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頭宇 圖|大牛腩
我曾經一度認為,養兩隻狗和養一隻狗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無非是狗糧錢double,洗澡錢double,美容錢double,玩具錢double,寄養錢double。
直到養了團團和圓圓之後,才發現真的有錢也解決不了的問題。
作為兩個擁有獨立狗格的狗,團團和圓圓很難肩並肩、屁股並屁股走在一起,經常一個朝東一個朝西,各顧各的。
即便被牽引繩拉扯的動不了了,也都倔強地不肯讓步,後腿兒拼命瞪著地,像兔子一樣往前蹦。
通常我不大捨得用力拽,怕弄疼了他們(以他們現在的體重我也快拽不動了),所以遇到這種左右為難的處境,我只能選擇……
把繩子扔了自己走。
反正他們會追上來的,畢竟我兜裡有好吃的。
但也有些時候,我想走都走不掉。
比一個朝東一個朝西更糟糕的情況是,他們倆一個順時針一個逆時針繞著我轉圈,最後我們一起陷入僵局,誰都動不了。
這種損人不利己的道理,狗蛋們是不會懂的。
尤其在路上遇到別的狗,圓圓總是第一時間想衝上去搞社交,而團團慫的一個勁兒往我身後躲。
場面一失控,我就會瞬間被捆住。
運氣好的話,我能慢慢地把腳從繩圈裡掏出來,運氣不好的話,站不穩摔個大屁墩兒也不是沒發生過。
但就算摔倒,也得趕緊爬起來把屎撿了。
團團和圓圓性格、習慣、愛好都不同,唯獨屎點相同,動作稍慢一點,就會出現前一坨還沒來得及撿,後一坨已經等在那裡的情況。
那麼問題來了,撿了一坨屎的手,如何才能再撿一坨?
實踐出真知——多帶點報紙,硬撿!
但這還不是最需要硬的。
如果說,撿多少屎拼的是手掌面積,那抱不抱得動,考驗的就是肱二頭肌硬不硬了。
根據測量,圓圓腿長8釐米,團團腿長3釐米,都不宜爬樓梯,否則可能對他們的脊椎生長造成不好的影響。
所以,超過三個臺階的上下坡,我都得抱著他們走。
講真,電梯房是養柯基的一項標配。
但腿不在長,能跑就行。
他們對運動量的需求遠遠超乎了我的想像,是名副其實的跑步基,每天都有耗不完的精力需要發洩。
要麼在家裡繞著房間你追我趕飛速奔跑,要麼就從兩個方向面對面加速跑,要麼就圍著沙發上躥下跳,要麼就直接幹架。
那畫面,像神經病發作一樣。
現在,為了讓我們整幢樓都能安安穩穩睡個覺,每晚11點左右我都會帶他們下樓,最好能碰到附近的大狗一起玩玩,把今日份的精力全都撒完,回家後兩隻小弱基才能乖乖躺倒。
但他們還是會有很多不乖的時候,挑戰我的耐心。
拆家,啃牆,翻垃圾,刨土,咬鞋,大小便,每一項對我都是暴擊。
我的本意是讓他們在家彼此做個伴兒,結果卻給他們幹壞事彼此壯了膽兒。
-「說!誰幹的?」
-「不是我。」
-「也不是我。」
-「再說一次,到底是誰幹的?」
-「他。」
-「她。」
-「都不承認我就一起罰,今兒晚上沒飯吃!」
-「奶奶,你是我的親奶奶~」
-「奶奶,看我給你萌一個~」
……
撿屎官難斷家務事啊!
那我為什麼還要養兩隻狗?
「你的世界很大,而狗的世界只有你」這話聽著總覺得不忍心。我想,如果狗的世界還有另一隻狗,他們會不會就不那麼寂寞?
可以抱團取暖
可以同甘共苦
可以一起「享受美味」
可以一起玩遊戲
可以一起等我回家
很溫暖,不是嗎?
當然,也有的時候,等我的畫風是這樣的……
我一直很好奇,大人不在家的時候,他們會幹些什麼。
買過一個攝像頭,用了兩天,後來還是擱置了。
因為我總是分心想看看他們,而一旦看到他們在搗亂,平添了煩惱,也不能立刻回去。而且,我覺得他們需要一些私狗空間,這是他們的家,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應該被「監視」。
還有幾次我躡手躡腳地開門,兩個傢伙抱在一起直接滾了出來,那場面太搞笑了。
看著他們二臉懵逼,目光呆滯,我想他們應該是靠著門等我等的睡著了。
這種無論你在哪裡,家裡永遠有狗在等你的感覺,很美好,足以讓你忘掉一整日的身心疲憊,歸心似箭。
所以,養兩隻狗,雖然要付出double的精力和錢,但同樣也會收穫double的幸福感。