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譚正川的「爬樓梯的輪椅」專利,起拍價500萬元
中新網4月29日電 今年5月21日,第14屆北京科博會將首次舉辦「低碳專利技術拍賣會」,據悉,四川發明奇人譚正川的兩個重要發明被確定為標的,他的兩個標的分別是:「爬樓梯的輪椅」專利,起拍價500萬元;「防彈,防爆,防刺」輪胎技術,起拍價100萬元。
同情觸發靈感 工程師立志「幫」人上樓
整整五年的不舍嘗試,22次的反覆革新,譚正川用盡了他大半生的積蓄謳心於輪椅式梯步車的發明創造。這種行駛於樓房樓梯上、下運行的梯步車可以為殘疾、老人、的行走帶來極大方便。
今年五十七歲的譚正川,大學畢業以後就進入了樂山機械廠工作。在廠裡上班的時候他就特別喜歡搞新技術開發與研究。一九八四年,譚正川被評為機械工程師,這也是樂山第一批機械工程師。而發明輪椅梯步車,竟然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觸發的靈感:「那是2001年,下班回家後樓上的張大爺每此回家都累的氣喘籲籲,走幾步伐,歇幾步,有時還不得不叫兒子下來背!」正是出於對老人上下樓梯的同情,譚正川在那時突然有了發明梯步車的念頭。
2003年,譚正川決定南下考察市場,先後到過深圳、珠海、廣州一些機械工廠進行學習,梯步車的市場空白讓他更堅信了自己當年的夢想。同年,譚正川與高新區科技孵化園籤定合作協議,由政府資助一定的資金對梯步車進行研究創造。終於有機會實現自己多年的夢想,他耗上了所有的精力。但是,幾乎和所有的創業者一樣,譚正川一樣經歷著創業初期的艱難與尷尬。
22次反覆革新 耗盡畢生積蓄終成功
搞研究的房間就是一間不足20平米的房間,在研究輪椅式梯步車的時候那段時間裡,他的圖紙不知道改動過多少次,翻閱了許多的資料。從第一臺梯步車研究成功,到現在最終的研究成功的輪椅式梯步車,譚正川總共經歷了長達五年的時間,中途包括他的妻子在內總共有五個人參與到了這個發明的研究工作,其中一個小夥子就和他一起共事了三年。投入精力的同時,資金更少不可少。「我買養老保險的錢都投進去了,再這樣真吃不起飯了!」在這漫長的研究過程中,譚正川不止一次想到過放棄,但最終還是挺著走了過來。
2006年2月9號,譚正川將他發明的輪椅式梯步車向國家申請專利權,並且各項技術指標審核合格,同年8月16日,他的這一發明被公開。從第一臺牽引式的「推車」,到現在基本可實現完全自動化的輪椅式梯步車。譚正川曾對梯步車進行過22次的革新,五年時間,不但耗盡了他50多萬元的存款,現在更是負債10餘萬。當記者想他問起值不值得的問題時,譚正川顯得很釋然:「五年了,耗費了我畢生的積蓄和心血,沒有什麼值不值的,只要能被社會承認,這一切都無所謂了!」
記者了解到,這種可行駛於樓房樓梯上、下運行及景區梯步上、下運行,又可行駛於平路坡道的輪椅式梯步車,主要依靠履帶與履帶輪之間的輾壓滾動而繞梯步作向上或向下運動原理進行「行走」。如果樓梯的寬度和高度正常,乘坐者可單獨完成上下樓梯,而不規範的樓梯則需要旁人的輔助。
世界首創「不爆胎技術」 100萬起拍賣
譚正川,從89——93年一直在樂山市橡膠廠工作任總工,該廠從事翻胎,即修復輪胎行業。譚正川經常反思,能設計一種 「防彈,防爆,防刺」輪胎嗎?多少年的試驗,到2009年,終於攻破難題,這個突破,前後共化了20餘年。譚正川想申報世界發明,但申報費太高,他一直放在家中。
譚正川介紹,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人能攻破此技術,這可以說是中國人獨佔的技術。此項技術可直接用原企業90%的製造設備,工藝,只需增添少部份設備和工藝即可。誰擁有了這項技術,誰就可以一躍成為於世界輪胎行業之首。誰競買了我的技術,只要一看我的圖紙,就會立刻明白它的原理和好處。
拍賣會承辦方北京佳士凱國際拍賣公司總經理趙曉凱介紹,之所以破例拍賣這一沒有申報專利的技術,是因為這項專利太實用了,前景很廣闊,如果申報專利,還要等三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