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教育部再一次放了大招,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在今年7月底完成對應、往屆生的第二學位招生工作,將重點支持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大數據、生物與醫藥、養老護理等領域增設第二學位。可以「回爐」讀大學了,你想去嗎?
第二學位的起源
在八十年代的時候,本科以上的高層次人才是非常緊缺的,那個時候研究生教育也才剛剛起步,可能培養研究生的教育資源不是很多,所以就出現了第二學位,其實也可以理解為是本升本。
就是在你本科畢業之後,再次參加考試,被錄取後進行為期兩年的全日制學習生活,完成學業後授予你第二學位證書。也就是說,可以花費6年的時間拿到兩個學士學位證書。在研究生教育逐漸成熟之後,第二學位教育也就漸漸地退出了大家的視線。在2019年7月份取消了第二學位考試,但不到一年就又開始重新招生。主要目的也是為了緩解目前的就業壓力。
第二學位不等於雙學位
第二學士學位不同於雙學位,第二學士學位是在你本科畢業之後,重新回到校園當中去,拿到的一個全日制的學位,也可以理解為學士後學位,所以第二學位在全國的認可度還是非常高的。參加公務員考試是可以以你的第二學士學位的專業去報考的。
而雙學位是在本科期間,一般是從大二開始在本校內修讀其他專業,畢業時修完所規定的學分並完成畢業論文,在同一個學校拿到兩個學位。比如有的人會在自己的簡歷中寫到某某專業雙學位,就是這個意思。
讀第二學位的好處
官方對第二學位的定位是高於本科的,在實際中的工作待遇也是介於本科和研究生之間的,但也不是全部都是這樣的。對於想跨考考研或者想轉行的同學來說,可以用第二學位當個跳板。
比如說你本科專業是學數學專業的,工作不太好找,那第二學位完全可以去讀一個金融,邊讀書邊備考研究生。第二學位對於那些還想繼續考研的同學來說,更是一個比較不錯的選擇。就是可以一邊讀你的第二學士學位,一邊準備研究生考試。
如果在12月份參加研究生考試後順利上岸,你甚至可以在讀第二學士學位的同時,完成你在研究生階段的學習。考不上就繼續讀第二學位,畢業之後也會比你原來的專業好找工作。也可以藉助第二學位出國留學,國外很多大學是認可你的第二學位的。
第二學位值得考
其實還是建議那些雙非本科、考研難、找工作難、參加公考受限制專業的同學去報考第二學位的。報考的時候可以選擇一些985等一流院校進行學習,比如北京大學、天津大學等一些頂尖的高校都是有第二學位項目的。在這些高校學習和生活與普通本科生是沒有區別的。
第二學位的招生對象是近四年畢業的本科生,今年的第二學位報名時間是6月份,7月份完成錄取,和新生一樣在9月份入學。相信考試難度也會比考研低很多的,綜上二學位還是有必要報考的,你想報考嗎?想報什麼專業呢?#教育部正在研究第二學位擴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