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鍾情實業的魯冠球不同,魯偉鼎迷戀金融。
2017年,萬向系創始人魯冠球去世,其子魯偉鼎接任萬向集團董事長,一時間關於「萬向是否會脫實業向金融」,外界猜測不斷。
在2018年初於北京召開的一場民營企業家迎春座談會上,魯偉鼎親口否認,萬向做金融沒有脫實向虛,而是對實業有更大的促進。他還強調,民營搞金融,一定要戰戰兢兢、謹小慎微。
在這場座談會上,他特別「表揚」了萬向控股旗下的一家信託公司——萬向信託。
「萬向信託有限公司自2012年8月開展業務以來,到目前未發生一筆風險事件,截至2017年底管理信託資產近1900億元。這種受人之託的工作,馬虎不得、大意不得。」言語間滿是自豪。
但眼下,萬向信託似乎不那麼「謹小慎微」,也不那麼「安全」。
萬向信託不僅踩雷長城影視、華儀集團、同濟堂醫藥、「中科系」等多家企業,它還過度依賴地產業務,曾9個月內12次「輸血」同一家房企,埋下風險隱患。
地產「朋友圈」
風險擋不住信託奔向地產業務的腳步。
近日,萬向信託通過增資1億元入股台州盛耀置業有限公司,持股30%,同時向其提供借款3億元,期限18個月。
穿透股權可知,台州盛耀置業背後大股東正是中南建設集團。三天後,萬向信託又新增投資一家地產企業——廣安子惠置業有限公司,持股41%,其背後則是香港錦藝集團。
投資中南建設和錦藝集團旗下的地產項目,僅僅是萬向信託房地產業務的冰山一角。
與眾多信託同行一樣,萬向信託也十分熱衷於交地產界「朋友」。在其朋友圈中,合作對象不乏恆大、碧桂園、綠城、藍城、中駿、祥生、佳兆業、融信等知名房企。
其中,最為「要好」的當屬中梁地產。在萬向信託的對外投資和歷史對外投資中,中梁地產的身影頻繁出現。據悉,中梁上市前一年,萬向信託9個月內12次「輸血」中梁控股。
近年來,萬向信託房地產業務快速增長。年報顯示,2017-2019年,萬向信託分布在房地產業的信託資產金額分別為427.64億元、569.28億元、679.49億元,佔比分別為22.49%、35.32%和50.78%。
而2016年,這一金額數據僅為212.73億元,佔比僅13.98%。
房地產業務的「異軍突起」,引起了監管部門的注意。2019年,銀保監會約談10家房地產信託業務增速過快、增量過大的信託公司,要求壓降規模,萬向信託在列。
無限風光在險峰。房地產信託項目落地快、收益高,歷來受信託公司歡迎,但其高風險性也一直備受詬病。
2018年,萬向信託就曾因「房地產貸款項目審批不審慎」接到了浙江銀保監局30萬的罰單。
今年7月,萬向信託兩年前發起設立的「中糧地產基金8號集合信託計劃」被曝延期,引發關注。不過,幾日後萬向信託發了澄清公告,稱延期並非因中梁地產違約,而是股權投資項目未達到約定的退出條件。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萬向信託作為質權人的股權出質信息達752條,出質人或標的企業大部分為房地產類企業。
過度依賴地產業務
成立於2012年的萬向信託,註冊資本13.39億元,截至2019年末,其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總計1338億元,是浙江省內5家信託公司中唯一一家由民營控股的信託公司。
萬向信託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不算大,但其背景不俗,目前有5個股東,各個來頭不小。
大股東為萬向控股,持股76.5%。二股東浙江菸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4.49%,背後是中國菸草總公司。
後三位股東分別為中國中郵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巨化集團有限公司、浙江省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各持股3.96%、2.86%、2.18%,背後分別為中國郵政集團、浙江省國資委和浙江省財政廳。
除了萬向控股,其他幾位股東皆為大央企或有地方政府背景。魯偉鼎為實際控制人。
萬向信託成立時,萬向系由魯冠球掌控,因此彼時不少人稱,「魯冠球一手打造的萬向金融王國,開始發力信託板塊了。」但外界忽略了魯偉鼎在其中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
曾有接近萬向系的人稱,魯冠球的精力一直在汽車產業上,而萬向的金融板塊業務都是由魯偉鼎牽頭在做。
事實上,萬向系的金融版圖拓荒之路,始於魯偉鼎。1992年,年僅21歲的魯偉鼎進入萬向集團任副總裁,彼時,他將目光瞄準金融板塊。
1995年,通聯資本前身深圳通聯投資有限公司成立。之後成立萬向租賃、通惠期貨,籌建民生人壽,入主浙江工商信託,參股浙江銀行和浙商基金……此後的20多年中,在魯偉鼎的帶領下,萬向系金融的版圖不斷擴大。
除了券商牌照,最為稀缺的銀行、保險、基金、信託、租賃和期貨等金融牌照均被其收入囊中。
2007年,魯偉鼎出資組建的萬向控股成立,這成為萬向系的金融平臺,集中了萬向的金融業務。萬向信託也在旗下。
萬向集團早就盯上了信託。在2003年,萬向集團受讓浙江省工商信託24.85%的股份,成為其二股東。2007年,浙江省工商信託進行了新一輪增資擴股,一系列動作後,萬向控股晉升為大股東。
浙江省工商信託在引入萬向集團後鮮有建樹,經營範圍也局限在浙江省內。2012年7月,浙江省工商信託正式更名「萬向信託有限公司」,兩個月後,萬向信託正式開業。
此後4年間,萬向信託走的是穩健風格,以基建類信託為主流業務。基建類信託項目多有地方政府信用做保證,風險相對較小。
但2017年開始,房地產業務「異軍突起」,迅速發展,而基建類信託業務逐年減少。如今,基建在萬向信託信託業務中的地位已然被房地產所替代。
但隨著房地產信託監管趨嚴,地產行業洗牌加速,房企債務違約爆雷事件頻發,信託公司稍有不慎就被拖入其中。在此形勢下,萬向信託近年來積存的地產項目投資,都能安然回收嗎?
內容來源:樂居財經 張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