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不畏懼黑暗23,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鮑魚與海鬣蜥的介紹。
鮑魚
鮑魚不是魚,而是一種貝類,也是一種名貴的海產品。全世界的鮑魚約有90多種,它們的足跡遍布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我國渤海灣產的鮑魚叫皺紋盤鮑,這種鮑魚的個體較大;東南沿海產的鮑魚叫雜色鮑,個體較小;西沙群島生產的鮑魚有「羊鮑」、「半紋鮑也是著名的食用鮑。鮑魚是一種生活在海洋中的軟體動物,它只有半面外殼,殼的表面非常粗糙有黑褐色斑塊,裡面有紅、藍青綠等顏色交相輝映的珍珠光澤。它們那又厚又扁又寬的外殼,形狀有點像人的耳朵,因此,鮑魚也叫海耳。
鮑魚是以足附著在巖石或在巖石上爬行的動物,它們喜歡生活在水流湍急、海藻叢生、海水清澈的水深在20米左右的巖礁地帶,鮑魚用發達的腹足緊緊地吸附在礁石之間。它們喜歡晝伏夜出,以水藻、海帶和羊棲菜等為食。鮑魚在遇到敵害時會緊緊地吸附在巖面上,一般的動物根本就傷害不了它們。但是,鮑魚一旦遇到章魚就只有死路一條了。章魚用它的觸手緊緊地吸附鮑魚的身體,使鮑魚無法呼吸,一下子就失去了附著力,然後就會被章魚從殼裡拉出來。鮑魚是雌、雄同體的動物,但它們的繁殖方式與一般螺類不同。
螺類繁殖時需要經過交尾,但是當鮑魚的繁殖期到來時, 雌性和雄性的生殖腺就會分別達到成熟,並呈現綠色和淺黃色。這時卵和精子就會被排出體外。卵和精子在海水中相遇,卵受精發育。這種體外受精在生物界中是一種比較低級的繁殖方式。因為精子與卵相遇時可以受精,如果遇不到就不能受精,而且這種繁殖方式還受海水與其他環境因素的制約,所以其繁殖率並不高。每年7月到來年2月是鮑魚生兒育女的時節。卵受精後,懸浮在海水中,如果水溫適宜,卵發育成胚體,長出纖毛,便能在水裡遊泳。
大約70天後,它們就能長出第一個呼吸孔,成為幼鮑。有趣的是,鮑魚在一年之中生長的速度有快有慢:夏季長得慢,較瘦小;秋季長得快,肉體較肥厚。鮑魚是海味中的上品。鮮鮑經過去殼、鹽漬一段時間,然後煮熟,除去內臟,曬成幹製品。鮑魚的肉質鮮嫩無比,營養價值也很高。「鮑、參、翅、肚」都是珍貴的海味,但鮑魚卻列在海參、魚翅、魚肚之首,鮑魚的珍貴可想而知。漁民捕捉鮑魚時,手持鐵鉤在礁石上尋找,發現鮑魚後,迅速用鐵鉤鉤住鮑殼,用力推拉,鮑魚就會從石上脫落,從而拾取。
如果第一次推拉不下,鮑魚有了準備,便會用強有力的腹足緊貼在礁石上,這時即使把鮑殼打爛,鮑肉仍會緊緊吸附在巖石上。一隻長15釐米的鮑魚,其足的吸附力是相當大的,甚至能夠抵禦狂風巨浪的侵襲。鮑魚的藥用價值也相當高。中藥裡著名的石決明就是鮑魚的貝殼,因為它有明目的功效,故而得名。古書上稱它「千裡光」也是同樣的意思。石決明還有清熱、平肝息風的功效,還能治療頭暈眼花和因發燒引起的手足痙攣、抽搐等症。
海鬣蜥
在厄瓜多加拉帕戈斯群島的海岸上,棲息著一種和史前動物長得非常相像的爬行動物,乍一看,它那古怪的樣子著實令人生畏。有人把它稱做「龍」,但其實它並不是龍,而是海鬣蜥。海鬣蜥是世界上唯一能適應海洋生活的鬣蜥,它和魚類一樣,能在海裡自由自在地遊弋,它喝海水,吃海藻及其他水生植物。加拉帕戈斯群島的海鬣蜥共分7種。這種爬行動物的身軀比較長,最長可達150釐米以上。
群島東南部的西班牙島的海鬣蜥與其他6種海鬣蜥有著明顯的區別,其雄性海鬣蜥身上有紅、黃、黑三色相間的斑,腿、足、冠呈暗綠色,而其他的海鬣蜥身上則沒有花斑,通身呈綠色或黃色。西班牙島的雌性海鬣蜥產完卵後並不會馬上離開洞穴,而會待在裡面看守自己的卵,直到孵出小海鬣蜥為止。其他島嶼的雌性海蜥則不然,它們產完卵,用土把穴口一堵就揚長而去了。動物學家認為,加拉帕戈斯群島的海鬣蜥是由陸生鬣蜥進化而來的。
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它們的形態發生了一系列變化,最明顯的是,它們的尾巴比陸生鬣蜥的尾巴長得多,這使得它們能在水裡隨心所欲地遊動。海鬣蜥的爪子比較鋒利,而且呈鉤狀,這樣,它不僅能牢牢地攀附在岸邊的巖石上,不被大浪捲走,而且還能在有大海流的海底穩穩噹噹地爬來爬去。加拉帕戈斯群島的海鬣蜥還具有一些有趣的生理特點。例如,在它們的鼻子與眼睛之間有兩個腺,這兩個腺能夠按一定周期把體內多餘的鹽分排出體外。但最有趣的是,這種爬行動物能自動調節心律。
下潛時,心律減慢;升到水面時,心律則加快。在預感到鯊魚即將來臨時,海鬣蜥能立即停止心臟跳動,使敵人不易發現它。科學家們曾做過這樣一個有趣的試驗:在一隻海鬣蜥身上安裝一個微型遙控探測器,然後把它放進海裡,當科學家從遠處向它發出危險信號時,它的心臟就會停止跳動,停跳時間竟長達45分鐘。海鬣蜥的皮很堅實,可以用來製作精緻的皮箱、皮鞋、旅行袋等。這種皮貨在國際市場上很受歡迎,價格也相當昂貴。但是,海鬣蜥的數量日益稀少,已經無法滿足人們大量的商品需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