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裝還是男裝?無性別著裝才是新潮流

2021-01-17 新周刊

文/馬路天使

無性別主義的迷人正在於其無限的可能性。/《奧蘭多》

不知道你是否發現,最近兩年來,身邊的女性朋友們很少再提起「男朋友吳彥祖」或者「男朋友彭于晏」了,取而代之的是「男朋友王一博」、「男朋友朱一龍」、「男朋友肖戰」......

年輕人喜歡的偶像男星的特點,似乎正逐漸從粗獷、具備傳統男性侵略氣質過渡為更加精緻、陰柔。

至於女明星,你會發現那些具備「攻氣」的人越來越炙手可熱,比如今年「浪姐」中的人氣姐姐李斯丹妮以及萬茜,就總是在舞臺上呈現出更具備掌控感和爆發力的「攻氣」。

李斯丹妮攻氣十足。/@李斯丹妮

我們對男女性別的期待變了——女性可以像男性,男性也可以像女性。而這種社會風潮的改變,在人們的時尚風格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打開網購平臺,你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主打「男女不分」的無性別(Unisex)款式——那些傳統的具備性別特徵的符號印花、蕾絲、領帶、多口袋被打亂,任意放在無性別時裝上面,形成了一種新的無性別的時尚風格Unisex(無性別)。

權志龍的穿著打扮,一直不按常規性別思路來。/GDRAGON_OFFICIAL

當性別特徵被打亂;當性別邊界被化解;當人們看起來既不像男生,也不像女生,世界會怎麼樣?

無性別主義時尚:模糊的才是美的

在2019年奧斯卡紅毯上,男演員比利·波特(Billy Porter)以一身「奇裝異服」——筆挺的西裝上衣和絲絨大裙擺驚豔全場,被評為當年紅地毯最性感明星。

比利·波特也是性別先鋒人物。/@lohihf會說話

這種早前被稱作「娘娘腔」,甚至是不倫不類的風格,在今天被稱作Unisex(無性別),如今,它正在成為時尚金字塔頂尖炙手可熱的前衛風格。

根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聯合天貓男裝發布的《2018潮流文化發展白皮書》,中性風格在潮流品牌中的市場增速高達341%,「男女同款」服飾在潮流市場的消費熱度不斷提升。

而2018年發布的《去性別化消費·中國兩性消費趨勢報告》則顯示,從消費層面的人群、喜好、習慣來看,「性別」正變得愈加模糊、融合、無界化。

Unisex(無性別)這個詞誕生於1968年紐約時報一篇關於「怪物鞋子」的故事。就在那一年,美國部分百貨公司的商品目錄增設了被稱為「His』n』Her」(既符合他,也符合她)的新分類。

1969年3月,瑞典設計師Sighten Harrgard和他的未婚妻設計了男女皆宜的皮帶式外套和圍巾,搭配闊腿雙層針織長褲。

廣告中的男女模特身穿相同款式的蕾絲喇叭褲,搭配橘紅色的紐扣襯衣,展現了男女性別之間的融通,這是無性別時尚概念的第一次成型,50多年後的今天,無性別時尚已經走得越來越遠。

要說無性別時尚到底是什麼,它可能沒有一個固定的表現形式,但唯一的關鍵詞,就是模糊。

它可以是19歲的美國當紅女歌手碧梨(Billie Eilish)所呈現的朋克雅痞風,你無法用男性或者女性來定義它;它可以是李宇春的那種雌雄莫辨的華麗風格;

更可以是權志龍那種將男性、女性風格明顯的服裝進行混搭,穿裙子、打領帶的風格——在無性別主義這裡,男女的二元對立就像被橡皮擦擦掉一樣,留下了一片模模糊糊的痕跡。

Billie Eilish也自創了無性別品牌。/@Billie Eilish

對日本時尚大師山本耀司來說,無性別的理念起源於對男女裝執著區分的懷疑。早在1983 年的一次採訪,山本耀司就對紐約時報的記者表達了這種懷疑:「我總是在想,到底是誰決定了男女服裝應該有所不同? 」

強調世界並非二元對立,山本耀司將時裝化繁為簡,減少特徵性強的性別符號,模糊化服裝的性別區隔,創作適合所有人穿的衣服。

山本耀司為女性設計服裝,寬鬆、裝飾極少,裙子也是直筒的。他認為,女性也需要這種服裝,而不是只能穿繁複、修身的禮服。這樣的服裝,當然也可以被男性穿著。

山本耀司2020春夏。

在另一位著名的時尚大師、Gucci創意總監亞歷山德羅·米凱萊( Alessandro Michele)的無性別詞典裡,最重要的是「模糊」、「曖昧不明」。他認為那些不清晰的,才是最美的。

於是,在他任職兩年來,Gucci的設計風格再也無需考慮男或者女,女性不再需要展現固有體態特徵,而那些繁複華麗的圖案和蕾絲、蝴蝶結等明顯帶有陰柔色彩的服裝元素,照樣可以在男性身上出現。

用亞歷山德羅·米凱萊( Alessandro Michele)的話來說,就是男子可以「像她的女友一樣喜愛細膩的藝術,也可以在花園中追逐蝴蝶」。

Alessandro Michele本身就是個迷戀模糊的人。/HIGHXTAR

在頂尖奢侈品牌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運動品牌、快時尚以及新品牌,也開始紛紛進入「無性別服飾」的賽道。

在中國,最早嗅到這股無性別風潮的,是成立於2018年的中國無性別服飾品牌 Bosie,目前它已經在這條賽道上領跑,完成了三輪融資。

2019年,法國奢侈品牌 Chanel 與嘻哈歌手 Pharrell Williams 在韓國首爾聯合推出了 「Chanel Pharrell」 無性別膠囊系列;2020年,美國運動品牌 Converse 推出了史上第一個「無性別」服裝系列SHAPES。

相比起Gucci的華麗,SHAPES更傾向於酷酷的極簡。/Converse官網。

2020年,中國兩家無性別時尚品牌Oinkoink、DASH FUTURE先後出現。

無性別時尚,已經成了世界上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為什麼當年哥哥沒帶紅的無性別時尚

現在卻紅了

事實上,「無性別主義」並非前衛概念。

2000年張國榮以自己的身體為實驗,第一次在中國打破了這種性別之間的鴻溝。

那一年,「熱·情」演唱會在香港亮相,媒體如此評價道:這場演唱會從藝術理念、服裝道具,都代表著中國演唱會的最高水準,至今無人超越。

而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張國榮在演唱會上的亦男亦女的造型:他披著長發,穿著法國高級時裝大師Jean Paul Gaultier親手打造的「從天使到魔鬼」主題服裝,包括貝殼裙、性感透視衫、緊身衣……在舞臺上完成了令人震撼的華麗變裝秀。

哥哥的超前,甚至嚇到了媒體。

這樣的風格,一時間引起了軒然大波。他的造型遭到了香港媒體的群嘲,被評價為是「男人婆」、「異裝癖」。彼時的中國,網際網路剛剛萌芽,人們還沒有準備好接受「無性別」這樣一個過於陌生的概念。

但其實早在這場演唱會之前——1970年代,才是無性別主義誕生並繁榮的黃金年代。

那個年代,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偶像就是大衛·鮑伊。

1972年,大衛·鮑伊剃光眉毛,塗上眼影,抹上豔麗的口紅,穿上高跟鞋,套上彩色條紋緊身衣,化身來自火星的無性別人 Ziggy Stardust 。

這個形象對時尚界的影響的持續至今。

1975年,英國朋克教母帕蒂·史密斯發表首張專輯《Horses》,開啟了另一種亦男亦女的審美風格。

在這張被世人奉為經典的專輯的黑白封面中,帕蒂穿著中性的白襯衣吊帶褲,外套隨意甩在肩頭,看起來優雅而冷酷。她說:「當我在表演時,我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我已經消除了性別的定義。」

帕蒂·史密斯的這個形象至今深入人心。

這種捉摸不定的風格,以偏離常規的方式和「驚世駭俗」的大膽給當時的年輕人帶來了一種新的幻想和態度。

在那個連性別都可以被忽視的時代,年輕人們正積極地塑造和探索新的風格,每個人都在用穿著表達自己。儘管那些風格,在現在看起來浮誇、離經叛道,但這也正是它的迷人之處。

上世紀70年代,皇后樂隊主唱Freddie Mercury的舞台風格也極其離經叛道。

如今,這些迷人的特質,被無性別主義時尚所繼承,正好迎合了當下年輕人的精神狀態。

在一個社會競爭空前激烈、未來也充滿不確定的時代,年輕人急需去證明些什麼,或者宣洩些什麼。因此著裝風格,比以往更能成為情緒宣洩的出口以及尋找自我的媒介。

在無性別所創造的「模糊」中,那個制定規則的人好像不見了,面對越來越不確定的未來,人們可以在裡面盡情凸顯自己,並最終釋放自己。

消費也成了年輕人追求個性化表達的出口之一。/Unsplash

無性別主義讓審美文化變單調了嗎?

在小說《未來共和國》中,美國作家安娜·鮑曼·多德描繪了一個差勁的未來生活圖景,其中「男人和女人的著裝沒有明確區分」,她認為這是消極的發展。

諸如此類的保守聲音一直都在——不少人擔心無性別主義的流行會讓世界變得單調無趣。

事實上,無性別主義時尚,也可以理解為是一塊更加寬廣純白的畫布,在這片畫布上,設計師們可以自由地疊加更多可能性。

正如《男人與女人:穿著打扮》一書中寫的:「真正的雌雄同體的服裝不僅能消除男裝和女裝各自的缺點,還能結合各自的優勢。」進一步說,在無性別的設計領域裡,設計師將不再受到男/女性別規範的束縛。

藝術大師卡拉瓦喬的作品《捧水果籃的男孩》裡,流露出雌雄莫辨的氣質。這也是藝術家在探索的事情。

他們可以自由地將本屬於女孩的蕾絲、蝴蝶、亮片、泡泡袖等元素打亂,疊加進男孩寬鬆、板正、多口袋的服裝元素裡面,創造出更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崇尚怪異的無性別時尚品牌Charles Jeffrey Loverboy就在2019年春夏系列中用極其誇張的無性別造型和「不合身」的詭異設計,來尋找存在於Loverboy中超脫的愛與和平。

Charles Jeffrey Loverboy 2019年春夏系列。

再比如時尚品牌Deveaux也在 2019春夏系列中打造了一場「哥德式的葬禮」。在縹緲薄紗的遮蓋下,性別變得虛幻;不對稱的解構剪裁以及蕾絲等元素的運用,讓男模們產生了一種超乎性別的美。

實際上,打破傳統男女性別二元對立的審美風格,也意味著探索新的個體自由。

2016年,英國8歲的女孩黛西·埃德蒙茲因批評樂購超市售賣的T恤充滿性別歧視走紅網絡。

在那支走紅視頻中,女孩問道,為什麼男孩子的 T 恤上寫著「沙漠等你來探險」、「打破常規思考」、「英雄」之類的口號,而女裝上卻印著「美女」、「嗨!」、「感覺好極了」的字樣?

「大家都覺得,女孩子應該打扮得漂漂亮亮,而男孩子就應該喜歡冒險!」她生氣地說道。

女孩應該如何、男孩應該如何,本身就是錯誤的設定。/@硬糖視頻

回憶一下,從出生之日,我們每個人不都是頂著「男女有別」帽子被區別對待的嗎?在傳統性別模式裡,我們就像被裝進了一個個無差別的模具裡無法伸展。

小時候玩玩具,男孩只能玩汽車、飛機,女孩則只能玩娃娃;職業上,女人被認定為穩定即可、只適合文職類工作,男人則必須闖一番事業,有所創造。

但是,透過含義豐富的著裝,時尚以先行的概念有力地顛覆了這一點。

著裝作為最直觀的視覺標籤,一向被賦予了極大的性別區分的功能。曾經,社會規定男性要穿褲裝,女性必須穿裙子。而如今,對於無性別的實踐,便是從打破著裝的陳規開始的。

當越來越多的事物被去除性別標籤,當固有的性別著裝元素被打亂,人們也能夠更加自由地順從自我、表達自我。

1999 年,Brad Pitt 身穿女裝連衣裙,演繹《滾石》雜誌封面大片。他認為特洛伊戰士都在穿裙子,現代人為什麼就不行。

因此,對於無性別主義的流行,大可放下成見。

正如女性主義理論家朱迪斯·巴特勒所認為的,人類之所以不同,不是因為你是男人、我是女人的不同,而是因為我們作為一個個體的「人」所具有的特質的不同。

也許會有女人不夠溫柔可愛,但她勇敢堅強;會有男人不夠堅定勇敢,但他溫柔善良。他們都如此可愛。

相關焦點

  • 奢侈品男裝的下一波增長點是……?
    無性別與非二元愈發被重視長久以來被探討的中性風與性別流動,也在從另一維度影響著男裝定義乃至設計的變革發展。這之中,由創意總監Alessandro Michele帶領的Gucci無疑走在奢侈品行業前列。上周,Gucci首次增設了名為「Gucci MX」的非二元性別部門,將於未來持續推出跨性別單品,以所有性別皆平等的名義鼓勵自我表達。
  • Celine首家男裝專門店即將開業,說不定比女裝更好逛
    記者|李子慧對Celine來說,新創意總監Hedi Slimane上任後大刀闊斧的改革是推動品牌發展一個重要轉折點。Celine的執行長Séverine Merle表示,男裝的推出是Celine拓展品牌的關鍵點之一,她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稱:「即使如今時尚行業依然更關注提供給女性的商品,但男裝將會是推動Celine繼續增長的一個工具。」而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Celine未來將在男女裝的投入分配上進行更嚴格的控制,以維護品牌形象和現有的忠實客戶。
  • 萱客女裝廠家堅持潮流精髓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女裝始終緊跟時尚潮流,萱客女裝廠家加盟是目前非常受青睞的女裝品牌,自然商機更加火爆。萱客女裝廠家堅持以萃取時尚潮流精髓,萱客女裝廠家以感動人心的各式時尚提案,構建出都市女性獨立而自由的感性靈魂,給予消費者們更加美麗的裝扮。
  • 青雲志兩部曲,合歡派金瓶兒擁有五套古裝,女裝美豔而男裝瀟灑
    《青雲志》拍了兩部,焦俊豔飾演的合歡派掌門金瓶兒一共才換過了五套古裝戲服,第一部中的女裝美豔,第二部的男裝則瀟灑倜儻,雖然她的戲份少造型也少,但卻給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第一部中,金瓶兒在錦繡坊盛裝出場,紅色繡服花紋精美,前呼後擁當中,鶴立雞群。
  • 搶佔國內男裝市場,江南布衣再推男裝品牌
    SAMO是江南布衣集團的第二個男裝品牌,目前旗下還包括女裝JNBY、男裝Croquis速寫、童裝jnby by JNBY、女裝Less、Pomme de terre以及JNBY HOME等6個主要品牌。
  • 女裝大佬艾比,男裝大佬熊祁,究竟誰更勝一籌?
    現在C圈真有意思,明明是男孩子,卻穿上女裝成為"女裝大佬",要命的是男孩子漂亮起來就沒有女孩子什麼事情了;同時,那些女孩子卻穿上男裝耍酷扮帥,撩得人不要不要的,把眾多女孩子彎成了一盤蚊香——女裝大佬和男裝大佬,你更愛誰呢?
  • 25大設計師風格男裝品牌盤點 他們才是未來!
    近年來,男裝市場的重要性不斷增加。2009年,男裝的全球現金流已經超過了女裝,年度增長率在9%-13%之間。從傳統職業正裝到時尚休閒風,男裝在消費需求變化中不斷湧現出了形式多樣、風格多變的知名品牌,一度將男裝市場推向了發展高潮。不過在經過了多年的快速發展後,國內外男裝市場漸入頹勢,國際上更是掀起了一股「關店潮」。
  • 奢侈品牌男裝業務捲土重來
    義大利奢侈品集團Ermenegildo Zegna旗下高端成衣品牌Agnona也於日前宣布時隔20年將重新推出男裝系列,將於2月在米蘭發布。Agnona成立於1953年,最初以羊毛和羊絨製成的時髦優雅又易於穿著的女裝起家,後發展成為男女裝綜合品牌,於2000年被Ermenegildo Zegna完全收購後才停止了男裝業務。
  • 壁咚、胸咚都已經過時,蔡徐坤的空氣咚才是新潮流
    昨天由蔡徐坤主演的《我才不會被女孩子欺負呢》已經火熱上線,這個可萌可燃的葉麟學長一出現就很撩粉。這也是蔡徐坤參賽得獎後的第一個作品,意義也十分重大。雖然是絕對男主,但蔡徐坤的戲路卻是慘虐與粉紅並存。小時候被女扮男裝的女主欺負,苦練功夫報仇卻重逢了變回女裝的女主。
  • VICTOR & YVES男裝 新浪漫主義輕奢男裝引領者
    開創「新浪漫主義」風潮起源於40年代末期的搖滾以其靈活大膽的表現形式和富有激情的音樂節奏表達情感,受到了全世界年輕人的喜愛,並在70年代形成一股熱潮。品牌推出後迅速獲得成功,並開創了「新浪漫主義」風潮。經過不懈努力,Victor et Yves逐漸成為高品位男裝的典範。
  • MOST:經典POLO男裝,時尚與英倫的經典融合
    MOST漠士男裝純色世界是所有男士不斷追求的紳士潮流,「少即是多」的原則不僅是人生哲學,也是男士著裝的百分百對法則。經典牧師領領型的設計,如需花俏的複雜,用極簡的設計方式塑造男士真我風尚。MOST漠士男裝經典條紋是時尚圈永不過時的潮流,洋溢青春活力的同時,也展現了夏日的清爽感,無懼年齡的黑白色調。條紋的細膩交織,搭配刺繡logo點綴,完美再現新英倫風情。元氣少年
  • 打破刻板印象 百利道男裝讓你釋放個性潮流魅力
    其實,潮流服裝、化妝品、個性手包,不僅吸引著女性,對男性也有著強烈的誘惑力,每一個人都在追求美的這條道路上來回奔波。也正是因為人們對於美的不斷追求,與美關聯甚密的服裝行業也一直處於高速發展期,而如今,百利道男裝更是以「舒適時尚釋放個性」的品牌理念,從一眾服裝品牌中殺出重圍,讓更多新時代男性釋放潮流魅力。
  • cos界男裝大佬的女裝照,躲過了熊祁八犬,卻敗給了她!
    提到cos界的男裝大佬想必大家應該會想到熊祁,畢竟熊祁雖然是一個小姐姐但是經常都是以男裝出現,因為顏值太高,所以很多人都會喊其老公。其實不少第一次看見熊祁的人都認為他是一個男的,當知道她是女生後,都表示正經。
  • 品牌 | 美國海鷗Hollister的女裝才是完美詮釋了什麼叫百搭
    我想兩者各佔其一吧,Hollister的男裝是減少了很多男同胞出門前的困惑,而Hollister的女裝同樣如此,無論你怎麼搭配,Hollister的單品都不會太突兀。再來說百搭榜首第一名的就是Hollister的背心,無論是背心裙還是背心上衣,內搭或是外穿都十分合理,Hollister的女裝彈性度和舒適度都屬於比較高,所以有什麼理由不入它個一兩條呢?
  • 型牌男裝夏季著裝指南:商務男士POLO(組圖)
    型牌男裝夏季著裝指南:商務男士POLO(組圖)2011/6/7/10:55來源:慧聰服裝網    【慧聰服裝網POLO衫不像無領T恤那樣過於隨便,又不像襯衫那樣呆板嚴肅,所以無論是在休閒的場合還是在商業場合中,都非常適合。POLO衫是人們對生活的全新定義——創造財富,享受樂趣。型牌男裝在今年夏天也首次推出POLO衫系列。
  • 異裝癖的動物,雌性扮男裝為避免交配,雄性扮女裝為獲得交配
    有的男人喜歡穿女裝,有的女人喜歡穿男裝,我們稱這種穿異性衣服的喜好為「異裝癖」。你知道嗎,除了人類,動物也異裝癖行為,研究發現有100多種動物存在男扮女裝或者女扮男裝的行為。相比於人類複雜的人生追求,動物的追求則顯得比較簡單,無非生存和交配兩件事。而動物的異裝癖行為自然也和交配行為密不可分了。
  • 女裝大佬艾比男裝的模樣原來這麼可愛,從小就是「小奶狗」!
    女裝大佬艾比男裝的模樣原來這麼可愛,從小就是「小奶狗「!艾比男扮女裝的視頻和圖片在網上都非常火,也許是因為他的女裝確實很好看,看照片你能認出來這是一個男生嗎?化妝技術也非常成熟,眼神中帶著女生都少有的嫵媚!
  • 2020潮流男裝探店之USHI男裝、太平鳥、傑克瓊斯
    最近一直被身邊的男性朋友問,2020夏季流行哪些元素,各家男裝又都出了哪些新花樣?還有誰家的品牌整體調型略高一點呢?針對這些問題,小編選取了比較知名的3家時尚男裝品牌——USHI、太平鳥、傑克瓊斯,進行探店。
  • 歐州潮牌Sky Kingdom入駐天貓 引領國內女裝新潮流
    Sky Kingdom正式入駐天貓,與此同時,在Sky Kingdom的官方旗艦店裡,已經同步上新三百餘款2019春季流行女裝單品以及經典女裝款型,未來Sky Kingdom還會將更多歐洲女裝最前沿的時尚元素引入中國。
  • 深度|中國男裝十年沉浮,為什麼說太平鳥男裝是個例外?
    太平鳥男裝總經理王明峰在接受LADYMAX採訪時直言,服裝背後的情感溫度與內涵才是真正讓人印象深刻的記憶點,品牌正嘗試從「傳形」向「傳意」方向過渡。 太平鳥董事長張江平早前也表示,「年輕化戰略更多是後續打法上行業給予的總結」,市場流行的「年輕化戰略」只是表面的呈現和看似可複製的具體舉措,其實更深層的動力還是來自於每一個品牌不同的文化內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