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巡山遇羚牛攻擊 自然保護區巡護員爬樹避險
巡山遇羚牛攻擊 自然保護區巡護員爬樹避險 2019-11-11 15:42:45 2019年11月11日 15:42 來源:華西都市報參與互動 蜂桶寨自然保護區巡護員王明華: 巡山遇羚牛攻擊
-
湖北十堰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生羚牛
竹谿縣桃源鄉羊角洞村發現的羚牛。 馮世立 攝中新網十堰6月8日電 (嚴文駿偉 金勤)十堰市竹谿縣、竹山縣近日陸續發現一野生動物。8日,經十堰市野保站工作人員確認,這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羚牛。6月6日,在十堰市竹谿縣桃源鄉羊角洞村,當地林業站職工馮世立例行巡山管護途中,在一處小河邊發現了這隻「大傢伙」。
-
十堰首次出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羚牛!
6月6日下午6點左右,十堰市竹谿縣桃源鄉林業站職工馮世立在例行巡山管護途中,在桃源鄉羊角洞村白溪河管護點,偶然用手機拍攝下了,這樣的畫面,只見一頭似羊又似牛,體型雄健的動物,從村民屋後的菜地走出,悠閒地進入一旁的河中喝起水來,喝完水後沒多一會兒,便消失在了對面的密林中。
-
與羚牛相遇
在野外見羚牛不是件容易的事,許多人專門找羚牛,總是掃興而歸,記者卻在近日不經意間巧遇羚牛。 記者擔心不小心激怒了羚牛,見羚牛沒有惡意,才考慮到這是一千載難逢的機會,越想越激動,這才想到該拍照。但又擔心拍照會激怒羚牛,遲疑了約一分鐘,還是決定不能錯過機會。記者慢慢打開車窗玻璃,輕手輕腳伸出相機,剛拍了一張,羚牛就低下頭,沿懸崖邊的陡坡滑下去。記者和何濤毅下車,看到羚牛已在灌木叢中下行了三四十米,然後又平行約50米,穿過一段灌木稀疏的地帶,進入另一片灌木茂密區。
-
「高山勇士」羚牛
事實上,在分類學上,羚牛屬於牛科羊亞科,介於牛和羊之間。世界上共有4個亞種,即秦嶺羚牛、四川羚牛、高黎貢羚牛、不丹羚牛。羚牛與大熊貓、金絲猴並稱我國高山林型三大珍貴動物。秦嶺羚牛是秦嶺山脈的特產動物,也被稱為「秦嶺金毛扭角羚」,當地人又叫它為「白羊」或是「羊子」。
-
下面關於羚牛的說法錯誤的是? 羚牛又被稱作扭角羚 喜歡生活在平坦...
下面關於羚牛的說法錯誤的是? 羚牛又被稱作扭角羚 喜歡生活在平坦的高原 羚牛是不丹時間:2020-05-19 06:2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下面關於羚牛的說法錯誤的是? 羚牛又被稱作扭角羚 喜歡生活在平坦的高原 羚牛是不丹的國獸 下面關於羚牛的說法錯誤的是?
-
羚牛襲擊人的真相
就在進保護區的路上,我坐在車裡就瞅見10餘只羚牛。羚牛(Budorcas taxicolor)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人與牛本來秋毫無犯,可是最近卻經常聽聞牛把人給懟啦。 羚牛脾氣大,體型龐大,近年來常有羚牛在路上攆人或下山闖入農舍撞人的報導。中科院動物所的宋延齡研究員是研究羚牛的專家。1995年8月至1996年8月她帶領團隊對羚牛進行監測,觀察並記錄了羚牛對人的防禦行為。
-
高山懸崖上的羚牛
「生活在牛背梁附近的村民,說羚牛的俗話就是『七上八下九歸塘』」,麻應太解釋道,「農曆七月,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中低山區的溫度高,羚牛們就開始往中高山上爬,那裡的氣候更加涼爽,最適合避暑;農曆八月,山區的晝夜溫差增大,羚牛便返回中低山區,中低山區的溫差較小,羚牛待在那裡也覺得更舒適;到了農曆九月,天氣開始轉涼,羚牛便下到塘裡,準備越冬。」
-
野生羚牛 山間頂牛
「石頭譁譁往下滾,泥巴踢起半天高,一頭羚牛的脖子都被刺穿了近日,談起在陝西省佛坪縣藥子梁目睹野生羚牛山間決鬥的情形,當地攝影愛好者何鑫感嘆不已。秦嶺羚牛與大熊貓同列「秦嶺四寶」,都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因其生活在高海拔區域,平時難得一見。佛坪縣藥子梁海拔2500多米,高山草甸廣袤、植物豐富,是野生羚牛的天然棲息地。
-
村民偶遇野生羚牛曬太陽
核心提示: 「今天我在大古坪村遇到了一隻羚牛,村裡人說這幾天有四、五隻羚牛在村邊轉悠!」日前,佛坪縣嶽壩鎮嶽壩村村民郭小林告訴記者。 野生羚牛生活在高海拔地區,與大熊貓、金絲猴、朱䴉被譽為「秦嶺四寶」,平時難得一見,但在「中國熊貓第一縣」佛坪縣,村民偶遇野生羚牛的事時常發生,郭小林還拍到了珍貴照片。
-
「秦嶺四寶」守護者:祖孫三代守護大熊貓 90後羚牛飼養員辭去原本...
而秦嶺四寶則是一張廣為人知的「秦嶺名片」,為了保護朱䴉、大熊貓、金絲猴和羚牛,很多普通人付出了努力。1991年冬天,陝西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巡山行至三官廟附近時,見一隻大熊貓幼崽趴在雪地枯草裡,奄奄一息。工作人員急忙把熊貓幼崽帶回三官廟村,直接找到村民何長林家,他的小孫子(何鑫)剛出生不久,為大熊貓討要奶粉。
-
秦嶺「四寶」中的「大塊頭」——羚牛
小時候,這頭羚牛曾經在西安世園會上參加過「展演」,是「羚牛圈」小有名氣的「童星」。保育員王樂照顧它兩年多,它的心情好壞,王樂一眼便能看出來。 陝西省林業科學院珍稀野生動物救護基地的保育員王樂,除了要跑照顧羚牛的生活起居,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羚牛的人工繁育。
-
羚牛襲擊人的真相—新聞—科學網
就在進保護區的路上,我坐在車裡就瞅見10餘只羚牛。羚牛(Budorcas taxicolor)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人與牛本來秋毫無犯,可是最近卻經常聽聞牛把人給懟啦。 羚牛脾氣大,體型龐大,近年來常有羚牛在路上攆人或下山闖入農舍撞人的報導。中科院動物所的宋延齡研究員是研究羚牛的專家。1995年8月至1996年8月她帶領團隊對羚牛進行監測,觀察並記錄了羚牛對人的防禦行為。
-
愛也羚牛,恨也羚牛!——記述5.26驢友遭羚牛襲擊致死事件
平時我們總是抱著獵奇的心理期望進山發現羚牛,可是,當真的遇上羚牛卻不一定都是驚喜,有時候也可能是災難!5月26日我參加了冠之隊的秦嶺苗圃-西梁-東梁穿越活動,與以往進山不同,這次只留下少得可憐的幾張照片,而且是出發時在山下拍的,顯然沒有多大價值。
-
羚牛是生活在高海拔山區的一種動物
羚牛是生活在高海拔山區的一種動物,歷史上曾經因為盜獵等原因數量驟減。為了保護這種美麗的動物,人們建立了保護區,使得羚牛的數量得到恢復性增長。然而在人為保護下,羚牛又走向另外一個極端——種群數量增長過快。
-
兩頭羚牛散步太白山景區
7月12日,兩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羚牛在風光旖旎的太白山景區裡散步當日,太白山景區工作人員李月華在巡線時,無意間看見天圓地方至小文公步道旁兩頭羚牛在悠然自得地散步,尋覓食物。為了不打擾到它們,工作人員只是保持距離進行拍攝。大概20分鐘後,羚牛離開步道。據了解,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物產豐富,有多種珍禽異獸,其中包括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大熊貓、金絲猴、羚牛等。
-
在山林中行走,不要小瞧羚牛的威脅
羚牛在眼前示威。危機時刻,護林員馬文虎挺身而出,他不停地跺腳,嘴裡發出聲響。他是以羚牛之道還治羚牛之身。此招果然見效,反而羚牛有些慌了。它看到兩條腿的人類竟然會它們老牛家的本領,轉身離開了。羚牛脾氣大,體型龐大,近年來常有羚牛在路上攆人或下山闖入農舍撞人的報導。我們動物所的宋巖齡研究員是研究羚牛的專家。
-
大雪中羚牛下山覓食
12月8日,位於秦嶺深處的西成高鐵海拔最高點新場街車站大雪紛飛,安康鐵警巡視到位於寧強縣新場街鎮花石村3號崗亭時,意外邂逅並拍下了大雪中外出覓食的羚牛 據周圍村民介紹,羚牛一般在山頂的密林中活動,很難在山腳下看到。在冬季氣溫驟降,大雪封山食物短缺時,羚牛才會下山覓食或是躲避寒冷,而當地村民在秋收時一般都會在田野中遺留一些蔬菜,供下山覓食的動物冬季食用。
-
秦嶺的羚牛,一群可愛又可怕的動物
小編可以帶你去秦嶺看羚牛遷徙的故事,把這趟旅行變成探索。夏天的景色消失的無影無蹤,生活在秦嶺上的羚牛仿佛是被颱風給吹跑了,其實我覺得人類是惡毒的,它們慢慢進化,進化成了如今地球的統治者,卻把那些動物趕到了荒山野地,自己享受著好山好水。也正是這一行為,把那些動物的生存環境和遷徙路線全都改變了。
-
猛禽巡山「貼秋膘」
近日,南嶽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猛禽巡山活動頻繁了起來,搶抓晴好天氣「貼秋膘」。紅網時刻衡陽10月13日訊(通訊員 匡代勇 記者 石珊)近日,北風送走了瀟瀟秋雨,秋日暖陽普照大地,南嶽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猛禽巡山活動頻繁了起來,搶抓晴好天氣「貼秋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