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認識的女生要幽默風趣,且無需求感;
進入曖昧階段前,注意把控聊天的張力;
一推一拉才不會陷入友誼區;
要時刻保持框架,避免落入廢測前功盡棄;
把自己當做女生的獎品;
Bulabula....
你會在網上看到很多這種類似的情感技巧,天雀也會用專業的知識從理性層面幫兄弟們一一解析這些戀愛心理學技巧。如果需要聊天話術,我們服務號上甚至有專門的撩妹話術搜索神器。
但做了這麼久情感諮詢,經手過數千學員,我發現一個很多人都未曾在意的事實。
那就是對大多數兄弟來說,就算把這些技巧都告訴大家,很多人在實際和女生聊天的過程中依然很難用出來。
甚至有些人能夠勉強應用這些技巧,也會從心底裡泛起嚴重的自我懷疑「天天這樣聊天是不是太累了?」「聊天裡全是套路真的好嗎?」「這樣就算聊好了,但是我真的開心嗎?」
能不能熟練運用先不說,就算聊得女生很開心,那她喜歡的也是話術,而不是你本人。一旦某天你說話的方式風格和話術不一致很快就會原形畢露。
其實這些人並非不會說話,他們和朋友聊天時甚至比導師還會玩梗,在和學員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學員其實都具有幽默的潛質。他們不是不會聊天,只是不會和女生聊天。在和自己喜歡的女孩聊天時,常常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所以只要做到撩妹時不犯錯已經勝利了一大半,剩下的全靠自由發揮,這樣不需要話術和慣例,你也能用自己的閃光點吸引到真正喜歡自己的女孩。那麼撩妹的雷區那麼多,如何才能一一繞過?
第一、別光顧著自己說,也要滿足女生的傾訴欲
喜歡一個人的時候,就是會滿腔熱血,尋找各種辦法去獲得對方的認可。一旦自己消息發出,心愛女孩的反映出乎意料的冷漠,不可謂不是一次重大的打擊。
而一次次的打擊往往會讓很多男同胞誤入歧途。他們開始懷疑自己,在網上尋找大量撩妹聊天的技巧。這沒什麼錯,只是網絡信息良莠不齊,一旦聽從某些營銷帳號的說法,一味追求所謂技術性,方法性的東西,便一步步走向了深淵。
實話說,我也經歷過這樣的過程。暗地裡背了很多自認為牛逼好玩的話題和慣例,和女生聊天一開始就竹筒倒豆子一般滔滔不絕,連女生都忍不住「哇你可真能說」,說實話當時還真有些沾沾自喜。
但沒過多久從女生越來越低的興趣,從她字數越來越少的消息,我知道我錯了。她說的是「你真能說」而不是「你真會說」。
我們那麼地想在聊天中向女生展示自己有多麼淵博的知識儲備,以至於忘了聊天本身,忘記了這是一場溝通而非講座。講座會讓聽課的學生感到無趣,但一場有趣的聊天絕對是你來我往,兩個人都說的很開。
舉個例子:
你提出了一個話題「聽你口音不像是/應該是西安人?」
(回答不出乎兩個方向,是或者不是,但是一定會得到女孩家鄉的信息)
如果她說不是,是上海或者別的什麼地方,你就可以說「哪裡的女生都像你一樣嗎?」
一個簡單的問題,她可能會問你「像我一樣什麼?」,也可能會像小鳥一樣嘰嘰喳喳把那邊的風土人情跟你敘述一遍。
如果她說是就更簡單。你可以笑著說「那我只要吃掉你就可以很西安了」。不要小看這句,這句話看似在說女生,但話語中的「我」卻成了重點,女生一定會問你是哪裡人。
然後就兩人的家鄉習俗、美食,你們可以展開很多類似的話題,一場愉快的溝通輕鬆達成。
第二、不讓對方尷尬也是一種社交禮儀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和另一個人的交流過程非常愉快,對方沒有令我們感到愚蠢、尷尬、甚至沒禮貌的行為,那你是否願意繼續和這個人交往呢?答案是肯定,然而僅僅是簡單的不靈他人尷尬對一部分兄弟來說都不是容易實現的。
回想一下,曾經有沒有女生對你說話很熱情,但是你總是回應她「哦哦」「這樣啊」,慢慢地這個女生也變得不在熱情,曾經喜歡你的人也慢慢被磨光了心勁,而你可能只是不知道該如何回應她,可能是她說的東西你不太懂,可能是你覺得話題有些曖昧超出了你的舒適區。
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只是慫了一下而已,卻不知道因為自己的慫,女孩的心理上受到了怎樣的挫折。
昨天還有兄弟問我,本來喜歡他的女孩後來怎麼對他態度這麼冷淡。了解完情況我劈頭蓋臉就是一頓教訓,他摸著女生的脊椎骨說「你怎麼這麼瘦呀?」女生沒有任何的反抗或者討厭,甚至還嗔怒了一句「你好壞」,我都忍不住要誇這呆子,怎麼可能想到這招的。誰知道他聽到這句立馬把收縮了回來。
可能很多人覺得,這只是單純的不解風情。可是如果有人站在女生的立場上思考一下,我已經拋下自己的矜持這麼明顯地暗示你了,你卻慫了,就像一腔熱血被澆了冷水。
一次兩次可以,可是次數多了,任誰都會心灰意冷的吧。
善於察言觀色,換位思考,自己說話的時候考慮一下會不會讓對方感到尷尬,是天雀對兄弟們聊天時為數不多的要求。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