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進口鐵礦石全面斷供向中國出口,中國的鋼鐵企業準備好了嗎?

2021-01-09 騰訊網

一個很迫切的問題,如果進口鐵礦石全面斷供向中國出口,中國的鋼鐵企業準備好了嗎?

國產礦山現狀如何?其他國家的鐵礦石是否夠補缺口?中國鋼企會集體趴窩還是早有布局,真到了「比拼內力」的極端情況,能否笑到最後。

種種跡象表明,留給鋼企的時間不多了,而且可能性越來越高,就像一頭河邊吃草的「灰犀牛」,可能隨時衝撞過來。不管這種風險概率有多大,做到有備無患總歸沒錯。

為什麼會提出這個問題,原因有三

一、世界局勢複雜,貿易壁壘抬頭

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由美國挑起的貿易戰也打了兩年多,從全球化到各種貿易壁壘。

自然災害,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也同樣加大了這種風險可能性。

二、華為前車之鑑,吹響各行業嗩吶

1、從華為斷供晶片。看看各國表現,看看華為面臨的壓力,各行業提前布局的嗩吶已經吹響,鋼鐵行業沒理由裝睡。

2、華為晶片被斷供,雖然影響很大,但是機會也很大,如果發揮體制優勢,集中力量辦大事,憑著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假以時日,在高端晶片等領域獲得突破甚至彎道超車,也不是沒有可能。

所以對華為的困難只是暫時的,而且是挑戰更是機遇。但是鐵礦石的影響卻不同。

三、自身短板多,毫無優勢

鐵礦石作為基礎原料,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中國的鋼鐵產量佔到世界的一半以上,每年鋼鐵產量達到10億噸級別,所需的鐵礦石簡直是天文數字。

中國鋼鐵對進口鐵礦石依存度常年維持在80%以上,其中澳大利亞約佔60%,巴西佔20%,如果極端情況發生,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因為各種原因不能供貨,如此的巨量,想短時間內補齊缺口,幾乎不可能。

解決辦法無外乎幾個方向:

尋找替代國進口補充。

加大國產礦石的開採。

提高廢鋼的回爐率,減少礦石用量。

開發新材料,替代鋼鐵的地位。

幾個方向來看,要麼杯水車薪,要麼非一朝一夕之功。

鋼鐵作為現代工業的筋骨,對於工業建設和國家發展無疑影響巨大,相對於華為的有壓力有希望;石油產業的多管齊下,多年布局;糧食產業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裡的紅線,鋼鐵產業毫無優勢,短板卻太突出。

說一說鋼鐵企業在礦石方面的現狀

1、自有礦山「聊勝於無」

我國的鐵礦石資源儲量並不小,居世界第四位,但是資源稟賦不好,品位平均只有34.3%,且多元素共生,選礦成本很高。

而且經過幾十年的開採,有些礦山已經挖到地下三四百米,成本高,品味差,已淪為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而澳大利亞的礦場很多都是露天礦,揭開地皮直接裝車,品位還高,都是60%以上的富礦,你說氣人不氣人。

2、金貴的高爐已「吃不下粗糧」

國產礦石品味差,成本高,但是在極端情況下,還是能江湖救急的,總不至於斷頓吧?

但是現實情況卻是,作為礦石的冶煉設備高爐,國內有很大比例,設計之初就只能使用高品味的進口鐵礦石。國產礦石根本不能用,這不是將就的問題,而是「基因」自帶,消化不了國產礦。

3、話語權缺失,根本不帶你玩

全球礦石業務被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等礦商壟斷,缺少話語權和議價能力已是多年之痛。

美、英、日、韓等國的鋼鐵企業與礦商深耕多年,利益相互捆綁,互有參股,而中國的鋼鐵企業像個「外來戶」,處處受打壓。

近些年投資海外礦山,參與礦石投資等也多出師不利,鎩羽而歸。

這是發展之痛,也是獨立自主追趕的代價,沒得說,但是作為鋼企不得不跨過這道坎。

為什麼說時間緊迫,跡象越來越明顯

2、江寒水冷鴨先知。鋼鐵企業應該也嗅到了鐵礦石風險的味道。在鋼鐵龍頭寶鋼中報發布交流會上,有問到兩個問題,值得玩味。

公司對未來電爐的發展趨勢怎麼看?是否考慮對電爐的布局(主要是指以廢鋼為原料的煉鋼工藝,區別於以鐵礦石為原料先高爐煉鐵再轉爐煉鋼。美國比例超60%,歐洲30%,我國只有12%。)

關於海外礦山的開發情況,以及是否有收購礦山企業計劃等。

3、寶鋼等鋼鐵龍頭,兼併重組大手筆明顯加速,先收馬鋼,再並太鋼,一盤大棋在布局。

另外,不知是不是巧合,寶鋼股份近日頻頻出現公司管理層視察礦山業務的報導。寶武集團董事長陳德容調研馬鋼礦業;胡望明到西藏礦業調研等。

希望我們只是瞎猜,事情遠沒到我們想像的程度,鋼鐵企業也能平穩發展,不會面臨卡脖子的問題。

我們也相信中國鋼鐵企業掌舵人的戰略眼光,提早布局,早有準備,應對一切挑戰。

增強憂患意識,但願為時未晚矣!

相關焦點

  • 鐵礦石漲價 鋼鐵產業鏈企業承壓
    原標題:鐵礦石漲價 鋼鐵產業鏈企業承壓 來源:中國證券報「為了抵禦鋼價波動,我們和下遊企業會籤訂敞口合同。如果上遊鋼材價格上漲,通過敞口合同轉移到下遊。」中建鋼構廣東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馮清川說。去年以來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鋼廠業績承壓明顯。
  • 高價進口鐵礦石:中國被「任人宰割」?美國與日本截然不同的真相
    中國今年1-10月份出口了口罩1790多億隻、防護服17.3億件、檢測試劑盒5.43億人份。前三季度中國防疫物資出口約1592億美元,按照毛利率的30%技術也才是450億美元左右,也就是說我們幹一年的防疫物資生產出口還不如澳大利亞鐵礦石漲價額外賺到的錢。對鐵礦石的漲價,中鋼協表示,這完全偏離了正常的供需關係。
  • 賣給中國,一噸鐵礦石毛賺120美元!進口鐵礦石價格為何「一飛沖天」?
    &nbsp&nbsp&nbsp&nbsp但日前,中國進口鐵礦石價格突破每噸155美元,創下8年新高。這意味著,外國礦山賣一噸鐵礦石給中國企業,可毛賺約120美元,3-4倍於其成本。
  • 鋼鐵Ⅱ:廢鋼開放進口會帶來什麼?
    機構:中信建投評級:中性關於廢鋼開放進口的討論1)是什麼:2020 年 4 月,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啟動了《進口再生鋼鐵料》標準制的制定工作。2020 年 12 月 30 日,生態環境部正式印發了《關於規範再生鋼鐵原料進口管理有關事項的公告》,正式開放了廢鋼的進口。2)為什麼: 相比於再生銅的開放進口,廢鋼開放進口的速度極快。2018年 12 月底,再生銅原料制定工作開始,2019 年 12 月再生銅原料標準正式公布,2020 年 11 月正式放開再生銅進口,前後經歷接近兩年。
  • 中國鐵礦石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
    我國鐵礦石基礎儲量在主要省份儲量  我國鐵礦石基礎儲量集中度分析  中國鐵礦石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是對鐵礦石行業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分析提出論點、分析論據,進行論證。
  • 2020年1-9月中國鋼鐵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2020年1-9月中國鋼鐵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2020-10-28 09:13:22   來源:中國證券報     列印   預計全年粗鋼產量、鋼鐵消費將保持同比增長   中鋼協表示,前三季度鋼鐵行業保持了生產平穩增長、價格小幅回升
  • 去中國化?紐西蘭搶走乳製品,巴西拿下鐵礦石,澳大利亞「哭了」
    而且在這個時候,紐西蘭果斷地抓住了機會,在向我們國內運送更多的乳製品,原以為會出現的情況反而沒有出現,澳大利亞的做法已經出現了問題。其次就是斷供「中國事物」,要知道這個機構長時間以來都在給澳大利亞提供中國的相關信息,能夠保證一定量的出口。
  • 鐵礦石瘋漲,中鋼協連線澳行業巨頭
    駱鐵軍表示,從中鋼協掌握情況來看,近期進口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偏離供需基本面,存在貿易商招標異常助推指數上漲、期貨市場臨近交割月多頭逼倉等人為製造市場緊張行為,呼籲相關監管部門儘快介入。他同時指出,貼近市場變化的鐵礦石期貨品牌動態升貼水制度落地實施迫在眉睫,將有利於鋼鐵企業更好利用期貨工具管控風險。
  • 非洲這2國向中國「靠攏」,中企獲3張採礦證
    中非關係已經進入全面發展的快車道。據統計,2019年中非貿易額突破2000億美元,這個數字是2000年的20倍,中國連續11年成為非洲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去年中國對非洲直接投資存量491億美元,是2000年的100倍,連續多年對非洲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20%。
  • 沈文榮:新格局下民營鋼鐵如何高質量發展
    隨著海外市場階段性恢復、鋼材產品價差逐縮小,四季度,我國鋼材進口量環比將減少,鋼材出口將有所回升。   2.效益方面   年初,預計行業效會下降30%至40%,現在看來總體在預料之中。因為今年以來原材料價格,特別是進口鐵礦石價格長期居於高位,對衝企業的降本成效,導致企業文益提升難度加大。
  • 工信部發布鋼鐵工業發展規劃 五年內鐵金屬國內自給率達45%以上
    對此,我的鋼鐵網資訊總監徐向春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鐵金屬主要就是鐵礦石和廢鋼。鐵礦石在國內資源比較匱乏,大量依賴進口,對外依賴程度大概在80%左右,最高的時候達到90%。目前主要是從澳大利亞和巴西進口,當前這個局面很難改變。」在徐向春看來,國內年產廢鋼資源量要實現從當前2億噸到3億噸的躍升,相較之下會存在更大的增量空間。
  • 鐵礦石領漲黑色系期貨品種 地球已經無法阻擋多頭了?
    全球鐵礦石供需格局根據國際鋼鐵協會數據,2018年全球粗鋼產量為17.85億噸,其中轉爐煉鋼佔比71%,按此測算,全球鐵礦石的需求量大概在20億噸。而2018年全球鐵礦石儲量的含鐵量為840億噸,如果按當前的需求量統計,鐵礦石儲量夠全球使用42年。
  • 工信部再促鋼鐵企業兼併重組:力爭前5名產業集中度達40%,打造若干...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海外權益礦是指國內企業與海外礦山企業合作合資開礦或自己購買股權開礦的形式。2019年,我國累計進口鐵礦石10.68億噸,今年前11月已經進口了10.73億噸,預計全年將超過11億噸,若海外權益礦佔比提升到20%,意味著將涉及2億多噸的鐵礦石,這有利於提升我國的話語權。
  • 鐵礦石價格連續上漲 鋼企須抱團提升議價能力
    來源:證券日報作者:向炎濤「如果我們前10位鋼鐵企業產業集中度能達到60%,未來跟鐵礦石巨頭談判時,就能增強我們的談判能力。」1月5日,國內一家鋼鐵企業高管對《證券日報》記者說,此輪鐵礦石價格上漲已偏離了需求的基本面,有炒作的成分,目前短期看鐵礦石價格還是偏高。
  • 鐵礦石漲價!澳名嘴嘲諷中方自食其果,殊不知澳大利亞輸的是未來
    2020年年初,中國迅速走出疫情陰霾,加速實施了以新一代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為核心的「新基建計劃」。國際供求關係的變化極大的刺激了全球鐵礦石期貨價格,而國際投機資本也紛紛進入鐵礦石期貨市場,進一步拉升了鐵礦石期貨價格。那麼,中國會在礦石進口領域被澳大利亞「卡脖子」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國際市場中主要的鐵礦石輸出國家為澳大利亞、巴西和印度,而如果論鐵礦石的儲量,中國是亞洲儲量第一。
  • 10.5億噸,超世界一半以上,中國還不算鋼鐵強國嗎?
    對於中國到底算不算鋼鐵強國,一直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些專家和鋼鐵協會認為我國已經算是鋼鐵強國了,在某次會議上,一位行業專家說,中國鋼鐵業已經走在了世界鋼鐵的前沿,現在我們不但是鋼鐵大國,而且是鋼鐵強國。
  • 九成鋼鐵需要從國外進口的緬甸,將向印度孟加拉出口1萬噸鋼結構
    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鋼鐵使用量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數據。目前,我國一年的鋼鐵需求量為250萬噸左右,其中92%的鋼鐵需要從國外進口。預估到2030年,我國每年的鋼鐵需求量將增長至540萬噸左右。緬甸的基礎工業的技術尚處於發展薄弱階段,尤其是煉鋼行業的發展比較緩慢。
  • 對美出口醫療物資曝光!西方媒體擔憂:萬一中方斷供就要被卡脖子
    來自中國的口罩、手套等醫療物資被送到了世界各國,就連跟中國正在打貿易戰的美國都不例外,最近報導顯示美國的醫療物資進口對中國的依賴非常大,西方媒體表示一旦中國在這方面下手,那麼美國必定要吃不了兜著走。中國醫療物資出口量曝光在疫情剛開始的時候,中國就高度重視醫療物資的生產,當其他企業都還在停工的時候,只有醫療物資相關行業被大開綠燈,在允許範圍內全力進行生產,國家還出臺政策幫助企業擴大產能或者進行轉型等等。
  • 原創丨中國應殺雞儆猴,澳大利亞就是那隻雞!
    據《澳大利亞人報》網站9月7日的報導稱,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今年8月份,澳大利亞對中國商品出口下降超過26%,使得今年以來,澳洲對華出口總值同比下降7.5%,至757億美元。中國對澳大利亞進口當月下降26%,但當月中國進口總額卻只下降0.5%。而在前一個的7月份,根據澳大利亞統計局的數據,澳對華出口同比下降16%,包括鐵礦石和煤炭出口都有下降。
  • 日本JFE鋼鐵社長柿木厚司:疫情讓中國鋼鐵業存在感進一步提升
    由於新冠疫情擴大,全球鋼鐵產量下滑,在此背景下,較早從疫情中恢復的中國正在不斷增產。日本鋼鐵工程控股(JFE Holdings)社長柿木厚司表示,「中國在全球鋼鐵產業中的存在感將進一步提升」。歐美等也對中國的影響力提高有所擔憂,有可能會加強保護本國產業。記者:以汽車用途為中心,鋼材需求大幅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