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嘯奇蹟》災難過後,看少年盧卡斯的成長教育,帶給我們的深思

2021-01-08 亦雪童

時隔多年,我重新看了電影《海嘯奇蹟》,再次淚目。災難過後,少年盧卡斯的成長教育,帶給我們觸及靈魂的思考。此時,全球正被新冠肺炎肆虐著,我們的孩子又該怎樣去成長?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漂亮的妻子和帥氣的丈夫帶著三個兒子,一同前往泰國海邊度假村共度聖誕節。可是幸福的一家人遭遇了如猛獸般的滔天巨浪的驚天海嘯,家人被巨浪吞噬捲走,媽媽醒來發現自己漂浮海面,抱著大樹她絕望嚎哭,竟然發現自己的大兒子盧卡斯,漂浮在距離她不是很遠的海面上。這給她絕處逢生,帶來一線生機,她堅強的向兒子遊過去,兒子面對媽媽渾身血肉模糊的困境時,用他少年少有的冷靜,稚嫩的肩膀為媽媽託起了活著的希望,因為善良和愛,他們一家人奇蹟般的重逢在營救的醫院裡。

01少年原本的樣子,人性的掙扎

飛機上,弟弟託馬斯跑來找媽媽,哥哥不理我。媽媽過去拿下盧卡斯的耳機時,他很不高興,因為他覺得託馬斯膽小,飛機的氣流是很正常的事,沒有什麼可害怕的。

這時的他正是有著少年原本的樣子,不知道他是哥哥,有著照顧弟弟的責任。隨著氣流的顛簸,媽媽也是害怕的樣子,他和媽媽相視一笑。媽媽並沒有過多的責怪他,尊重孩子的想法。

當災難來臨時,盧卡斯是恐懼的,他隨波逐流的漂浮著。發現媽媽在不遠處時,他大聲的呼喊,媽媽救我。

這是一個少年的本能,媽媽是他心裡無所不能的庇護所。兩人在海浪裡浮沉掙扎,努力的靠攏,牽住彼此的手。

盧卡斯扶著傷重的媽媽走過泥濘

看到媽媽後腿上皮開肉綻,他很難受,看到媽媽胸前衣服破爛,他提醒媽媽並轉過身子,不看媽媽沒穿好衣服的樣子,尊重媽媽。媽媽從新系好了背心的帶子,兩人相互扶助著,走過泥濘。

聽到小孩Daniel的呼救時,盧卡斯害怕海嘯的再次來臨,認為媽媽已經受傷,我們自身難保,幫不上忙。媽媽看著盧卡斯,說我們必須去救,你想想,要是託馬斯呢,是不是也希望有人救他呢?

這裡很感動,在他們自身難保時,依然保持一顆善良的心,努力的去救人。盧卡斯尊重媽媽的建議,和媽媽一起救起了小小的丹尼爾,水中他背著丹尼爾前行。

善良,人所固有的善良,這些東西喚起我們一種難以摧毀的希望,希望光明的,人道的生活終將蘇生。 前蘇聯作家 . 高爾基

這裡很真實,也凸顯了人性的掙扎,少年總是少年。在災難面前,人性是弱小的,在生存面前,人性是自私的。可是媽媽在災難面前,給他最深的銘記,愛與善良同在。

盧卡斯不想救人,提醒媽媽我們自身難保

02 少年稚嫩的肩膀,託起媽媽活著的希望,是責任是擔當

少年盧卡斯忽然長大。和媽媽靠攏後,他一直照顧著受傷的媽媽。擔心海嘯再次襲擊,他把大樹作為他們安全的著陸點。他把小小的丹尼爾放在樹幹上,在媽媽爬不上樹幹的時候。

他勇敢的爬下來,雙手託著受傷的媽媽往上攀爬,然後用他稚嫩的肩膀做梯子,媽媽踩著他的肩膀爬上樹幹,給媽媽撐起希望的生機。此時此刻,他是媽媽絕境中,求生的精神支柱。

喝可樂的時候,他先給了媽媽,媽媽喝了後又給了丹尼爾,然後才輪到他的手上。這個細節很感人,在逆境中,一個小小少年依然如此的善良,真是難能可貴,同時也能看出他有著良好的家教。

災難過後,他一直照顧著受傷的媽媽。去醫院的路上,他告訴媽媽,我是不會丟下你的。在醫院裡,看著媽媽受傷的腿,他跑去找醫生幫忙,說媽媽的腿很糟糕。

在媽媽大口的嘔血時,他害怕無助,即使這樣,他還是守護著媽媽。在媽媽要盧卡斯去幫忙他人時,他很擔心媽媽,說我走開你真的不要緊嗎?媽媽肯定之後,他才離開。

盧卡斯樓上樓下的跑著,幫助失蹤的人尋找家人。看到丹尼爾找到爸爸,他露出了微笑。這種責任感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是成長過程中緩慢的生長,在一言一行中,在一事一物中累積的。

正如,人在每一段都會有,不同的責任在等著你去擔負,年少時,讀書是你的責任;成年後,做好本職工作是你的責任,孝敬父母是你的責任。作為父母承擔著養育子女的責任;作為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責任;作為醫生承擔著救死扶傷的責任;每個人承擔的角色不同,也就承擔著不一樣的責任。責任,才能讓一個人真正的成長。

盧卡斯咬緊牙關用肩膀託著媽媽爬上樹幹

在海浪裡掙扎沉浮時,盧卡斯因為恐懼瑟瑟發抖,抱著媽媽哭喊著,我害怕,我們回家好不好。媽媽害怕嗎?媽媽也是害怕的,所以媽媽溫柔的對盧卡斯說,我也怕。與其說,災難讓小小少年成為,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男孩,還不如說,是他平時的家庭教育起了關鍵作用。

在給媽媽找水的過程中,他發現了爸爸的背影,然後瘋狂的奔跑,尋找爸爸的蹤影,人山人海的場地上,爸爸沒有找到,意外的與兩個弟弟重逢。

兩個弟弟衝過來抱著哥哥,大喊盧卡斯,三人擁抱在一起。這時候,他儼然成為一個哥哥甚至是家長的模樣,這讓我印象特別的深刻。

盧卡斯和弟弟重逢擁抱在一起

在看見爸爸的時候,他飛奔過去抱著爸爸,他又成了一個孩子,需要爸爸愛護關愛的孩子。盧卡斯和多數小孩一樣,也會欺負弟弟,也會不搭理弟弟,也有恐懼的事情,在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他並不想去救丹尼爾,這就是他一個少年原本的樣子。

他也不是一步成長到位的,也是經過災難的磨礪,一步一步的成長起來,成為傷重媽媽的精神支柱。

是愛,讓他真正的成長,他愛媽媽,他愛爸爸,也愛弟弟,渴望親人的團聚。是愛,讓他們在逆境中重逢在一起。

生活總是會讓我們受到傷害,可是後來,那些受過的傷害,終將長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讓我們不再懼怕風暴的來臨,讓我們重生希望和未來,讓我們更加珍惜擁有。

04 看少年盧卡斯的成長教育,帶給我們的深思

1968年美國的一位學者出版了《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時還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它涵蓋了生存教育,死亡教育,責任教育,家庭教育等等。

生命教育,即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問題的教育,其目標在於使人們學會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義以及生命與天人物我之間的關係,學會積極的生存、健康的生活與獨立的發展,並通過彼此間對生命的呵護,從而實現自我生命的最大價值。

一.生存教育。電影裡,盧卡斯全家都會遊泳,還會潛水,如果不是他們會遊泳,那麼海嘯一來,基本沒有生還的希望。海嘯過後,盧卡斯從水中撿起可樂,可以看出他野外求生意識的強烈。他把大樹作為安全的著陸點,並且幫助媽媽爬到樹上,等待救援。

盧卡斯在水裡抱著電線桿哭泣

每逢學校放假,家長會上老師都是建議給孩子安排適當的家務。大多數孩子不願意做,媽媽也捨不得孩子去做,以至於高校裡出現好多的高分低能兒。

現在小學初中都把遊泳課列為必考科目,因為每年暑假都有兒童溺水事件,讓人痛心。即使這樣,每到冬天,有一部分孩子怕水涼,拒絕下水,找盡一切藉口不去上遊泳課,甚至家長幫忙請假,生怕涼著孩子,委屈孩子。其實,讓孩子學遊泳不是為了成名,拿冠軍,而是在他遇到危險的時候有能力自救,保護性命。

二.死亡教育。盧卡斯水中恐懼時,媽媽溫柔的對他說,我也害怕。在醫院找媽媽時,翻看到死亡登記冊,看到那些面目全非的照片,他也害怕,同時讓他明白,生命真的很脆弱。

很欣賞在山頂上,託馬斯說他喜歡星星,年長的女人說的一番關於死亡的話語:「Some of those stars have been burnt out for a long, long time. They’re dead, but once they were so bright that their light is still travelling through space. We can still see them。」 有些星星,早已在很久很久以前燃燒殆盡。它們死了,但是它們曾經發出過耀眼的光芒,那些光芒穿過浩瀚的宇宙,終為我們的雙眼所見。

每年都有青少年,屢見不鮮的輕視生命,死於自殺,不堪壓力,不堪挫折,讓父母親人痛心備受打擊折磨。所以死亡教育很有必要,讓孩子從心理上理解死亡的觀念,知道死亡是一切生命的必然歸宿。

三.責任教育。在海嘯之後,媽媽受傷的情況下,盧卡斯一直努力的照顧媽媽,幫助媽媽,甚至用他稚嫩的肩膀託著媽媽爬上樹幹。送媽媽去醫院的路上,盧卡斯一直說,我不會丟下你的。

還有七歲半的託馬斯在爸爸的囑託下,為了找到媽媽和哥哥,答應爸爸,承擔著照顧著只有五歲的小弟弟。在山頂,小弟弟說害怕,小小的託馬斯很有哥哥的樣子,用媽媽安撫他的話安撫小弟弟:閉上眼睛,想點快樂的事,還給弟弟蓋好衣服。

對於盧卡斯來說,照顧受傷的媽媽是他的責任。對於只有七歲半的託馬斯來說,答應爸爸照顧弟弟是他的責任,他做到了,並且做的很好。

時下很多的孩子都是嬌生慣養,成年後成為巨嬰,就是缺乏責任教育。等待父母生病了住院了,不懂得照顧父母,口袋裡沒有積蓄,想要承擔責任都承擔不起來。網絡上的巨嬰,媽寶男,就是這個時代鮮明的,缺乏責任教育的產物。

在武漢疫情期間,有一位少年,每天都是在家做好飯,送給在抗擊疫情一線的媽媽吃,感動無數網友。這樣的孩子不正是我們作為父母所希望的嗎?當孩子成年後,照顧父母就是他們的責任。

責任教育真的很重要,在人格的形成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力量。責任教育,從小做起,從現在做起都不晚。

四.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愛的教育,以善良為基礎,言傳身教,有尊重,理解,寬容,鼓勵。

挑剔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苛責;譏笑中成長的孩子,學會羞怯;

尊重中長大的孩子,學會關愛,理解中成長的孩子,學會感恩;

寬容中成長的孩子,學會忍讓;鼓勵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自信。

開頭,在酒店盧卡斯要喝可樂,媽媽說可以喝水和果汁,他很聽話的放回冰箱。這是尊重,對父母的尊重。同樣,在飛機上,盧卡斯不理弟弟,還說弟弟膽小,媽媽過來後,並沒有說教他,只是用行動感化他,媽媽其實也是害怕的。這是理解,對孩子特有的理解。

每逢節假日在商場裡,在景區,我們不經意間會碰見,熊孩子要某個物品時,家長認為不值得,並不同意購買時,孩子蠻橫撒潑,大聲哭鬧,弄得家長很是尷尬,而違心的去購買了一系類並不適用的玩具,並不好吃的食品。

同事的孩子在萬達就是這樣,看好一副防曬眼鏡兩千多,同事拒絕。認為價格太高,不是必要消費,可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女孩,居然在店裡哭泣,同事好說歹說就是不行,最後妥協,無奈的付款走入。孩子只想要自己想要的,卻把父母置於尷尬之中。

父母最簡單的說教,此時此刻失去了意義,耐心好的父母拉不下面子,只好妥協,時間一長,孩子知道,會哭的孩子有奶吃,蠻橫哭鬧成了他的專屬法寶。

而脾氣暴躁的父母,會毫不客氣的訓斥孩子,你怎麼這麼不聽話呢?孩子沒有達到心裡想要的,玩耍起來就不痛快,孩子不開心,大人的情緒就更不好,形成一個怪圈。

遇到這樣的情況,父母該怎麼做呢?下次出門之前,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列好合理的出行計劃,購物計劃,不在計劃之內的絕對不支持,開始可能有困難,多試幾次,慢慢的形成習慣就會事半功倍。

同時,父母在家要正確的引導孩子,尊敬長輩,孝順父母,學會感恩,給孩子一個陽光正面的榜樣,言傳身教去感化他,潛移默化的滲透於他的成長中,讓孩子健康的成長。

後記

這部電影是根據2004年印度洋海嘯,盧卡斯三人真實的經歷改編的。影片中的少年盧卡斯有著我們成年人,都未必有的冷靜和理智,在那樣的逆境中困難中,我們成年人都很難做到。不可否認的是,國外的素質教育,野外生存教育,真是很值得我們去借鑑去學習。

希望我們的孩子不再抗拒遊泳課,不再任性而為,學會自理,學會求生,學會尊重,學會理解,學會善良,最重要的去學會愛,用心去愛,生命裡每一位關心你,愛護你的親人,朋友,師長。

希望我們的孩子,在災難來臨的時候,都能擁有逆境求生的本領,可以擁有善良的愛心,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善良與愛同在,這是希望,還有未來。

相關焦點

  • 《海嘯奇蹟》海嘯過後的場面讓人記憶深刻,看完內心很沉重
    海嘯過後的場面讓人記憶深刻,看完內心很沉重,很感動! 《海嘯奇蹟》挺喜歡的一部災難片,小兒子挺著胖肚子跑向媽媽的時候鏡頭印象深刻,幸運的一家人。原來盧卡斯的演員是荷蘭弟,小時候很帥。為了看小時候的荷蘭弟,發現這部電影色調美得而且很高清!
  • 推薦一部經典災難片《海嘯奇蹟》,網友:真的是親情的奇蹟!
    《海嘯奇蹟》上映時間2012年,豆瓣評分7.5,關鍵詞:災難、家庭。這部影片根據2004年印度洋海嘯真實事件改編。故事講述的是瑪利亞和亨利帶著自己的3擱兒子到泰國慶祝聖誕,狂歡之後一家人不幸遇到史上最可怕的大海嘯。
  • 《海嘯奇蹟》——滔天海嘯!天災無情人有情!
    今天小熊要給大家推薦的電影是《海嘯奇蹟》,豆瓣評分有7+。這部影片主要講的是一家人歡度聖誕節,但在度假過程中經歷特大海嘯的真實故事,電影的背景是2004年的印度洋大海嘯事件。小熊看完後,只想說災難無情人有情!
  • 《海嘯奇蹟》災難無情人有情,災難面前,愛是一種力量
    無意間看了一點令人淚下的災難電影,心疼影片中一家人的遭遇,後來才知道這部電影是《海嘯奇蹟》,這部電影是根據2004年印度洋大海嘯真實事件而改編的,影片主要講述的是女主瑪利亞和丈夫亨利帶著3個兒子到泰國慶祝聖誕節,在聖誕狂歡夜結束之後,一場可怕的海嘯打破了這座小島美好的一切,海嘯將一家人衝散,在瑪利亞悲痛之際竟發現一線生機
  • 改編自真人真事 災難片《海嘯奇蹟》3月引進內地
    「《海嘯奇蹟》通過暗示著恐懼與神秘,以及大量科幻成分,重現2004年發生在印度洋的那場災難。」——導演胡安·安東尼奧·巴亞納記者昨日獲悉,娜奧米·瓦茨入圍第85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作品《海嘯奇蹟》(The Impossible)將於今年3月引進內地,她同樣憑藉該片入圍了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的角逐。
  • 災難電影《海嘯奇蹟》直擊你的內心
    災難是可怕的,所有人都拒絕災難。近年來,地震,饑荒,瘟疫,洪水等許多天災人禍接二連三的發生,讓人們引發了許多的思考。人縱然得以一切,在災難面前也是轉眼成空,成為泡影。在災難中,人性之弱點往往會暴露無遺,這在很多經典的災難影片中都有體現。
  • 《海嘯奇蹟》劫後,我更愛你
    在那麼多上映的影片裡,偏偏想看這部電影。也不知道為什麼,就很想看這種災難片,想去懂愛,懂人性,懂世界。認識了盧卡斯,有擔當有人性有愛。覺得這個和我差不多年齡的小演員演得好傳神好感動......為電影製作的畫面震撼到,為一家五口的愛而感動,要有多大的幸運才能在災難中存活,要有多大的幸運能在劫後重聚。看到父親和三個孩子抱在一起時,覺得幸福好簡單,又好不易。
  • 影片推薦丨《海嘯奇蹟》——奇蹟的不只是生命
    《海嘯奇蹟》改編於真實事件,更多的體現了人性的主題,沒看過的小夥伴們去回顧一下吧~(準備好足夠的紙巾抹鼻涕噢)《海嘯奇蹟 Lo imposible》影片是2012年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出品的一部劇情片,是根據2004年印度洋大海嘯真實事件改編。
  • 《海嘯奇蹟》
    《海嘯奇蹟》 《海嘯奇蹟》  導演: 胡安·安東尼奧·巴亞納  編劇: 塞吉奧·G·桑切茲  主演: 娜奧米·沃茨 / 伊萬·麥克格雷格 / 湯姆·霍蘭德 / 傑拉丁·卓別林 / Ploy Jindachote
  • 《海嘯奇蹟》:場面表演皆上乘
    仔細回想起來也只有《海嘯奇蹟》有資格被這麼讚美。災難片有兩個天然的元素,一是震撼的場面,一是感人的精神。《海嘯奇蹟》不僅做到了這些,還還原災後現場、展現災民狀態、大小細節做真實、演員表現真情流露。去年好萊塢拍得最好的災難題材電影是哪部?仔細回想起來也只有《海嘯奇蹟》有資格被這麼讚美。而且,《海嘯奇蹟》嚴格來說還不算好萊塢電影,而是一部找了好萊塢明星主演、英文版的西班牙電影。
  • 災難片《海嘯奇蹟》:用溫暖的方式,表現現生活的殘忍
    關於災難片,有很多有值得看的片子,比如:《驚濤颶浪》、《釜山行》、《車諾比之春》、《末日崩塌》、《薩利機長》、《勇往直前》、攝影機不要停》災難片最常見的有兩類:一類是藉助高科技特效展現在天災人禍的摧枯拉朽中,「英雄」帶領人類自救,給觀眾帶來緊張刺激的感官衝擊,個人感覺
  • 海嘯奇蹟: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災難片
    儘管2004年的海嘯發生在亞洲,但它卻是一個世界性的事件,在全世界引起了關注,因為在28萬多名受害者中,有許多人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度假者。電影有爭議的地方這部電影,關注一個家庭的真實經歷,說他們通過一個白人特權家庭的視角,而不是通過失去一切的當地人的視角,來過濾一個悲劇故事。
  • 資源《海嘯奇蹟》
    公眾號輸入片名:海嘯奇蹟
  • 《海嘯奇蹟》:幸福家庭遇上驚天災難,人性面臨生死考驗2
    「盧卡斯,看看我的腿,它現在是什麼顏色?」躺在門板做成的簡易床上,我虛弱地問。他掀起毯子看了一眼:「是紅色,媽媽。有什麼問題嗎?」「那就好。」我稍微鬆了口氣,「如果它變成黑色,你一定要及時告訴我。」我不敢說得太明白,但我想他已猜出了我的意思。作為醫生,我明白自己的傷勢有多嚴重。手術是必須的,然而虛弱的我暫時還無法熬過漫長的手術過程。
  • 《海嘯奇蹟》上映 8分鐘傾城巨浪震撼人心
    今日官方發布了「海嘯版」預告及特別製作的「素顏版海報「。該片以2004年海嘯為背景,講述被災難拆散的一家人奇蹟般團聚的故事。電影籌備2年拍攝1年,總投資3000萬歐元,為真實再現8分鐘海嘯來襲的震撼場面耗資1000萬美金。而娜奧米·沃茨、伊萬·麥克格雷格影帝影后同臺彪戲完美詮釋了這部「奇蹟之作」。
  • 《海嘯奇蹟》澎湃上映 八分鐘傾城巨浪震撼人心
    )執導、好萊塢影星娜奧米·沃茨、伊萬·麥克格雷格及湯姆·赫蘭德等主演的「淚型片」《海嘯奇蹟》已全面登陸內地銀幕。 催淚而不煽情 「頂級淚型片「觸動全球觀眾淚腺     《海嘯奇蹟》講述了在大海嘯中一家人離散後又奇蹟般團圓的感人故事,展現了在災難面前人的渺小和人性的偉大。家人間的不離不棄,陌生人之間的守望相助等等情節具有天然的催淚效果。
  • 《海嘯奇蹟》還原真實 人間溫情炮製強力催淚彈
    天津北方網訊:8月30日,北方網影迷會邀請20位網友共同觀看了災難題材電影《海嘯奇蹟》。這部電影根據2004年印度洋海嘯中發生的真實故事改編,摒棄了一般災難大片慣用的大場面,還原了真實,生動再現了災難當時的場景,給觀眾帶來了巨大的震撼。
  • 災難無情人有情,真實事件改編電影《海嘯奇蹟》中令人感動的情節
    而最近幾年災難片的局面有所改觀,電影《釜山行》與《全球風暴》上映後,人們對於災難片的偏見終於另眼相待了。最近看過《釜山行》後,我又去搜了搜高分的災難電影,一部拍攝於2012年的災難電影成功吸引了我,電影的名字叫做《海嘯奇蹟》,看過之後感觸頗多。先來給大家介紹介紹這部電影吧,這部電影與大多數災難電影不同的是它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其取材於2004年印度洋海嘯時發生的一樁真實事件。
  • 《海嘯奇蹟》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家人再困難面前團結一致,句句淚點
    瑪利亞一家人就這樣被無情的海嘯給衝散了。被海浪擊昏的瑪利亞醒來之時發現自己正漂浮在海水中,望著周圍無數被淹沒的房屋,內心無比難受,就在她快要承認家人都已經在海嘯中遇難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的大兒子盧卡斯正漂浮在距離她很近的地方不斷地掙扎呼救,瑪利亞的眼睛一亮,就像是打了興奮劑一般,沒有畏懼湧動的水流,只奮力地想要遊向自己的大兒子想要抓住他。
  • 遭遇人類200年來傷亡最慘重的海嘯,一家五口用愛創造奇蹟!
    據印尼衛生部稱,印度洋海嘯造成的該國遇難者人數為238945人,其中確認死亡的人數為111171人,失蹤人數為127774人。在2012年,曾經上映了一部由西班牙和美國聯合製作的災難大片——《海嘯奇蹟》,這部電影講述的就是發生在印度洋海嘯中的真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