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綜《中國有嘻哈》為何爆紅:拋棄了傳統綜藝套路

2021-01-09 閩南網

­  文/彭麗慧 網易科技

­  GAI拿著麥穿過臺下層層人群邁到臺上,並不斷用「穿的少的妞站高點」這種話來活躍夜店現場氣氛——這是今年六月VICE出的紀錄片《川渝陷阱》裡的一幕。

­  「活著真TM難。」GAI對當時人生的總結。rapper的低收入讓他不得不向現實低頭。

­  幾個月後,當同為GOSH成員的Bridge在中國有嘻哈的60S賽中唱到「爸爸媽媽我會紅的紅的像朵紅花」時,他們已經成為2017年暑假最紅、最具有話題性的人物。

­  演出、通告、廣告、籤約公司...........gai與參賽rapper的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各種合作撲面而來。

­  在年輕人越發成為視頻的主要受眾和市場的重要消費群體的時代,《中國有嘻哈》的爆紅,不僅讓作為小眾文化的嘻哈從地下走到地上,從圈內走到了圈外,也讓愛奇藝在年輕受眾市場再下一城。

­  此外,愛奇藝也挖掘和構建以「嘻哈」為IP的全產業鏈,在後期產業、商業演出、廣告代言、藝人打造、成立潮牌等各面全面布局。

­  而這一切都在陳偉從愛奇藝CEO龔宇辦公室走出來的那一刻開始的。

­  選手身價上漲20rapper的商正在被收割

­  《中國有嘻哈》作為愛奇藝今年唯一一檔S+級綜藝,投資金額從最初的立項的幾千萬到如今已超過2.5億,是目前純網絡綜藝平均成本的4~5倍。

­  在製作層面,愛奇藝除了出動多家工作室外,也集結了四個總導演級別的人:《中國好聲音》製片人陳偉擔任總製片人、《蒙面歌王》系列總導演車澈擔任總導演、《奔跑吧兄弟》前三季總編劇岑俊義擔任總編劇、《跨界歌王》總導演宮鵬擔任視覺導演。

­  在錄製和製作上,陳偉曾在《財經天下》周刊的採訪中介紹,《中國有嘻哈》第一季12期節目一共在4 ~ 5個演播廳內搭建13 ~ 14個美術場景,以供真人秀情節的發生。而錄製的素材將會以1400:1到2500:1的使用比例,在後期階段形成一期70分鐘的節目。「這個過程裡滿足兩點,一是能相對還原真實的,二是這個還原通過強劇情傳達出來。」

­  陳偉希望,這樣的模式能更好地讓觀眾對泛嘻哈文化產生興趣或共鳴,即使一部分觀眾不能「get到嘻哈的點」也能把這檔節目當成劇集來觀看。

­  「在地下野蠻生長了20多年的中國嘻哈音樂,這個夏天,通過《中國有嘻哈》的呈現,已經獲得20多億點擊,從文化角度,將嘻哈文化推向大眾,成為新的文化現象。」節目的爆紅讓導演車澈在微博上感慨著節目的火爆。

­  「雖然我沒明白啥是嘻哈精神和keep real,但我知道了是什麼單押雙押」,在錄製決賽現場,一位PG ONE的粉絲對網易科技興奮的表示,而她此次是專門從上海飛到北京為PG ONE應援。

­  據悉,因頻上熱搜而被粉絲們戲稱為「膨脹男孩」的PG ONE,粉絲數也從參加節目前的3萬瘋漲到現在的358萬。

­  節目火了,rapper不僅收穫了粉絲、大眾和媒體的關注,其商業價值和社會認知度也有了巨大的變化。

­  據《齊魯晚報》報導,PG ONE身價上漲20倍,商演價格為25萬一場,VAVA一場表演費用漲到了20萬。籤約了紅花會、TT、Jony J等人的摩登天空創始人沈黎暉肯定了此說法,「《中國有嘻哈》的選手剛開始的出場費是1萬,現在已經20萬了。」

­  嘻哈融合體創始人李海欽也在媒體採訪中表示「以前多數歌手出場費四五千左右,籤了公司可能上萬,但節目播出後,都是10倍、20倍的漲,最多有25萬。越到後面,留下的歌手價格會越高。」

­  粉絲的暴漲,流量的湧入,一時間,大家都嗅到了嘻哈產業崛起的商機。

­  一向聞風而動的品牌們也趁機搶佔嘻哈產業崛起的紅利,rapper們的廣告代言及推廣活動接踵而來。以網際網路、科技領域為例:支付寶邀請歐陽靖、Tizzy T推出《無束縛》新曲,小青龍與餓了麼合作推出品牌單曲《餓》、PGONE與網易遊戲、《英雄聯盟》、《大唐無雙》遊戲品牌進行推廣和合作。

­  此外,VAVA與京東、孫八一、小青龍與快手、Jony J與戴爾、TT、VAVA、艾福傑尼與三星GALAXY C8...........嘻哈背後的商業價值迅速被資本挖掘及收割。

­  當然受益最大的也有製作方和平臺。

­  「《中國有嘻哈》現在有意向的贊助商非常多,都是特別好的合作夥伴,只能選擇一家,不能好幾個,還沒最終決定。」龔宇在媒體採訪時表示著廣告商們對節目的青睞。

­  「在贊助商眼裡,嘻哈太小眾。」而幾個月前,陳偉及其團隊還在為找不到贊助商和冠名商而發愁。

­  構建以嘻哈IP的全產業鏈

­  2015年11月,龔宇提出了愛奇藝蘋果樹這一商業模型,是指實現同一內容IP下的多種商業模式,包括廣告、會員、電影、動漫、遊戲、電商等衍生生態鏈。而超級網綜《中國有嘻哈》完美的詮釋了這一點。

­  在愛奇藝副總裁陳偉看來,《中國有嘻哈》並不只把自己定義為一檔簡單的選秀節目,而是一檔Hip-hop文化推廣節目,「推廣一種新的潮流心得,就必須得把最大的力量,最大的資源砸在一個最精準的小切口上,才能產生一次爆破。」

­  在平臺戰略層面,在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曾在開播發布會上表示,自帶個性、時尚元素的嘻哈領域不光在題材方面與眾不同,更是專屬於年輕人一種表達自我的方式,正好契合了愛奇藝一直以來的平臺定位。

­  據娛樂資本論報導,除了節目本身外,陳偉已經想好了《中國有嘻哈》的下一步商業化,首先要充分挖掘選出來的Rapper的音樂價值。可能會與跟專業的機構成立一個新的公司,或者與專業的公司合作。其次,愛奇藝可以做跟嘻哈有關的節目、劇、電影等等內容,另外,節目組還打算把《嘻哈》做成一個潮牌,目前飾品、鞋子、帽子等都已經設計出來了。

­  起源於街頭和幫派的嘻哈,個性張揚、特立獨行,以「酷、炫、帥」為重要標籤,天然與商業和時尚界最為相融。

­  「不是嘻哈小眾,而是國人把嘻哈定義的太小眾」。

­  「看了《嘻哈帝國》,感受到我們身邊很多潮牌,奢侈品,其實都是嘻哈文化的底子,原來這些明星們,他們去買的潮品,都是嘻哈的底子。」在一段節目調研後,陳偉感嘆著嘻哈文化的廣泛:「BIGBANG也是嘻哈呀。」

­  嘻哈之城CEO林傑認為,嘻哈這一部分的受眾是願意在服飾穿戴物質上消費的,「嘻哈歌手形象比較突出,表達的態度強烈,他們的消費號召力比較強,在消費之餘很容易帶動其他追隨者。」

­  節目進行到中期,嘻哈的商業性也逐漸被挖掘出來。

­  吳亦凡superme的褲子、PG ONE頭上戴的帽子、TT的頭帶...........以往只關係明星穿著打扮的時尚博主們,已經把焦點放在rapper們身上,而微博、淘寶上也「蔓延」著不少同款。

­  此外,一些潮牌也成為贏家。據百度指數顯示,《中國有嘻哈》節目開播後,Superme一詞的搜索量整體同比增幅206%。

­  而提前看到商機的陳偉啟動《中國有嘻哈》項目後,第一件事就是註冊潮流品牌。「這可能跟以前所有的綜藝節目都不同,其他的都是先做節目,周邊品牌都很少,嘻哈不一樣,我是倒著來,一定要先註冊潮牌,因為它的商業性太強了。」

­  「R!CH」,是「Rising!Chinese hiphop」的縮寫,圍繞《中國有嘻哈》衍生的第一個品牌。

­  據《財經》報導,衍生品採用品牌的授權模式,即自研品牌商標,然後將商標授權給品牌合作商,共同開發產品後收取保底授權費+銷售分成。

­  而IP授權模式能在有限的廣告位外,創造更多跨界合作的機會。8月初,《中國有嘻哈》授權合作商品已經在包括愛奇藝商城、天貓等主流電商平臺,及線下品牌店面等渠道售賣,品類覆蓋服飾、配飾、3C數碼、食品酒水等,開發超過200個SKU(Stock KeepingUnit)。「對於市場,從小眾文化再到大眾消費者,中間蘊含著巨大的商業機會;而對於愛奇藝,這都是純現金流的收入。」IP衍生品事業部負責人任濤在採訪時透露。

­  如果觀眾仔細看節目會發現,「R!CH」出現在《中國有嘻哈》的各個明顯的場景和重要的時間節點上:rapper晉級贈「R!CH」吊鏈、導師話筒上套著「R!CH」,甚至總決賽現場100位rapper投票都用「R!CH」...........

­  除了衍生品的開發,愛奇藝也圍繞」嘻哈「這個IP在垂直綜藝領域開拓新類型。

­  《中國有嘻哈》導演車澈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提到,愛奇藝接下來會把青年文化作為一個側重方向,有可能將會推出一系列青年文化的頭部內容。

­  於是,《中國有嘻哈》主創團隊將打造一檔名為《中國有街舞》的新網綜節目的消息流傳於各大網絡。

­  嘻哈(Hip-Hop)文化的構成體系主要包括四類:碟片連接切割和混合(DJ)、街舞(Street Dance)、說唱(RAP)和塗鴉(Graffitti)。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推崇這種「嘻哈風格」時,每個分支深挖下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

­  而當90後、00後逐漸成為文娛消費的主體時,他們所推崇的文化必將成為資本布局的重點。

­  愛奇藝從「有嘻哈」誕生再到「有街舞」的延續,標誌著圍繞青年文化內容在綜藝領域進入垂直IP開發階段。

­  9月3日,總導演車澈在微博上發布的和多名dancer的合照。但據愛奇藝內部人士透露,現階段還處於籌備階段,導師、嘉賓陣容及其他具體細節均未確定。

­  搶佔年輕用戶深耕垂直

­  「電視綜藝紅利期將結束」,這是行業內近一段時間人們聊得最多的一個話題。根據CSM35城的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約七成省級衛視環比收視呈負增長。以今年暑假為例,僅一檔收視率破2%,6檔破1%。

­  具體來看,今年已播出的綜藝節目有以《我是歌手》為代表的音樂類綜藝,《以花兒與少年3》為代表的戶外旅遊類綜藝,以《朗讀者》為代表的文化類綜藝,以《奔跑吧》、《極限挑戰》為代表的戶外真人秀,以《拜託了北鼻》為代表的萌娃養成類綜藝等。

­  其中,綜N代佔據了上半年綜藝市場的「大半壁江山」。這些老牌節目雖然仍有一定的話題度,但收視率和印象力已經呈現出明顯的下滑趨勢。

­  而隨著泛娛樂化的時代到來,網綜發展迅速。有相關數據統計,2017年上半年上線的網絡綜藝就有98部,而暑假檔上線的就會超過30檔,2017年五大視頻網站自製網綜招商總計超過100檔。

­  隨著大量人才的加入、資本的湧入,網綜從製作、類別、嘉賓、數量等方面開始趕超電視綜藝。

­  音樂選秀類、偶像養成類、脫口秀類、偶像養成節目等,一系列豐富且全面的網生內容成為各大視頻網站搶佔市場份額、吸引觀眾的一大利器。

­  回顧整個暑假檔,霸屏的幾檔節目均為音樂選秀類網絡綜藝節目。芒果TV和優酷聯手推出的老牌IP《快樂男聲》也回歸,騰訊視頻立志養成十年偶像的《明日之子》嶄露頭角,愛奇藝耗巨資打造推廣嘻哈文化的《中國有嘻哈》成為現象級綜藝;

­  2005年的《超級女聲》開啟了「草根選秀」時代,讓音樂類綜藝迎來首次井噴,而2012年《中國好聲音》到2013年《我是歌手》則是形式上的一次突破,後者打破了音樂類節目選秀的慣例,採用成熟且成名歌手同臺競技的節目模式,再次掀起了節目選秀類的熱潮。

­  雖然近兩年音樂選秀類節目的玩法不斷翻新,但再也沒能出現一旦能媲美《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的現象級綜藝節目。與此同時,老牌綜藝盡顯疲態,而新晉綜藝又創新不足,鮮有爆款。

­  在車澈看來,觀眾的審美疲勞是音樂(選秀)綜藝面臨的最大挑戰。

­  但愛奇藝依舊壓中音樂(選秀)領域。三年前打造了《奇葩說》爆款節目後,愛奇藝就再無突破,在分析了各個電視行業的成功類別,龔宇和愛奇藝內部認為音樂選秀類應該有所成功,所以從2016年春節前愛奇藝一直在籌備。

­  網路綜藝相比電視綜藝更容易做到精準細分,和聚焦特定人群的。於是,在音樂類綜藝亟待轉型的情況下,《中國有嘻哈》拋棄以往傳統音樂選秀綜藝的路數,以主打嘻哈文化、面向90、00後年輕群體,打造了今夏唯一的爆款節目。

­  而《中國有嘻哈》的成功,也讓各大視頻網站愈發注意到了細分領域的重要性。可預見的是未來將有部分綜藝會向垂直細分、小眾化方向發展。

­  

責任編輯:曾少林

相關焦點

  • 對話《中國有嘻哈》總製片人:網絡綜藝如何成為現象級IP
    從《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到《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中國在過去幾年迎來了一波綜藝節目的黃金時代。但這波現象級節目迭出的熱潮,到今年年初一度陷入中斷,直到《中國有嘻哈》接棒。這檔由愛奇藝推出的網絡綜藝節目,讓嘻哈音樂在中國的年輕觀眾市場引發了廣泛關注。
  • 《姐姐好餓2》播放量破億 引領精眾化網綜模式升級
    作為精心創作的美食治癒系網綜,《姐姐好餓》第一季以4億播放量收官,成為美食綜藝領域的一段創新佳話。而《姐姐好餓2》的重磅回歸,不僅脫離了傳統美食綜藝的窠臼,更用獨樹一幟的「情感+美食」的形式,在女性觀眾群體裡引發了共鳴。此次,《姐姐好餓2》在內容和玩法上進行了全面創新。首先以「情感治癒」為當季主打,小S以菜品美食為引,將廚藝交流和脫口秀內容升華到了情感、家庭、兩性相處等深層次話題,帶給觀眾更高質量的「明星八卦雞湯」。其次,《姐姐好餓2》也一反傳統綜藝套路,在嘉賓選擇和互動形式上發掘更多看點。
  • 歐陽靖嘻哈精神再延續 愛奇藝《中國有嘻哈·王者之路》12.9日上線
    截至目前,《中國有嘻哈·王者之路》總播放量達2253.3萬,微博同名話題#中國有嘻哈王者之路#閱讀量高達1.9億,播放期間,更榮登微博網絡綜藝排行榜TOP1。由此可見,《中國有嘻哈·王者之路》藉助《中國有嘻哈》強大的文化滲透力,通過走心的人物誌紀實手法以及VIP專享模式,有效彰顯《中國有嘻哈》節目長尾效應的同時,也成為愛奇藝在VIP付費內容創新上的又一次提升。
  • 看夠了綜N代,2018年綜藝節目有哪些新花樣?
    2018年伊始國內綜藝市場便迎來了一場震蕩,廣電總局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已下架節目的管控出臺了相關通知,《極限挑戰》《金星秀》《見字如面》或將被永久剔除。這一情勢正式宣告:網絡平臺將與傳統衛視在同一把尺子下統一審核標準,要如何趟出一條新路就要各顯身手了。
  • 網綜井噴,為何「網際網路氣質」才是好網綜的衡量標準
    對於這個問題,我也思考了一番,其實這與平臺無關,準確的說還是因為在「觀眾」轉變成「用戶」後,騰訊視頻能夠第一時間抓住網絡綜藝區別於傳統綜藝的核心精髓,給用戶留下了好感,這也包括我們,而這核心精髓就是網綜所獨有的特性:網際網路氣質。
  • 從「粉絲自嗨」到「精品綜藝」,偶像團綜悄然發生新變化
    如今,一來偶像團體大眾認知度的提升拓寬了團綜的商業價值,二來平臺、製作公司與偶像經紀公司的合作日漸成熟,團綜製作日趨專業化,團綜關注度與日俱增,越來越呈現出「精品綜藝」質感,而有向「頭部綜藝」升級的發展大勢。
  • 中國綜藝「借鑑」韓綜,湖南衛視為首,偶像練習生被批抄襲之最!
    最近這幾年,娛樂圈中掀起了一陣綜藝風,各大電視臺、網絡平臺、投資方都把大量資金投入了真人秀等綜藝中,有好多在演技或唱歌方面沒成就的藝人都靠著當"綜藝咖"迎來了爆紅之路,並且還因此而獲得關注在原本的領域內大紅大紫,比如鄭愷、薛之謙等人。
  • ...中國首檔海外同步播出網綜 躋身馬來西亞Astro全佳臺綜藝收視Top3
    此前,由愛奇藝出品、新浪微博聯合出品的超級網綜《熱血街舞團》於3月17日登陸馬來西亞Astro實現海外同步直播,在當地取得不俗的播放成績。節目播出後,《熱血街舞團》便一舉拿下HD全佳臺綜藝節目Top3收視率,並登上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光明日報等多個媒體。
  • 王嘉爾音樂綜藝火力全開 玩轉嘻哈首戰極挑
    更值一提的是,王嘉爾《Papillon》舞臺show也將在《中國有嘻哈》首度公開,看「rapper嘎」實力唱跳嗨翻全場。    雙綜人氣接力!王嘉爾無縫切換雙身份    《中國有嘻哈》中,王嘉爾是幫唱嘉賓「Rapper嘎」,遇上一路過關斬將的PG One、GAI、VAVA、艾福傑尼,同臺競技,hiphop火花碰撞,不僅會有燃爆的個人舞臺秀,還將搭檔GAI上演強烈風格Rap。二人以樂結友,他還幫GAI錄製了決賽加油視頻,GAI也在直播中表示對王嘉爾音樂風格欣賞,贊其「多才多藝」,助攻新歌打榜。
  • 街舞綜藝battle時間:模式的迭代、運營的比拼、愛奇藝的自證
    作為愛奇藝2018年超級網綜計劃的重要一員,《熱血街舞團》延續了《中國有嘻哈》的製作陣容,由愛奇藝高級副總裁陳偉任總監製、愛奇藝副總裁車澈任總導演。   去年夏天《中國有嘻哈》的熱播,使起源於嘻哈文化的街舞這一代表性的青年文化開始受到市場追捧。
  • 孟非首檔網綜《美女與極品》爆紅 「扒極品」真是人類剛需!
    最近,優酷就聯手《非誠勿擾》原班人馬打造了一檔號稱」大型社交實驗真人秀」的網綜節目——《美女與極品》。節目安排初見的孤男寡女共處一室,從相遇到想睡僅僅一步之遙。其中大膽直接的女嘉賓,面對心儀的男嘉賓,開口就是:」你不跟我睡,我會睡不著」。
  • 愛奇藝推大型Hip-hop音樂選秀《中國有嘻哈》 投入規模超2億人民幣
    DoNews 5月3日消息(記者 向密) 愛奇藝宣布推出中國地區首檔Hip-hop音樂選秀純網自製綜藝節目《中國有嘻哈》。根據介紹,愛奇藝《中國有嘻哈》節目的製作團隊由中國金牌製作人陳偉,《蒙面歌王》系列總導演車澈,《跑男》三季總編劇岑俊義,《跨界歌王》總導演宮鵬等組成,打通愛奇藝全站資源,由吳亦凡、潘瑋柏、張震嶽&熱狗(MC HotDog)三組中國Hip-hop音樂人擔綱明星製作人。
  • 當前五大人氣網綜:《放開我北鼻》墊底,第一名豪取八連冠
    這個集結了黃景瑜、王嘉爾以及陳學冬的網絡綜藝節目自從開播之後就很受大家的關注,而且憑藉明星的人氣,再加上幾位萌娃,收穫一大批粉絲。而在上一周,第三季憑藉1億的總播放量排名第五。 (一周五大人氣網綜:《放開我北鼻》墊底,第一名八周連冠。數據來源於貓眼)4.《拜託了冰箱》。這檔節目同樣有王嘉爾,而這個與何炅搭檔的節目收視一直都不錯,如今已經是第四季了,算是一個長久的綜藝節目了。
  • 歐陽靖香港節目爆上《中國有嘻哈》一頭霧水:究竟想我做什麼?
    《中國有嘻哈》雖然已經播完,但是迴響之大,為中國帶起強烈的Hip Hop風潮。其中有 Hip Hop Man 之稱的MC Jin(歐陽靖),收穫甚豐。在內地爆紅,計劃在內地舉行巡唱。除此之外,他回到香港,做過大大小小的訪問,叫好多粉絲都好期待。MC Jin話唔系節目效果,你又信唔信?
  • 潘瑋柏與小14歲空姐網紅結婚,無尾熊CP超話解散,明星綜藝幾分真
    網友發現這位就是之前爆出來的那位小潘瑋柏14歲的空姐網紅,看來很多娛樂圈的事情並非空穴來風,當時潘瑋柏還頻頻否認,這轉眼就認了,當年楊冪、劉愷威有傳言已經離婚,雙方均否認,最後還是承認早離婚了,趙麗穎被傳懷孕,自己否認最後又打臉,娛樂圈的話幾分真?
  • 愛奇藝超級網綜《熱血街舞團》首次攜手馬來西亞Astro 3月17日實現...
    超級網綜《熱血街舞團》由《中國有嘻哈》原班人馬打造,力求用最頂尖的編舞,為用戶呈現最巔峰的街舞技術。節目由鹿晗、陳偉霆、王嘉爾、宋茜四位頂級流量偶像擔任「熱血召集人」,國際知名編舞大師 GalenHooks、RieHata等傾力加盟,數十個國內頂級街舞廠牌也前來助陣。國內外頂級街舞團隊的全線加盟,使得節目在海內外市場引起巨大關注。
  • 《2020報告網絡劇綜節目觀察》:愛奇藝綜藝56億有效播放穩居全網首位
    近日,雲合數據發布《2020報告|網絡劇綜節目觀察
  • 從《歌手》到《中國好聲音》,老牌音綜的「死亡之路」
    上回書說到,MBC電視臺綜藝《我們的星期天晚上:我是歌手》走紅之後,被洪濤團隊發現並引進,首季即大爆,創造收視與話題的同時,還讓眾多歌手走紅&回春,在華語樂壇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第二季效果持平,第三季因為韓紅、孫楠等重量級歌手的加盟以及賽制的更改,讓節目登上了新的高峰,但令人未曾料想的是,高峰之後竟是綿長又艱巨的下坡路,且最終走向了「停擺」這一結局。
  • 《中國有嘻哈》總決賽歐陽靖重回舞臺
    中國首檔Hip-hop文化推廣節目《中國有嘻哈》總決賽將於9月9日周六晚8點重磅來襲。在這個巔峰之夜,誰將問鼎嘻哈冠軍?被譽為「華人嘻哈的驕傲」的歐陽靖在放棄復活賽名額後,又將以怎樣的身份回歸舞臺?
  • 德媒:嘻哈音樂生於美國風靡中國 西方音樂也能有「中國味」
    參考消息網8月15日報導 德媒稱,44年前嘻哈音樂在美國誕生,44年後《中國有嘻哈》在中國風靡。該節目甚至被臺灣人搞笑翻拍。但是這種充滿自由、叛逆氣息的音樂風格在中國能走多遠?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8月11日報導,8月11日是嘻哈音樂誕生44周年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