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的多倫多春寒料峭。一日風和日麗,抵消不少寒意,此時政府還未禁足,老倆口驅車來到動物園附近的森林公園。
這是我們首次徒步的公園,投身大自然便有驚喜,走著走著忽聞似鵝的鳴叫聲,但又不同於平日常聽到的雁鵝聲音,似乎更加渾厚但沙啞。
尋聲走到山坡後,赫然發現一個不小的池塘裡,五隻白天鵝,正悠閒地嬉戲,看見我們便悠哉悠哉地穿過綠色的浮萍遊蕩過來。
正想著是否悄悄走過去親近它們,它們居然主動遊了過來,令我們喜出望外。趕緊拿出手機一影為快,生怕它們又走了。
它們上了岸後旁若無人地在我們身邊晃蕩,讓我們看清了每一隻白天鵝的身上都綁著黃色編號,應該是動物保護組織做的工作。而且驚奇地發現,所有白天鵝都是黑嘴,但有一隻白天鵝是黃掌,多數卻是黒掌。
晃蕩了一會兒見我們沒反應,就大搖大擺地在岸邊閒逛,一會兒還有一對兒走向湖邊,兩隻白天鵝整齊劃一地伸脖縮脖,並在伸脖時有節奏地鳴叫,不知是抒情還是喚友。
岸邊閒逛的三隻在草叢中尋覓了一會兒似乎沒有收穫,其中一隻乾脆蹣跚著走向我太太,又是鞠躬又是圍著轉,似乎沒有吃的絕不離開的架勢。
太太趕緊搜索口袋看有無吃的可以應付,結果還真找著了一塊放兜裡防低血糖應急的點心,連忙掏出來給白天鵝餵食。
此情此景引起我的雅興,特作十六字令兩首錄之:
鵝,
起舞翩翩碎婆娑,
浮萍散,
弄影秀婀娜。
鵝,
慧眼逢人即拜佛,
施然近,
可否管吃喝?
志願者正準備為一隻黑嘴天鵝打黃標
回到家裡仍然好奇,為何野生白天鵝都會打上黃標牌?
網上一查資料還真學到東西,也了解了一段美好故事。原來這是著名的黑嘴天鵝
英文:Trumpeter Swan 學名:Cygnus buccinator
別名:啞音天鵝、號角天鵝
黑嘴天鵝是北美最大型的原生鳥類,其體重和形態也是生活在地球上最大的水禽。
黑嘴天鵝全身除腳和嘴是黑色外,其餘全白色。
(眼見為實,我們親眼所見腳有黃色的,可見百科也不一定全對,或許後來有雜交變異。)
志願者正在為黑嘴天鵝打黃標
原來這種天鵝200年前在北美曾有10萬多隻,但後被人類捕殺幾近滅絕,在1945年時北美僅剩69隻,後來在民間興起黑嘴天鵝重返工程,並在大多倫多的柏林頓Burlington的一個湖,專門設立黑嘴天鵝保護基地,志願者們把所有能見到的黑嘴天鵝都打上黃標,編上號,以便觀察它們生活起居。從此黑嘴天鵝得到較好的保護。到現在又已恢復到200隻以上。我們所見到的正是這200多隻中的其中之五。
由這段歷史恍然大悟它們為何不僅不怕人,還主動親近人,可見黑嘴天鵝的靈性。
為我們早春之遊巧遇珍貴的黑嘴天鵝由衷慶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