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我直言,餵流浪貓真的有點矯情-虎嗅網

2020-11-23 虎嗅APP

看起來可愛的流浪貓,其實是「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之一,對全球各地的鳥類造成了嚴重的危害。流浪貓問題已經變成了一個像墮胎問題、槍枝問題一樣撕裂輿論的議題。


流浪貓體內檢出新冠病毒,該不該科學捕殺?


不久前,華中農業大學和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的科研人員發現,武漢流浪貓體內存在新冠病毒抗體,在調查樣本中,有14.7%的貓檢測到了新冠病毒。


更令人擔心的是,科研人員還發現流浪貓的鼻腔和氣管黏膜中有大量病變,這可能意味著,貓與貓之間可以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新冠病毒。



如果這項研究沒有被推翻的話,人們對待流浪貓的態度可能會大幅扭轉。


隔離流浪貓在所難免,餵食、擼貓等近距離接觸行為也會禁止,民間還可能出現虐殺流浪貓的行為。


新冠疫情暴發之初,傳聞貓狗可傳播新冠病毒,就有不少人遺棄家中的寵物貓狗,何況這些無主野貓?


一個更激進的方案也擺在了檯面上——捕殺流浪貓。



美國發現至少兩隻貓在冠狀病毒測試中呈陽性。


這不是哪個仇貓分子的提案,生態學家們也有這樣的主張,比如美國史密森尼候鳥研究中心前主任皮特 · 馬拉(Pete Marra)。


幾年前,皮特 · 馬拉就在《貓的戰爭》(Cat Wars)一書中提出,由於流浪貓對自然生態的惡劣影響,是時候有計劃地清除流浪貓。在澳大利亞,科學捕殺流浪貓的計劃已經實行了多年。


理由沒有別的:流浪貓是徹徹底底的入侵物種,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之一。


 一隻野化家貓捕殺了一隻鳥。/ Brisbane City Council


你餵養的流浪貓,是最危險的動物殺手


首先要說明的是,人們常說的「野貓」,並不是真正的野貓,而是被遺棄、被散養的戶外的流浪家貓,或者是它們在野外產下的後代——野化家貓。


真正的野貓,如中國本土的豹貓、荒漠貓、兔猻、雲貓,在城市裡除了動物園,都看不到。


換句話說,流浪貓和散養貓屬於「入侵物種」,它們在生態系統中本來是沒有生態位的,後來隨著人類活動擴散至全球每一個角落,入侵當地的生態環境。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流浪貓只是慵懶地躺在陽光下睡覺,一副人畜無害小萌新的樣子,經常就地打滾撒個嬌,怎麼危害環境了?


貓的「可愛」和「軟萌」,無疑讓人們忽視了它的另一面——無情、高效、可怕的動物殺手。


1916年,一隻流浪貓捕殺了一隻美洲知更鳥。/ Internet Archive Book Images


微博科普博主@鶴九Tsuruku 今年三月份遇到過一件慘烈的事:


她帶著養了兩年的雞尾鸚鵡(可合法飼養的鸚鵡之一)下樓遛鳥,鸚鵡繫上了放飛繩,落到花叢上時,小區裡的流浪貓瞬間衝了出來,一秒鐘就叼住了鸚鵡。


「直接生拉硬扯地拖走了,趕也沒用,野貓根本不怕,安全繩也沒用,鳥腿都給扯斷了......找不到鳥的屍體,只有一條鳥腿。」


這隻雞尾鸚鵡,只是全球每年死於貓爪下的數百億隻鳥類中的一個。


博主@鶴九Tsuruku 的鸚鵡被貓咬死。


據2013年《自然通訊》雜誌的一項研究,流浪貓已經成為了美國鳥類、小型哺乳動物的最大天敵:


美國的貓每年至少殺死13億-40億隻鳥,其中69%是流浪貓造成的;每年捕殺63億-223億隻哺乳動物,其中89%是流浪貓造成的。美國境內有3000萬到8000萬隻流浪貓,可見其捕殺效率之高。


注意,這只是一個籠統的數據,涵蓋了城市、郊外、荒野等生境。在遠離人群的環境下,流浪貓對鳥類和哺乳動物的捕殺率,還要高得多。


 流浪貓已成為小型鳥類的最大殺手。/圖蟲創意


在澳大利亞,每年有3.77億隻鳥死於貓的爪下,平均每天超過100萬隻鳥被貓殺死。其中,生活在自然環境中的野化家貓,每年要吃掉2.72億隻鳥,99%都是澳大利亞本土鳥種。


科研人員還發現,島嶼上的流浪貓捕殺鳥類的概率,要比大陸上的流浪貓高出10倍。在全球17.9萬個島嶼上,入侵的貓對當地生態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據2011年《全球變化生物學》(Global Change Biology)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全球範圍內已滅絕的現代鳥類、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有33種(14%)是島嶼流浪貓造成的,此外還有8%的瀕危物種遭到島嶼流浪貓的極大威脅。


比如只生活在紐西蘭東海岸查塔姆群島的查島鴝鶲(Black Robin,也叫黑色知更鳥),由於受到貓、老鼠等入侵物種的影響,在查島主島上已經滅絕,目前只在附近幾個小島上倖存,數量僅有大約250隻。


夏威夷的動物學家統計過,野貓數量很多的海島,雛鳥成活率只有13%,而沒有流浪貓的島,雛鳥的存活率則高達83%。


查島鴝鶲目前在曼蓋爾島還有少量野外個體。/Dave Houston


一隻貓的出現,就足以毀掉一個鳥類保護區。


《大西洋周刊》去年曾報導,澳大利亞曼杜拉的一個眼斑燕鷗的保護區,由於一隻白色流浪貓的入侵,幾周內就有6隻成鳥和40隻幼鳥死亡、失蹤。


最後,這隻流浪貓引起了整個鳥群的恐慌,它們放棄了這個棲息地,111個巢穴被遺棄,所有幼鳥被留在原地,全部死亡。


1894年,一隻叫Tibbles的懷孕家貓隨主人抵達紐西蘭南部的一個無人島——史蒂芬島異鷯的最後棲息地,僅僅數年後就導致這種不會飛的鳥滅絕了。


《大西洋周刊》報導:一隻雄貓的恐怖統治。


中國境內流浪貓對本地物種的影響,目前尚沒有看到系統的調查研究,但只要在社交平臺隨意一搜,就能找到大量流浪貓捕殺鳥類、爬行動物的目擊記錄。


在杭州西湖,包括當地媒體、浙江野鳥會、觀鳥愛好者等,都報告過流浪貓對國家二級動物鴛鴦的襲擊和捕殺,尤其是對小鴛鴦。





科普博主@黑鱗雞冠蛇 也分享過一個視頻,流浪貓不但襲擊鳥類,對爬行動物如野生舟山眼鏡蛇(易危物種)也照樣捕殺。



流浪貓將舟山眼鏡蛇叼走。


流浪貓不僅僅捕殺野生動物,對家禽也有犯案記錄。今年1月,湖北十堰鄖西一村民發現自家的鴨子陸陸續續失蹤了十幾隻,以為是鄰居所為,裝了監控才知道是一隻流浪貓叼走的。


流浪貓偷走十餘只鴨。


而微博評論中不少網友都給這隻流浪貓點讚,稱讚它動作嫻熟、手法高明。去年微博還有個熱播視頻,一隻農村的野花家貓捕殺小鳥的慢動作回放,被形容為「貓中葉問」「喵界姚明」。


這些態度都說明了,流浪貓對野生鳥類、爬行動物的危害不但會被忽視,而且還會被激賞。那些被入侵流浪貓殺害的野生動物,以及無辜被流浪貓奪走寵物、家禽的飼主,卻得不到多少憐憫。


博主@鶴九Tsuruku 家裡也養貓,但「喜歡貓」與「承認流浪貓的危害」並不矛盾。鸚鵡被流浪貓叼走後,她質問說:「流浪貓很可愛對吧。我的鳥也很可愛,跟了我兩年了,現在它已經回不來了。」


流浪貓的可愛外表下,還有更多看不見的危害。



流浪貓捕捉鳥類通常不是為了進食。網友視頻顯示,他的貓抓到一隻珠頸斑鳩(三有動物)後,只是放在地上玩耍。


流浪貓可防鼠患?不存在的,投餵貓糧,幾乎有弊無利


即使流浪貓體內沒有新冠病毒,它們也會傳播其他疾病。


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的生物學家Michael Clinchy指出,流浪貓可傳播鼠疫、狂犬病、貓科動物白血病以及弓形蟲。


2002年,夏威夷烏鴉的野外滅絕,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流浪貓帶來的弓形蟲。即使鳥類僥倖從流浪貓爪下逃脫,也有可能因為傷口感染而死,因為貓牙齒中的細菌足以摧毀鳥的免疫系統。


退一萬步說,假設流浪貓完全不捕鳥類、不傳染疾病、只捉老鼠,投餵流浪貓是不是就可以接受?


還是不行,投餵流浪貓依然有很多害處,尤其是對流浪貓本身的危害,與餵貓者的美好願望適得其反。


人們投餵流浪貓的貓糧,通常是比較廉價的。/圖蟲創意


科普博主@famfamfam 總結過,投餵流浪貓幾乎是有弊無利的:


首先這會改變貓的生理習慣。


貓科動物的視覺特點,是偵測移動中的物體,野外的貓靠捕食小型動物為生,很少吃動物屍體和植物。因為人類投喂,它們習慣了吃靜止不動的食物,更容易去翻垃圾,吃死老鼠,甚至是被下毒的食物。


貓本身是夜行性動物,但人類往往是白天活動的,被投餵的流浪貓只能白天進食,活動於人口密集的城市環境,這就增加了它們被貓販子捕獲、被狗襲擊、被車軋死等危險。


很多流浪貓因為躲在車底下取暖,汽車發動時被碾死,還有的被帶上高架橋,慘死在車輪下。上海一家高架保潔公司2015年曾透露,高架上經常有貓被車軋死,「最多一天清理十幾隻死貓」。


高架上被車碾死的貓。/新民晚報



因貓被困高架橋,經常要警察或消防員進行救助。


其次,投餵貓糧、貓罐頭也會損害貓的健康。


因為貓本身是食肉動物,除了貓草幾乎不吃任何植物和穀物,而人們餵貓的貓糧往往是比較便宜的穀物貓糧,或者是火腿腸、剩飯剩菜、牛奶等高油高鹽高乳糖的食物,長期食用會導致口腔發炎、尿道結石等疾病。


人們經常會看到流浪貓捕獲小動物後,只是把玩而不吃,除了捕獵玩耍的天性,還有一個原因可能是長期食用含有誘食劑的貓糧,導致它們對生肉失去了興趣,不再為進食而捕獵。



在《貓和老鼠》中,貓從未抓到過老鼠。


至於傳說中的「貓抓老鼠」,也被科研人員證明是不靠譜的。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官方微博曾轉發一篇關於杭州西溪國家溼地公園流浪貓危害的報導,2016年,生物學家們在西溪溼地發現5種入侵動物,最難治理的就是錢塘江無齒相手蟹與流浪貓。


「專家們更擔心的是流浪貓。因為園區有餐飲企業,老鼠個個吃得肥頭大耳,貓見了老鼠也不會去抓,反倒害怕。貓天性就會上樹,鳥類繁殖的季節還可能危害它們的生命。」



西溪溼地公園裡的流浪貓。/圖蟲創意


更誇張的是,貓不但不抓大鼠,甚至和老鼠們比鄰而居,互不侵害。果殼網科普作家、加州伯克利大學博士@Ent_evo 曾分享過紐約的一個實驗:


2007年,美國的研究者在紐約布魯克林找到了一個垃圾回收站,準備在這裡觀察研究老鼠的行為,貓的闖入讓他們有了意外的發現。


整棟樓大約有150隻老鼠,6隻野化貓來了5個月,紅外相機只捕捉到23次貓抓老鼠的行為,總共才幹掉了2隻老鼠。


因為貓是聰明的機會主義捕食者,通常只會捕殺小鼠(mouse)、小鳥、青蛙、蜥蜴等小型動物,對大鼠(rat)往往視而不見。


「只有非常絕望、非常飢餓的貓才有可能去捕捉成年大鼠。」不但如此,耶魯大學的流行病學家 Jamie Childs 還說,他曾發現貓和老鼠同時在同一堆垃圾裡吃東西,相處得很和諧。


在布魯克林的實驗中,貓對旁邊的老鼠根本無動於衷。/Haley Weiss


鼠患通常是大鼠造成的,貓對此根本無能為力。2011年,新疆博樂市曾引入600多隻流浪貓,希望它們能夠治理當地的草原鼠害, 結果鬧出了不少笑話。


「這些外來天敵『上崗』後,很快脫離人們的視線,去向不明。」


還有很多流浪貓,剛被放到草原上時一臉懵逼,「在風中瑟瑟發抖,不敢挪動半步」,要工作人員驅趕才跑進草叢樹林裡去。


中國科學院草原生態學家胡玉坤曾在上世紀80年代做過實驗,讓家貓和草原碩鼠對峙,被寄予厚望的家貓,往往會落荒而逃。


貓有時候確實會捕殺一些小鼠,但這與它們對鳥類、爬行類野生動物造成的危害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一隻家貓與老鼠和諧共處。


該不該捕殺流浪貓,正在成為又一個墮胎難題


所以,我們的答案是應該捕殺流浪貓嗎?


人類對貓的喜愛是發乎天性、無可厚非的,我們對貓的特徵確實缺乏抵抗力,忍不住會去吸貓、擼貓。


《人類「吸貓」小史》中提到,家貓擁有一種叫「憐幼觸發特質」的無敵特質,它們的外表、動作會令人想起人類的小孩子,讓我們產生愉悅感和保護欲。


因此很容易理解,流浪貓在全球各地都得到了人們的關愛,捕殺流浪貓必然引發強烈的抗議。


在歐美國家,流浪貓問題已經變成了一個像墮胎問題、槍枝問題一樣撕裂輿論的議題。


笛鴴在沙灘上築巢繁殖。/ Bear Golden Retriever


2006年,美國的觀鳥愛好者Jim Stevenson在得州加爾維斯頓,用步槍擊斃了一隻流浪貓。


因為當地的流浪貓肆無忌憚地捕殺一種瀕臨滅絕的鳥類——笛鴴(Piping plover),他覺得很憤怒、很沮喪:「美國納稅人花費了數百萬美元來保護笛鴴,然而這些貓卻在這裡捕殺鳥類,卻沒有人採取任何措施來阻止它們。」


附近一個收費站的工作人員聽到了槍聲,聲稱那是他的貓,報警將Stevenson抓了起來。隨後,當地司法部門以虐待動物罪將Stevenson告上了法庭。


該案在美國各界引發了巨大的爭議,愛貓人士稱Stevenson是殘忍虐殺動物的罪犯,而愛鳥人士認為Stevenson是保護瀕危鳥類的勇士。


這場審判足足持續了一個星期,陪審團花了三天聽取雙方證詞,又經過了八個多小時的審議,還是未能取得一致意見,法官只好宣布審判無效。


但爭議並沒有平息,美國的哲學家、動物學家、生態學家也加入了論戰:


拯救這隻瀕危滅絕的鳥,還是不傷害這隻貓,哪一個具有更高的道德責任?


在德拉瓦州Cape Henlopen State Park的一個海灘,政府設立了鳥類保護區,禁止遊客、寵物和機動車進入。/Kej605


哲學家、國際環境倫理學會前主席卡利科特(J. Baird Callicott)當時對《紐約時報》表示:


在Stevenson一案中,站在動物福利的角度,限制貓的活動並射殺貓是錯誤的,但從環境倫理學的角度看,由於貓威脅了一個瀕危物種的存亡,射殺貓是正確的,該案的環境倫理應該勝過動物福利。


但愛貓人士和動物福利主義者的想法可能恰好相反,而且他們的意見往往佔據上風。2000年初,夏威夷政府曾試圖禁止餵養流浪貓,結果招來了公眾的強烈抗議。


更理性的人認為,雙方應該各退一步,互相合作,通過T.N.R計劃解決流浪貓問題。這也是國內外很多環保組織主張採取的方案。


Trap,捕捉;Neuter,絕育;Return,放歸。


即使這樣的方案,也很難取得部分愛貓人士的認可。


人們對流浪貓的關愛,常常會混入許多人類自我投射的想法,譬如不能對貓進行絕育。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曾調查,76%的受訪者認為,對貓狗進行絕育是殘忍的。


在重慶,當地大學生發起了一個「校園流浪貓疫苗計劃」,自發將流浪貓送去絕育、打疫苗,然後為它們找到領養家庭。但經常有人阻攔他們,「有些人覺得絕育特別殘忍,剝奪了流浪貓生育的權利」。


重慶大學生實行T.N.R計劃時遭到阻止。/梨視頻


他們認為,流浪貓應該自由舒展天性,享有交配、繁殖、捕獵等動物權利。美國作家傑弗裡·梅森(Jeffrey Masson)以《貓的九種情感生活》《狗不是愛情騙子》等暢銷書聞名,他甚至認為,貓本來就不應該關在室內。


「貓需要狩獵才能生存,也就是說,它們擁有狩獵的本能。就算你可以消除這種本能,你應該這樣做嗎?我們已經剝奪了它們的性慾!」


另一方面,僅僅是T.N.R計劃,也難以讓鳥類保護者滿意,因為絕育放歸自然的貓,依然對小型動物具有攻擊性。上文那隻毀滅整個鳥類保護區的白色公貓,就是絕育後放歸的。


對全球數以億計的流浪貓,大部分絕育是不可能實現的。/圖蟲創意


生態學家們指出,T.N.R要取得成功,至少要75%的貓群實現絕育。因此,民間組織的T.N.R計劃只能局部地解決問題,效果聊勝於無,隨便幾隻外界流浪貓闖入就會破壞整個T.N.R計劃。


因此,美國野生動物學會(TWS)對流浪貓、散養貓的第一條政策建議就是:通過人道的方式消除流浪貓種群和聚居地,符合領養條件的送養,無法收養的貓實行安樂死。


2016年,澳大利亞就開始通過機器人來清除野外的流浪貓,計劃到2020年消滅200萬隻流浪貓。這種機器人可智能識別流浪貓,然後向貓身上噴射特製的毒液,貓舔舐後便會死亡。


澳大利亞,用於消滅流浪貓的機器人。/ The Guardian


這項計劃也遭到了非議,也確實還有可以商榷、改善的地方,比如如何確保機器人不會誤傷其他動物?但澳大利亞人提供了一個解決問題的方向:


也許只有政府首先站出來做這個「惡人」,才能避免出現Stevenson案的困局——陷雙方於無窮無盡的爭拗和對立中,才能接著談如何人道地管理流浪貓、如何絕育、如何領養等問題。


可惜很少政府有動力去處理流浪貓和鳥類問題。生態學家皮特 · 馬拉對此並不樂觀:「事實證明,阻止氣候變化,可能比阻止貓更容易。」 













相關焦點

  • 恕我直言,餵流浪貓真的有點矯情
    流浪貓,還是別餵的好。我的鳥也很可愛,跟了我兩年了,現在它已經回不來了。」 流浪貓的可愛外表下,還有更多看不見的危害。
  • 狗狗行為體現主人內涵,恕我直言,有這幾種行為的狗真的很沒教養
    但是如果有下面幾種行為,恕元元直言,你家狗真的很沒有教養!主人喜歡一邊自己吃飯,一邊拿桌上的食物餵狗狗是形成這種行為的主要原因。所以主人在吃飯的時候最好不要給狗狗喂。當狗狗想上桌的時候,可以輕拍桌子,並且告訴它「不可以上桌」。你以為它聽不懂,但其實它都能領會。
  • 狗狗行為體現主人內涵,恕我直言,有這幾種行為的狗真的很沒教養!
    但是如果有下面幾種行為,恕元元直言,你家狗真的很沒有教養!爬上桌吃飯狗狗喜歡爬上桌吃飯,是元元認為最沒有教養的行為之一。這會讓狗狗誤以為它吃飯的地方就應該是飯桌上。所以主人在吃飯的時候最好不要給狗狗喂。
  • 這隻每天要不同物體伺寢的汪,恕我直言,你上輩子是汪界皇帝麼....???
    這明顯是選後宮無誤啊喂!在它選好玩具後,如果主人把它選的玩具從樓上拿下去,它就會立即跑去,再帶上來。。恕我直言,你是不是真的把自己當皇帝了!!。。。轉載請統一在文章頂部加入二維碼↑↑,否則..
  • 恕我直言!狗狗這6種睡姿,說明它根本就不愛你
    都說從狗狗的睡姿當中,就可以看出狗狗對寵主的信任和愛意,那麼恕我直言,如果你家狗狗是這幾種睡姿,那麼說明它根本就不愛你!第三種:躲在家具底下睡覺狗狗因為生活的地方不安全,才會習慣性地找尋狹小空間裡睡覺,比如說沙發底下、床底、等等,如果你家狗狗真的有這樣的行為,建議給狗狗置辦一個狗籠,讓狗狗在狗籠裡睡覺會更有安全感。
  • 恕我直言你真的不配養貓
    不禁在想人類真的這樣殘忍嗎?為什麼思想如此開放的現代社會,怎麼還會有這樣的手術存在...恕我直言你這種人真的不配養貓!知道真相後的我真的想打人了...原因竟然僅僅是因為貓咪抓壞家裡的家具、撓傷主人的皮膚...真的想不通這些人養貓是為了什麼?
  • 我的乖乖流浪貓狗,我來餵你們錯了嗎?-虎嗅網
    餵養流浪貓狗,是我媽的精神寄託。每天清晨或黃昏,她會帶上網購的貓糧狗糧,和乾淨的飲用水,來到小區的一處角落,收拾一下流浪貓狗吃剩的殘羹冷炙,加上新鮮的貓糧和水,呼喚著她給流浪貓狗取的名字:「大黃,花花,小黑……」不顧蚊蟲叮咬,不顧風吹雨打。不料前幾天,出了件事。媽媽去餵貓狗的水盆飯盒,都被小區裡的另一位大媽打翻扔掉了。大媽大叫:「是誰在這裡餵貓餵狗?
  • 農村養貓餵稀飯,城裡養貓餵肉,城裡的貓這麼矯情?
    前兩天筆者給貓咪餵肉吃時,發現貓咪認真吃肉的樣子煞是可愛,所以將貓咪吃肉的畫面拍成了視頻,發在了短視頻平臺上。但讓筆者沒想到的是,這則視頻下居然有人反駁,原話是這樣說的:「農村養貓給貓吃稀飯饅頭,城裡養貓給貓吃肉,到底是城裡人矯情,還是城裡貓矯情」?
  • 恕我直言,這是最噁心的動漫角色,最後一個渣的誠哥都比不上!
    大家好,我是小小窩,關注我,你就是二次元窩裡的小夥伴啦!在動漫中有很多角色,可以說塑造的成功,因為這些角色讓大家看到了就非常噁心,可以說是死不足惜,堪稱敗類中的敗類,恕我直言,以下幾位是動漫中最討厭的角色了!
  • 餵流浪貓被人罵了,我還要繼續餵嗎?
    來源:db貓組 餘生最愛貓貓頭事情是這樣的,本人學生党家裡目前也不會支持我養貓了,但是我家小區有五六隻小貓,有時候會一些好心人丟剩飯剩菜給貓貓吃,但是也見過它們翻垃圾桶,估計是找吃的,這些貓咪都是屬於吃百家飯長大的小流浪貓,但是看見它們翻垃圾桶我就趕緊把他們趕走,怕小區裡的鄰居看到了又要罵小貓咪
  • 給流浪貓餵食,搞不好會害了它們的,是真的嗎?
    有的朋友跟我講了自己餵養家貓,給流浪貓餵食的經歷,這讓我感到新鮮,也產生了好奇心。有好幾位朋友告訴我,一定不要餵給流浪貓魚刺、雞骨頭這些東西,容易卡住它的食道,發生意外。還有個朋友說,他家養的貓就被卡住過,費了不少事,好不容易才取出來。這些經驗,我肯定是記住了。
  • 我餵了一年的流浪貓,給我介紹了個女朋友!
    當養貓的人多了以後,自發投餵流浪貓的人也跟著多了起來,日前我做過一個小調查,調查大家投餵流浪貓的原因和目的,最後發現大家投餵流浪貓的原因出奇的一致,只是覺得流浪貓跟自己家寵物貓比起來,非常可憐,所以想給它們一些食物而已,並沒有其他目的。
  • 好心人釣魚,被曾經投餵的流浪貓拖家帶口圍觀,大叔:有點尷尬
    好心人釣魚,被曾經投餵的流浪貓拖家帶口圍觀,大叔:有點尷尬現在有很多人為了讓自己的身心得到放鬆,閒暇時就會帶著一根魚杆到湖邊釣魚。對於釣魚技術嫻熟的人來說,靜靜地坐上一下午就能夠得到滿滿的豐收。可沒想到走在路上時,之前被小張投餵過的流浪貓立刻認出了他,緊緊地跟了上來。當流浪貓發現小張是前往村子裡的魚塘之後,突然停下了腳步,向後跑去。小張看到貓咪離開自己,以為這隻流浪貓跟自己打了個招呼便獨自去玩耍了。​
  • 長期餵養的流浪貓給女子帶來驚喜,女子看後直言想哭:養不起
    其實這點很好解釋的,因為養貓人多了,拋棄貓的人也就多了,從而也就導致流浪貓的數量也在增多。不過現在這個社會上好心人也是比較多的,他們在遇到一些流浪貓的時候,都會伸出援助之手。而現在的貓咪也比較懂得感恩,誰對它好,它都會銘記在心,有時候還會做出讓人十分感動的事情~以下是由網友投稿:我小區裡面有隻流浪貓,總喜歡在我家陽臺那裡叫來叫去的(因為我住在一樓),所以我算是跟它比較熟的,再加上我個人還是很喜歡貓的,有時候也會餵貓吃一些東西。
  • 給流浪貓餵食,流浪貓反而被毒死?給它們的食物你真的餵對了嗎?
    我們沒有具體地統計過現在被遺棄在大街上的流浪貓有多少,但我們幾乎每天都能看到它們。我想流浪貓的數量應該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這些貓有的是被鏟屎官遺棄的,有的是不小心自己偷偷跑出了家迷路的。無論它們是出於什麼原因而流浪的,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需要人們的幫助。
  • 恕我直言,有魚不吃餌那是你的不對,新釣手:你在教我做事?
    想必80%的釣友都知道,有魚不吃餌,其實就是一種魚情的體現,至於為什麼會這樣,恕我直言,那真的是釣友的不對,當然有些好強的新老釣手會質疑:你這是在教我做事嗎?其實還真不是,看完以下內容,你就會知道為什麼有魚而不吃餌了。
  • 投餵流浪貓狗是偽善?
    正因為如此,即使是流浪貓狗。很多人也願意投餵、撫摸和陪伴他們。大家就要說了,這有什麼問題呀,流浪貓狗這麼可憐,無家可歸風餐露宿,我們當然要多多照顧他們。但是大家請注意這樣的新聞事件「幼童遭流浪狗咬傷事件」「一市民慘流浪狗咬傷,患狂犬病不治身亡」「流浪狗衝進高速導致重大交通事故」,這是不是有點觸目驚心了呢,你以為流浪貓就全身而退了嗎?
  • 大媽隨意投餵流浪貓嚴重擾民:你們該感謝我
    流浪貓在這裡聚集後,我們除草時還會被流浪貓身上攜帶的跳蚤所叮咬。」 「到處都是鴿子和流浪貓的屎尿,我們這裡有人得了皮膚病。 大媽表示,其實一開始主要是想投餵流浪貓,但每次鴿子都會飛過來搶貓糧,所以之後順便把鴿子也餵了。
  • 投餵流浪貓的「禮儀」,讓關愛流浪貓真正成為正能量
    這個季節,一方面貓咪活動頻繁,一方面正處於繁殖期,所以流浪貓會逐漸多起來。很多愛貓的小夥伴會去餵流浪貓,其實,能夠對流浪貓產生同情,去餵流浪貓的,肯定是善良的人,只是有時候可能考慮不周,反而造成一些麻煩,導致部分人對流浪貓敬而遠之,甚至是討厭別人去餵流浪貓。
  • 有人說,餵流浪貓的人都是偽善,可是我覺得,他們是天使
    偶爾間,我在某論壇看到一篇帖子,名稱為「餵流浪貓的人真的很噁心。」當我看到這篇帖子名稱的時候,是非常憤怒的,恨不得立刻到評論區展現一下我的鍵盤俠能力,讓他知道什麼叫社會。可是當我讀完這篇文章之後,卻感覺到我的目光短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