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7 14:10 |共享聯盟安吉
一棵樹守護著一個村莊,古樹名木奠定了一個村莊的文化底蘊,寄託著人們生活安康的美好願望。近年來,安吉縣致力於做好古樹名木保護文章,為全縣3329株古樹名木購買政策性保險,讓古樹名木保險「全覆蓋」;全國首創古樹名木「管家」制度,讓古樹管護更加精細化;因樹制宜,制定「一樹一策」保護方案;實施古樹名木專人定株保護。
加強保護 提升內涵
依河而建的古樹公園裡,古烏桕樹搖曳生姿,火紅的樹葉為公園平添幾分色彩;踩著石階蜿蜒而上,村民們聽鳥語賞古樹,悠然自得。自從孝豐鎮賦石村椿桕古樹公園建好後,就成了承載村民、遊客歡聲笑語的場地。
為了保護古樹,同時最大程度地展現古樹風貌,讓綠水青山「看得見、摸得著」,今年,安吉縣新建了龍王村南天目古樹公園、賦石村椿桕古樹公園、杭河村古樹公園等3座古樹公園。「以公園的形式對生長相對集中的古樹進行保護和宣傳,既有效保護了古樹,又能把最美的風景呈現給大家。」縣資源規劃局林技推廣中心副主任吳佳說。
搭建了休憩平臺和觀光臺,鋪砌了觀光道,種上了花草,新建成的南天目古樹公園讓這個位於上墅鄉龍王與董嶺兩村相鄰的梅塢區塊更加熱鬧了。據了解,該古樹公園總面積5000餘平方米,範圍內共有金錢松、青岡、青錢柳、玉蘭、錐慄等17株古樹,其中一株青岡樹齡已有350年,是目前湖州市最大的青岡樹。
「美化了村莊環境,也讓古樹得到保護。」龍王村黨總支書記張春華說,梅塢是龍王村農家樂分布最為集中的區塊,這些年村裡民宿(農家樂)發展如火如荼,村民對村莊環境、旅遊配套設施也提出了新的盼望。隨著龍王南天目古樹公園的建成,不僅更好地展現了村莊特色資源,也為村民和遊客提供了休憩娛樂的地方。
古樹公園建成後,長效管護是關鍵。「由兩位村民組長帶頭,自發組成看護隊,日常巡查、保潔等工作盡心盡責。」張春華說,古樹資源一直是村裡一道靚麗風景線,現在建起公園對他們進行保護,彰顯了古樹的地位,村民們都感到高興,主動參與到古樹名木的保護中來。
「自2018年至今,安吉縣已經建成7個古樹公園,明年還將再建3個古樹公園。」吳佳說,通過古樹公園建設,可以提高百姓的認識、豐富村莊內涵,也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支持。
多措並舉 提高認識
近日,安吉縣面向全縣各單位、企業、個人推出首批認養古樹名木活動,這是安吉縣推出的又一項保護古樹名木新舉措。
據了解,本次認養活動共有22株古樹名木,分為指定類和非指定類。指定認養一級保護(500年以上)古樹或名木的,每株不少於5000元/年;指定認養二級保護(300年以上)古樹的,每株不少於3000元/年;指定認養三級保護(100年以上)古樹的,每株不少於1000元/年。非指定認養的,每人捐資額度每株不低於200元/年,其認養對象由古樹名木主管部門確定。
目前,安吉縣現有古樹名木3329株,其中一級古樹48株,二級古樹131株,三級古樹3111株,其中就包含銀杏、金錢松、黃山松、柏木、南方紅豆杉等大家較為熟知的古樹名木樹種。開展古樹名木認養活動,既能廣泛宣傳古樹名木保護意義,也能為各地古樹名木保護提供可靠的資金保障。
「捐資認養一株古樹名木可視為完成一人一年度的義務植樹任務。」吳佳介紹,根據《浙江省古樹名木認養辦法》,認養方捐認養資金,由古樹名木養護人對被認養對象進行養護管理,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監管。同時,古樹名木認養以自願為原則;認養方可單獨認養,也可聯合認養。
認養資金如何管理?「主要用於認養範圍內古樹名木的宣傳、救助、管護,製作認養證書、設置認養標誌牌等。」孝源街道農業農村辦副主任劉鵬介紹,孝源街道辦事處作為首批認養活動的被認養方,將對認養資金實行統籌管理,專款專用;此外,認養資金的使用會定期向社會公布,並接受社會監督。
「以多種多樣的方式向社會大眾宣傳古樹名木,增強了民眾對古樹名木的保護意識。」吳佳表示,古樹名木是獨特的文化資源和難得的旅遊資源,也是故鄉特有的記憶,需要通過各種方式吸引百姓參與到保護中來。
(原標題《新建古樹公園 開展認養活動 安吉縣古樹名木保護推進有聲有色》,原作者章婧。編輯潘建蘭)
16064574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