製作雞尾酒,但含有金巴利(Campari)的雞尾酒也並不是所有人都會接受的。
1919年,在義大利的弗洛倫薩的Caffè Casoni(後改名為Caffè Cavalli),從美國回來的尼格羅尼伯爵點了一杯他最愛的雞尾酒,但是要求調酒師把蘇打水換成金酒,並且將常用的裝飾檸檬換成了橙子,以表示這是一杯不同的雞尾酒。就這樣內格羅尼雞尾酒就誕生了,並且大受歡迎。來酒吧的客人都要點這款尼格羅尼伯爵的雞尾酒,流傳開來,這被雞尾酒就被叫做尼格羅尼。
配方:
1盎司 金巴利酒
1盎司 杜松子酒
1盎司 甜苦艾酒
混合在一起,用橙片裝飾
05 莫斯科之騾(Moscow Mule)
為什麼叫「莫斯科之騾」,是因為伏特加是俄羅斯果酒,這款雞尾酒的強勁衝力讓喝它的人仿佛被一頭騾子用力踢了一腳。莫斯科之騾的誕生,離不開美國那個大融合的年代,它的誕生,亦是背負了著名伏特加品牌Smirnoff開拓市場的決心。在Smirnoff還不是一個英國品牌之前——實際上斯米諾夫現在已經是帝亞吉歐旗下了,不過早在上世紀四十年代,smirnoff才剛剛來到北美市場,準備將伏特加賣給更多美國人的Rudolph Kunett(當時的斯米諾夫的總裁)和其他兩個老夥計發明了這款雞尾酒。
莫斯科之騾(Moscow Mule)是一款以伏特加為基酒,加入姜麥酒和酸橙等材料調製而成的雞尾酒。這款雞尾酒誕生於1950s,當時正是伏特加的全盛時期。使用姜麥酒。正宗的莫斯科使用銅馬克杯唯一的一款雞尾酒,原因是由於銅的導熱速率遠遠超過玻璃,在使用銅馬克杯製作雞尾酒的時候,表面會迅速起霧,給飲用者十分冰爽的感覺。
配方:
1.5盎司 伏特加
0.5盎司 青檸汁/青檸檬裝飾
1/4個 酸橙
乾薑水/薑汁啤酒加滿
06 蘋果馬提尼(Appletini)
馬提尼(Martini)與曼哈頓、布朗克斯並稱為三大雞尾酒,最初的飲料以當時的調酒師之一亞當·卡斯滕(Adam Karsten)的名字命名為亞當的蘋果馬提尼酒。但蘿拉(Lola)的小組此後不久刪除了「亞當」,將其保留為蘋果馬提尼酒或Appletini。簡單的名稱以及簡單的成分在飲料的持久吸引力中起作用。
配方:
8塊 冰塊
1盎司 伏特加
1盎司 蘋果力嬌酒
1盎司 蘋果汁
1片 蘋果片
搖至冰塊過濾入馬提尼杯中,加上蘋果片裝飾
07 颶風(Hurricane)
颶風(Hurricane)被創造於二戰期間,當時威士忌等酒一度供不應求,但朗姆酒很充足。全國各地的釀酒廠在戰爭期間一直致力於創造戰時必需品,當他們回到生產蘇格蘭威士忌,波旁威士忌和威士忌時,供應是可以理解的稀缺。但是朗姆酒從加勒比海地區穩定地流到密西西比州,當酒吧想購買國產酒時,人們鼓勵他們也購買大量朗姆酒。此酒融合了百香果的獨特香味,加上檸檬汁的酸,完全的詮釋了朗姆酒的美味。
配方:
4盎司 金朗姆酒
1盎司 檸檬汁
1盎司 橙汁
1盎司 百香果汁
加入朗姆酒、檸檬汁、橙汁、百香果汁,搖晃均勻,並用櫻桃和橙片裝飾
08 新加坡司令(Singapore Sling)
新加坡司令(Singapore sling)是由華裔原籍海南島的嚴崇文(Ngiam Tong Boon)酒保於1910年至1915年間所發明,當時他是為新加坡的萊佛士酒店工作。當時當地社會的差異:由於禮節標準,婦女無法在公共場所飲酒。他應顧客要求改良琴湯尼這種調酒, Ngiam通過創造一種故意杜松子酒,杜松子酒和櫻桃利口酒製成的杜松子酒雞尾酒,規避了傳統。它看起來像純果汁,這意味著女性可以在公共場合秘密喝酒。
原來新加坡司令是一種專為女性而設計的調酒,但今日已無此區別。這款酒口感清爽,有消除疲勞的功效。(新加坡航空公司的所有航線的所有等級倉位當中都免費提供該款雞尾酒。)
配方:
1.5盎司 金酒
1盎司櫻桃白蘭地
1盎司 檸檬汁
1茶匙 石榴汁糖漿
1滴 安高天娜苦酒
在杯中放入半杯冰塊,濾入調製好的雞尾酒,並用菠蘿、檸檬皮條裝飾
撰文:觀復龘人
監製:觀復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