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福布斯做各種富豪排行榜。
這些榜單中有一個特別奇葩。
這就是「逝世名人財富榜」。
這個榜單不是說名人去世後留下多少財富。
而是看名人去世後每年能賺多少錢。
是不是聽起來很奇怪,人都沒了,還能賺錢?
雖然有點反常識,但事實是不但能賺錢,而且賺的不少。
今年榜單上排名13位的是大名鼎鼎的瑪麗蓮·夢露。
這位1962年就逝世的美國女影星,最近一年賺了800萬美元。
榜單上排名第1位的是麥可·傑克遜。
這位2009年去世的搖滾巨星,最近一年賺了4,800萬美元,相當於3億多人民幣。
去世的名人是怎麼賺錢的呢?
主要源自他們的形象品牌和智慧財產權授權的費用。
比如瑪麗蓮·夢露,標誌性的金捲髮,加上燦爛的笑顏,現在依舊辨識度很高,是性感和美的象徵。
因此夢露的形象至今仍在全球近100個品牌中被使用。
時裝、香水,甚至是樂高玩具,她的名字和頭像隨處可見。
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不景氣,夢露在今年賺的錢比往年少,但仍然有800萬美元。
麥可·傑克遜賺的錢主要源自他的音樂。
麥可·傑克遜的忠誠粉絲依然會購買他的音樂。
這讓他死後多年收入過億,今年也是因為受疫情影響,收入下降了不少。
這份榜單上大多數都是歌手。
排名第12位的喬治·哈裡森是披頭四樂隊的一員,年賺850萬美元。
披頭四樂隊的專輯到現在仍然在銷售,截至2014年,全球售賣了6億張。
他們的形象也被授權,用在流行影視和視頻遊戲中。
比如太陽馬戲團在拉斯維加斯的表演「愛」,全程使用披頭四的歌。
光靠這表演,哈裡森每年就能賺到幾百萬美元。
披頭四樂隊的主唱約翰·列儂自然比樂隊成員哈裡森賺的更多,排名第9位,最近一年收入1300萬美元。
榜單上第11名的佛萊迪·摩克瑞是搖滾樂隊皇后樂隊的主唱,年收入900萬美元。
榜單上第5名的是被稱為「搖滾樂之王」的貓王,年收入2300萬美元。
榜單的13位上榜名人中,9位都是歌手影星,還有兩位是體育明星。
排在第6位的是籃球巨星科比·布萊恩特,年初因直升機墜落去世後,
耐克旗下的科比產品立刻售罄,科比的自傳《曼巴精神》也賣了30萬本,這帶來了2000萬美元的收入。
排在第4位的是美國職業高爾夫球手阿諾德·帕爾默,收入是2500萬美元。
帕爾默逝世後,一家飲料公司授權獲得他的形象,做了一款以他命名的冰茶檸檬汁。
靠著賣這款飲料,他的家人每年能獲得上千萬的收入。
排在第二和第三的是兩位作家。
第三位是美國家喻戶曉的漫畫家查爾斯·舒爾茨,收入3250萬美元
他創造出史努比、查理·布朗等可愛的卡通形象,至今仍為他帶來源源不斷的收入。
第二位是蘇斯博士,美國著名的兒童繪本畫家,收入3300萬美元。
多年來,蘇斯博士的公司靠著賣繪本賺錢,但近年因為流媒體公司開始打內容戰,影視改編權賣得更好。
蘇斯博士的《綠雞蛋和火腿》賣給Netflix,他們把這本只有50個字的繪本改編成動畫片,耗資6500萬美元。
如果你看完福布斯這個榜單,只是覺得很厲害,真新鮮,那麼說明你的財商還有待提高。
財商高的人肯定會思考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這背後的邏輯是什麼,我們能否學習和效仿?
雖然即使名人中,也只有少數人能做到這個收入,但我們幹嘛和這些傳奇名人比?
如果有人受此激勵,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創作出優秀的歌曲、小說或者繪本。
哪怕數量不多,名氣也不是那麼大,賺的當然也不如榜單上這些名人那麼多。
但也有可能實現躺著賺錢,甚至去世後仍然賺錢。
如果你研究後發現自己確實不適合做這類創作,也可以從中發現商機。
比如收購一些名人的資產,或者幫著他們打理品牌,同樣是一個不錯的方向。
現有榜單上,不少名人的收入都有品牌管理公司的功勞。
比如瑪麗蓮·夢露的遺產繼承人安娜就聘請了一家品牌管理公司售賣夢露的形象,實現了雙贏。
什麼叫會賺錢呢?比起躺著賺錢,去世後仍然賺錢顯然更勝一籌。
當我們知道有人居然能夠做到去世後仍然大筆賺錢,就讓我們看到了更多財富道路的可能性。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富日記原創,如轉載請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