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支付寶,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作為國內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它已經深深地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同時,由於支付寶上增加了許多功能,也讓越來越多的人對其產生了依賴性。比如,花唄和借唄。就拿花唄來說吧,儘管它是螞蟻金服推出的一款消費信貸產品,卻在較大程度上滿足且刺激了支付寶用戶的消費欲望;而借唄呢,我認為從本質分析,其實跟花唄有著相似之處,都是貸款服務。不過,使用借唄的時候有利息在內,花唄只要不逾期就不會產生逾期費。總之,支付寶上推出的這兩項功能,一旦用了,往嚴重點講確實會讓用戶們「欲罷不能」。
所以,許多人都說馬雲爸爸的手段真是太高明了。然而,要談及高明,我覺得支付寶的這個招數,比起馬雲的手段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此話怎講?且聽接下來慢慢道來。由於我一直以來非常守約,因此相比之下芝麻信用分還算可以,達到了775分。但是,芝麻信用分帶來的信用生活我在平時則很少體驗或用到。譬如,跟其有關的花唄、借唄等。以借唄為例,可能跟個人性格存在緊密聯繫,雖然早就開通了借唄服務,卻從來沒有用過。也就是說,如果不是逼不得已,一般情況下不會借人錢,無論是網貸或是找朋友,都是如此。
因此,在今天我登錄支付寶的時候,發現借唄額度突然升了,直接升至11萬5。很顯然,如果沒有判斷錯誤的話,這一定是支付寶新招數,表面上可以為小微企業和個人消費者提供服務,實際上背後也算是刺激消費的一種方式。大概了解過這樣一個目的後,所以當我看到今天支付寶借唄額度突然升了,卻不敢用。
一方面,真怕還不起。11萬5的額度,對於一個普通上班族的我而言,確實算比較高了。正如上文所言,若非逼到一定程度,實在沒有辦法的時候,不會輕易從各種渠道借錢。此外,更為關鍵地是額度太高,擔心自己借習慣了,控制不住欲望。一旦等到還不起之際,除了會影響個人信用,還會陷入一個死循環的境地。那麼,這就可以得出什麼類型的用戶才合適用借唄,無非是小微企業。支付寶個人用戶的話,還是算了。
再一方面,不想掉入「圈套」。明明知道自己的實力有限,理性的話就不要去做暫時無力承擔的事情。為此,即使芝麻信用分達到了775,借唄額度升至11萬5,我依然不敢用。畢竟,不想掉入「圈套」。什麼意思呢,進一步來說螞蟻借唄對於小微企業或者個體戶等有能力償還的用戶是一件好功能,但針對個人用戶沒多大用途。除了會刺激你花錢的欲望之外,甚至還會讓人逐漸陷入一種借錢、花錢的「圈套」裡,以至於一發不可收拾。
當然,作為支付寶推出的一款貸款服務,目前借唄的申請門檻是芝麻分在600分以上。我覺得這倒是一個限制,同時也是針對支付寶個人用戶借錢的一種「控制」。那麼,你們覺得借唄額度突然提升後,自己敢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