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不出雞的蛋——壞蛋。
這是一個貧嘴逗樂子的歇後語,按說,只要是正常有禽類夫妻生活的禽們,生出來的蛋都是可以孵化出後代的。不過現在這歇後語似乎也得改一改了,比如現在的人,仿造產品的能力越來越可怕,據說除了電子產品可以完全拷貝外,一些農副產品也可以進行拷貝生產,比如人造雞蛋。當然,這樣的蛋也是孵不出雞來的,只是它不是壞的,是假的。
如果刨除了蛋的真假不論,在一切條件都具備的情況下,如果蛋還孵不出雞來,就得考慮是不是整個環境給予的支持不夠了。
據說,同樣是卵生動物,像一般的家禽和鱷魚的後代,對孵化的環境要求就很不一樣,像鱷魚自己沒有辦法溫暖其卵,就只好把蛋埋在沙子裡,利用太陽光的熱量將其孵出。這樣既能保持穩定的溫度,同樣能夠讓溫度維持在一個相對高的狀態。很多爬行動物,比如海龜,也是這樣的。
但雞媽媽們就不這樣,它們不能老趴在蛋上面,時不常地還要晾晾蛋,據說這是為了讓蛋透氣,散發過多的潮氣,對胚胎發育反而有好處。但是有一點,就是旁人萬萬不可去驚擾雞媽媽,因為孵蛋過程中的雞媽媽是特別小心的,如果受到驚擾,它極有可能選擇不再回來,先保自己要緊。所以,為了保護孵蛋的雞,在阿呆的老家,甚至會用一個巨大的竹筐給雞媽媽一個私密的空間,讓它安心在其中作業,而且隨時禁止家中的貓咪去騷擾,甚至小孩子也不讓去。
這個竹筐也有一定的要求,比如編得夠緊密,這樣可以有足夠的份量抵擋外來的騷擾,同時可以確保溫度;還得疏密得當,因為需要透氣,也不是隨便一個筐就能行的,也算是家禽界的「孵化器」了吧。老人們常說,這個竹筐挑好了,能多得好幾隻小雞仔兒,所以這個竹筐在家裡有著特別的地位。那時家裡窮,多幾隻小雞仔,意味著將來會多幾個獲得優質蛋白的機會。所以竹筐的意義也顯得重大了許多。
保護孵蛋雞的筐尚且如此,保護一項技術甚至一個企業發展的孵化器,要求就更嚴了,只是現在的管理者有沒有當年保護孵蛋雞的心情呢?
《科學時報》 (2008-11-15 A1 中關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