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滅貓計劃」進行,東亞人喜歡貓,為何澳大利亞人卻如此唾棄呢?
其實「貓」這種寵物在東亞國家是非常受歡迎的,特別是日本,甚至有不少關於「貓」的作品問世。如夏目漱石的《我是貓》,而且從古代日本貴族開始便有愛貓的傳統,可見貓的受歡迎程度。
但遠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卻不這樣想,根據英國《鏡報》4月27日報導,為了保護當地物種多樣化,政府決定通過投放毒香腸的方式計劃在2020年前消滅200萬隻野貓。
據悉,這種香腸由袋鼠肉、雞脂肪等原料製成,在此前主要用於滅鼠,但對貓同樣實用。
在製作完成後,通過飛機在野貓經常出現的地方大量空投,可謂是「地毯式投放」了。
為何東亞人喜愛的貓咪,在澳大利亞卻遭人唾棄呢?其實,根據統計野貓每年會吃掉3.77億隻鳥類和6.49億隻爬行動物,對當地的物種多樣化產生眼中的影響。另外,也是為了保護兔耳袋狸、巖袋鼠、夜鸚鵡等保護動物。
另外,這種香腸味道獨特,對貓咪們有著特別大的吸引力,對此阿爾加博博士甚至表示:這是野貓的最後一餐了,它們的味道必須要好一點。
當然,其實澳大利亞從15年就開始準備這個「滅貓計劃」,看來澳大利亞真是個物種容易泛濫的大陸,不僅僅是野貓,當地的野兔也異常囂張,所到之處寸草不生眼中破壞了當地的土壤和生態。
另外,除了澳大利亞之外紐西蘭也在酌情考慮「滅貓計劃」,實際上會對人類生活產生影響的往往不是獅子老虎等大型動物,往往是那些數量多繁殖速度又快的小型動物!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