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室操戈,蒙古帝國的分裂,其實在成吉思汗去世之時便已註定

2020-12-05 心向青史

嘉陵江、渠江、涪江的交匯處,便是大名鼎鼎的釣魚城,這裡東、南、北三面臨江,且江岸均為懸崖峭壁,是真正的天險所在。南宋之時,四川制置使餘玠在這裡築城,從此釣魚城成為重慶的重要屏障。

公元1259年,蒙哥汗親自率軍強攻釣魚城,但五個月後,蒙古人依然無法破城,釣魚城守將王堅一度還曾經偷襲蒙古大營。從七月開始,蜀中炎熱難當,軍中瘟疫橫行,但蒙哥依然沒有放棄,並誓奪釣魚城。

公元1259年8月11日,蒙哥暴斃,時年五十歲。蒙哥之死的原因眾說紛紜,有的說是感染瘟疫,有的說是被宋軍飛矢所傷,有的說是落水而死,但不管怎樣,蒙哥的突然死去,對當時的整個世界格局都影響甚大。

蒙哥死後,忽必烈與南宋賈似道議和北歸,與阿里不哥爭奪大汗之位;旭烈兀停止了在敘利亞的戰事,返回波斯,靜觀其變。

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都是成吉思汗四子拖雷之子,也都是蒙哥的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奪汗位直接導致了蒙古帝國的大分裂,不過帝國分裂的種子其實在成吉思汗去世之時便已埋下。

1、窩闊臺與拖雷

成吉思汗有四子:朮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蒙古舊俗是幼子繼承制,即父親在世之時將年長的兒子分出去成家,而幼子留在家中。四子之中,拖雷一直跟隨成吉思汗,同時戰功赫赫,深受鐵木真喜愛,按蒙古舊俗本來最有可能繼承汗位。

但對於自己的繼承人,成吉思汗一直猶豫不決。

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西徵前,忽蘭夫人問道:「諸皇子中,嫡子有4人,主上西歸後應由何人承統?」成吉思汗最終決定由窩闊臺為汗位繼承人,並說道:

掌管國家和大位是艱難的事,就讓窩闊臺管吧,而包括我所聚集起來的營地、家室、財產、庫藏以及軍隊在內的一切,則讓拖雷掌管。

看起來大局已定,但事實上並非這麼簡單。

成吉思汗死後,汗位虛懸了兩年,由拖雷監國。成吉思汗去世之時,80%的蒙古大軍歸拖雷掌管,雖然成吉思汗生前確立了窩闊臺的大汗繼承權,但形式上仍要經過忽裡臺的選舉,而1229年的忽裡臺大會開了30多天,窩闊臺才繼承大位,其對手只能是拖雷。當時朮赤已死,察合臺支持窩闊臺,拖雷只能妥協。

拖雷監國兩年,手握重兵,窩闊臺對其十分忌憚。

窩闊臺

公元1232年,拖雷在三峰山為滅金取得了一次決定性的勝利。史載,當時天降大雪,勝利在望之時,蒙古諸將主張待窩闊臺到達之後再攻擊,也就是將戰果讓與大汗,但拖雷不肯,並立即出兵,大敗金軍。

此戰後,拖雷與窩闊臺一同返回,途中窩闊臺忽然病了,昏迷不醒。珊蠻佔卜後說,這是因為蒙古滅金後,金國山川之神作祟,只有親人代替窩闊臺去死,窩闊臺的病才能好。不久窩闊臺想喝水,珊蠻說必須親人代喝,於是拖雷便將珊蠻咒過的水喝了,並請哥哥照顧自己的孤兒寡母。

幾天後,拖雷死,窩闊臺病癒。

拖雷死時,年僅三十九歲,其死因眾說紛紜,但窩闊臺脫不了干係,而窩闊臺系與拖雷系矛盾的種子就此種下。

2、大汗之位回歸拖雷系

窩闊臺在1241年去世之後,蒙古政局動蕩,其子貴由僅在位兩年便去世了。

此後,蒙古大汗之位最終被蒙哥取得。蒙哥得位,一半出於母親的策劃,一半依靠拔都(朮赤長子)的支持。

朮赤系、拖雷系VS窩闊臺系、察合臺系舉行忽裡臺大會之前,拔都已經與朮赤家族確立了蒙哥的大汗之位,但窩闊臺系與察合臺系的諸王反對,於是拔都派弟弟別兒哥帶三萬大軍扶植蒙哥登基。

1251年,蒙哥即大汗位,同時誅殺窩闊臺系和察合臺系兩族中反對者七十餘人(一說三百餘人),從此窩闊臺系和察合臺系式微,這也是四大汗國之中這兩系僅據有中亞地區的重要原因。

3、忽必烈VS阿里不哥——>忽必烈VS海都

公元1259年,蒙哥暴斃於釣魚臺後,蒙古大汗之爭再起烽煙。

公元1260年,忽必烈在開平召開忽裡臺即大汗位,之後阿里不哥以留守監國的身份即大汗位於和林,戰爭一觸即發。

此時的蒙古帝國,忽必烈佔據中原,旭烈兀佔據西亞(建立伊爾汗國),拔都的後代佔據俄羅斯(建立金帳汗國),阿里不哥佔據中亞和蒙古草原。

旭烈兀的態度蒙哥死後,遠在敘利亞的旭烈兀返回波斯,但最終決定不再返還蒙古。不過旭烈兀是忽必烈的堅定支持者,並屢次遣使指責阿里不哥。

窩闊臺系的態度海都,是窩闊臺的孫子,海都是阿里不哥的堅定支持者。由於成吉思汗曾說過,只要窩闊臺有一個吃奶的後代,都比其他人優先繼承大汗,而海都又野心勃勃,他支持阿里不哥的目的在於不斷擴充自己的勢力,他看到了重整山河的希望。

拔都系的態度拔都曾經用實力將蒙哥推上了大汗的寶座,但他在蒙哥死時已經過世(1256年),其弟別兒哥即位,對於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戰爭採取了觀望的態度。

但是,別兒哥是蒙古人中第一個皈依伊斯蘭教的君主,他對旭烈兀滅阿拉伯帝國,屠城、殺戮穆斯林非常不滿,於是出兵與旭烈兀爭奪高加索地區。

從此,伊爾汗國和金帳汗國在西亞徵戰不休,旭烈兀從此也無暇顧及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的爭鬥。

於是,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的戰爭,最後幾乎就只是中國境內的戰爭,忽必烈在南,阿里不哥在北。

公元1261年,忽必烈在昔土木大戰中擊敗了阿里不哥的主力。

公元1264年,阿里不哥戰敗投降。之後阿里不哥按蒙古風俗披上大帳的門帘,入見忽必烈。

「我親愛的弟弟,在這場紛爭中誰對了呢?是我們還是你們呢?」「當時是我們,現在是你們。」阿里不哥答道。

兩年後,阿里不哥去世,一說是被忽必烈毒死。

海都之亂忽必烈雖然取得了勝利,但蒙古帝國卻在事實上完成了分裂,金帳汗國位於俄羅斯,伊爾汗國位于波斯,而中亞地區是察合臺汗國的地盤,窩闊臺的孫子海都在阿里不哥戰敗後於1268年重新反叛,並建立了窩闊臺汗國。

忽必烈在世之時並未平定中亞,這裡是窩闊臺汗國和察合臺汗國的地盤,且海都不斷對元朝發動進攻。

公元1301年,海都再度出兵元朝,最後在和林被忽必烈曾孫元武宗海山所擊敗,傷重而死,海都之亂至此平定。

公元1309年,元朝與察合臺汗國瓜分了窩闊臺汗國。

當年的成吉思汗繼承人,窩闊臺的汗國是蒙古四大汗國中第一個消失。

蒙古帝國的分裂,從成吉思汗在繼承人中糾結於窩闊臺還是拖雷之時便已註定,而蒙古大汗在窩闊臺系和拖雷系間的爭奪,最終導致了蒙古帝國的分裂。

相關焦點

  • 三子窩闊臺最無能,也最沒資格,為什麼成吉思汗偏偏傳位給他
    因此成吉思汗應該按照蒙古人的規矩,把位子讓給拖雷。再者,拖雷是成吉思汗四個兒子中打仗最厲害的一個,按劉邦的說法,他最像自己。那時蒙古人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對外作戰,因此成吉思汗顯然應該把位子傳給他。然而,成吉思汗傳位之人,其實就是三子窩闊臺,窩闊臺是成吉思汗兒子中,繼承汗位最不稱職的,也是最不稱職的。與拖雷、朮赤和察合臺相比,他的作戰能力非常有限。
  • 成吉思汗一生娶了近40名妻妾子女無數,蒙古帝國給世界帶來了什麼
    1219年,成吉思汗發動第一次西徵。如撒馬爾罕、布哈拉、大不裡士,相繼陷落。第一次西徵歷時七年,蒙古鐵騎一直衝到高加索山脈,初次震撼了歐亞大陸。1227年,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時病逝,終年六十六歲。他一生娶了近40名妻妾,子女無數,其中有4個被承認有繼承權。臨死前,成吉思汗任命三子窩闊臺繼承汗位。在鞏固權力之後,窩闊臺繼續擴張,方向仍然是:南面和西面。
  • 【蒙古帝國君王譜】窩闊臺汗國(五):貴由
    蒙古帝國第三任大汗貴由、第四任大汗蒙哥,以及後來的元朝開國皇帝忽必烈,堂兄弟三人都是蒙古第二次西徵時拔都的部下。 1241年12月11日,窩闊臺去世,汗位虛懸,貴由的母親乃馬真脫列哥那稱制,法紀混亂,很多宗王貴族濫發牌符徵斂財物,唯有拖雷家族沒有這樣做,贏得了聲譽。
  • 杉山正明:蒙古帝國給後世的內陸帝國帶來怎麼樣的影響?
    此外,作為哈喇察兒嫡支的八魯剌思部首領一系,在成吉思汗分封家族兀魯思之時,被指名為分給次子察合臺的四個千戶(波斯語作hizāra,蒙古語作mingqan)之首,使其在後來經歷了發展、分裂、再度統一等複雜過程的察合臺兀魯思這一集團中,一直處於世襲家臣之首或者是門閥貴族的最高層。
  • 蒙古帝國最害怕的一個國家 其戰法讓成吉思汗孫子命喪黃泉
    蒙古帝國最害怕的一個國家 其戰法讓成吉思汗孫子命喪黃泉 成吉思汗的蒙古鐵騎曾經橫掃歐亞大陸,基本上沒有哪個國家的軍隊是蒙古鐵騎的對手。但是有這麼一個國家,它曾大敗蒙古軍,蒙古帝國的大汗蒙哥(成吉思汗的孫子)都戰死沙場。
  • 成吉思汗子孫急於爭位奪權
    本來是一次愉快的放行,沒想到當使團行至訛答剌時遭遇搶劫,而且商隊成員全被殺。隨後,成吉思汗派使團到花剌子模交涉,要求對方嚴懲兇手,交還貨物。但花剌子模根本沒有把蒙古人放在眼裡,因為他們倚仗有40萬雄兵坐陣,可以隨著戲辱蒙古帝國。接下來,花剌子模的操作更加亮眼,他們先將正使處死,後將副使的鬍子與眉毛燎光,然後枕戈待旦,恭候蒙古大軍光臨。
  • 拔都身為蒙古帝國宗王之長,為什麼不爭大汗之位?
    在此後一段時間內,蒙古帝國內部經歷了一次錯綜複雜的權力交替,最終窩闊臺的長子貴由登上了帝國大汗的寶座。不過,貴由並非窩闊臺指定的汗位繼承人,因此這也為幾年後又一次汗位之爭埋下了隱患。貴由在爭奪汗位的過程中,拔都也是想方設法地阻撓。貴由稱汗後,對這位遠在金帳汗國的堂兄極為不滿,無時無刻不想除之而後快。 1247年秋,貴由以西巡為幌子率領精銳部隊進入準格爾地區,打算對拔都展開突襲。然而,這場險些導致蒙古帝國分裂的大戰卻因為貴由的突然離世而宣告終止。 貴由離世後,帝國大汗之位再度懸空。
  • 蒙古人: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早些時候八鄰首領火兒赤宣布:「天國(騰格里)註定鐵木真將成為我們的汗。這是聖靈向我揭示的,我又向你們揭示。」同樣來自天國之命的又一種說法是人們可以稱之為「木華黎預言」。有一天,當鐵木真在合兒郭納黑·朱布兒紮營時,札刺兒部木華黎提醒他,在同一地點,同一棵樹下,取得汗號的最後一位蒙古首領忽圖刺曾經在此歌舞宴會慶祝他的登位。「從那時起,蒙古人經歷了苦難的日子,他們中不再有汗。
  • 成吉思汗的陵墓為何至今找不到?在他的遺囑中,早已道出其中原因
    在路過鄂爾多斯草原的包爾陶勒蓋時,他對此處的風景甚是喜歡,於是對左右將領說:「我死後可葬於此。」不成想,他的這一番話竟在次年成真。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圍獵時墜馬受傷,自此高燒不起。8月5日,最終病逝於六盤山。一代天驕,就此逝去。然而,當成吉思汗去世之後,人們在熱衷於討論他的功過之時,卻發現他的陵墓才是他戎馬一生中最大的疑雲。那麼,成吉思汗到底葬在了何處呢?
  • 王者崛起:鐵木真為啥能統一蒙古各部,並被尊為「成吉思汗」
    王者崛起:鐵木真為啥能統一蒙古各部,並被尊為「成吉思汗」據《蒙古秘史》介紹,鐵木真(成吉思汗)的祖上遷到不兒罕山地區時,發現這座山比原來的山還要高大,自以為是世界上最高的、至高無上的山,因此起名叫「罕山」,也就是今天蒙古國的大肯特山。
  • 成吉思汗曾經打下的江山,如今都包含了哪些國家?
    蒙古帝國是世界歷史上的十大帝國之一,領土面積排在第二位,僅次於日不落帝國。蒙古帝國的締造者是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最後一位統治者則是蒙哥汗(孛兒只斤蒙哥)。從成吉思汗開始,經歷窩闊臺汗、貴由汗、蒙哥汗等君主的擴張,蒙古帝國在公元1259年時已經是世界上版圖最大的帝國(僅次於後來的日不落帝國)。不過,蒙哥汗在討伐南宋合州釣魚城(進重慶合川區釣魚城)時戰死,西徵到非洲邊境和東歐的蒙古騎兵迅速後退,而討伐南宋的蒙古軍隊也北撤回去,為了爭奪汗位,蒙古帝國從此陷入內亂。
  • 學誰不好:日本有些人為什麼宣稱成吉思汗其實是源義經?
    眾所周知,成吉思汗開創的蒙古帝國是人類歷史上疆域最遼闊的帝國之一。不過有意思的是,與成吉思汗幾乎八竿子打不著的日本卻有人宣稱成吉思汗其實是日本歷史上的名將源義經。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源義經是鎌倉幕府初代將軍源賴朝的異母弟,也是當時日本最傑出的軍事家,為鎌倉幕府立下了蓋世之功。
  • 氣吞山河的成吉思汗,為什麼唯獨放過了近在咫尺的印度?
    公元1206年,鐵木真以橫掃八荒之勢、氣吞寰宇之心,一統蒙古諸部,即「大蒙古國」皇帝位,上尊號曰「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諸部後,彎刀所向無不摧枯拉朽,西夏、金國、花剌子模在蒙古騎兵雷霆萬鈞的攻勢下紛紛敗北。
  • 象兵阻擋成吉思汗取印度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後,曾多次發動徵服戰爭,徵服地域西達黑海海濱,東括幾乎整個東亞,建立了橫跨歐亞兩洲的帝國。但令人疑惑的是蒙古的鐵騎唯獨沒有侵佔離自己較近的印度國。歷史上有很多學者對此提出了見解。 八剌率領的兩萬蒙古軍進入印度境內,沿途攻下了一些城市,但始終未找到扎蘭丁的蹤跡。
  • 「一代天驕」蒙古雄鷹,成吉思汗和他的孫子忽必烈的戎馬一生!
    在今天的中國內蒙古自治區的土地上,有一座面積很大的非常宏偉的陵園,那是偉大領袖成吉思汗的陵墓。這座宏偉的陵園的外形是有蒙古特色的蒙古包式的穹廬頂,這穹廬頂上是用金色和藍色的琉璃瓦鑲嵌上去的。從遠處看這座陵園,你會發現陵園是金光燦燦、金碧輝煌的,十分的壯觀好看。
  • 跟隨成吉思汗遠徵歐洲的戰犬——蒙古細犬
    跟隨成吉思汗遠徵歐洲的戰犬——蒙古細犬 蒙古細犬,最早起源於遼代,蒙古細狗在遼代就已經存在並受到了契丹王室的垂愛,契丹貴族從當時居於額爾古納河流域蒙古人那裡索取來的良種犬加以培育的。
  • 800年前,稱霸歐亞大陸的帝王成吉思汗,死後究竟葬在哪裡?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關於成吉思汗陵墓的故事,在了解其陵墓之前,我們先簡單回顧一下,成吉思汗的人生經歷,他出生於公元1162年,小時候因為父親不幸去世,投靠其他部落暗中積蓄實力。1189年時,他當上了蒙古乞顏部的可汗,在這之後他帶領手下的人一路橫推,統一了蒙古各個部落,在1206年時建立大蒙古國成為皇帝,此後他多次對外發動戰爭,陸續徵服了很多地區。
  • 「成吉思汗」是啥意思呢?歷史上有兩個成吉思汗,能力相差巨大
    按照《史集·部族志》的解釋,說蒙語中「成」是「堅強」的意思;「成吉思」是其複數,《通史簡編》也認為「成」是「剛強」,「吉思」是「多數」。因此「成吉思汗」是堅強的大汗的意思。然而,在蒙古語裡,「成吉思」其實是一個不可再分的詞,意思是「天賜」。「成吉思汗」即是上天賜予蒙古人的大汗。
  • 成吉思汗去世有五種說法
    成吉思汗是古今中外著名的歷史人物,同時又是一位最有爭議的人物。強大的克烈部被滅,成吉思汗統一了呼倫貝爾草原,之後建立蒙古帝國、滅花剌子模,徵服地域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帶領蒙古族人四處徵戰的成吉思汗,是一個擁有著雄圖霸業的徵服者。
  • 對鐵木真恩重如山的兩個女人 捧出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正殿的後部則是寢宮,供奉成吉思汗和他的三位夫人的靈樞。不過,這裡其實並不是成吉思汗真正的埋骨地,而只是一座衣冠冢,為什麼呢?因為當年成吉思汗在徵伐西夏時去世,是按照蒙古風俗秘密下葬後再用馬匹踏平的,墓地至今不知所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