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市民反映,近段時間,釣倉鼠、餵兔子的遊戲在厚街的一些商場、超市裡逐漸流行開來。近距離與小動物互動,一經面世,就獲得不少小朋友的青睞。可是有不少家長表示質疑:疫情防控期間,這些小倉鼠進駐商場,有沒有相關檢驗檢疫證明?讓孩子和小倉鼠近距離接觸真的安全嗎?
釣倉鼠遊戲流行開來
家長質疑釣倉鼠遊戲安全性
釣倉鼠遊戲吸引孩子眼光
進入暑假,商場、購物中心的暑期營銷大戰中「親子」幾乎無一例外地成為核心關鍵詞。「親子消費」花樣繁多,帶來了十分可觀的客流量。「歐耶!又釣到一隻!」在厚街鎮一商場內,經營兒童手工遊戲的店鋪前,一名手拿綁著餌料釣竿的小朋友釣起一隻白色的小倉鼠,引起圍觀孩子的歡呼。見過釣魚的,還真沒見過釣「倉鼠」的,周圍還有不少帶孩子的家長圍著看熱鬧。
待釣的小倉鼠
只見,地上有一個裝有木屑的長方形開口木箱,木箱邊上貼有「釣倉鼠請佩戴手套,請勿用手抓扯倉鼠,咬傷自負」的警示語,七八名孩子拿著釣竿圍著箱子而坐,箱子裡裝有二十多隻小倉鼠,有灰色,有白色,各個小巧萌態十足。不一會,前來體驗釣小倉鼠的孩子越來越多,有的還會把手指伸進去逗倉鼠玩。
有家長記錄孩子玩遊戲時刻
「釣魚還行,這小倉鼠太難釣了,不能再釣了」「小倉鼠很聰明的,吃完就溜了」一對母子的對話引起了小編的注意。原來,他們前後已經釣了4次了,花費了100元連一隻倉鼠都沒有釣到。據了解,釣小倉鼠是按時收費,25元一次,可釣20分鐘,值得注意的是,這只是體驗釣小倉鼠,釣到的則不能歸自己所有,如果想將小倉鼠帶回家,現場還需花費30元錢購買籠子才贈送一隻小倉鼠。
現場擺著不少寵物籠子
家長質疑遊戲存在隱患
釣小倉鼠遊戲受到孩子的歡迎,其中不乏一些剛會走路的孩子也被家長帶來湊熱鬧。除了可以用釣竿釣小倉鼠,現場的小朋友還可以戴上手套撫摸,和小倉鼠互動。但一些圍觀的家長不允許自己的孩子體驗釣小倉鼠遊戲,並質疑該遊戲存在很多安全隱患。
戴手套和小倉鼠互動
「此項遊戲不利於小孩子的身心健康,動物畢竟也是生命,這樣釣來釣去太殘忍了。況且,現在還處在疫情期間,這些小倉鼠是哪裡來的?有沒有做過相關檢疫,有沒有檢疫證書,這些都不知道,還擔心傳播鼠疫之類的病菌。」其中一反對孩子玩該遊戲的家長表示,裝有倉鼠的木箱子裡倉鼠的排洩物四處可見,加上室內商場本身空氣流動就不太好,動物散發不好的氣味會有很多衛生問題。
對於家長們擔心的衛生安全等問題,商場的工作人員表示,「倉鼠是普通動物,不在野生保護動物的範圍,商場每天會對小倉鼠進行消毒,不會傳播病菌,孩子垂釣時必須戴上手套,所以是安全的。」不過,當有家長提出想要看看動物防疫檢驗證明時,該工作人員則表示,需要其他部門協調,暫時未能提供。
家長擔心遊戲存在安全隱患
不過,現場也有家長表示不用太在意,「小倉鼠是寵物,可以拿來做實驗的,孩子玩的時候都是戴著手套,不可能被咬到的。」其中一名爸爸說。可是小編現場看到,小朋友玩倉鼠時戴的手套髒兮兮的,遊戲結束後回收的手套被放進籃子裡,沒有經過消毒又被另一個小朋友戴上。
沒經消毒的手套多次被使用
小編通過查詢發現,各地被倉鼠咬傷發生問題的案例還不少。
其中,長沙8歲的男童在校門口的流動攤販處買了一隻倉鼠,之後,不慎被咬了右手食指。結果到了下午,身上就開始起紅疹,等到晚上,已經全身都是蕁麻疹。經醫生診斷,男童有可能是被咬傷後產生嚴重過敏。
被咬傷後全身起滿蕁麻疹
對此,厚街醫院醫生表示,倉鼠屬於寵物,也可被用來做實驗鼠,其攜帶狂犬病毒的可能性不高,但如果倉鼠來源不明,其衛生隱患不容忽視,甚至會傳播疾病,一旦被倉鼠抓咬傷後,建議及時塗抹肥皂水、碘酒、酒精清洗傷口,再去醫院做進一步處理。
文圖:田沐
視頻:許鑄
編輯:董慶茹
版式:林二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