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流泗鎮七旬老農50年扎笤帚樂在其中

2020-12-05 湖口流泗熱線

流泗熱線訊:隨著時代的變遷,笤帚已經逐漸被塑料掃帚、吸塵器所取代,熟練製作笤帚的老工匠也是越來越少。民間扎笤帚這個行當,正在我們的生活中消失。扎笤帚技藝不再被中、青年人青睞,僅有部分老年人還在堅守這塊陣地,如不積極保護和傳承,這種手工藝面臨失傳或消失的危險。但在湖口流泗鎮竹澗村殷家壠灣,71歲的老農殷仁華卻一直堅持著這門老手藝!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近距離地見識一下扎笤帚這門老手藝。

殷仁華務農之餘從事傳統老手藝——扎掃帚50餘年,每年都要扎幾百把蘆粟(高粱)帚子。經他扎的蘆粟帚子累計有8000多把,他編扎帚子手藝嫻熟,他說,每把帚子要用18根杆蘆粟杆穗,5分鐘就可完成一把蘆粟帚子的編扎。扎帚子工具相當簡單,一條長凳、一把剪刀、一串繩。他編扎的帚子工藝精細,經久耐用,每把帚子可售價七到八元。來他家買帚子的居民絡繹不絕。(殷美生/文/圖)

相關焦點

  • 湖口流泗這位老農扎笤帚扎岀名了,他扎的笤帚將在北京展覽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0月21日,北京無用民藝社專程赴流泗鎮全程拍攝流泗鎮竹澗村殷家壠灣老農殷仁華用高粱穗扎笤帚的全過程的紀錄片今年70多歲的殷仁華是湖口流泗鎮竹澗村殷家壠灣人,務農之餘從事傳統老手藝——扎掃帚50餘年,每年都要扎幾百把蘆粟(高粱)帚子。經他扎的蘆粟帚子累計有8000多把,他編扎帚子手藝嫻熟,他說,每把帚子要用18根杆蘆粟杆穗,5分鐘就可完成一把蘆粟帚子的編扎。扎帚子工具相當簡單,一條長凳、一把剪刀、一串繩。他編扎的帚子工藝精細,經久耐用,每把帚子可售價七到八元。
  • 訪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湖口草龍傳承人喻芳澤
    原標題:父女倆合編27.8米長的草龍  破傳男不傳女的封建思想,草龍傳人把扎龍技術傳給女兒  5月份,市民就可在市博物館見到它了  中國江西網訊前不久,中央電視臺CCTV-4《遠方的家·江河萬裡行》欄目組一行來到湖口縣流泗鎮,專門採訪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湖口草龍傳承人喻芳澤
  • 老農撿到一個「瓷罐」,當夜壺用了50年,專家:價值1個億
    1966年江蘇省一個老農在下地幹活的時候,偶然挖出一個造型古樸的瓷罐,那會兒國家正在鼓勵保護文物,只要上交的古董被鑑定為真品,政府就會給出相應的補償,老農雖然沒有文化,但願意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將這件意外挖出的瓷罐上交,可無奈因為路途遙遠,在趕路的時候這件瓷罐就被遺失在了半路上。
  • 聽老農唱山歌迷上音樂 南充七旬老漢創「臘八歌」
    最近,西充縣七旬老人劉忠舉特意為臘八節創作了一首山歌《臘八稀飯味道長》,當煮臘八粥的習俗用質樸的山歌傳遞出來,又會是怎樣的一種味道呢?1月13日,記者在西充縣見到了創作這首山歌的作者劉忠舉老人。  聽老農唱山歌他迷上了音樂  劉忠舉今年70歲,是西充原縣電影公司的美工設計師。
  • 老農仿照《詠鵝》作首《詠雞》,全詩18個字,斬獲國家級文學獎
    湖北一個年約七旬的老農仿照駱賓王的《詠鵝》,作了一首《詠雞》,全詩18個字,寫得也是意趣盎然,這首看似簡單樸實的《詠雞》還斬獲了國家級文學獎。一、駱賓王和《詠鵝》因為在詩詞歌賦上過人的天賦,駱賓王從小就被稱為神童。天賦也的確使他長大後在詩詞歌賦上有了一番造詣,但成就他更多的是他個人的經歷。位列初唐四傑之一,駱賓王的才氣有目共睹,人們也給予了他很高的讚譽。
  • 鏡見湖口:兵媽媽的米粑
    央廣網湖口7月19日消息(記者鄧玉玲 通訊員李學華 郭英 劉蕊)摘粽葉、炒把餡、煮雞蛋……7月19日一大早,湖口縣登山戶外運動協會和佳木斯操隊的30名志願者就開始忙活,他們要把親手做的食物送給前來馳援湖口抗洪救災的人民子弟兵。
  • 新竹湖口試辦長照2.0 上千長者受惠
    臺灣《聯合報》圖     新竹縣長邱鏡淳1日表示,配合臺當局推動長照2.0社區整體照顧模式,本月將於湖口鄉試辦,估計至少有1千名長者受惠。    縣府表示,臺「衛生福利部」10月28日公布長照2.0社區整體照顧審查結果,新竹縣列為修正計劃審查後通過,縣府正積極整合社政、衛生等8個單位,本月起在湖口試辦,提供居家服務、居家護理等,今年底亦將開設日照中心,各關懷據點也各有特色,提供長輩運動、休閒、共餐等服務。
  • 義民祭登場 湖口古禮迎香旗
    東南網8月6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客家年度民俗節慶「義民祭」昨天登場,一早信眾齊聚新竹縣新埔義民廟,縣長邱鏡淳、湖口聯莊總爐主張福普等循古禮,將象徵義民爺的香旗迎出義民廟,前往主祭的湖口鄉5大廟宇,由各裡鄉民輪流奉飯、祭拜。
  • 犀城志願者情暖湖口敬老院
    近日 , 茶陵縣犀城志願者協會攜手縣個體協會馬江分會到湖口敬老院開展「喜迎新年,寒冬送溫暖」活動 , 與老人們一起歡度元旦佳節。茶陵縣犀城志願者協會秘書長曾國傑說 , 茶陵縣犀城志願者20餘名志願者來到了湖口敬老院給老人們送溫暖、送關懷 ,讓老人們感受到新年的氣氛 , 這樣的活動他們會長期開展下去。 當天下午 , 志願者還看望慰問了部分殘障人士困難家庭。
  • 老農深山誤踩捕獸夾!信州公安火速救援!
    老農被捕獸夾「咬傷」受困深山一場緊張有序的救援就此展開信州公安快速出擊、靈活處置在叢林裡披荊斬棘成功解救受傷老農!「你好,快救救我父親,他在山上被捕獸夾夾住了!」據悉,老農被困之處枝林繁茂,方圓數裡了無人煙,也少有人熟悉進山小路。但一想到山中時有野豬等大型野生動物出沒,老農目前無法行動,又是獨自一人的危險情況,民警們沒有猶豫,一頭扎進了藤蔓密布、荊棘遍地的林間。「只要有希望,再難也必須前行!」懷揣著這一信念,民警尋著老農的呼叫聲尋找方向,一路披荊斬棘,終於在林間深處的土埂下發現了被困老農。
  • 河北老農藏有一金碗,專家鑑定後興奮地要讓老農上交,老農:不交!
    還有很多文物隱藏在民間,其中的價值可能並不比你在博物館看到的要低。沒準,你家裡放著的一個老陶瓷碗就價值連城呢。 原來老農在整理房子的雜物時,本想把家裡的一張破舊的大床劈碎當柴火燒了。可是當他把大床劈開兩半時,從大床裡掉出一個黑色的木盒。
  • 2014年雲南一老農,因羊被咬死而殺了大熊貓,後來是什麼下場?
    豐饒而神秘的大自然總是能激發人類的好奇心,名山大川、奇珍異獸,或顯露巍峨,或藏匿其中,都展現出讓人神往的風韻。在數千年的發展中,古人關於自然之景的描繪一直層出不窮,文人墨客將自然之景當做詩詞歌詠之物,作出種種動人詩詞,其中不乏對傳說的描繪,《山海經》中就有很多奇珍異獸,雖然很多都是想像之物,但不乏真實存在的動物,比如大熊貓。
  • 夏日湖口:荷花搖曳綻放 蜻蜓起舞弄影
    在江西湖口縣城臺山公園,成群的黑麗翅蜻,點綴著滿池的荷花。 李學華 攝成群的黑麗翅蜻或翩躚飛舞,或輕盈停歇,姿態非常優美。在江西湖口縣城臺山公園,成群的黑麗翅蜻,或翩躚飛舞,或輕盈停歇,姿態非常優美,點綴著滿池的荷花。據了解,黑麗翅蜻屬蜻科,因後翅寬大如蝶翅,飛行時具有類似蝴蝶而非蜻蜓通常的飛行方式,故有「蝶形蜻蜓」之稱。
  • 北京七旬老太被狗叫嚇倒摔骨折 狗的主人被判擔責50%
    網絡配圖因狗吠被驚嚇繼而摔倒受傷,七旬老太將狗主人訴至法院。日前,海澱法院一審判決狗主人承擔50%的責任。劉老太稱,2016年4月,她經過社區小花園通道,王女士正好也在溜狗。另據法院查明的事實,劉老太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從狗身邊經過時應當預見到狗會吠叫的事實,後其在狗未與其接觸時自行摔倒,其對損害的發生亦存在過失,故法院依法酌定王女士、劉老太各對損害的發生承擔50%的責任。最終,法院判決王女士賠償劉老太各項損失共計2萬元。該案宣判後,雙方當事人均未上訴。
  • 湖口這裡一大片竹子竟然開花了,你見過嗎?
    昨天下午,網友小張上山抽竹筍,在叢林中穿梭時,偶然發現一片瀕臨枯死的竹子,仔細一看,竹子枝頭上竟還掛著一朵朵小花。歡迎右下角留言分享以上圖文內容由湖口熱線編輯整理轉載請註明來源◆ ◆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湖口相親平臺
  • 大連「毒狗案」終審,七旬投毒者獲刑3年
    大連「毒狗案」終審,七旬投毒者獲刑3年 2020-06-08 19: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凝聚起磅礴向上的力量——湖口二中校園文化建設掠影(組圖)
    中國江西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周曉峰報導:近日,從中央音樂學院·央音在線「讓人間充滿愛——抗疫情·我們在一起」原創歌曲創作評選活動中傳來喜訊,由湖口二中教師作詞、作曲的抗疫歌曲《共克艱難》《戰無不勝》表現不俗,一舉斬獲全國「銅獎」。
  • 湖口一村民「捕捉」到一隻大貓頭鷹,鑑定一看居然是雕鴞
    3月13日上午,湖口縣野保站工作人員將一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雕鴞在城郊鄱陽湖口國家森林公園放飛。溫馨提示:如有相關情況,請勿自行處理,及時聯繫湖口縣林業局,電話:(0792)6322198來源:湖口林業
  • 老農說:2021年是「七雞下蛋,八狗護院」,啥意思?
    導讀:老農說:2021年是「七雞下蛋,八狗護院」,啥意思?2020年馬上要結束了,其實2020年也是一個不錯的年景,還是一個雙春年,但是庚子鼠年給我們太深刻印象,我們都想早點到辛丑牛年來,2021年是辛丑牛年,農民們還是期望在庚子鼠年的基礎上豐收更上一層樓。
  • 義大利七旬夫婦確診同住加護病房 緊握雙手慶金婚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4月16日電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導,在義大利感染新冠病毒的重症患者中,有一對年逾七旬的夫婦。當醫護人員發現這對夫婦同時住院後,專門安排他們住進了同一間監護室,並為其舉辦了一場簡單的金婚慶祝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