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國豪案宣判,法官:港人蒙羞!丨香港一日

2021-01-10 直播港澳臺

01

付國豪被襲擊案宣判

內地記者付國豪2019年8月13日於香港機場遭示威者扣押及襲擊案,周五在香港正式宣判。三名被告——賴雲龍、畢慧芬及何家樂——被控於2019年8月13日至14日,在香港機場一號客運大樓G位通道,與其他不知名人士參與暴動及一起非法及惡意傷害付國豪;畢慧芬另於同日同地非法囚禁付國豪,違反其意願而將其禁錮。

三人被裁定「暴動」和「襲擊造成身體傷害」罪成,畢慧芬另被認定一項「非法禁錮」罪。此前,賴雲龍還承認普通襲擊罪及阻礙公職人員罪兩項罪名,何家樂則承認一項藏有攻擊性武器罪。法官李慶年當庭判處賴雲龍監禁5年3個月,畢慧芬監禁4年3個月,何家樂監禁5年6個月。

據港媒報導,庭上,辯方稱「事件只是一次誤會」,「事出偶然」。對此,法官李慶年駁斥道,付國豪當晚被禁錮長達50分鐘,「被多人侮辱、謾罵及毆打,各被告夥同犯案,除了令付國豪受傷及驚慄外,也令其失去不少財物,令罪責進一步加重」。李慶年嚴厲斥責當天示威者濫用私刑是極不文明,以眾凌寡,更是毫無理智,行為瘋狂,嚴重擾亂社會秩序。

辯方又指案件背後成因複雜,屬於修例風波引起的連串活動之一,示威者當晚充斥著「負面情緒」。李慶年就此表示,法庭只會考慮法律和證據,不應考慮案件背後的政治因素。

他強調,無論個人理念為何,一旦使用暴力解決問題,「道理就變成歪理」。李慶年繼而表示,案件發生地點為香港國際機場,是香港通往世界的窗口及地標,當晚的事件不但令香港人心傷及蒙羞,更令香港人建立和平示威之都的聲譽受損,對遊客和行人造成滋擾及不便,甚至令世界質疑香港是否仍然安全。

李慶年指,一小撮人的暴力行為便影響大部分理性年輕人的聲譽,「實在不值得」。

儘管案件中,暴徒所使用的的武器不具有致命性,也沒有證據顯示畢慧芬及何家樂兩名被告有直接襲擊付國豪的行為,但法庭認定「畢慧芬曾用索帶將付國豪捆綁及禁錮;何家樂更將付國豪從勸阻人士的保護網拉走,致使其遭人暴打;至於首被告賴雲龍,不但用旗杆襲擊付國豪,更向已獲救援的付國豪繼續施襲,阻礙醫療救援工作,行為十分惡劣」。

而考慮到畢慧芬患癲癎並屬輕度智障,法庭視其為有特殊情況而予以酌情減刑。當天,香港商業罪案調查科高級督察張文瀚表示歡迎法庭判決,又重申警方「尊重市民的言論和集會自由,但必須以合法和平為大前提」。

外界注意到,案件另有一名被告黃逸豪,早前因被裁定罪名不成立而已被釋放。警方指,會與律政司研究判詞後,再決定是否對脫罪的被告黃逸豪作出跟進或提出上訴,同時不排除將來有新證供就機場暴動事件起訴其他涉案人士。

02

何君堯:儘快立法要求區議員宣誓

本周三,港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衛在立法會會議上表示,特區政府「留意到社會熱切討論應否要求區議員宣誓」,但他指「公職人員的範圍和界定非常複雜」,「當局會作出研究並適時公布結果,儘快提交立法會審議」。

周五,立法會議員何君堯去信曾國衛,稱香港國安法落地已超過半年,「港府不應在研究『所謂』公職人員的定義上拖拖拉拉」。何君堯強調,香港法例第201章《防止賄賂條例》早已對公共機構和公職人員有著清晰的定義,其中就包括將區議會認定為公共機構,因此區議員沒有理由不被認定為公職人員。

他表示,港府應果斷地將區議員納入公職人員宣誓範圍內,以此落實國安法的規定。區議會參選人應在報名參選時依法籤署確認書,同時在就任前應受香港法例第11條《宣誓及聲明條例》管轄,依法完成宣誓程序。他表示,相信宣誓制度可以規範化區議員的職務及行為,「若區議員違反《基本法》或國安法,就要被依法被褫奪區議員資格」。

03

胡志偉留藏BNO護照被撤銷保釋許可

周三,香港民主黨前主席胡志偉因涉嫌幹犯國安法「顛覆國家政權罪」而遭警方拘捕;周五,西九龍法院以胡志偉未有交出所有旅遊證件、違反保釋條件而撤銷其保釋許可。

胡志偉早前被控於2020年7月1日前後,煽惑他人參與未經批准的遊行。去年12月17日,案件開庭受審,胡志偉獲准保釋,但須向法庭繳交所有旅行證件。據港媒「東網」報導,胡志偉當時作出聲明,自稱持有特區護照和回鄉證,並在BNO(英國國民海外護照)一項上留白。

周三他被捕時,回應警方問及「是否還有旅遊證件」,胡志偉再次稱「已全部交往法庭」。但警方第二次查問時,胡志偉則表示,尚有一本BNO護照藏於家中,辯稱「是對法庭命令的理解出現問題」。

周五一早,胡志偉被戴上手銬,由香港懲教署人員自荔枝角收押所押往西九龍法院應訊。庭上,胡志偉的辯護人稱被告「絕無離開香港或潛逃意圖」;而裁判官認為,胡志偉未能繳交全部旅遊證件,明顯增加其潛逃風險,當庭裁定撤銷其保釋。

04

香港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

香港特區政府周五公布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鼓勵在香港及大灣區有業務的企業,聘請及派駐香港青年人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名額合計2000個,當中約700個專為科創職位而設。

「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是特首林鄭月娥2020年《施政報告》公布的其中一項措施。根據該計劃,參加企業須在香港按照香港法例聘請合資格畢業生,並派駐他們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及接受在職培訓。特區政府會按每名獲聘畢業生向企業發放每月1萬港元的津貼,為期最長18個月。

而申請該計劃下職位的青年人必須為香港居民,可合法在港受僱工作,並持有在2019至2021年由香港或香港以外的院校頒授的學士或以上學位。他們在計劃下受聘可獲得不低於1.8萬港元的月薪。如有關職位與科創相關,則合資格的畢業生除須符合前述的條件外,還必須持有與科學、科技、工程或數學學科相關的學位。他們在受聘後須分別在香港及大灣區內地城市各工作6至12個月。

目前,該計劃已得到廣東省及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相關焦點

  • 3名襲擊國內記者的香港暴徒判刑!法官指他們暴行令香港蒙羞!
    7.香港醫生組織指最快農曆新年後開始安排接種新冠疫苗,社區疫苗中心提供BioNTech疫苗,私家診所則提供科興及阿斯利康疫苗。8.襲擊內地記者付國豪的3名被告最終各被判監4年3個月、5年3個月及5年半,法官指暴徒暴行令香港蒙羞。
  • 一周人事:香港特首任命終院首席法官 「大老虎」張茂才一審宣判
    6月20日-6月28日【焦點人事】林鄭月娥任命張舉能為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4日籤署委任書,任命張舉能法官為終審法院首席法官。該任命從2021年1月11日起生效。終審法院是香港的最終上訴法院,由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和常任法官組成,非常任法官也可應邀參加審判案件。《香港終審法院條例》(第484章)規定,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是司法機構之首,負責司法機構的行政管理及執行其他合法地不時委任給他的職能。58歲的張舉能於1985年取得大律師資格,並於2001年加入司法機構,出任區域法院法官。
  • 「私了」內地男子的3被告宣判!香港法官斥「罪行醜陋不能容」
    據香港媒體10月28日報導,去年10月《禁蒙面法》正式在香港實施,當晚2名男子遭到大批暴徒「私刑」打傷,有2男1女此前承認傷人。香港區域法院現做出裁判,3名被告將分別入獄48個月和15個月。據報導,去年10月5日《禁蒙面法》生效當晚,香港多區有人群聚集,一名內地遊客及一名被誤認為是警察的香港男子,分別因被指欲拍照及清理路障,而慘遭街頭暴徒「私了」打傷。
  • 黃之鋒等三人當庭認罪;黑幫「和勝和」大佬被捕丨香港一日
    對於黃之鋒等人多年來的「反中亂港」行為視而不見,卻拿西方媒體充滿政治偏見的人物評選來充當求情理由,所幸法官並未採納。另外,直新聞要指出的是,無需為黃之鋒等人的認罪之舉感到高興,也不必對接下來的判刑有過多期待。此次黃之鋒等人的認罪,實際上是採納了他們的律師的建議,並非誠心悔改。黃之鋒自己也說此次案件案情輕微,認罪其實是為了更好地脫罪。
  • 批評暴徒後,香港法官審理另一「修例風波」案前被臨時替換
    (觀察者網訊)香港區域法院法官郭偉健因在判案時批評暴徒,遭到極端網民「死亡威脅」。多家港媒4月27日報導,本該由郭偉健處理的另一起涉「修例風波」案件突然被轉交其他法官,原因與此前的判刑理由有關。 據香港「東網」報導,郭偉健27日早上還如常在區域法院開庭處理案件,他原定要在當天中午處理一起涉及「修例風波」的案件,但司法機構突然把他換走,把案件交由首席區域法院法官高勁修處理,就連案件的控辯雙方都到27日早上才得知此事。
  • 香港的雙重國籍,該取消了
    導讀:近期,英國放寬BNO持有人移居英國的條件,表面上為港人敞開懷抱,其實醉翁之意不在酒,取消港人「雙重國籍」或許是反制BNO的一個好辦法。與其說英國張開手臂擁抱港人,還不如說是擁抱他們的錢。
  • 嘖嘖嘖,開始搶大米了丨香港一日
    一、香港確診直逼700,啟用二線隔離病房周一,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醫生在記者會上表示,當天香港新增新冠病毒確診病患41例,累計達683例。
  • 「12港人偷渡案」返港被告涉縱火提堂 須還押至3月再訊
    中新社香港1月14日電 (記者 王嘉程)「12港人偷渡案」中被內地移交回香港的被告廖子文,於14日下午被押送至區域法院提堂。他在香港涉嫌一宗縱火案,被控一項串謀意圖危害生命而縱火罪。法官將案件押後至3月2日再訊,以待被告申請法援,及與同案其他被告一併處理。
  • 香港虐貓悲劇引公憤 偶然事件折射港人關懷
    香港虐貓悲劇引公憤 偶然事件折射港人關懷 >  中新社香港11月19日電 (記者 江家岱)香港警方前後不到3天,閃電破獲一起虐貓案件,並出動大批警力18日拘捕2名疑犯,引起社會熱議。
  • 疫情令港人滯留外地 香港入境處半年接逾1.5萬宗求助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令港人滯留外地 香港入境處半年接逾1.5萬宗求助中新社香港6月28日電 新冠肺炎疫情侵襲全球,多地政府為阻疫情蔓延「封城鎖國」,令不少香港人滯留外地。香港特區政府28日公布,1月至6月24日期間,香港入境事務處(入境處)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組接獲超過1.57萬宗來自全球各地的港人求助,高峰期曾於一小時內收到求助逾400宗。疫情影響下,世界各國相繼推出「封城」等防疫措施,導致不少香港人滯留當地。為協助在外的香港居民,入境處設立24小時熱線。
  • 香港法官頭上的假髮,該摘下了!
    最近,香港立法會議員何君堯在多家媒體撰文談及香港司法改革,稱要推翻 「三座大山」,包括「爭取脫去法官假髮、安排法官參加國情班和廢除大律師稱銜,以及擴大司法推薦委員會人數」。何君堯認為,環顧全世界法官的裝束,都是越來越現代化,沒有人會像香港法官那樣,仍戴著殖民統治時期的假髮。因此「香港司法改革,脫去假髮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 香港特稿:港人情深狗有所依
    愛狗義工和流浪狗的故事,反映了香港的人狗情緣深厚,但也有人對狗極度痛恨,以致"毒死狗"事件屢見不鮮。這源於部分狗主不負責任的行為,令沒有養狗的人對它們生厭。前些日子超強颱風「山竹」吹襲香港後,不少香港民眾怪罪港府的善後工作過於遲緩,市民也高度關注其中一張新聞照片的人物。照片中的主角是45歲的洪太,當時她拿著紙巾在擦眼淚。
  • 人才優粵卡:港人廣東就業新利好
    香港《文匯報》發表文章指出,這對港人在內地經商就業是新的利好,尤其是給香港的年輕人創造了一個廣闊的發展空間。未來港人在大灣區發展建設中可一展所長。文章摘發如下:  香港與內地經濟聯繫日趨緊密,港人北上發展已成潮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更令港澳與廣東的進一步融合成為大勢所趨。統計數字顯示,在內地工作的香港人接近九成在廣東省。
  • 黎智英,獄中跨年|香港一日
    黎智英 即時收押壹傳媒創辦人、亂港頭目黎智英此前因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及涉嫌犯下欺詐罪被羈押候審。香港高等法院上周三以所謂「史上最嚴」保釋條件批准黎智英的保釋申請,引發輿論譁然。律政司第一時間上訴至香港終審法院,打破砂鍋問到底。今天上午終審法院開庭審理上訴一事,黎智英在律師鄧樂勤的陪同下步入法庭,更向在場人士揮舞拳頭以示「必勝信心」。
  • 港人地鐵暴揍南亞人,香港假難民問題又升級!
    十五萬港漂都在這兒原題:港人地鐵暴揍南亞人?這件事要這麼看!
  • 蔡英文宣稱要收緊港人赴臺申請,被批「過河拆橋」
    原標題:蔡英文宣稱要收緊港人赴臺申請,被批「過河拆橋」(觀察者網訊)全國人大審議「港區國安法」之際,成天宣稱支持香港「攬炒」分子的臺灣民進黨當局,暗示可能停止「香港澳門關係條例」、收緊港人來臺申請。輿論直批臺當局在香港議題上「過河拆橋」,視作用完就丟的政治籌碼。
  • 香港終於有人向法官出手了
    因擔心香港的公正司法無法得到體現,近日,香港民間團體發起「法庭監察」行動,表示將對香港法官和裁判官進行監察,對於不合理的判決將堅決提出質疑。視頻截圖據香港《文匯報》5日報導,因擔心公正司法無法得到體現,近日,香港民間團體發起「法庭監察」行動,將對香港法官與裁判官進行監察和問責。港媒表示,司法公義不彰,引入「法庭監察」可謂正當其時、理所當然。
  • 「肺炎診所別建我家附近就行」|香港一日
    民眾一方面有權表達自己的不滿與合理擔憂,但另一方面是否想過隨著日本滯留港人陸續返回,香港的醫療壓力會進一步增加。在醫院接受治療的病患、參與救治的醫療工作者也許就是自己的親屬、鄰居、好友。當他們在戰鬥的時候,在直面風險的時候,自己是否也能付出一些代價,相應減輕一些他們的壓力呢?
  • 被判刑後周庭痛哭黃之鋒大喊 法官:即時監禁是唯一選項
    黃之鋒與周庭資料圖海外網12月2日電 已解散的「港獨」組織「香港眾志」前秘書長黃之鋒、前主席林朗彥及前成員周庭涉2019年6月21日包圍香港警察總部案,三人於上周當庭認罪,並被全部還押。12月2日下午,西九龍裁判法院就此案宣判,黃之鋒被判刑13.5個月,周庭被判刑10個月,林朗彥被判刑7個月。三人需即時入獄,周庭申請保釋等候上訴被拒。港媒稱,周庭聽聞判刑痛哭,黃之鋒向著公眾席大喊。據香港電臺報導,法官王詩麗表示,判刑考慮案件的規模、人數、時間和地點、對交通造成的阻塞以及潛在風險等因素。
  • 要杜絕香港人雙重國籍待遇?外國籍港人應失去香港居留和投票權
    南北向的廣州至珠海(澳門)高鐵、南沙至珠海(澳門)城際,東西向的深茂鐵路(深圳至江門段)、中南虎城際、肇順南城際和南沙港鐵路,這些線路在南沙樞紐站交匯並向外輻射形成「米」字型交通路網格局,將南沙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接入國家「八縱八橫」客運主通道,打通南沙向西至北部灣區域、成渝經濟圈,向北至京津冀經濟圈,向東至東南沿海經濟帶、長三角經濟圈,快速通達香港西九龍站、香港機場站、珠海橫琴站的快速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