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保護名錄擬更新,東方白鸛穿山甲升至國保一級

2021-01-09 澎湃新聞

近日一份名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關於徵求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名錄調整意見的函》(簡稱《徵求意見函》)在網上流傳,8月8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林草部門相關人士處證實了這份文件的真實性,文件中涉及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簡稱《名錄》)(陸生野生動物部分)修訂稿正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林草部門以及國家林草局系統內部徵求意見,待其他徵求意見環節結束後,報國務院批准,新版《名錄》或將於年內公布。

《名錄》修訂稿擬收錄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772種,其中受國家一級保護的185種、國家二級保護的587種,受保護的物種數量較現行《名錄》大幅增加。

其中,近年來備受關注的東方白鸛、勺嘴鷸、青頭潛鴨,新增為國家一級,穿山甲由國家二級提升至一級。

現行的野生動物保護名錄是1989年國務院頒布執行的,距今已30年。近年來全國「兩會」關於儘快更新《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名錄》的呼聲高漲,不斷有委員、代表提出,過時的名錄影響了對我國瀕危物種的有效保護。

2017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版《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十條規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由國務院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組織科學評估後制定,並每五年根據評估情況確定對名錄進行調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報國務院批准公布。

國家林草局在《徵求意見函》中表明,按上述規定,國家林草局和農業農村部專門組織力量就陸生和水生物種列入《名錄》依據、標準等提出修改意見和具體調整方案。經國家林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組織專家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以下簡稱《名錄》)調整方案進行了再次核對整理,形成了《名錄》(陸生野生動物部分)修訂稿。

國家林草局表示,名錄的調整,堅持保護優先的原則,按照《野生動物保護法》中「國家對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實行重點保護」的規定,主要以《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對我國脊椎動物的評估等級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分類與標準為依據,兼顧我國野生動物保護、利用和監管工作實際以及與相關國際公約相銜接的需要。

在國家一級保護與國家二級保護的劃分上,主要考慮是將野外種群有滅絕危險的「極危」物種,分布區狹窄、野外種群數量稀少的「瀕危」物種,野外種群數量下降明顯或持續下降、生存受到嚴重威脅的「易危」物種以及我國特有種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其他列入名錄的劃分為國家一級保護。

相關焦點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迎「大修」,長江江豚等55個物種擬升為「一級國寶」
    現代快報訊(記者 徐紅豔)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共同發布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以下簡稱《名錄》)徵求意見稿,這是自1989年野生動物保護法施行以來第一次大幅度修訂《名錄》。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名錄》中擬新增列保護物種347個,長江江豚、穿山甲等55個物種升級「一級國寶」。此次徵求意見截止時間為7月19日。
  • 穿山甲升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意味著什麼?
    目前中國境內的穿山甲還存有多少,尚無公開的權威統計數據。「我們在過去5年多的時間裡,專門成立了穿山甲工作組,花了大量的精力,在全國也只觀測到約20隻中華穿山甲和約20隻馬來穿山甲。」周晉峰說。「到這次調整穿山甲等級之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除了一次微調,已經30多年沒有更新過。」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調整,長江江豚或成一級保護
    記者統計發現,此次《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將約400個物種新增或提升保護級別。這也是該名錄自1989年實施以來,第一次進行大規模調整。其中,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物種名錄列為極危物種的中華鳳頭燕鷗、勺嘴鷸、 長江江豚等,自然種群已極其瀕危的北方銅魚,遭到過度獵捕造成野生種群數量大幅度下降的黃胸鵐等,均考慮升級或新增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
  • 「野生動物保護名錄須儘快調整」
    12月10日至13日,新京報連續推出9個版「東方白鸛繁殖地、遷徙地、越冬地全國調查」。  調查得知,棲息地被破壞和商業利益獵殺,是導致東方白鸛瀕危、候鳥大量減少的主要原因。  近日,新京報記者對話業界權威專家張正旺、解焱,試圖探究完善我國自然保護區、保護候鳥的解決之道。
  • 穿山甲由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提升至一級
    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提升至一級,也意味著,從有需要的獵捕審批,到對非法獵殺交易的懲處,都將發生變化。根據我國現行《野生動物保護法》,因科學研究、種群調控、疫源疫病監測或者其他特殊情況,需要獵捕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的,應當向國務院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申請特許獵捕證;需要獵捕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的,應當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申請特許獵捕證。「穿山甲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意味著獵捕審批權限將從省一級上升到國家主管部門。」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調整
    長江江豚擬升為一級保護,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調整施行30餘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終於迎來首次大幅修訂。記者高寶燕 攝擬新增物種比原先受保護物種總量還多,長江江豚、藍鯨等50多個物種擬升為一級保護憨態可掬的長江江豚,是長江特有的鯨豚類動物,被譽為「水中大熊貓」,目前僅存1000餘頭。前不久,湖北武漢有市民在江邊釣魚時,看到10多頭長江江豚在江面嬉戲跳躍。
  • 「中國最北溼地」首次拍到中國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
    東方白鸛在覓食。黑龍江南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供圖中新網加格達奇8月2日電(劉曙光 姜輝)2日,黑龍江南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發布消息,該局架設在「中國最北溼地」南甕河溼地內的遠紅外攝像機首次拍到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
  • 穿山甲為何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意味著什麼
    2016年9月29日,在南非約翰尼斯堡召開的第17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 CoP 17)大會上,全部8種穿山甲由CITES附錄Ⅱ升至附錄Ⅰ的提案被通過。公約明確禁止其國際商業貿易,以拯救穿山甲野外種群。 在我國,穿山甲長期以來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社會各界頻頻呼籲對穿山甲升級保護。
  • 穿山甲由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提升至一級,專家分析:滅絕風險遠超大熊貓
    昨天,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官網發布公告稱,為加強穿山甲保護,經國務院批准,現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自公布之日起施行。這標誌著當前在我國自然分布的中華穿山甲,以及據文獻記載我國曾有分布的馬來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將受到嚴格保護。
  • 中國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傷愈在中國北疆被放飛
    柳旭攝中新網雙鴨山9月6日電(柳旭 王妮娜 姜輝)6日,一隻中國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在黑龍江省寶清東升自然保護區內被環志放飛。中國鳥類專家為這隻東方白鸛佩戴了GPS衛星跟蹤器,可以實時監測放飛後的情況,為保護東方白鸛提供準確的科學依據。
  • 我國擬將穿山甲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各級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領導、救護機構專家和學者共話穿山甲保護。攝影 封面新聞記者 滕瑾封面新聞記者 滕瑾8月2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在湖南省長沙市舉行的穿山甲保護救護交流會上獲悉,穿山甲將有望升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國家對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實行重點保護。
  • 國家重點野生動物保護名錄積塵32年後重啟更新
    時隔32年,相關部門對它僅做過兩次微調,都只提升了動物的保護級別:國家林草局2003年將麝科麝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今年年6月——在此次徵求意見稿發布前不久——將穿山甲屬所有種從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一級。
  • 環保|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30年來首次大改,長江江豚擬升為一...
    環保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30年來首次大改,長江江豚擬升為一級保護 2020-10-04 20: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釋新聞|穿山甲為何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意味著什麼?
    6月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關於穿山甲調整保護級別的公告(2020年第12號):為加強穿山甲保護,經國務院批准,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自公布之日起施行。這意味著,當前在我國自然分布的中華穿山甲,以及據文獻記載我國曾有分布的馬來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將受到更嚴格的保護。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調整,範圍大大增加
    原標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調整,受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範圍大大增加織密野生動物保護網(綠色家園)施行30餘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終於迎來首次大幅修訂。擬新增物種比原先受保護物種總量還多,長江江豚、藍鯨等50多個物種擬升為一級保護憨態可掬的長江江豚,是長江特有的鯨豚類動物,被譽為「水中大熊貓」,目前僅存1000餘頭。前不久,湖北武漢有市民在江邊釣魚時,看到10多頭長江江豚在江面嬉戲跳躍。過去數十年來,由於人類活動影響,長江江豚種群數量不斷萎縮,瀕臨滅絕,不斷有專家和保護組織呼籲將長江江豚升級為一級保護動物。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調整 主要變化介紹
    擬新增物種比原先受保護物種總量還多,長江江豚、藍鯨等50多個物種擬升為一級保護憨態可掬的長江江豚,是長江特有的鯨豚類動物,被譽為「水中大熊貓」,目前僅存1000餘頭。前不久,湖北武漢有市民在江邊釣魚時,看到10多頭長江江豚在江面嬉戲跳躍。過去數十年來,由於人類活動影響,長江江豚種群數量不斷萎縮,瀕臨滅絕,不斷有專家和保護組織呼籲將長江江豚升級為一級保護動物。
  • 罕見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現身青島河流(圖)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2018年1月7日,難得一見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現身山東青島一處河流中,混雜在蒼鷺、白鷺、野鴨等群體之間棲息覓食,令觀鳥愛好者為之興奮。據了解,東方白鸛屬於大型涉禽,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009年全世界東方白鸛野生種群記錄不到3000隻,為瀕危鳥類。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落難 警民攜手救援
    東方白鸛,它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任何人都不能傷害它。前幾天,揚州的王大媽在自家菜地裡就發現了兩隻受傷的東方白鸛,不過當時她並不知道這是什麼鳥,只覺得有些不尋常,就報了警。將兩隻「東方白鸛」交給當地動物保護部門後,王大媽如釋重負。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增百餘種鳥類,雲雀等籠養鳥在列
    6月19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簡稱《名錄》)公開徵求意見。澎湃新聞注意到,《目錄》鳥綱新增了百餘種鳥類,其中,畫眉、紅脅繡眼鳥、相思鳥、鷯哥、蒙古百靈、雲雀等國內主要的籠養鳥種類都被列入其中。
  • 長江江豚擬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
    19日,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根據野生資源的變動情況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兩部門擬對現行名錄進行調整。如中華鳳頭燕鷗、勺嘴鷸、長江江豚等擬升級或新增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黃胸鵐在鳥類貿易中佔有很大份額,由於錯誤宣傳其藥用功效,遭到過度獵捕造成野生種群數量大幅度下降,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考慮將其新增為國家二級保護等。這些調整你同意嗎?公眾可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反饋意見:一、電子郵件:國家林業和草原局dzwszgc@163.com;農業農村部ssbkw@caf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