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陳珍珍 知識分子 收錄於話題#科學前沿109個
一個獅尾狒繁殖小單元。圖源:Wikimedia Commons/dave watts
撰文丨陳珍珍
責編丨戴 威
● ● ●
女性發育過程中需要些什麼?鈣、鐵、鋅、硒、維生素,還有適度的鍛鍊等等。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有趣的觀點稱,父親在家庭中的存在與否會改變年輕女孩的成熟時間 [1]。雖然這個觀點頗具爭議性,且缺乏機制研究,但這一現象發生在了野生獅尾狒身上。
最新的一個研究顯示 [2],處於青春期前的雌性獅尾狒(Theropithecus gelada),的確會在新的雄性頭領到來後加速成熟,然而,她們若和有血緣關係雄性共同生活,則會推遲她們的性成熟。11月5日,《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雜誌刊發了這一研究。
其實,早在50年之前,美國動物學家約翰·范登伯格(John Vandenbergh)就做了一系列關於雌性小鼠的實驗。他發現當把雌性小鼠與不相關的成年雄性小鼠放在一起生活時,雌性小鼠會成熟的更早些 [3],這一現象稱為 「範登伯格效應」,後來也被發現出現在很多嚙齒類、袋鼠、阿拉伯狒狒等哺乳動物身上。還有研究表明雌性小鼠與異性親屬生活時,會推遲成熟時期。
這些實驗大部分都是在人為控制下進行的,而在自然環境下的證據很少。因此,密西根大學心理學和人類學教授潔辛塔·比那(Jacinta C. Beehner)的研究團隊,利用野生獅尾狒長達14年的自然生存數據,研究了獅尾狒雄性介導的成熟機制。
一隻雄性獅尾狒。圖源:Wikimedia Commons/Geertchaos
獅尾狒是一種不爬樹的陸生猴類,雖然看起來 「尖嘴獠牙」,但卻是草食性動物,僅存在於衣索比亞。他們是典型的群居動物,以 「一雄多雌」 團體形式存在,通常由一頭成年公猴、幾頭母猴以及它們的後代組成 [4]。
與此同時,也存在一些雄性單身小團體,他們對於「一雄多雌」的團體形式時刻產生著威脅。所謂 「勝者為王」,單身雄性獅尾狒會通過挑戰團體內的雄性頭領,獲得雌性獅尾狒的追隨,進而產生雄性頭領的更替。通常來說,雄性獅尾狒的任期約為2.74年 [2]。
該項研究便是利用獅尾狒這一 「更替」 傳統,進而觀察當新的雄性頭領 「上任」 後,一個團體內雌性獅尾狒的性成熟過程。而雌性獅尾狒性成熟的一個典型形態特徵,就是其胸前逐漸腫脹的紅色斑塊,類似於人的乳腺發育。
有父親陪伴,雌性獅尾狒性成熟晚
在衣索比亞的瑟門山國家公園,研究人員找到了80個未成熟雌性獅尾狒的數據,並將其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
他們發現,在28個新的雄性頭領上任後,胸前紅色斑塊首次腫脹的雌性獅尾狒數量立刻達到頂峰,是其他月份雌性獅尾狒性成熟個體數量的三倍。此外,當雌性獅尾狒與她們的父親在一起時,往往會推遲成熟時間,然而隨著雌性獅尾狒的年齡增加,父親對她們性成熟的抑制作用顯著減弱。
根據所有雌性獅尾狒的數據,新的雄性頭領上任後能促進雌性成熟時間提前4.6個月左右,而相應父親的抑制作用大概達到5.2個月。
雌性獅尾狒性成熟時的年齡分布(N = 80)。根據最小性成熟年齡時父親陪伴與否、性成熟前三個月是否有新雄性接管,分為4類情況。淺綠:有父親、無新雄性接管;深綠:有父親、有新雄性接管;淺藍:無父親、無新雄性接管;深藍:無父親、有新雄性接管。虛線表示所有雌性獅尾狒成熟的中位年齡。圖源:參考文獻[2]
新的雄性頭領上任後,
所有未成熟雌性的雌激素均立即增加
雌激素是促進雌性動物第二性徵發育以及性器官成熟的化學物質,對人等哺乳動物的生長發育和性成熟至關重要。
在青春期前,雌激素通過抑制下丘腦-垂體-性腺軸(HPG軸)來降低促性腺激素(GnRH)釋放,進而抑制性成熟。在青春期時,雌激素的作用反轉,促進HPG軸釋放GnRH,進而促進第二性徵發育和性器官成熟。這是典型的神經內分泌調節過程。
研究人員針對51個少年雌性獅尾狒,通過放射免疫檢定法來測量她們糞便內雌激素代謝產物,發現無論年齡多大,當新的雄性頭領上任後,所有未成年雌性的雌激素均立即增加。
1至4歲雌性獅尾狒糞便中雌激素殘留量顯示,當出現新的雄性頭領,即使離性成熟年齡還遠的1歲雌性體內雌激素也會增加。圖源:參考文獻[2]
雖然曾有研究表明外源性雌二醇—— 一種甾體類雌激素,能夠加速青春期前雌鼠的性成熟過程 [5],但由於獅尾狒沒有接收外界化學信號的犁鼻器,加上群居的特性,很難將外源性化學信號作用於特定個體,因此研究者認為是「內源性雌激素」的分泌增加,促進了雌性獅尾狒的性成熟過程。
對於獅尾狒的雄性介導性成熟機制,研究人員尋找了幾種可能的解釋。第一種解釋認為,雌性隨新出現的成年雄性而性成熟,是為了提早首次生產的時間。但這種解釋對壽命短的物種更有利,對於壽命長、繁育投資大的雌性獅尾狒,模型計算即使提早頭胎一輩子也只能多生0.14個後代。因此,獅尾狒的雄性介導性成熟可能並不是為了提早首次生育。
第二個解釋認為,雄性介導性成熟源於新雄性的到來創造了理想繁育時機。新雄性不僅能讓雌性獅尾狒從父親帶來的生殖壓抑中解脫出來,還意味接下來不太可能有新的權利交接。因此,雌性獅尾狒可能抓住權利變更間的暫時安定來交配、懷孕、餵奶,避免鬥爭帶來的流產和殺嬰。從數據上看,這種時機選擇能讓雌性把孩子帶大到1歲,而嬰兒1歲以上後遭遇殺嬰的可能大幅降低。因此,研究認為「最佳時機」說可以解釋雄性介導性成熟機制的好處。
第三種假設認為,遇到新到來的雄性加快性成熟並不是一種適應性機制,而是自然選擇的副產品。也就是說,長期演化選擇了能對新雄性保持敏感的雌性,把不敏感的都篩掉了。
不過,究竟是物種進化過程中的適應性變化,還是自然選擇了對新的成年雄性保持敏感性的雌性?這點仍無法確定。
由於野生獅尾狒的研究數據更貼近於自然發展狀態,也就意味著研究數據中仍有更多複雜因素摻雜其中,因此要通過獅尾狒的行為規律來考慮人的變化,仍需要更多實驗觀察。
正如比那所言:「敬請期待下一個14年的研究數據吧!」 [6]
參考文獻
[1] Rowe, D.C. (2000). Environmental and genetic influences on pubertal development: Evolutionary life history traits? In Genetic Influences on Human Fertility and Sexuality: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Contributions from the Biologic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J.L. Rodgers, D.C. Rowe, and W.B. Miller, eds.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pp. 147–168.
[2] Lu et al., Male-Mediated Maturation in Wild Geladas, Current Biology (2020), https://doi.org/10.1016/ j.cub.2020.10.003
[3] Vandenbergh, J.G. (1967). Effect of the presence of a male on the sexual maturation of female mice. Endocrinology 81, 345–349.
[4] Snyder-Mackler, N., Beehner, J.C., and Bergman, T.J. (2012). Defining higher levels in the multilevel societies of geladas (Theropithecus gelada). Int J Primatol 33, 1054–1068.
[5] Tinwell, H., and Ashby, J. (2004). Sensitivity of the immature rat uterotrophic assay to mixtures of estrogens.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112,575–582.
[6]Cell Press. When new males take over, these female primates hurry up and mature
原標題:《雌性獅尾狒發育的秘密:爸爸在就晚熟,遇到陌生雄性加快性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