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西網/撫州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張松松報導:自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來,樂安縣教體局緊緊圍繞「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體要求,聚焦群眾關切的重點難點問題,堅持主題教育和回應群眾關切相結合,牢記「三個初心」,聚焦「三個著力」,在堅定理想信念,破解家長停車難,入園難、入園貴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不忘奉獻初心,著力突出「信念總抓手」
「有學生就有老師,而我就在那兒。」「只要山上有孩子,我心中就有上山的路……」「我們不是因為看到了希望才去堅持,而是我們堅持了才有希望。」這是教育題材影片《一生只為一事來》中的場景。
「她用近四十年的堅持,以最質樸的信念堅守著自己的初心,讓大山裡的孩子看到希望,走出大山,實現夢想。看了此片,我深受感動和教育,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更要學習支老師這種『一生只為一事來』的信念和精神,不忘奉獻初心,時刻牢記『教書育人』的使命。」金竹民族學校青年教師江敏在看完影片後說道。
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縣教體局黨委以各校支部為單位,組織教師觀看教育題材影片《一生只為一事來》;利用「學習強國」,工作微信群等方式學習陳立群同志放棄杭州百萬年薪到貴州無償支教的感人事跡,用質樸的信念堅守初心,擔教育使命,用實際行動踐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組織黨委委員到各掛點學校上黨課70餘次;各校支部利用本地紅色資源,組織教師到湖坪整編舊址——國寶公祠,紅軍第四次反「圍剿」戰役舊址——登仙橋接受紅色教育學習;開展誦讀紅色家書比賽,重溫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奉獻精神,提升理想信念。通過開展主題教育,確保廣大教師理論學習有收穫、思想政治受洗禮、理想信念有升華。
不忘為民初心,著力破解「家長停車難」
「以前一到上學和放學的時候,學校門口就『堵成一鍋粥』,校門口停滿了接送學生的車輛,後來的車輛沒有停車位,乾脆就停到了機動車道上。住在學校附近的居民上班出不去,送學生的家長進不來。現在有100多個停車位,大家都按照秩序停車,交通秩序好多了。」家住樂安三小旁的陳師傅說道。
樂安三小位於老城區與縣人民醫院毗鄰,學校門口就是南門花園十字路口。上學放學時段接送學生的家長,來往的學生,道路上過往的車流和人流相互疊加,造成交通擁堵,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縣教體局拓寬工作思路,整合資源、創造條件,對學校東校門前右側30米處佔地面積400多平方米的小山丘進行剷平並進行硬化、劃定停車線,為學長家長提供了100多個停車位。有效解決了學生家長停車難問題,緩解了校門口道路的交通壓力,使行車秩序與停車秩序得到了明顯改善,得到周邊居民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為進一步優化校園周邊環境,教體局籌集資金90萬元,為城區學校安裝一鍵式與公安聯網緊急報警裝置;樂安一中、二中、四小、二小等4所學校增設了升降式防衝撞柱;全縣各中小學校在校門口路段增設交通標識及警示燈,重新施劃校門口禁停網格線、斑馬線;添置了防護器械94套、增配備消防滅火器1000瓶。
不忘育人初心,著力破解「幼兒入園難、入園貴」
「一學期只要750元,室外活動場地很開闊,孩子能在家門口上幼兒園,我在外面工作也放心多了。」今年秋季開學時家住山碭鎮的王慧琳帶孩子到山碭鎮中心幼兒園報名時說。
去年「一鄉一園」還未開園,很多在外務工的居民,只能把孩子帶到工作地上幼兒園,因為沒有買房,公辦園難以入園,民辦園要麼收費便宜、質量不高,要麼師資雄厚、收費高昂,家長還要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孩子,既增加了經濟壓力又增加了工作壓力。
為切實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問題,縣教體局多措並舉。今年秋季全縣「一鄉一園」已全部開園辦學,增加公辦園幼兒4000餘名,同時對人口數量較多的鄉鎮,加強了村級公辦園建設和閒置校舍改造,分別增加公辦學位245個和280個。招聘編外合同制幼師44名,工資和福利待遇不低於本縣最低工資標準的1.5倍,納入社保,並按規定配備保教人員。實行全縣公辦幼兒園經費統籌管理封閉運行,縣財政足額撥付生均公用經費,並將鄉鎮公辦幼兒園、縣幼兒園保教費實行財政全額返還,由縣教體局統籌管理使用,確保所有幼兒園正常運轉。對家庭困難幼兒每人每年補助600元,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幼兒每人每年補助1500元,今年春秋學期資助家庭困難幼兒395人次,建檔立卡幼兒2817人次,共發放補助223.125萬元。抓住新城區建設和中心城區棚戶區改造契機,規劃在縣城再新建三所公辦幼兒園。移交、收購、新建部分小區幼兒園,辦成公辦幼兒園,增加公辦園學位。
今年10月,縣教體局還對轄區內的所有幼兒園辦園行為進行專項督查,對13所無證照幼兒園重點監控。其中2所進行消防整改,具備辦園條件後,教體局給予了審批,有4所正在積極整改,對其餘7所未申報或無法進行消防整改的無證園,教體局牽頭組織公安局、住建局、供電局及自來水公司等部門聯合執法,對其採取了斷水斷電,張貼停辦通告和停辦封條等強制措施予以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