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魚吊蘭是大家都喜歡的熱帶花卉。它具有多肉性質,葉片肥厚,有點革質化,水分不容易蒸發,形狀類似稜形;它的莖飽含汁液,比較脆,從莖基部分生主枝;根系不發達,怕積水不耐澇;腋生花在粗壯的枝條上發育。

管理金魚吊蘭,花族們經驗豐富,有很多人都是把金魚吊蘭養得白白胖胖,莖葉爆盆,滿滿當當的一花籃翠綠可愛的葉子,就是沒有花苞爆盆。其實,金魚吊蘭除了需要溫度、溼度、光照、通風、肥水以外,還需要及時修剪。做好了上面的五個方面,金魚吊蘭確實能長得肥嫩有光澤。但是要開花,還得做好修剪這個技術活,改變施肥類型,控水也得跟上。今天咱們看看怎麼才能讓金魚吊蘭咧嘴笑哈哈。

第一個原因是盲目修剪金魚吊蘭。對金魚吊蘭要分清主枝和側枝,主枝不能長得太密實。長得太密,通風透光不好,容易形成競爭性徒長枝,也容易引發莖腐病。一般來說,中型花盆的金魚吊蘭有5-8個主枝就行了,每個主枝抽出2-3個側枝,這盆花就有接近20個側枝。

第二個原因是對枝條沒有分類,錯誤的使用摘心。要分清適宜摘心的枝條類型,不是所有枝條都可以摘心、打頂的,看看哪些枝條適合形成花枝,哪些枝條繼續長放。在春末夏初,我們要對金魚吊蘭的分枝進行分類,每種枝條不同時期的功能不同。達不到15-20cm的瘦弱側枝要繼續生長,接近20cm的粗壯枝條要及時摘心控制生長。不用擔心把花苞摘了,因為它是腋生花,是在葉腋下分化花芽的。一盆金魚吊蘭的所有分枝,是不能全部摘心控制生長的。意思是說,需要開花的枝條只能達到枝條總量的40%,這盆花的開花總量就是8-10個,其他枝條可以繼續緩放。待這批花枝謝花後,繼續轉為營養生長,而另一批枝莖則採取摘心措施,轉為生殖生長,進行花芽分化。這樣兩類枝莖輪流值班開花,始終保持既能觀花又能欣賞秀美枝葉的雙贏狀態。此間,可以對老弱病殘枝清理一下,適合扦插的扦插。

第三個不開花的原因是給金魚吊蘭使用了過多的氮肥和葉面肥,溼度太大。金魚吊蘭葉子肉革質,吸收能力差,噴灑多了葉面肥沒有用;使用氮肥過多,莖葉旺長,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不平衡,它是形成不了花芽的。又有人認為金魚吊蘭喜歡高溫高溼,總是給予充足的水分,沒有控水減緩生長勢頭,也會使兩種生長方式失去平衡,扶營養生長,抑制生殖生長,這一扶一抑倒好像是故意不讓它形成花芽。如果金魚吊蘭已經長滿花盆還沒有花苞,另一個辦法是噴灑矮壯素、比久,同時加入生長調節素胺醯酯、復硝酚鈉、油菜素內酯。使用矮化藥物和生長調節素,一定要按照說明濃度配藥,濃度萬萬不能超標準,否則開完花也不長新芽,只能換盆移栽。

第四個不開花的原因是生長的盆土出現了問題。生長季節,金魚吊蘭如果出現芽尖萎縮、新稍瘦弱、葉子較薄沒有光澤,有時還有黃葉。這種情況就是腐殖土粘質化,即便不澆水,腐殖土的通透性也很差。在北方養植花卉用的水都是鹼性的,這樣的腐殖土更容易板結。因此無論是什麼時候換盆移栽的,都要及時換盆。原來的營養土必須換掉,使用沙質微酸性疏鬆透氣的腐殖土。筆者的腐殖土是雨後綠化帶邊緣的衝積土,有時候也捎點淺層河灘淤積土和鬆散的山嶺土。基質很細膩,如同面土,卻是沙質又不積水,再配上腐熟的豆餅和松針松樹皮,有時也弄點柳樹皮覆蓋在盆土上面,效果很好。使用的水都是周日到河邊拉河水,每次兩桶50公斤,各種各樣的花卉一周足夠喝的。
結束語:金魚吊蘭養得壯實卻不開花的原因,主要是沒有及時修剪,沒有控水,偏用氮肥。這四個原因也是引發葉斑病、莖腐病和蚧殼蟲的主要因素。對於這兩種病害,先剪除病枝和瘦弱枝,加強通風透光;摘除病葉,適當控水,按照說明濃度噴灑農用鏈黴素、鹽酸土黴素、寧南黴素、磷酸鋁和嘧菌酯;至於蚧殼蟲,用溼布擦拭、牙籤挑落都行。所以說居家養植金魚吊蘭,還是蠻操心的。

本文觀點,你怎麼看?如果你來做?你會怎麼做?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共同分享。如您喜歡請關注。
本文原創。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百度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