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蝦船「浙岱漁03566」昨晚靠上了舟山普陀的碼頭,大花蟹很快被收購一空,可是船艙裡剩下的五六千箱小花蟹還「待字閨中」。
「在洋地裡扔掉怕汙染海洋,運上岸又得不償失,真不知道該怎麼辦好了!」船老大許臺軍很糾結。像他一樣,衢山上百位拖蝦船老大都希望小花蟹「能爭點氣」。
許臺軍呼籲,小花蟹味道鮮美,市民們可否一起動動腦筋,幫忙解決小花蟹的出路問題。
花蟹旺發,一網就是500箱
許老大是岱山縣衢山鎮龍潭村人,家裡有一艘拖蝦漁船,與其他13艘拖蝦船組成了一個生產編組。
最近,許老大和他所在的編組在長江口以東漁場166海區1小區從事拖蝦作業,作業對象則是舟山人熟知的花蟹。
「今年花蟹旺發,一次起網就能收穫500箱左右,幾天工夫每條船就捕獲了上萬箱。」許老大告訴記者,過去大家通常是把個體大的花蟹裝箱,而小的則直接丟回海裡。
「花蟹的生產季節很短,每年也就2個月的時間。今年大家擔心大量傾倒死蟹造成海洋汙染,所以大小粗粗分類之後,全都裝箱了。 」
小蟹集中上岸難出手
大花蟹一隻有三到四兩,而小花蟹每500克有十幾隻。大花蟹貨俏價高不愁出路,而小花蟹則成了燙手山芋。
許先生還算幸運,由於這次編組漁船是分批分散投售的,銷售壓力略輕,經過多方奔走,總算低價脫手了。如果是拖蝦船集中回港投售的話,大家裝運回來的小花蟹難免有一大批要滯銷。
「價錢低得可憐,小花蟹一箱只能賣11元,一箱二十多斤,也就是1斤只有幾毛錢,連油錢和人工的成本都拿不回來,途中還要佔用大量的庫存空間。」許老大說,可就算這樣的價錢,也得找關係託人,如果收購魚貨的加工商吃不下了,這次裝回來的5000多箱小花蟹就只能砸在手裡。
這兩天許老大馬上又要出海生產了,看今年的生產勢頭,用不了幾天又有成千上萬箱小花蟹面臨賣難的問題。
花蟹加工一時難消化
花蟹主要用於加工成切割蟹塊,冷凍之後出口到日本、韓國,成為火鍋店裡的暢銷貨,在國內則主要是作為冷凍蟹肉在內地超市出售。
據介紹,最近我市冷凍食品廠花蟹加工業務繁忙,由於花蟹生產周期只有2個月,產量高度集中,工廠加工人手緊張,只能把精力集中在優質花蟹上,難以顧及小花蟹的加工業務。
衢山的一位顧姓漁民告訴記者,小花蟹現在只能外運後,暫存在有較大庫容的冷庫裡,待花蟹生產旺季過後,才能進一步加工。但是,由於花蟹易發黑不易保存,再加上臨近年關,很多高值高利潤水產品需要佔用庫存,大部分冷庫對小花蟹的冷儲保持著謹慎的態度。
漁民的生態意識值得肯定
花蟹俗稱沙蟹,學名叫細點圓趾蟹。浙江海洋大學海洋生物學教授趙盛龍告訴記者,花蟹屬梭子蟹科, 圓趾蟹屬, 生活於水深10-65米的泥質或沙質海底。在我國黃海、東海、南海均有分布, 盛產於黃海、東海,為閩東外海群體數量最大、資源密度最高的一種中型蟹類,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營養價值,適合進一步開發利用。
「花蟹通常是一年生海洋生物,由於繁殖能力很強,因此不需要特意進行資源保護。」趙教授說,以往漁船捕獲花蟹後,在海上略微分揀後即隨意處置,確實不利於海洋環境的保護。從這一點來說,衢山漁民保護海洋生態的意識值得肯定。
我們有必要想想辦法,幫助漁民兄弟解決一下最後一公裡的問題。趙教授表示,如果不能解決賣難,蟹賤傷漁很可能導致漁民不得不把大量死蟹倒回大海。這是誰都不願意看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