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兔舍「不臭」 兔糞「搶手」 兔子「很俏」
本報訊 (記者 湯豔娟)兔舍安有自動清糞系統,飼養員不再直接接觸糞便;兔糞實現乾濕分離,幹的變成有機肥賣給果農,溼的進入沼氣池變成生活用氣……近日,國家兔產業技術體系專家薛家賓一行在市畜牧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王永康研究員陪同下到重慶市的重慶石柱、重慶忠縣、重慶璧山、重慶渝北等區縣考察時,對重慶市堅持環保、生態、效益「三合一」的養兔模式給予高度讚揚。
「這裡面的窗戶封閉得嚴嚴實實,又養了這麼多兔子,卻沒有刺鼻的臭味。」在重慶石柱縣悅崍鎮東木村,一個投資300萬元建設的全封閉式標準化種兔場已投產半年。
記者看到,這個全封閉式的兔舍自動化程度非常高,不僅有自動控制室溫系統,自動輸料系統和清糞系統也相當「人性化」。正準備打開清糞傳送帶的飼養員說,「我只需按一下作業系統,就可輕鬆完成清糞工作。」
在重慶渝北區統景鎮的阿興記種兔生產基地,一個新建的沼氣發酵池已投入使用。該基地負責人給專家們介紹,這裡的兔糞經過乾濕分離後,糞水進入發酵池後成為沼氣,解決了基地30多人的生活用氣。發酵池旁邊的幹糞則成了果農的「搶手貨」,不僅每噸可賣150元,果農還負責清理打包。
重慶一年四季溼度大,不是生產草料的最佳地區。以往,兔子要吃的苜蓿等草料大部分從外地購買。不過,去年11月到今年1月,市畜牧技術推廣總站畜牧師譚千洪在重慶銅梁縣國勇兔業養殖場的一次「變廢為寶」試驗,讓當地廢棄的竹葉及竹枝成為了草料添加劑。
「我們將打碎的竹枝粉按一定比例添加到肉兔日糧中,對176隻體重一致的加利福尼亞斷奶肉兔分成四組進行飼養對比試驗。」市畜牧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王永康研究員說,試驗結果表明,適量比例的竹枝粉代替苜蓿草粉,對肉兔生長與屠宰性能都具有明顯的改善作用。
據了解,近年來,兔肉在重慶市一路走俏,已成為肉類市場的消費熱點。目前,重慶市存欄10000隻種兔,年出欄商品兔4000多萬隻。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