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古樹公園 開展認養活動 安吉縣古樹名木保護推進有聲有色

2020-12-06 浙江在線

2020-11-27 14:10 |共享聯盟安吉

一棵樹守護著一個村莊,古樹名木奠定了一個村莊的文化底蘊,寄託著人們生活安康的美好願望。近年來,安吉縣致力於做好古樹名木保護文章,為全縣3329株古樹名木購買政策性保險,讓古樹名木保險「全覆蓋」;全國首創古樹名木「管家」制度,讓古樹管護更加精細化;因樹制宜,制定「一樹一策」保護方案;實施古樹名木專人定株保護。

加強保護 提升內涵

依河而建的古樹公園裡,古烏桕樹搖曳生姿,火紅的樹葉為公園平添幾分色彩;踩著石階蜿蜒而上,村民們聽鳥語賞古樹,悠然自得。自從孝豐鎮賦石村椿桕古樹公園建好後,就成了承載村民、遊客歡聲笑語的場地。

為了保護古樹,同時最大程度地展現古樹風貌,讓綠水青山「看得見、摸得著」,今年,安吉縣新建了龍王村南天目古樹公園、賦石村椿桕古樹公園、杭河村古樹公園等3座古樹公園。「以公園的形式對生長相對集中的古樹進行保護和宣傳,既有效保護了古樹,又能把最美的風景呈現給大家。」縣資源規劃局林技推廣中心副主任吳佳說。

搭建了休憩平臺和觀光臺,鋪砌了觀光道,種上了花草,新建成的南天目古樹公園讓這個位於上墅鄉龍王與董嶺兩村相鄰的梅塢區塊更加熱鬧了。據了解,該古樹公園總面積5000餘平方米,範圍內共有金錢松、青岡、青錢柳、玉蘭、錐慄等17株古樹,其中一株青岡樹齡已有350年,是目前湖州市最大的青岡樹。

「美化了村莊環境,也讓古樹得到保護。」龍王村黨總支書記張春華說,梅塢是龍王村農家樂分布最為集中的區塊,這些年村裡民宿(農家樂)發展如火如荼,村民對村莊環境、旅遊配套設施也提出了新的盼望。隨著龍王南天目古樹公園的建成,不僅更好地展現了村莊特色資源,也為村民和遊客提供了休憩娛樂的地方。

古樹公園建成後,長效管護是關鍵。「由兩位村民組長帶頭,自發組成看護隊,日常巡查、保潔等工作盡心盡責。」張春華說,古樹資源一直是村裡一道靚麗風景線,現在建起公園對他們進行保護,彰顯了古樹的地位,村民們都感到高興,主動參與到古樹名木的保護中來。

「自2018年至今,安吉縣已經建成7個古樹公園,明年還將再建3個古樹公園。」吳佳說,通過古樹公園建設,可以提高百姓的認識、豐富村莊內涵,也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支持。

多措並舉 提高認識

近日,安吉縣面向全縣各單位、企業、個人推出首批認養古樹名木活動,這是安吉縣推出的又一項保護古樹名木新舉措。

據了解,本次認養活動共有22株古樹名木,分為指定類和非指定類。指定認養一級保護(500年以上)古樹或名木的,每株不少於5000元/年;指定認養二級保護(300年以上)古樹的,每株不少於3000元/年;指定認養三級保護(100年以上)古樹的,每株不少於1000元/年。非指定認養的,每人捐資額度每株不低於200元/年,其認養對象由古樹名木主管部門確定。

目前,安吉縣現有古樹名木3329株,其中一級古樹48株,二級古樹131株,三級古樹3111株,其中就包含銀杏、金錢松、黃山松、柏木、南方紅豆杉等大家較為熟知的古樹名木樹種。開展古樹名木認養活動,既能廣泛宣傳古樹名木保護意義,也能為各地古樹名木保護提供可靠的資金保障。

「捐資認養一株古樹名木可視為完成一人一年度的義務植樹任務。」吳佳介紹,根據《浙江省古樹名木認養辦法》,認養方捐認養資金,由古樹名木養護人對被認養對象進行養護管理,古樹名木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監管。同時,古樹名木認養以自願為原則;認養方可單獨認養,也可聯合認養。

認養資金如何管理?「主要用於認養範圍內古樹名木的宣傳、救助、管護,製作認養證書、設置認養標誌牌等。」孝源街道農業農村辦副主任劉鵬介紹,孝源街道辦事處作為首批認養活動的被認養方,將對認養資金實行統籌管理,專款專用;此外,認養資金的使用會定期向社會公布,並接受社會監督。

「以多種多樣的方式向社會大眾宣傳古樹名木,增強了民眾對古樹名木的保護意識。」吳佳表示,古樹名木是獨特的文化資源和難得的旅遊資源,也是故鄉特有的記憶,需要通過各種方式吸引百姓參與到保護中來。

(原標題《新建古樹公園 開展認養活動 安吉縣古樹名木保護推進有聲有色》,原作者章婧。編輯潘建蘭)

1606457435000

相關焦點

  • 安吉:古樹名木保護推進有聲有色
    近年來,安吉縣致力於做好古樹名木保護文章,為全縣3329株古樹名木購買政策性保險,讓古樹名木保險「全覆蓋」;全國首創古樹名木「管家」制度,讓古樹管護更加精細化;因樹制宜,制定「一樹一策」保護方案;實施古樹名木專人定株保護……加強保護 提升內涵依河而建的古樹公園裡,古烏桕樹搖曳生姿,火紅的樹葉為公園平添幾分色彩;踩著石階蜿蜒而上
  • 山東:乳山開展「請市民認養古樹名木」倡議活動
    中國園林網11月4日消息:近日,乳山市林業局開展了「請市民認養古樹名木」倡議活動,並將認養辦法等相關內容在本報刊登。11月3日,有市民撥打本報熱線電話,諮詢認養樹種情況。記者從市林業局了解到,目前乳山市尚有14個品種的65株古樹名木可認養。
  • 信都區啟動保護古樹名木專項行動
    (武從宗)近日,信都區啟動專項行動,對散落在轄區內村莊、路旁、溝壑、山崗、寺院、景區等地的古樹名木及古樹群進行保護,設置標牌、碑牌共計530多個,舉辦宣傳活動10餘次。同時,調動社會各界力量加大對古樹名木的保護力度,開展古樹名木認養活動,目前已認養古樹名木52棵。
  • 不得借認養古樹名木增加建築物、廣告牌
    原標題:不得借認養古樹名木增加建築物、廣告牌   11月6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省林草局獲悉,為促進和規範古樹名木認養活動,增強全社會保護古樹名木的意識,根據《四川省古樹名木保護條例》相關規定,近日,四川省綠化委員會、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共同制定印發了《四川省古樹名木認養辦法
  • 【中國之聲·連線】四川:不得借認養古樹名木進行商業活動
    記者劉濤:《辦法》明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認定和公布的古樹名木可以作為認養對象,認養方對認養對象擁有探視權。認養對象處於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範圍內且認養方為個人的,認養期間可以酌情減收或免收門票。 同時認養方對認養對象擁有監護權。認養方發現所認養的古樹名木受到破壞時,有權督促相關責任方儘快落實保護措施。
  • 泰安市泰山景區面向社會開展古樹名木認養活動
    原標題:泰安市泰山景區面向社會開展古樹名木認養活動 首批200株尋找認養人魯網12月8日訊(記者 張明振) 12月8日,泰山古樹名木認養新聞發布會在岱廟漢柏院召開。泰山景區管委會副主任馬生平,泰山景區管委會部分部門、單位負責同志,景區企業代表、駐泰新聞媒體記者等30餘人參加新聞發布會。
  • 長興縣上線首批古樹名木認養活動
    >begin--> 近日,長興縣通過政務公開網、長興發布微信公眾號面向社會公布了第一批古樹名木認養名單,上線首批古樹名木認養活動,鼓勵社會各界、社團組織和個人通過認捐認養的形式廣泛參與古樹名木保護,開啟了社會公眾參與生態保護的新方式。
  • 山東分級認定古樹名木 鼓勵社會力量捐資認養
    山東省林業廳供圖中新網濟南6月29日電 (孫宏瑗)自7月1日起,山東將對該省古樹名木進行分級認定與保護,鼓勵個人、團體通過認捐和認養等多種形式參與保護古樹名木。山東省政府28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近日印發的《山東省古樹名木保護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 四川古樹名木認養辦法明年起施行,不得借認養從事商業活動
    四川在線記者 王代強記者11月6日從四川省林草局獲悉,近日,四川省綠化委員會、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共同制定印發了《四川省古樹名木認養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規定,認養方不得借認養古樹名木從事商業活動。《辦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 北京又一批古樹開始認養
    日壇公園管理處董春陽在接受本報採訪時笑著說。從古樹認養信息在網上公開以來,很多市民向日壇公園諮詢相關信息, 有的還想要實地考察一下古樹的情況。 目前,北京全市共設立了32個古樹認養接待點,包括地壇公園、勞動人民文化宮、日壇公園等。「古樹是可以認養的,非常歡迎社會單位和個人參與。」董春陽告訴筆者。
  • 浙江努力讓26萬株古樹名木「老有所養」
    12月4日下午,伴著綿綿冬雨,位於嘉興秀洲區新塍鎮小蓬萊古樹公園內的千年銀杏靜靜地守護在江南名剎能仁寺旁,滿地黃葉呈露出眩目的金色。周衛文靜靜站著,不忍踩踏挪步。他和樹打了30年交道,過去一直默默無聞。不過隨著4日、5日兩天浙江古樹名木保護現場會的召開,很多像周衛文這樣的守樹人走到臺前,「讓每株古樹名木都能『老有所養』」的口號也變得更為響亮。古樹老矣,尚能飯否?
  • 植樹節玩「網際網路+」,綠化認建認養活動更受歡迎
    原標題:「認養可自選地點和樹木,真方便」    昨天,市民在上海共青森林公園植樹。本報記者海沙爾攝  今年植樹節插上了網際網路的「翅膀」,植樹和綠化認建認養活動變得更時髦,更受歡迎。記者昨天從上海市綠化市容局獲悉,今年截至3月12日14時30分,本市網絡植樹及認建認養捐款總數達178.92萬元。
  • 隆回司門前:「小小鐵牌」為古樹名木增添保護「砝碼」
    古樹群保護牌。縣林業局和司門前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為500年樹齡紅豆杉掛牌。單株古樹名木保護牌。邵陽新聞網5月13日訊(通訊員 周毅志)5月11日至12日,隆回縣林業局和司門前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對全鎮已登記的62棵古樹名木進行掛牌保護,並在古樹群安裝了保護責任牌,保護牌均由縣林業局統一製作。
  • 4株國槐已被納入古樹保護範圍
    事件    國槐達到古樹標準卻無古樹銘牌    4月初,北京市文物保護協會會員範紀萍在窯神廟公園附近,發現8株粗壯的國槐被建築垃圾包圍,並存在釘釘、纏繩、貼牆生長等問題,亟待相關部門保護。北青報記者測量發現,其中5株已經達到北京市古樹認定標準,最粗壯的一株胸徑124釐米,符合一級古樹標準。但這些大槐樹並無古樹銘牌,疑為歷次古樹普查中的「遺珠」。
  • 靖安搶救性遷移庫淹區3000餘株古樹名木
    6月30日,位于靖安縣雷公尖鄉的江西鶴坪省級森林公園內一派繁忙,在大型機械設備的幫助下,施工隊正在移植一株株粗壯的樹木。過不了多久,3000餘株從庫淹區遷來的古樹名木將成為該公園的「新成員」,一座以森林養生、休閒遊憩、康體健身為主題的城郊森林公園呼之欲出。
  • 兩萬多棵古樹名木爭當「上饒樹王」
    「植物大熊貓」紅豆杉、千年古樟、三清山華東黃杉王……這些稀世珍奇的古樹名木,曾經長年靜靜地隱居山林,如今正被一一揭開神秘的面紗,將其瑰麗的神韻和獨特的魅力公之於眾。
  • 「保護野生動植物」系列報導關注古樹名木:最美「中國古樹」
    保護野生動植物系列報導,我們繼續關注古樹名木。今天,我們了解一下位於桑植的最美「中國古樹」。一棵有著1500年樹齡的亮葉水青岡。在桑植縣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海拔1918米的鬥篷山之頂,生長著一顆1500年的亮葉水青岡。該樹胸徑1.20米,樹高約15米。
  • 冬天出診的「樹醫生」:為古樹名木「接骨」
    李敬全說,他剛給一棵折枝的古樹打上「夾板」。11月下旬,一場歷史罕見強雨雪大風冰凍天氣讓吉林省長春市的園林遭受重創,其中不乏古樹名木。李敬全是長春市綠化管理中心的一名技術員,同時也是新上崗的「樹醫生」。他介紹說,極端天氣過後,普通樹或鋸掉發新芽,或進行補植,古樹名木卻必須進行搶救性的修復。長春被譽為「森林城」,擁有豐厚的古樹名木資源。
  • 喜見古樹有了更大的「保護傘」
    古樹是記錄地球生態變遷的活文物,保存著彌足珍貴的物種資源。近年來,我國對古樹名木的保護力度不斷加強——前不久發布的《2019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就指出,組織完成全國古樹名木資源普查,古樹名木保護首次列入《森林法》專門條款。
  • 遠安縣林業局:古樹保護 黨員先行
    近日,遠安縣林業局森森造林公司黨支部全體黨員到翟家嶺對認養古樹進行巡護。黨員們對古樹周圍的雜草進行了清理,並仔細查看古樹的健康狀況,發現有一棵古樹疑似感染病蟲害,生長狀態不佳,出現部分樹枝枯死現象,及時聯繫野生動植物保護站、說明情況並及時處置。據了解,遠安縣自2019年開展「黨員幹部認養古樹」以來,全縣廣大黨員幹部積極參與,認真落實認養管護細則,定期開展古樹巡護,使古樹資源得到了有效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